登陆注册
17439200000005

第5章 南京安魂曲(1)

长路

当文明成为灰烬

戈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美国小说家,荣获多项文学奖,被誉为海明威与福克纳的唯一后继者。著有《血色子午线》《所有漂亮的马》《险路》等。

每一天都是谎言,而你快要死了,这是唯一的事实。

二三十年来,美国小说界出现了一批雅俗共赏的作家,文学造诣很深,深受大众喜欢。有些作品改编成电影后,很受欢迎。比如戈马克·麦卡锡就有两三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最著名的是科恩兄弟拍的《老无所依》[1]。

《长路》也被改编成电影《末日危途》,但拍得不太好。比起电影,小说好太多了!在我过去三四年读过的美国小说中,《长路》不能说是最好的,但最让我难忘。在戈马克·麦卡锡一生的创作过程中,这部小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想象一下,你每天坐在电脑前,桌上亮一盏灯,旁边放一个水杯,里面有温热的饮料,窗外有人声、车声,街上闪着灯光。你知道今晚过后,明天太阳又会升起。你有家人、朋友、同事、伙伴,你能看到世界各地的新闻,欣赏最新款手机的广告……但是,假如有一天,大火从天而降,一切都消失殆尽了,这时你该怎么生活?那个昨晚还非常熟悉的世界,如今又有什么意义?假如你有一个孩子,面对这个被毁灭的世界,你该如何教育他?教育还有意义吗?当一切只剩下生存的时候,道德还有意思吗?所有的价值,还有什么基底来承托?

《长路》的故事背景就设定为这样的世界末日。一场大灾难将世界毁灭,幸存者在地球上苟延残喘。几年后,人们陆续饿死、冻死或自相残杀而死。海水变成灰色,河里不再有鱼,植物不再生长,人只能吃一些文明时代存留下来的食物,比如罐头。然而,这些食物也所剩不多了,人类挨不了多久。于是,盗窃、谋杀,甚至吃人肉的现象都出现了。当人们在市镇间穿梭,寻找活下去的机会时,他们会看到路边树枝上悬挂的尸体,有时甚至是死婴。妈妈生下孩子,觉得孩子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自己和家人又很饿,何不干脆把孩子吃掉?当你看到婴儿的肠子挂在火炉边,烟火熄灭没有多久,你就知道刚才有人在这里吃婴儿了。你得赶快逃离,不能和他们相遇,否则自己也会遭殃。然而,你能说他们就是坏人吗?当世界末日来临,原先的社会道德恐怕都要像尼采所说的那样重新评估了。

《长路》写的是关于父子的情感故事。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行走在世界末日的路途上,缓缓向南方海岸靠近。母亲在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时生下孩子,几年后再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就投奔荒野自寻毁灭了。于是,剩下这对孤独的父子在世界末日求生挣扎。男人相信,到了南方,也许会有出路。除了这样的信念,他还能做什么呢?这样的故事非常难写,很容易变成情节起伏、高潮迭起的恐怖剧。可是戈马克·麦卡锡用非常饱满的想象力和对文字的极尽雕琢,创作出一种典故跟智慧夹杂融合的文体。英文原著写得非常美,用典繁多,辞藻华丽,每隔几页就迸出一些美得让人心碎的句子。翻译时要想准确掌握那种行文语气是非常困难的事,我极少称赞译者,可是台湾毛雅芬小姐的翻译水平真是上乘。

这对父子在路上漫游时,偶尔会想起文明世界的情形。男人会想起他的太太、他的童年,想起以前有蜜糖、果酱、面包的丰足日子。他梦见太太以新娘的形象出现,他和儿子走在遍地开花的树林里,鸟儿从头顶飞过,天空蓝得刺眼。梦太美了,他在梦里都知道这不是真的,所以他学会了在梦中把自己叫醒。有一天,男人忽然路过小时候住的房子,便走进去看看。他想起一个寒冷的冬夜,暴风雨导致停电,他和姐姐坐在餐厅的火炉旁做功课……这时儿子走过来对他说,我们该走了,爸爸。

