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99200000008

第8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4)

(二)主张饮食调养

对于老年人,合理调节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不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则疾患”。因此,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寿亲养老新书》)的主张;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朱丹溪对于老年人的饮食提出“尤当谨节”“茹淡”,强调节制饮食,又要避免摄入燥热厚腻之物,以保养精气。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贾铭着《饮食须知》等,又都丰富了饮食调养的内容。

(三)提倡顺时奉养

《内经》提出四时养生法则,到宋元时期不仅尊崇其说,而且增广其法,从而丰富了顺时养老的内容。对于老年人,顺应四时的阴阳消长来保养身体,更为重要。故陈直指出,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寿亲养老新书》)。朱丹溪亦指出:“善摄养者……各自珍摄,以保天和”(《格致余论》)。故养老之法,必然要依据天和的性质,顺四时变化而摄养,才能老当益壮。此外,邱处机着《摄生消息论》亦从不同角度对四时的精神调养、起居调摄、饮食保健等,都有所阐释和发挥。

(四)重视起居护养

老年之人,体力衰弱,动作多有不便,故对其起居作息、行动坐卧,都须合理安排,“竭力将护,以免非横之虞”(《寿亲养老新书》)。护养方法是:“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例如,老年之居室宜洁雅,夏则虚敝,冬则温密。床榻不宜太高,应坐可垂足履地,起卧方便。被褥务在松软,枕头宜低长,可用药枕保健。衣服不可宽长,宜全体贴身,以利气血流畅。药物调治,汗、吐、下等攻伐之剂,切宜详审,防止不良后果。总之,处处为老人提供便利条件,细心护养。

(五)注意药物扶持

老年人气血已衰,精神减耗,所以不能象对待年青人那样,施用峻猛方药,欲速则不达,反而危及生命。《寿亲养老新书》提出: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这些原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的。

三、食养方法的丰富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饮食保健,因为这是防病治病、健体延年的基础。在宋元时期,由于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食养食疗不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取得显着的成就。

(一)四时五味养脏法

在宋元时期,对食养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化。蒲虔贾根据五味入五脏,五脏分别旺于四时以及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四时的饮食五味要求:“四时无多食所旺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旺之胜也。宜食相生之味助其旺气”。认为“旺盛不伤,旺气增益,饮食合度、寒温得益,则诸疾不生,遐龄自永矣”(《保生要录·饮食门》),这在食膳发展史上有着一定的意义。陈直对先秦时期“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原则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在具体运用上明确提出了:“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冬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寿亲养老新书·卷一》)的观点,这种饮食原则的好处在于既不使当旺之脏气过于亢盛,又不使所克之脏气有所伤伐。刘完素提出以臊焦香腥腐五气助所克之气。他说;“是以圣人春木旺以膏香助脾;夏火旺以膏腥助肺;金用事,膳膏臊以助肝;水用事,膳膏膻以助心;所谓因其不胜而助之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摄生论》)。这可与陈直以五味平调五脏之气的见解互为发明、相得益彰。

(二)食养食疗的新进展

随着对营养保健理论认识的深化,食养和食疗方法更加丰富多彩。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撰《饮膳正要》一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着。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书中还具体阐发了饮食卫生、营养疗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附录版画二十余幅,文图并茂,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另外,李东垣、朱丹溪等对饮食保健的有关原则和诸般宜忌也有很多精辟论述,也是他们身体力行的经验总结,更加丰富了食养的内容。

四、“金元四大家”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一)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

刘完素在王充提出人之寿夭在于“先天禀赋”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夭,皆人自为”的思想。这种“人主性命”说,说明只要发挥摄养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他重视气、神、精、形的调养,但尤其强调气的保养。对于养气方法,他认为当从调气、守气、交气三方面着手。他以:“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按跷,所以调气也;平气定息,握固凝神,神宫内视,五脏昭彻,所以守其气也;法则天地,顺理阴阳,交媾坎离,济用水火,所以交其气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这种调养之法可起到舒畅阴阳,灌溉五脏,调畅气血的作用。

(二)张子和提倡祛邪扶正

张氏主张用攻法防病治病,认为祛邪即所以扶正,邪去则正气自安,反对唯人参、黄芪“为补”的狭隘观点,他还提出“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儒门事亲》)的主张。他的养生保健的思想核心是“君子贵流不贵滞”的观点,并指出调饮食、施药物、戒房劳、练气功等方法。在防病保健中,还特别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和机体与情志的整体观,从而丰富了中医学有关心身医学、医学社会学的内容。

