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8200000030

第30章 郭沫若的悲苦(4)

望着近乎癫狂了的立群,沫若不知该怎样安慰她才好。自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郭民英。他是世英的弟弟,一个有相当音乐天资的孩子,靠自学小提琴曾被录取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由于觉得自己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起步晚了,心情时常比较懊丧。不料,《内参》上刊载了音乐学院一个学生给毛主席的信,其中提到郭民英把家里的录音机搬到学校里去搞“特殊化”,民英觉得精神压力更重了,便决心放弃音乐专业,到解放军这所大熔炉里去接受锻炼。他在部队中表现积极,很快成了****预备党员,然而,忧郁型神经分裂症的病魔日益猖獗地缠住了他,以致在一九六七年四月的一个早晨,他悄悄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沫若与立群只得将自己无以名状的悲哀,寄托在一块印着翠竹的方巾上,写上爱子的名字和生卒年,让葱绿的竹叶陪伴着民英的骨灰;同时他们受伤的心灵还得承受着“没有教育好子女”的压力,沉重地颤抖着。如今新的打击又接踵而来,本来就患有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症的立群,再也经不住更多的刺激了。她只是重重复复地喊道:“让他们来批判我们吧,孩子们是无罪的啊!”她知道沫若晚上还要参加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外事活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沫若,要跟周总理提一提世英被绑架的事,无论如何得请求他营救无辜的孩子。

历史跨进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对处在所谓“文化大革命”狂涛中颠簸的中国,世界各国人士无不怀着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因此外事工作便又日渐忙碌。曾经好几个月都被闲置在家的沫若,这时又经常需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身份出来接待外宾,并被派遣至尼泊尔、巴基斯坦、埃及等国进行国事访问。沫若还曾在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的骨灰告别仪式上,代表中国人民致悼词,赞美她是美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中国人民的忠挚朋友。一九七二年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两国关系的日趋正常,以及紧接而来的中日建交等重大的外事活动,沫若总是与周恩来在一起,接待了包括尼克松总统在内的许多美国客人,和西园寺公一、松村谦三等日本朋友。中日之间结束了长期以来不正常的状态,建立了友好的睦邻关系,这也是中日两国无数人士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沫若感到无限欣慰。这年秋天他作的《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以“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情比肺肝,形同唇齿”的诗句表现“两千年友谊,不等寻常”;“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更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的衷心愿望。 特别令沫若感到兴奋的是,在那摧残文化的岁月里,当“中央文革小组”江青一伙妄图从人们头脑中斩断“五四”以来的进步文化传统的时候,日本却于一九七二年春再度演出历史剧《屈原》,从一九五二年首次上演该剧算起,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仍由河原崎长十郎主演。这次演出,在日本也是经过不断斗争才得以实现的。记得,一九六八年长十郎访问我国后即将离开北京之际,他跟沫若谈到自己回国后仍想上演《屈原》的愿望,当时的确使沫若感到意外,两眼紧盯着他问道:“您怎么看待我的《屈原》?”回答是:“我相信在现在的日本上演先生的《屈原》,将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极大欢迎,肯定会给日本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①沫若“嗯”了一声,没有明确表态。这一席话始终温暖着沫若的心,他深信将来总有再上演自己历史剧的一天。这一天终于来临了,虽然是由日本人来主演,不过这一事实昭示着:善良而正直的人们是需要《屈原》的。

