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4100000002

第2章 第二掌 群龙无首

此时的姬彤正在东乙院前堂内,跪坐于案几后,双手托着竹简,正研究这个年代的语言,嘴里碎碎念叨着:“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

这个时代贵族之间交往使用的语言称为雅言,雅言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官话,有别于日常用语,孔子作《论语》使用的便是更为简洁的雅言,但日常对话肯定没有《论语》那么夸张,否则谁还能听得懂。

“禀王子,王后有请。”婢女蛮庚进来禀报。

“嗯,传话者谁?”姬彤的思想还沉浸在雅言里还没出来,顺嘴问道。

“是宫里内小臣嬴大人。”

“哦,我这就前去。”姬彤有点纳闷,平日里若王后有事,差一小婢来告知就成,今天整的挺隆重,内小臣大人亲自出马。

内小臣,王后身边第一人,地位仅次于王宫总管宫正大人,而且内小臣还是王后身边的陪嫁阉人,从王后还在秦国做大姑娘时就跟在身边。

姬彤摸了摸头顶的麻布片子系的头发,走到内小臣身前,拱手以礼:“内小臣大人。”

内小臣随秦国嬴姓,名叫嬴连,嬴连站立在那儿的气势就明显不是一般宫人所能具备的,身上穿着麻布孝衣,手上并没有后世公公常拿的拂尘。

“王子,王后有召,请随我前往。”内小臣也俯首还礼。

穿过几道宫内小门,来到王后寝宫,经过通禀,姬彤跟随内小臣嬴大人进入王后寝宫前堂。

王后跪坐于主位几案后,一身缟素,身边没有站立侍女。王后现在刚年过四旬,正是头脑清楚、明悉世事的年纪。

“拜见母后。”姬彤快行几步,跪地而拜。

王后并没有开言让姬彤起身,姬彤只好俩手杵地,像蛤蟆一样趴在地上。

“彤儿,母后待你若何?”王后望了立在身旁的内小臣一眼,然后说道。

“母后待儿无微不至,母后教养之恩,愚儿九死不忘!”姬彤身子一紧,连连叩首。

“嗯,你父王身遇不测,弃我们母子而去,而今你王兄身体有恙,恐难应付丧葬之事,朝堂诸公动议由你代任丧主,你有何想?”王后仔细盯着趴在地上的姬彤。

姬彤身子趴得更低了,之前有想过早晚会有代替太子的一天,没想来的这么快。姬彤心里不断提醒自己,要淡定,即使愿意也决不能表现出丝毫兴奋之像,免得引来雷霆之怒。

“太子与我兄友弟睦,儿万不敢作此非分之想,儿才疏德薄,也万难担此重任,还请母后劝谏众臣莫要再作此动议。”姬彤又叩了几个头。

王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好啦,此事已定,你莫要再作推辞,好好依照各位公卿的吩咐做事吧。”

王后又转头看向内小臣:“嬴连,你吩咐下去,明日起,王子姬彤搬至西甲院居住,侍婢增至四人,寺人六人,内竖(侍卫、非阉人)十人,一应供给照太子东甲院办理。”

内小臣嬴连俯首道:“唯,小臣谨遵令旨。”

“儿不敢,还请母后三思。”姬彤又谦让了一句。。

“不用再说,嬴英,送王子回去。”王后叫进门外立着的中年寺人。

“儿告退。”姬彤长身而起,后退几步转身随着嬴英离开。

“王子最近接触哪些外臣,嬴连你可有留心”王后看见姬彤出去后,问肃立一旁的嬴连道。

嬴连思索几息,道:“王子最近几月并未接触外臣,只是最近几日倒是勤学,从内书库借阅书简的次数多了。”

“哦,衮儿可还乖巧,明日带过来,陪我小住几日,我这母后也不能厚此薄彼呀。”

王后所说的衮儿是姬朝另一个嫔妃所生,现年不满八岁。

王后跳跃式的思维使得内小臣嬴连都有点跟不上,不过马上就有点明白了,赶紧道:“唯~”

姬彤回到东乙院,继续翻看书简,心思却不在书简上,心里不停的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行差踏错,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与手段,别被玩死了还不知道咋死的,没准现在就已被监视,弄不好再来个刺客,就彻底与这个世界拜拜了。

姬彤眼中又浮现了刺客的身影,狗日的刺客,当时一脚踢的够狠,姬彤不由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左脸,又摸了摸后脑勺,所幸刺客以为自己死透了,没有上来补刀。