(三)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

李氏认为促成人之早夭的根本原因在于元气耗损,他说;“人寿应百岁,……其元气消耗不得终其天年”《兰室秘藏·脾胃虚损论》,而“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这说明调养脾胃之气,维护后天之本,是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一条重要原则。调养脾胃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调节饮食护养脾胃。他认为“饮食不节”是酿成内伤的一个重要原因,“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则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合理饮食是防病保健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是调摄情志保护脾胃。李氏指出:“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说明精神情志密切关系着生理变化,尤其易伤脾胃功能,因此,须从积极方面调摄,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三是防病治病顾护脾胃。东垣防治疾病之立法遣药,处处考虑到脾胃之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注重调补脾胃。东坦以顾护脾胃而益寿延年的精辟理论为养生别树一帜,另辟一途,为后世实践所肯定。

(四)朱丹溪强调阴气保养

朱丹溪力倡“相火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并一再强调阴气“难成易亏”,因而在治疗与养生上,都主张以滋阴为主。围绕保阴精,强调顺四时以调养神气,饮食清淡冲和以免升火助湿,节欲保精以息相火妄动,并为此而着《色欲箴》以戒众人。在老年病方面,认为老年阴气暗耗,相火易亢炎为害,故养老之法,总要在于承制相火的亢极。此外,朱氏对防病于未然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也有所论述。

综上所述,金元四家的学术观点虽异,然崇尚养生则一。尽管他们所研究的专题各有侧重。所得成果也不尽相同,但等到合流之后,终于汇集成比较完整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体系。

此外,宋元时期还有不少养生专着,如周守忠的《养生类纂》及《养生月览》、钱称《摄生月令》、刘词《混俗颐生录》、愚谷老人《延寿第一伸言》、姜悦《养生月录》、韦行规《保生月录》、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王珪《泰定养生主论》、瞿佑《居家宜忌》和《四时宜忌》等,均为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总之,在这一个时期,涌现出了不少养生学家及养生专着,尤其是金元的学术争鸣,更促进了养生学的发展。宋元时期不仅充实和发展了前人的养生理论、原则和方法,而且对老年病学的防治和摄生保健有了突出的发展,形年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中医养生学发展至此,其理论渐趋完备,其方法更加丰富。

第五节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统治阶级提倡孔孟正统的程朱理学,同时利用佛、道两教的思想。在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中有的弃仕为医,有的转儒从医,又有很多医家非常重视实践,勇于创新,先后出现了很多着名养生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并使养生学得到更大范围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医养生保健专着的撰辑和出版是养生学史的鼎盛时期。从明代到新中国建立的580多年中所出版和刊行的养生类着作比明清以前2200多年间所发行的总量还要多,其发展之迅速和传播之广泛,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另外,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期间,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活动亦日益频繁,有养生专着被译成外文出版发行,西方医药学传到中国的也空前增多,这对世界医学和我国的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都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养生重“命门”和治形宝精说

至明代,随着命门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以赵献可、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派,他们反对滥用寒凉药物主张用温补药物峻补命门。如赵献可认为命门真火乃人身之宝,并说:“吾有一譬焉,譬之元霄鳌山之走马灯,拜者、舞者、飞者、走者,无一不具,其中间惟是一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而拜者、舞者、飞者、走者,躯壳未尝不存也”(《医贯·内经十二官论》)。因此主张养生及治病,均以保养真火为要。

张景岳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景岳全书·传忠录》)的论点,指出:“欲知所以生死者,须察乎阳,亲阳者,察其衰与不衰;欲知所以存亡者,须察乎阴,察阴者,察其坏与不坏,此保生之本法也”。其重视命门,在理论上较赵献可全面。张氏认为阳气阴精之根本皆在命门,“命门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府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即如阴胜于下者,原非阴盛,以命门之火衰也;阳胜于标者,原非阳盛,以命门水亏也。水亏其源,则阴虚之病叠出;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迭生”(《类经附翼·求证录》),故他特别注重用甘温固本法预防疾病。这对纠正当时那种滥用寒凉、败胃伤阳、致成时弊的情况是有重要意义的。与此同时,张景岳还辨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与生命的关系,明确提出养生之要在于治形宝精的主张。张氏所论之形,实指精血而言。他认为形赖精血为养,养精血即所以养形。明确提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类经·摄生类》),指出了节欲保精的重要性。另外,张氏又鲜明地提出了“中年修理”以求振兴的卓越见解。中年时期是人体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这种强调中年调养、求复振兴的思想,对于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综合调养发展了养生方法

明清时期的养生家对于养生理论的认识,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尽管在精气神的保养上各有侧重,但都强调全面综合调理,尤其重视调理方法的研究和阐述。

(一)调养五脏法

李中梓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编着《寿世青编》一书,在调神、饮食、保精等方面提出了养心说、养肝说、养脾说、养肺说、养肾说,为五脏调养的完善作出了一定贡献。高濂的《遵生八笺》从气功角度提出了养心坐功法、养肝坐功法、养脾坐功祛、养肺坐功法、养肾坐功法,又对心神调养、四时调摄、起居安乐、饮馔服食及药物保健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极大丰富了调养五脏学说。明末医家汪绮石着《理虚元鉴》,对虚劳病机的阐发、论治的方法、预防的措施都自成体系,主张肺、脾、肾三脏俱重。他说:“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尤其是对虚劳的项防,提出了六节、七防、四护、三候、二守、三禁的原则,对抗老保健有很大意义。