天安门上的朝晖,长安街上的锣鼓,召唤沫若非参加首都军民庆祝粉碎“四人帮”大会不可。医生的劝阻他不顾,亲人的嗔怪他置诸脑后,在人们的搀扶下,他兴高采烈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曾记得,二十七年前,也是在金光灿烂的十月,历史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从那以后多少个金色的“十?一”,他怀着翻身的喜悦,陪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登上天安门;但近年来,他在城楼上腻烦地看着“四人帮”的种种嘴脸与拙劣的表演,以至于他常想称病而不上天安门。可今天却不一样了,又是金光灿烂的十月,自己得以与人民一起在这里欢庆又一群丑类的倾巢灭顶。他重新感受到又一次翻身的喜悦。天安门啊,天安门!自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今天,你是中国人民为摆脱种种苦难而不断奋斗牺牲的见证人。想到今后自己上天安门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他贪婪地看遍它的各个角落,不管谁迟早总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要紧的是咱们的中华民族必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他深情地望着广场上涌动的无穷无尽的人潮,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平时站几分钟都感到困难的他,今天竟然连续站立了整整两个小时。如同金色的十月将会彪炳千秋青史一样,这一天在郭沫若的生命史上也出现了一个奇迹,长期佝偻显得老态龙钟的他,今天居然又能挺身而立,一下子年轻了许多。这是因为他无论如何也要让从十年浩劫中解脱出来的人们看到:郭沫若还活着,郭沫若还不太老,郭沫若还有力量跟人民一起奋战!

时间老人在沫若的心头如此这般地镌刻了一九七六年的哀伤和欢乐,艰难和胜利。新的一年将不同以往,他特地遴选了自己喜爱的词牌《东风第一枝》填一阕新词,用来迎接一九七七胜利年,欢呼“东风欣新有主”,讴歌“新历史重整机杼”。真是时来运转,沫若的健康状况由于心情愉悦而有了转机,他已经出院,能在家中与亲人们欢度元旦,一同观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迎新春庆胜利》演唱会。着名豫剧演员常香玉演唱了沫若的词作《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感情充沛,曲调高昂,唱腔圆润,沫若听得动了情。后来他写信给常香玉,称赞她“演得非常有力,誉满首都,使拙作生辉,非常感谢”

十八日下午,人民大会堂群英荟萃,出席全国科学大会的代表们注视着主席台上高悬的会议横幅,知道这是出自他们老院长的手笔,感到特别亲切。在大会宣布开幕的时候,他们发现老院长坐着轮椅被推上了主席台,经久不息的掌声表明了群情之振奋。沫若微笑着,频频向同志们点头挥手。他悉心聆听着中央负责同志的重要讲话,面对台下这支了不起的科学大军,想想自己这个上一世纪出生的人,早年虽也曾高喊过发展科学的口号,然而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结果只是落得个一场空。新中国的成立使科学事业开始兴旺发达起来,可是又不幸遭到了“四人帮”的摧残,满腔悲愤、万种酸辛无处诉,想有所为而不能为。而今,好不容易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他的思路被打断,原来半小时早就过去了,秘书又一次上来劝他退席,他硬是不肯。已经过了一个小时,为了他的健康,中央负责同志也亲自劝他回去休息,他仍想坚持下去,无奈秘书和周围的同志们将他连人带轮椅一起抬出了会场。

病情的发展不允许沫若参加科学大会的闭幕式了,但他还是作了长篇书面发言。他向同志们掏出了自己的心,把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所悟到的真理告诉大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他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春天的来临而热烈欢呼,他殷切期待获得第二次解放的广大科学工作者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沫若安详地躺在长青松柏和鲜花丛中。十七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代表怀着沉痛的心情,前往北京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并向他的妻子于立群和子女郭和夫、郭庶英等表示亲切慰问。当天,他的遗体即由方毅、许德珩、沈雁冰等人和治丧委员会工作人员以及家属,护送到八宝山火化。

六月十八日,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外交部下半旗致哀,北京城沉浸在悲哀的气氛中。下午,郭沫若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庄严肃穆的会场里悬挂着郭沫若的遗像,安放着他的骨灰盒,骨灰盒上覆盖着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央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负责人,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以及首都群众近两千人参加了追悼会。由叶剑英主持大会,邓小平致悼词。肃静的人群低声啜泣,确切的悼词表达了党和人民对郭沫若的高度评价: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他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他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和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他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金文甲骨文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扶持和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着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同类推荐
  • 盛世一品

    盛世一品

    那一年,他被家族抛弃流落街头,受尽人间冷暖;那一年,他受贵人提携踏足官场,一路阴谋诡计;他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不想篡改历史,我只想史上留名!
  • 善败