姬彤算计着自己的后路,现在的小朝廷偏居一隅,寄人篱下,随时都有覆亡的危险,树干已倒,猢狲还没散。

姬彤琢磨着,实在不行躲到楚国的南边去,那里现在还是蛮荒之地,两广、福建、江西和湖南南部都还没有建立政府,都是比较原始的野蛮部落,再往南,越南地区的人可能还生活在树上呢,改日真要把王室的地图拿来好好研究研究,规划出一条逃跑之路。

翌日,姬彤在大宗伯姬谌和有关僚属的引导下,来到王宫左侧的王室宗庙。

周王室的真正宗庙在王城,姬朝南逃后,在简城立了一个简易版的宗庙,方便祭祀祷告先祖。

大宗伯姬谌领着姬彤,跪在宗庙内祖宗牌位前。

三牲供奉,笾豆呈食,焚香祷告:

“周室先祖,今王室有变,后继乏人,欲迁庶子姬彤为嫡子……”

各种祭祀礼仪程序走完,大宗伯从宗庙内取出姬姓王族族谱,把姬彤的名字挪到了姬朝嫡子一栏。

跪在祖宗牌位前,姬彤心里真有点犯怵,自己这个外来户,万一被姬姓祖宗们认出来了,会不会给当场镇压了。

册立嫡子后,姬彤接过太子姬珙手中的丧杖,正式成为丧主,并履行丧主职责。

丧礼的过程纷繁冗杂,穿、戴、走路、站位、言语都有定式,所幸姬彤这个后世来人还算灵醒,各种安排只要教一遍即可牢记。

先要为死去的姬朝选取谥号,太史宋伯圭实事求是,给姬朝议定谥号为“隐”,隐佛不成曰隐。原本史籍上没有关于姬朝的谥号记载,可能是被姬匄(敬王)给抹掉了。

大敛,占卜选地,开挖墓坑,不停的接待前来吊唁的各位贵宾,直到棺椁下葬,姬彤像陀螺般转了三个多月,才停止了转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室本着以“礼”治天下,极为注重礼与祀。

周礼曰: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

隐王姬朝死后仅仅三个月就下葬了,一是因为姬朝并非“寿终正寝”,而且身不在首都王城,二是南边吴楚战事正酣,保不准哪天战火就殃及简城了。事急从权之下,众臣缩简了丧礼的步骤环节,三月而葬。

葬礼后,姬彤除掉了丧服,穿上了孝服。

父死,守孝三年。

这场缩减版的丧礼,把姬朝在简城这些年的微薄积蓄耗费一空。墓室的挖建,棺椁的打造,隐王陪葬的青铜冥器、玉器、数百套衣裳,项项都耗资不菲。

自姬朝被刺后,王室派出了报丧队伍,分别前往秦、楚、随、郑、宋、陈、蔡、齐、鲁、吴、越、许等国,共计十几路。只有晋国及其疆域内属国没派报丧队,姬匄就是在晋国的支持下与姬朝争夺王位,姬朝被刺与晋国的支持也脱不了干系。

从派出报丧队至今已过去三月余,在丧礼期间,遣使前来吊唁的只有秦国、郑国、随国、楚国。

秦国国君在得知女婿死亡的消息后,派出吊唁队伍,是理所当然。

郑国疆土紧邻简城,与姬朝一向交好,也派出一位上大夫前来吊唁。郑国位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列强争霸,战火经常波及郑国。在对外关系中,郑国时而亲楚,时而亲晋。现在正与晋国不对付,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大张旗鼓前来吊唁姬朝。

随国,是姬姓国,距离简城路途不远,随国现任国君明礼重孝,派人来吊唁也是情理之中。

楚王此时正躲在随国,得知姨父死了,也派了人前来吊唁。

姬朝与姬匄相争,在畿内曾经两王并存,形成东、西二王,长达三年,姬朝就是“西周王”。其他诸侯国本就没把周王室当回事,二王相争,把周王室的残余的一点脸面也争没了。而今这个流亡的小朝廷即将湮灭,遣使吊唁徒耗钱帑不说,还有可能与“东周王”姬匄产生芥蒂,所以大多数诸侯国连最后一点面子也没给这个“西周王”姬朝。

姬彤终于可以在“西甲院”安定下来,好好休息一下了。

西甲院以前是隐王姬朝朝会之后休息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姬朝正是在西甲院遇刺,西甲院面积比姬彤之前居住的“东乙院”大上好几倍,屋宇更为高阔,庭中种植兰竹慧草、环境优美。