漫游的过程中,男人身上带了一个很没意义的东西——钱包。有一天,他坐在路边掏出钱包,检视里面的东西:一点钱、几张信用卡、驾照,还有妻子的照片。他像打扑克牌一样,把东西摊在马路上。因汗湿而发黑的皮夹被他扔进树林里,他拿起妻子的照片看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留在马路上,起身离开。有时候男人会从废墟里找到一些东西给儿子玩。有一回他找到一支笛子,孩子开心地吹起来。父亲听到身后传来乱无章法的笛声,回头望见孩子正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像挨村宣告流浪马戏班到访的传报儿童那样,矮小丑怪,孤僻哀伤,全然不知马戏班早让野狼夺去了性命。父亲每一天活着只是为了孩子,孩子像野人般生长,很安静,不大说话。父亲知道等待孩子的命运是什么,但他不忍说出真相。

有时,在市镇街道空无一人的角落,孩子看到有小男孩在跑步,就叫父亲等着。可父亲说,不可能有小男孩,那只是你的幻想,你从没见过什么小男孩。但孩子说,爸爸,我们去接他,带他一起走,把狗也带走——孩子说他还见到一条半死不活的狗,炭黑的皮包裹着骨头,已经跟了他们两天。孩子想把这条狗也带走,就跟父亲说,狗会找东西给我们吃。父亲说,不行。孩子说,那我分一半食物给那个小男孩,行吗?父亲还是说不行。孩子哭了起来,抽抽噎噎地说,那个小男孩怎么办?其实,父亲知道,那个小男孩和狗都是幻象。

孩子一路很关心一个问题:什么叫好人?因为父亲常常要他做一个好人,告诉孩子我们不能吃狗,更不能吃人。偶尔他们闯进别人的地下室,发现一些食物,父亲叫他感恩之后再拿来吃。孩子不会祷告,只能胡乱感谢一下那些留下食物的主人。后来父亲发现,他不能为取悦孩子而编造一个世界,眼前这个世界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比如有时孩子会问,刚才天上那个是乌鸦吗?他说,不是。孩子又问,是不是只剩下书里的乌鸦了?他说,是的。

看到这个世界残酷的真相,父亲想起自己年幼时的残酷。他曾经在美国南部一个小镇上跟一帮很粗野的男人跑到荒野里,看他们铲开一些泥块,引出上百条正在冬眠的毒蛇,然后朝蛇群泼洒汽油,活生生将它们的躯体点火,像遍寻不着万恶的解药,只好着手歼灭假想的邪恶化身。燃烧着的蛇疯狂地扭动着,有几条挣扎着爬回洞底,照亮了地洞的幽暗深处。蛇本喑哑,却也好像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他们见证了蛇体的燃烧、蜷曲、炭黑,最后在冬日薄暮中解散,回家吃晚餐。现在父亲知道,自己也快要死了。在这个世界上,病了就无药可治。有一天,他看着儿子入睡,火光映红了孩子的脸。他对自己说,每一天都是谎言,而你快要死了,这是唯一的事实。

(主讲梁文道)

自由

不幸家庭之镜

强纳森·法兰岑(Jonathan Franzen,1959-),美国小说家、《纽约客》撰稿人。著有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强震》、随笔集《如何孤独》、回忆录《不舒适地带:个人史》。

一些很偶然的原因会促使你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把你推向无可挽回的境遇。

当今世界文坛,英语文学无疑是最具活力的一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非常多,他们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独特腔调注入写作,使英语文学丰富多彩。英国作家看到加拿大作家写得好,可能会将其视为同行或对手。这跟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中国作家只跟本国作家比较。

在英语文学中,有一个国家的文学比较特别,那就是美国。美国小说界好像一直对“伟大的美国小说”这个概念特别着迷。这个名词的含义是什么呢?我有一个很粗糙的归纳:首先,它应该像《白鲸》那样人人喜闻乐见,既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又能打动一般读者;其次,它要关注一些特别宏大的主题,不仅要契合时代的关怀,还要具有永恒性与普世性;更重要的是篇幅要够长,人物要立体、具象,还要比较写实。

