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战争?可以说,伴随资本主义到来的,世纪是一个在纷飞的战火中成长的时代。战争,曾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数生灵遭到涂炭,无数家庭家破人亡,无数城市遍地狼藉。但是,战争,也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旧的制度被废除,新的科技被激发,新的国家诞生了,战争就是这样一个两面体,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而存在。
“无敌舰队”的覆灭
1571年,西班牙在勒班陀海战中打败了土耳其舰队以后,成了“海上霸王”。可是英国也不示弱,经常利用海盗到西班牙占领的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抢劫西班牙运送金银的船只。1588年5月20日,西班牙国王腓力命令西班牙舰队从里斯本起航,开始远征英国的历程。这支号称“无敌舰队”的西班牙舰队共有舰船134艘,总吨位5700吨,火炮2400多门,水手8766名,摇桨奴隶2088名,士兵21855名。由西多尼亚任舰队司令。这位出身高贵的公爵对军事一窍不通,但他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立即上书国王要求辞职,另请高就,可是国王并不允许。西多尼亚把舰队分成10个支队,企图发挥西班牙舰队接舷格斗的优势,运用在勒班陀海战中曾奏效的横队战术取胜,并和计划中的驻尼德兰巴尔马公爵率领的登陆舰队会合,经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
此时,英国也已组成了一支拥有197艘舰船的大舰队。舰队共载有作战人员1.6万名,全是船员和水兵,没有格斗士兵,分为6个支队。女王任命霍华德勋爵为统帅,并让多次袭击西班牙舰队和海外领地,掠夺其财宝的海盗头子德雷克任副统帅,霍金斯为财务给养官。德雷克和霍金斯是堂兄弟,德雷克个子矮小,四肢发达,圆头圆脑,褐色头发,忍耐力极强,残忍而好斗是他的性格特点。他虽是海盗出身,但其环球航行的壮举和高超的海战战术却闻名大西洋,在大英帝国兴起和皇家海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成为英格兰勋爵。他的灵活战术和主张炮战的思想,在后来的海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霍金斯是个什么样的人
霍金斯也是一个半海盗式的人物,海战史书上说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地位俨如英国的海上司令。他竭力反对甲板格斗战术,坚定不移地主张在海战中使用枪炮和实施机动。他设计了一种快速舰,这种战舰没有高耸的前后船楼,舰首的撞角也彻底取消了。它舰体小、航速快、机动性强;另外两舷还安装了远射程长炮。世界最早的舷炮就是在英国安装的。舷炮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新的海战方式,使“远距离作战”成为了可能,再也不需军舰靠近进行交手战了。他设计的这种火炮叫“寇非林”,是一种长炮,它发射17磅球形弹丸,射程可达1.25英里,这在当时已是很远的了。这样准备就绪的英国舰队集中在普利茅斯港,迎击西班牙舰队。
7月19日,英格兰西南的利泽德角出现在西班牙舰队的视线里,然而英国舰队始终没有出现。一阵猜测过后,大家一致认为,德雷克肯定被风暴困在普利茅斯港内。军官李弗亚建议,抓住时机,封锁港口,来个瓮中捉鳖,发挥西军近战优势,在窄海中全歼英军。事后证明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既发挥了西军的长处又可使还未发现西军的英军措手不及。但西多尼亚优柔寡断,迟迟不做决定,错过了战机。
7月20日下午,英国派在港外的监视船船长弗莱明突然发现西班牙舰队已驶抵港外,大吃一惊,慌忙向霍华德通报。霍华德立即率领英舰队出港。次日,英舰队与向东行驶的西班牙舰队相遇。英舰快速、灵活、机动性好,而西舰船则大而笨重。英舰船利用优越的航行性能,抢占了上风位置,楔入西舰队主力的后卫支队之间,用火炮猛轰西军后舰。西舰队比斯开支队立刻乱作一团,旗舰“格兰格林号”被打瘫痪。西多尼亚亲率旗舰“圣马丁号”赶来解围。英舰见状立即转移,后又围住西舰队的“圣萨尔瓦多号”猛轰。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法使西军打接舷战的企图一次次化为泡影。战斗从凌晨一直打到夜晚,双方暂时收兵。
7月29日上午,海雾渐渐散去,英舰队追上无敌舰队,在格拉夫林附近再次向西舰队发起进攻。英舰队用重炮猛轰敌舰,并抢占上风,把西舰逼上佛兰德海岸搁浅。激烈的炮声震荡着海峡,战斗持续到黄昏,英军越打越勇,西军面临绝境,仍顽强抵抗,但炮弹越来越少,火力逐渐减弱。突然,李卡尔德的座舰“马利余安号”被英军炮火击中,不一会就沉入海底。夜幕降临,西多尼亚再也无力战斗下去,命令部队撤退。英军立刻调整队形,准备全歼西舰队。正在此时,海峡中刮起南风,西多尼亚率领舰队乘风逃向北海。此次海战,西班牙舰队损失了20余艘舰船及5000余名士兵,英舰队未损失一艘舰船,只损失了100多名士兵。
故事的后半部更为悲惨,西班牙舰队从北边返回的路上损失更大。当8月底无敌舰队历经艰辛抵达西班牙时,有一半的战舰和1000名官兵永远留在了冰冷的大西洋。
英西海战是人类跨入热兵器时代的一次大规模海战,是凭火炮制胜的第一次海战。无敌舰队的溃败,是技术、战术落后者的失败。这次战斗是英西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西班牙这个从14世纪就开始称霸海洋的世界强国,逐渐走向衰落,英国则逐渐强大,取代西班牙成为新的海上霸主,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
英国的损失有多大
整个特拉法尔加大海战中,英军死449人,伤1214人(据英方记载)。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中:12艘被俘;1艘着火;7艘彻底丧失了战斗力;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当夜,大西洋掀起了罕见的大风暴,狂风恶浪一连4天。联合舰队的一些伤船在风暴中沉没了。估计法西联军死伤约7000人,被俘约7000人。
甲午海战
1894(农历甲午年)~1895年,中日发生了甲午战争。战争期间,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之间发生了诸次战斗,史称甲午海战。
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中日甲午海战虽然以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媾和为结局,然而,以邓世昌为代表的中国海军将士崇高的为国牺牲精神永垂青史,昭示后人!