三个多月的忙碌,姬彤渐渐适应这个时代的风物人情,与人交往,礼仪以及言语应对更臻娴熟,。

姬彤一闲下来,就时常想起那十六个给姬朝殉葬的奴隶,在姬朝的葬礼上,十六个年轻女子身缚绳索被赶进姬朝的墓室,这些女子流泪走在墓道上,一步一回首,姬彤当时就站在墓坑的上面,看着这一切,当看见她们哀怨无助的眼神时,姬彤心里一阵刺痛,两腿发软,身为丧主,又处在这个时代,无法挽救她们,只能默默祈祷她们早些投胎,下辈子投个好人家。

从那时起姬彤就觉得应该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

人分贵贱,是这个时代人们的潜意识,是颠扑不破的大道理,如果姬彤现在跑到大街上嚎叫一句“人人生而平等”,不说王公贵族,就是那些奴隶都一准会认为他疯了。

姬彤暗道,我迟早要改变生人殉葬的恶习。

姬彤闲了数日,甚是闹心,对于姬彤今后的安排,几位公卿大臣至今尚无只言片语。姬彤很想走出王宫,去做点事,现在困坐斗室,听着院树上的蝉鸣,每日面对一帮内竖和几个奴婢,都快疯了。

_____________

姬彤闹心的时候,王宫大殿前堂,大宰毛得、大司徒召预、大宗伯姬谌、大司马南宫嚚、大司寇姬宪、左司马儋翩等跪坐于帘外,等着帘幕后的动静。

许久,帘幕后传来王后的声音:“诸公久候了,不知今日又有何政议事关宫内?”

提前许久就通知王后了,王后居然迟到这么久,诸卿大夫互相摇头递了个眼色。

大宰毛得年近六旬,胡须已斑白,微颤着身子朝内拱手道:“王后,今日我等聚于殿堂,有几个事项需请王后定夺。”

大宰稍稍停顿,见帘后没有吱声,继续说道:

“自隐王大薨至今三月有余,诸卿大夫各司其职,勤勉政事,只是如今简城财力困窘,豆黍存粮已不敷二月之用,难以支撑至秋后收取税赋,此其一,另据我梁邑驻军报告,伪王姬匄已派甲士封锁伊阙关,恐今年畿内秋粮不能如期押送前来。”

此时帘后传来王后翻动竹简的声音。

大宰继续说道:“自隐王大薨后,简城民心不稳,已有少数潜匿北归者,众臣就诸事如何处理商议不决,还请王后示下。”

虽然姬朝已逃出王城,但简城诸位卿大夫的族人及封国食邑尚在畿内,封国食邑是先王所封,现周王姬匄也很想抢占这些地方,剥夺这些人的爵位,因为担心造成畿内局势不稳,再起战火,一直没动手,所以畿内每年还能运来各自封地的粮食布帛,支撑着简城的运行。

楚王当初接纳姬朝时,把简城及其以北的氾邑(今襄城南),西北的沣邑(今宝丰县)、梁邑(今汝州)、郏邑(今郏县)共一城四邑,借予姬朝,简城(今平顶山东)作为姬朝的栖身之所,四邑产出作为姬朝的财用支撑。

同类推荐
  • 汉末无贼

    汉末无贼

    山贼水贼马贼,羌贼越贼夷贼;黄巾贼白波贼,黑山贼泰山贼;董贼袁贼曹贼,碧眼贼大耳贼;民贼奸贼国贼;谁特么在说谁是贼?天下熙攘,皆为利往。英雄枭雄笑谈中,魑魅魍魉皆凡人。今人穿越回汉末,当起秋风扫犁庭。
  • 狄仁杰之金人疑云

    狄仁杰之金人疑云

    横跨两个朝代的老人,从大理寺丞到武周时期的当朝宰相更是在去世之时让一代女皇武则天叹息“朝堂空矣”,所讲之事便是检校千牛卫中郎将李元芳与武周神探著称的狄仁杰的故事。延载元年,狄仁杰年事已高,然而边境以及蛮夷正策划一个巨大的阴谋,武则天此时也是帝位稳坐不由得大兴土木先是修建了明堂又建了当之无愧古代第一高的天堂,落成之时诸国皆来朝见然而一些怪事渐渐出现....
  • 亡罄

    亡罄

    桃源,重生,铁血,复仇,哈姆雷特式的开头,不知有没有相同的结尾......
  •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民间信仰带有极强的现世利益色彩,寻求死后救赎的观念十分淡薄。对一般大众而言,阴间并不是由神佛的真理所支配的极乐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和生前世界的延长。人们按规矩通过祭祀在这种世界的祖灵的方法,来保证现世利益。
  • 木兰英雄传第一部