这样一种文学传统最近二三十年却遇到了很大麻烦,因为很多曾经写出过“伟大的美国小说”的作者,包括一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一辞世。谁是接班人呢?在美国文坛甚至整个英语文学世界着急了这么多年之后,2010年终于有一位美国小说家登上强纳森·法兰岑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时代》杂志封面。这是继2001年斯蒂芬·金[2]当上该杂志封面人物之后,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他就是《自由》的作者强纳森·法兰岑。

强纳森·法兰岑早就是个家喻户晓的作家了,2001年他出版过一本畅销书The Corrections(《纠正》),据说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这部小说出过中文版,但好像不太被注意。强纳森·法兰岑一直坚守文学的纯正性。很多年前,他写过一篇文章,批评我们这个时代被电视毒化掉了,喜欢鼓吹一种盲目的乐观情绪,而真正重要的文学风格是悲剧现实主义,它是盲目乐观情绪的解毒剂。

《纠正》获得了很多赞誉,大家都看好法兰岑,认为他是“伟大的美国小说”的接班人。美国电视脱口秀天后奥普拉邀请他上一个读书节目。法兰岑答应之后又后悔了,说他感觉不太好,上奥普拉的节目违背了他一向坚持的原则。奥普拉说,那就算了,你别来了。当时这件事还惹起一场争论,照我们的说法,有炒作的嫌疑。不过,在《自由》出版之后,他终于还是上了奥普拉的节目,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引起轰动。

法兰岑是一个有点孤僻的人。他喜欢观察鸟,离加州他家不远处有一片很适合观察野鸟的地方,他躲在那里,用了整整九年时间写作《自由》。他有一些很特别的写作习惯:躲在一个租来的小办公室里,早上7点钟开始写,每天写八小时,一周写六七天,写的时候一定要拔掉网线。他认为,如果又上网又开手机,不可能是个认真写作的作家。写《纠正》的时候,他戴上耳塞,把窗帘全拉上,甚至戴上眼罩,在一种几乎黑暗的状态下写作。据他解释,这能让他处在梦一般的状态,像做梦一样失去自控能力。写完一些对白后,他还会大声朗读,听听写得怎么样——这个习惯倒是很多作家都有。

在这样一种孤绝的状态下,法兰岑写出了《自由》。评论家说,这是21世纪前十年最重要的美国文学作品,甚至是此时期最重要的英语文学作品。有人更夸张地说,这是世界文坛的盛事。还有人说,这是这个时代的《战争与和平》。《自由》的确跟《战争与和平》有某些关联。但是,假如《自由》就是21世纪前十年美国文坛向世界交出的成绩单,我们会发现这太奇怪了,因为法兰岑完全回归了19世纪的写实主义,有点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和狄更斯。但它又不像19世纪的写实主义小说那样,一下子很夸张地把整个时代包裹进去,而是像全景式的画卷慢慢铺开,集中写一个家庭,然后旁涉美国社会背景,连“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都有。一本新世纪的小说,竟然用最传统的写法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有一点讽刺,不是吗?

这部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篇幅那么长是因为作者写得非常仔细,对人物的性格、心理、动作、语言刻画很多,还有很多非常精彩的人性分析。在别的小说家笔下,把这样的分析夹杂进去,有几处就很有亮点了。然而,《自由》每隔几页就有一些灿烂而深刻的描写,这是最好看的部分。比如故事的主人公沃尔特从事鸟类保护工作时,因为猫总是捕杀他心爱的野鸟,他就劝大家不要让猫出来玩,甚至说应该给猫套上口罩。有一天,他忍不住把邻居家的那只猫抓起来,丢到远处一个动物保护中心。女主人马上明白他就是幕后黑手,她恨他,愿意陪他玩这个仇恨游戏。她养了新猫,故意把它们引向这个可恨的邻居。这部小说到底讲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那句名言来描述:“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自由》主要讲述一个美国家庭如何变得不幸,沃尔特和太太佩蒂一家三代人如何变得痛苦不堪。这里面触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面临的一些共同的家庭难题,很难说清谁好谁坏,“坏人”走到那一步也是有原因的。《自由》里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想努力把事情做好的人。沃尔特是个难得一见的好男人,有原则,有社会责任感,对艺术感兴趣,对金钱不在乎,尽力讨好身边的人。他的太太佩蒂想做个好妈妈,虽然后来跟丈夫最好的朋友理查德搞出了外遇。理查德英俊性感,对性上瘾,因为敬重沃尔特,尽量压制对佩蒂的情欲。