同类推荐
  • 不生病的吃法

    不生病的吃法

    本书在强调饮食养生的同时,以时令饮食为切入点,按照不同节气特点提出相应的饮食调理方法、养生重点,并介绍了不同时令的代表蔬菜、水果,推荐当今最有价值的养生单品。
  • 秘方验方妙治疑难病

    秘方验方妙治疑难病

    作者参考大量医学文献,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收集整理治疗疑难杂病的秘方验方360余首,按杂病、内科、外科、骨伤科、男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和五官科等分类编排,资料翔实,内容实用,阐述简明,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医学生、中医药爱好者和慢性疑难杂病患者阅读参考。
  • 专家诊治心脏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心脏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关于心脏疾病的权威解答百科全书;以介绍常见心脏疾病(如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疾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心脏手术前准备和术后注意事项等。书中对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可读性强。作为有关心脏疾病的科普读物,本书有利于广大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心脏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人们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预防和及时发现心脏疾病的能力,便于采取合理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尽量消除或减少患者及其家属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合作,提高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教师饮食保健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饮食保健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科学四季养生保健细节

    科学四季养生保健细节

    这本书从四个季节切入,按季节告诉读者养生要注意的细节和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越界狂想

    越界狂想

    人力有时而穷,力竭之处即为边界。力量的边界也是生死的边界,几乎所有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越过那道界限,除了死亡。高中学生张浩却因为救人而跨过了边界又幸运地活了下来,从此……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北唐风云

    北唐风云

    北唐天载十四年春,一场婚宴改变了一名年轻人的一生。满门抄斩之下,他带着一枚神秘的竹简以及仅有的尊严被发配边疆。回到长安之时,北唐早就已经变了模样。人生就是一个圈,圈子里面,是坑,而他,将用一把秦杀将坑斩平,抓取管府最后的荣光。长缨在手,苍龙在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以梦证道

    以梦证道

    一场毫无预兆的车祸,让她穿越重生在古代。遭遇温和如玉的他,绝色霸道的他,绝色儒雅的他。只是她天生的孤高清傲,不屑一顾。流水虽无情,落花仍有意,几名男子紧紧追随,都企图融化她冰封的心。到最后,究竟谁能得主?
  • EXO之柒橙少女

    EXO之柒橙少女

    一场复仇计划,将她推向高傲不羁的他,一场看似无情却爱恨纠葛的生死之恋,被种族遗弃,推向暗黑无底的深渊,她奋不顾身的拼死挣扎。已平息的狼族与血族千百年间的仇恨,因她再次重现,混血的她受到难以启齿的屈辱,从现在开始,将是她复仇的开始。
  • 书剑情仇录

    书剑情仇录

    十年前的一场大火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父母下落不明,或许死于非命,让原本平静安然的他踏上了残酷黑暗的复仇之路。为了复仇,他成为了一名孤独的剑客,亲眼看着所爱之人远离他而去成为了不相识的路人爱上了自己的仇敌步步深陷无法自拔。冰冷的剑,温热的血,漫长寒冷的暗黑岁月,爱恨交织的恩怨情仇,刀光剑影的侠客人生,步步惊心的宫廷斗争,沉睡在黑暗中的人绝望的挣扎,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命运繁华盛大的葬礼,缓缓地拉开了黑色的帷幕……
  • 魔法圣祖

    魔法圣祖

    华离从小跟随师父玄元子在山中学习医术。三年前玄元子羽化西去,本以为三年守孝期满,可以入世行医,见识一下俗世斑斓,没想到在下山途中,被山上滚落的巨石砸中,就此一命呜呼......
  • 官员商人的故事

    官员商人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师命难为:徒儿快到怀里来

    师命难为:徒儿快到怀里来

    传闻平阳王世子纨绔风流,空有皮囊,好欺男霸女,爱风月之所;听闻东曜国国师大人尊贵神秘,俊美邪肆,被世人所忌惮,连帝王都对他退避三分。不过,那空有皮囊的世子怎么就成了咱们国师大人的徒弟?这也就算了,可他们怎么看起来像是在……在秀基情?小片段一个:某夜,月色醉人,某国师翻窗而入。“师父,你这是在干什么?”某世子捉住身上不安分的手,挑眉。“徒儿,俗话说……”“你要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夫什么狗屁之类的话,本世子就废了你!”“俗话说一日为徒,终身为妻,徒儿是否要当履行妻子的责任?”某国师邪肆一笑,搂住某世子的腰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