    木兰英雄传第一部

    南北朝北魏时期,平城北三十里处的军屯村里面出生了一名女婴……,她就是后来享誉海内外的英雄‘花木兰’。中国历史上对于花木兰的英雄故事讴歌甚多,但真正保存完好的史料记载,却是非常的有限!其根本原因就是频繁的朝代更替和残酷的权谋斗争。对于历史文献资料,最具有毁灭性的原因,可能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借今日之国泰民安之季,我将用写实的笔锋还原历史……。
热门推荐
  • 唯你不爱:腹黑校草呆萌丫头

    唯你不爱:腹黑校草呆萌丫头

    破天荒的竹马,破天荒的订婚,破天荒的再遇!老天能再戏剧化一点嘛?都什么年代了!还玩娃娃亲,娃娃屁呐!“喂,那边的傻比,有球。”某女呆呆的回过头,看到一颗飞火流星球飞来,“啊!你丫的!”某女的头华丽丽的被砸中。————“老婆。”某男亲昵的缠着某女。“谁是你老婆了?”“你呀,我还记得昨晚的甜蜜蜜。”“做梦吧你!”某女直接拿起一本书盖了过去。
  • 凌羽高校——宇雪恋

    凌羽高校——宇雪恋

    “我喜欢你。”“……”“不说话?”“……”“那我吻你了。”“我也喜欢你!”某宇奸计得逞——+(小白狗血玛丽苏,慎入,应该没人抄袭)
  • 四十三篇精分

    四十三篇精分

    她执一卷词,抿一口清茶,虽身在宫墙中,却活生生醉在了一方诗章梦里。她闻着跫音淡淡笑道,“此处只有清茶淡水相待,贵客若是不喜可出殿朝左,那处才是个富贵地儿。”——————一眼之念空幻想你会给我温情只留恋琉璃瓦紫禁墙,豆蔻年华,转眼踏入深宫里,却不知你是否爱我?不知家父为何要送吾来此?便是如此,接受喏。也许一切可能是我一片痴心喏,君不可测。母亲曾告诉过我一入宫门深似海三思。许是不想家父难过,倔强的来此。轻纱红赤金银珠宝一切空惆怅。白首不相离时时唤嘴边焉?
  • 刀影残芒

    刀影残芒

    左手抹开胸前的血色,慕寒的眸子中闪过一丝畸形的快意:“成败两相抛,此战,当流传!”
  • 文理双修2

    文理双修2

    白天,他是瓜盖头,近视眼的博士,骗吃骗喝骗美女,却有一股不属于这个角色清澈的勇气;夜晚,他是个流氓,恃强凌弱,卑鄙无耻,却有一颗不属于这种人柔弱的内心;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借了东西永远不会还,人人喊打的国际大盗范海辛。他到底是神仙,亦或者妖怪?
  • 完美修炼

    完美修炼

    一个从小被鉴资珠鉴定与仙途无缘的异界少年,在一个夜晚的奇遇将走上强者之路。法宝?灵丹?神器?极品宠物?富有多彩现实的情节?这里通通都有!本书主角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异界少年的内心世界,或许现实并非犹如外表那样,未发现价值的金子总会如同垃圾一样的埋没,等发现了其中的价值,往往已经不复存在了。让我们走进书中,一起来探索这个未知的异界,让我们一起感受到现实中不曾有过的元素。
  • 书生大唐

    书生大唐

    一个北大中文系学生混穿贞观十六年,一只蝴蝶的翅膀怎样扇动历史前进的方向?
  • 传世藏书——唐宋传奇

    传世藏书——唐宋传奇

    《唐宋传奇》主要是盛行于唐宋两代的小说,这些小说作品以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见称。唐宋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 平安夜

    平安夜

    平谷因为杀人出走他乡,然而当他在一切慢慢平息后回到家乡时,却在回家的当天再次杀人。人物在一个圈子中不停徘徊、重复,却始终跳不出也避不开,这些被命运抛在路上的生命似乎只能陷于无望的游走与无尽的挣扎中。
  • 诛灭道

    诛灭道

    作品介绍天地初开之始,大神女娲造物,以天池之土,塑万物形体;又以地之灵泉,赋万物灵性。万物万族,以神魔二族居首。此神魔共存于世,万物皆可依天地灵气,秉承造化,改造自身。由此万族林立,天地繁荣昌盛一时。后经神魔大战,天地混乱。人族子民,脱颖而出,为神魔战后,天地大族,占据中原大洲。天地圣贤有云:万物万族,万事万身,皆有气运加持,气运盛,则昌盛;气运尽,则衰败。万物已身,出身伊始,气运先决,命途已定。此乃所谓之天命,天地万物之道化,生灵之力,不可改之。然偏有固执之人,不信圣贤之言,心与天争,心与命斗。新书刚开,请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