三个人都没什么大问题,可是最后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怎么回事呢?我从小说中看到了最可怕的原因——人生会遇到无穷的人和无数的机遇,一些很偶然的原因会促使你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把你推向无可挽回的境遇。比如一个男人想甩掉不那么爱的女人,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爱情,可最后他还是被捆绑住了。再比如父母跟子女的关系,佩蒂为了逗儿子开心,不加修饰地讲述邻里间的猥亵八卦,连沃尔特的种种古怪行为也不在避讳之列。看着儿子为之发笑,她并不觉得自己背叛了老公,她要儿子喜欢她——这是很多妈妈都会用的方法。后来,儿子跟他们闹翻,离开了家。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所有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残酷地说,大部分家庭都有一点点不幸,有的甚至非常不幸。不幸从哪儿来呢?我觉得反省是相当重要的。佩蒂后来得了抑郁症,医生让她以旁观者的角度写自传,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她才发现自己小时候一直没怎么得到父母的关注。父亲临终的时候想拍拍她的肩膀,把手放在她的肩头,最后还是犹豫不决地拿开,手悬浮在半空中。佩蒂终于明白了,父亲从来只有这一种方式来表达亲密。佩蒂为人母后,跟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出现裂痕,最疼爱的儿子跟她形同陌路。

痛苦是会遗传的,如果人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不知道怎么跟父母相处,长大后也就不知道如何跟自己的子女相处。如果不去反省的话,只会将仇恨投射到外面,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主讲梁文道)

狂野之夜!

向大师致敬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生于纽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文学硕士,1978年起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文学创作。著有《北门畔》《大瀑布》《我们是马尔瓦尼一家》等百余部作品。

这就是天堂,我还没死,上帝就准许我先进来看看。

假如你经常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你不可能不知道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她是一个非常多产的老牌作家,50年来出版过100多本书,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集、剧本、文学评论等,几乎所有门类都有涉及。她在大学教课,也做各种文学奖的评审,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几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在有机会拿到诺奖的美国作家里,她又不算头号大热门。

同类推荐
  • 战争童谣

    战争童谣

    年轻士兵最后一眼看到的一定是那株针茅草。雪白的绒羽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晶莹而寒冷,如同一股银色的火苗一串串升向天空。年轻士兵当时就躺在它的下面。粗糙的叶梢轻轻舔着他的脸,银火苗溅落的星星点点装满了他眼中的全部世界……
  • 蔡骏24堂写作课

    蔡骏24堂写作课

    蔡骏以近20年的持续写作状态,10多年的行业指导经验,系统梳理了一套实用的写作课程。每堂课选用中外文学作品,结合自身创作经历,精准分解每一个写作技巧。轻松有趣,浅显易懂,帮你解决难以下笔的写作难题。写作的前期准备——三种方法训练联想力;谋篇布局的技巧——好的结尾是留白艺术;写作的进阶提升——取舍有道方能成妙文;保持专注的关键——方法比态度更加重要;没有人天生会写作,从观察生活到构思落笔,从积累素材到运用伏笔,这是一本无论命题作文还是小说创作,读者都可迅速上手的写作秘籍。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茶与美

    茶与美

    本书是日本著名美学大师柳宗悦关于茶与美这一主题的散文集。收录了柳宗悦关于茶道,茶器,美学等方面的文章。在书中,柳宗悦对何为美,何为茶道这一主题,进行了独特且深刻的探讨,并从多种角度论美。柳宗悦认为,要深入地理解茶之心、美之本质,必须近距离的触碰及观察,通过茶道名器来观察其中之美,他认为,只有用一种不被固定观念束缚的自由目光,来看待茶道以及茶器等,茶才能进入一个更为自由的世界。他还在文中提倡日本美的共通准则,对古往今来的茶人做出评价,对现代茶人提出了中肯以及严肃的要求。真正的茶人,就应当以创作家自勉。就眼力来说,无边的自由是最重要的。如今大多数茶人所缺乏的,就是这种自由,茶境,与简素之德的缘分极深,而与骄奢却是无缘的。茶道也是清贫的教诲。——柳宗悦。
热门推荐
  • 天下灵空