1894年5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朝鲜封建统治者请求清廷出兵。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率陆军约1500人6月上旬去朝鲜,驻守汉城西南的牙山。日本则以保护侨民为借口,陆续向朝鲜出兵一万余人,蓄意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中日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在国内舆论的强烈要求下,清廷不得不派兵增援。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相互宣战。
悲壮的黄海之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敌舰冲去……
日本侵略者悍然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当权者慈禧以及李鸿章等人完全采取被动挨打的战略方针,命令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则退”,命令海军“保船制敌”。这就大大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9月中旬,侵朝日军分4路进攻平壤的中国驻军。清政府决定雇用5艘商船,从大连运载6000名援兵,送到大东沟,经陆路入朝。北洋舰队由提督丁汝昌率领为运兵船护航。
这次,北洋舰队共出动舰艇18艘,其中铁甲舰4艘、巡洋舰8艘、炮舰2艘、鱼雷艇4艘。9月16日午后,他们护送5艘商船进至大东沟海湾处。丁汝昌命令2艘炮舰及鱼雷艇护卫运兵船进入海湾,2艘巡洋舰在湾外抛锚警戒,其余各舰驶至距海湾12海里的大鹿岛东南海面待命。
当日下午17时,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祜亨以“松岛”号为旗舰,率联合舰队12艘军舰从朝鲜大同江口的渔隐洞锚地出发,向黄海北部搜索前进,以寻找中国舰队主力决战。日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海军中将坐镇“西京丸”号出海督战。
17日上午,秋日下的海面,呈现出一片柔和的灰蓝色。北洋舰队顺利完成护送运兵船的任务后准备返航。
此刻,“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站在甲板上,任海风把他那宽大的披风吹得扑扑直响。忙碌了一整夜,他确实感到有些疲劳了,正准备到舱里去休息一会儿。突然,士兵向他报告:一队悬着美国国旗的军舰正向他们驶来。
奇怪的是这些军舰一不打旗语,二不鸣汽笛,竟然朝他们直冲而来。
邓世昌命令官兵密切注视这队军舰的动向。
舰队离他们更近了,大副突然喊道:“管带,是日本军舰!”
那舰上的美国国旗眨眼间已换成了日本太阳旗。一场恶战不可避免了!邓世昌正要下令迎战,忽听“轰轰轰!”日本军舰已经开了火。
邓世昌的“致远”舰立即向日舰还击,可日舰体积小,速度快,七拐八弯,竟躲过了炮弹,绕到了他们的后面,“轰”的一炮,击中了“致远”舰后面的“超勇”舰,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超勇”舰迅速下沉,舰上的官兵纷纷跳入大海。
邓世昌不禁想起“定远”舰,提督丁汝昌正在那艘旗舰上指挥作战。
原来,日本人刚才一阵炮击,“定远”号舰桥和旗号索具被炮炸毁,丁汝昌等人负伤,命令也发不出去,北洋舰队一度失去指挥,清舰各自为战。后由右翼总兵刘步蟾接替指挥。丁汝昌经包扎后,又到甲板上督战。
日本人很快发现“致远”号的作用,便想用密集的炮火把“致远”舰与其他舰分割开来。邓世昌立即命令“致远”舰向其他舰靠拢,但日舰的炮火越来越猛烈,怎么也靠不上去。
“轰!”一颗炮弹落在“致远”号甲板上,把舰体炸了个大洞,海水一个劲地往舱里涌。邓世昌正要下令堵水,又一颗炮弹击中舰的左侧,舰身马上歪到了一边。与此同时,舰上的炮声也不响了。邓世昌立即奔上炮台,大声吼道:“打,给我打!”
炮长的一条胳膊被炸断,昏死在炮台上。另一个浑身是伤的炮手咬了咬牙说:“管带,没有炮弹了……”
邓世昌的心猛地一沉,用脚踢了踢堆满在甲板上的弹壳,确定弹药已经用完,这时舰体倾斜得更厉害了,邓世昌的身体也随着船身在倾斜。他清醒地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到了!