    善败

    善败能忍,努力求存。生于这乱世,唯有尽力而为,方有一线生机。夜虽长,我赤子之心,却向往光明。
  • 东周烩(下):战国篇

    东周烩(下):战国篇

    以轻松、诙谐的笔法,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盛宴。书中囊括了从周王室东迁洛邑,到秦始皇赵政灭掉六国,一共515年的历史;描写了包括周幽王、郑庄公、管仲、楚武王、宋襄公、先轸、楚庄王、晏子、老子、孔子、吴起、墨子、孟子、庄子、赵政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记载了包括“烽火戏诸侯”“颖考叔劝孝”“齐桓公称霸”“泓水之战”“晋国雄起”“阖闾战楚”“勾践兵败”“三家分晋”“窃符救赵”“王翦灭赵”“中原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笔触简约、细腻传神,让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浮现眼前,可读性甚高,值得有兴趣的人一同品读。
  •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十二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 盘锦地域文化简明读本

    盘锦地域文化简明读本

    盘锦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也有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景观。倚河临海,恬静悠然,四季分明,居住舒适。天然苇海,红海奇观,碧海蓝天,鹤掠白云,稻田泛金,鱼虾翻越,油井喷吐,管线密织,是一个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美景如画、和谐平安、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滨海明珠城市。盘锦人居之自豪,外地人闻之向往。
热门推荐
  • 武则天外史

    武则天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有很多很多钱,就是幸福了吗?人生的意义,究竟是要追寻什么?不幸福的怪圈跳得出去吗?……幸福不是被上帝藏起来了,是因为它一直像尾巴一样跟随着你才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肯定自己的能力,承认不完美,走出无法幸福的瓶颈,享受美丽人生。
  • 最佳男保姆

    最佳男保姆

    居然要劳烦到我这种男人来当保姆保镖,可见这条毛虫不简单!
  • 人间剑妖

    人间剑妖

    世人只道神仙好而我却喜人间妖人间有剑亦有妖天下几人知其妙大日分裂,魔族入侵,天塌地陷,如何得存?一个人族地奴,一把破烂锈剑,行走在末世人间,是我命由我,还是随世沉沦,蚍蜉在世,能撼天否?
  • 从妖尾开始之神级系统

    从妖尾开始之神级系统

    穿越到妖尾的世界,天上恶龙翱翔,地上魔兽横行,海上巨兽出没。人类成为食物链的最低端,王志崇觉得自己弱小、可怜、又无助。但是,王志崇发现自己有系统加身,可以刷任务,召唤英雄,生活一下变得精彩起来。“叮,获得青莲剑仙·李太白(三日体验卡)×1,使用可学习剑法:天外飞仙!”“叮,获得一级铭文:圣人(可升级)×1,融合成功,魔力+5!”“叮,获得五星神器:贤者的庇护×1,融合成功,生命+1!”“叮,获得……”
  • 都市最强之特种兵王

    都市最强之特种兵王

    一个超人般的存在。一天跑上两百五十公里的传奇。一代特种兵王的神话。这是都市最强的兵王
  • 唐小侯爷

    唐小侯爷

    穿越大唐,完美人生,这是一篇爽文,没有太多挫折,就是快乐就完事儿了,
  • 后宫美男三千人

    后宫美男三千人

    我妈死了,我接过了她的皇位也顺带接收了她后宫的三千美男。——齐夏王朝第二任女皇帝,昏君齐成碧和她的男宠们的八卦与艳史。“陛下,您有一天是在处理政事中度过的吗?”“哦呵呵呵,不是有丞相吗?”“陛下,您的节操呢?”“和朕的下限双双私奔了。”
  • 真实世界之神通

    真实世界之神通

    谢潋滟:“我有瞬杀神通,谁敢惹我。”白念先:“我有玄武神通,罩谁谁乌龟。”姜言哼哼道:“我有不死神通,来杀我啊!”。。。。“我也想修神通。”“点进去咯,教你如何在现实世界修出真正神通!”
  • 闲逸野话

    闲逸野话

    每一次都有人看到,时间不仅仅会改变过去,但是他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