    天下灵空

    天际无限,他对着渐渐远去的她,轻声说道:“你若与我为敌,便如此;你为光明,我便为黑暗......”前方,是一段未知而又知晓结果的路。读者交流群:947770788希望有人能加入给我一些写作的建议。
  • 此去经年少许爱

    此去经年少许爱

    朝颜花的花语是:易碎易逝的美好。一个城,悲欢离合足够颠覆。一双人,喜怒哀乐已然一生。骊歌响,彼年簪花时,年少意轻狂。那些做错的事,招惹过的是非,且容一醉云天远;那些伤害过的人,况是别离近,善自各珍重。我们终究会离开,以成长的名义;我们终究会被原谅,以青春的名义。丁梓年说:我愿天下儿郎,于天于地,俯仰自得,于国于民,不负疏狂。倪少平说:少年不望万户侯,执笔当书不平事!我们是当代大学生,所以眼睛也关注了国家与人类的命运。在暑期三下乡中关注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在社会实践中关爱“星星的孩子”这一批弱势群体,在校园学习、社团建设中考虑公平公正的问题……故事里有你,故事里有我,故事里停着我们青春的样子。你们是我——青春里永不散去的容颜,生命中永不丢失的温暖。
  • 苍天想让我女装的各种方法

    苍天想让我女装的各种方法

    我是个宅男,我现在很慌,别人都可以用金手指叱咤异世界,凭啥我家金手指总想让我变身+女装?这是一个想修仙的人却被金手指疯狂安利女装的悲催宅男
  • 胡语录

    胡语录

    平凡少年,睁眼已至幽冥。可但凡有人之地便就有那纷争,身处其中,灾祸自然不可避免,唯有顺应其时代之洪流,步步为营,方能保得万全。
  • 英雄联盟之战神无双

    英雄联盟之战神无双

    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英雄联盟是他最大的梦想。他的出现撼动了电竞界各位大神的地位。他便是战神无双,他将引起电竞界的一场风暴
  • 敢问苍穹之上可有仙

    敢问苍穹之上可有仙

    一个被生活压垮的凡人,在一个夜晚,站在阳台上思考人生直至一个人的出现,带他进入不一样的人间....可如今仙道茫茫,敢问这苍穹之上可有仙.....如果有,仙去了何方?后来有了答案那便为这人间战个痛快不枉人间走一遭!
  • 重回韶华:天才少女玩转校园

    重回韶华:天才少女玩转校园

    上一世,少年出国,一生冷情;这一世,她要纵情肆意,一生欢歌。‖洛瑾妍,前世少年出国留学,聪慧过人却文静内敛,冷漠如冰,不善交往,华尔街首席执行官,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因一场早有预谋的车祸,重生韶华;顾清熠,人如其名,冰洁玉清,熠熠生辉,温润如玉,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前世一面之缘,今生相逢于学院,清丽少女遇到清逸少年,且看他们翻云覆雨,玩转校园!
  • 永天纪

    永天纪

    且说太初之始,六道浑噩,罪苦众生,诸神愿我尽未来劫,使不灭雷霆降世,广设方便,使令解脱。曰:劫数在天,劫数无天,玉宇清澄,无天永天。泣血誓天,待青阳重现,我必登天,踏碎凌霄殿,再造永生天!
  • 永恒之圣临天下

    永恒之圣临天下

    茫茫宇宙,有一颗最闪亮之星,万年后,将会在封万大陆崛起,照亮这个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个少年身上改变
  • 重生之农门小财迷

    重生之农门小财迷

    一朝穿越,成了个整日只知道闯祸的小村姑——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不说,竟然连全家人都不受村里面的人的待见!所有人都说柳云的娘是个克夫命,连续生了三个女儿,最后还把丈夫的命给克死了,所以婆家把他们几母女赶了出来。重活一生的柳云,带领着一家人,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