邓世昌大手一挥。“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起来,“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日舰“吉野”号猛冲过去……
“吉野”舰的舰长根本不敢相信中国舰敢跟他拼命,直到“致远”舰像一头暴怒的雄狮真的出现在离他们不远的海面上,直到他在望远镜中看到高擎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指挥台上的邓世昌时,他才猛醒过来,又蹦又叫:“鱼雷!快放鱼雷!”
一颗颗鱼雷“嚓嚓嚓”地飞射而来,已经受伤的“致远”舰怎么躲也躲不开。锅炉爆炸了,舰身上又添了几个洞,“致远”舰像一个迅猛奔跑的勇士猛地被砍断了双脚,在海面上打着圈圈。
15时30分,“致远”舰终于被海水淹没。邓世昌及全舰240多名勇士为国壮烈捐躯。
“致远”舰官兵的英雄壮举,鼓舞了中国海军将士。“经远”舰上,管带林永升带领官兵临危不惧,以一抵四,坚持了很久。忽然,敌舰一发炮弹击中甲板,林永升等光荣牺牲,其余官兵仍继续作战。然而,舰上火势越烧越烈。16时40分,“经远”舰沉没,官兵230余人殉国。
由于中国海军官兵的英勇还击和战斗持续时间较长,日舰也遭受严重损伤。17时30分,伊东祜亨见其主队各舰已无力再战,“西京丸”号等三舰也不知去向,遂指挥日舰退出战斗。
因“定远”舰桅杆被毁,“靖远”舰管带主动代理旗舰遂行指挥。重新整队的北洋舰队尾追日舰一程后收兵,驶回旅顺。
这场黄海海战持续了5个小时。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号等5艘军舰遭受重创,虽然相对损失较小,但其“聚歼北洋舰队”的计划未能实现。北洋舰队虽然损失了“致远”号等5艘军舰,其他各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伤亡官兵800余人,但仍具有相当的战斗力;特别是以邓世昌为代表的中国海军官兵为国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载史册。
“济远”号管带方伯谦被判处极刑是否罪有应得
甲午黄海海战后,“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因临阵脱逃,将队伍搞乱,并撞坏“扬威”舰等罪名,被处以军前正法极刑,在旅顺杀了头。判极刑之后,其妻曾上京“告御状”为其叫屈,100多年来,对方伯谦被处死问题,一直有不同意见。首先,关于“济远”舰退出战场原因,是一开始就“临阵脱逃”,还是经过一番战斗后,因受损严重,机械不能运转,为了保舰而退出战场?再是对撞坏“扬威”舰是否确实,撞在何处,损伤程度如何等亦有不同说法。总之,方伯谦中途退出了战场,如确因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实属罪有应得;但如因炮械损伤,为“保船”而退避,则虽亦有罪,但罪不至死。这桩历史旧案,还待后人进一步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海军在战斗中损伤的军舰到旅顺船坞修整后,于1894年10月驶回威海卫。然而,李鸿章却命令他们“不得出战”。从此,北洋舰队困守威海卫军港内。
日本侵略军于1895年1月占领旅顺、大连后,便准备进行直隶决战。但其大本营认为,如果驻泊在威海卫的中国军舰保存下来,向渤海湾运送大批兵力,对日本实施侵略中国的计划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他们决定立即实施攻击威海卫的作战。
19日,在大连的日本联合舰队40余艘舰艇倾巢出动,护送满载陆军的19艘运输船,驶往山东半岛的荣成湾。21日,敌陆军开始登陆之前,日舰派出舢板运送陆战队上岸侦察,被清军官兵发现,双方发生了一场战斗。为配合其陆战队行动,日舰向岸上开炮。守卫的清兵感到兵力有限,难以抵挡,向西撤退。日军舰炮轰击了2小时后,开始登陆。当日15时,大批日军未受任何抵抗便占领了旧荣城。到23日,日军2.5万余人全部登陆。
其实,此时北洋舰队还有9艘战舰、6艘炮艇、16艘鱼雷艇,如果主动到海上捕捉有利的战机,是能有效地阻止日本陆军登陆的。然而,李鸿章严令丁汝昌不许出战,不得离开威海卫一步,这就使仍拥有20多艘舰艇的北洋舰队困守威海卫,再次坐失打击敌人的良机。
25日,日登陆部队分两路北上,进攻威海卫。日联合舰队则将全部舰艇集结于威海卫水域,支援陆军的进攻。
应该说,这时的威海卫,除驻有拥有相当实力的北洋水师外,还驻有清军16个营1万余人。筑有南帮炮台群、北帮炮台群、刘公岛炮台群,还有由海军专守的日岛炮台。另外,在海口地区还设置了大量的铁链、木栅等防护器材,布下了300多枚水雷。
30日,日陆军对威海卫南帮炮台群发起总攻,北洋舰队用舰炮支援守军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在摩天岭炮台上,日军第11旅团长大寺安纯少将等人刚刚登上炮台,还没有来得及回味“胜利”的喜悦,就被清舰“来远”号上射来的一发炮弹送上了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