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
[译文]荣耀与羞辱共一蒂,厌恶羞辱又何必追求荣耀;生存与死亡同一根,贪恋生存也不必畏惧死亡。
谁都讨厌被羞辱,小时候做错了事情被父母骂,在学校里学习不好被老师说一顿,工作后被领导批评,这都让人很难受。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也无须追求虚荣,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故意怎样做,这样很多余。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蒙田所说:“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
玛丽是一名公务员,被医生诊断患上了恶性肿瘤,只能活3个月了,于是她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她请来了牧师,告诉牧师自己希望在葬礼上吟咏什么韵文,愿意穿什么衣服下葬。她还要求把自己特别喜爱的《圣经》也葬在身边。一切安排妥当后牧师便准备离开。
“还有一件事,”玛丽像突然记起了什么重要的事,兴奋地说,“这很重要,我希望埋葬时右手拿着一支餐叉。”
牧师站在那儿盯着玛丽,有点蒙了。
“很奇怪,是吧?”女人问。
“是的,夫人,说实话你的要求把我弄糊涂了!”牧师回答。
玛丽解释道:“每次我去单位的餐厅吃饭的时候,总记得每当菜盘收走时服务员必然会俯过身说:‘请把餐叉留着。’我很喜欢这一时刻,知道将要吃到更好的东西了,比如巧克力糕或苹果馅饼。”
牧师和玛丽的眼里都涌出欢乐的泪水。他知道这是玛丽临终前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不过他也知道玛丽比他更能理解天堂的含义,玛丽明白更加美好的东西即将来临。这是一个女人面临死亡的态度,玛丽把死亡看做是等待她的“一件更好的事”。
于是,玛丽快乐地接受了死亡。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生是我们的开始,死是我们的结束。死亡是生命最后一个过程,有它的存在,生命才得以完整。
生老病死是生命进程中的必然规律。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么就让我们把死亡当做伴侣,永远不要害怕面对它。很多人一开始就惧怕死亡,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事实上他们也从来没有真正痛快地生活过。
真正的生命在于快乐。有意义的人生,即使将要到达终点的时候,也必然是快乐的。
第十四节 脑子产生了不好的念头时,要在第一时间对自己说“不”
[原文]非理外至,当如逢虎而深避,勿恃格兽之能;妄念内兴,且?探汤而疾禁,莫纵染指之欲。
[译文]非分之福、不义之财到了身边,应当像遇到猛虎一样远远地避开,不要自恃可以制伏它而尝试与之搏斗;脑子里的痴妄之念产生时,应当像触摸到了滚烫的汤一样立即打住不去喝它,不要怂恿罪恶的欲念产生。
这是一则预防堕落、预防犯罪的格言。
有一个曾因吸毒而贩毒犯罪的青年说,他就是因为想尝试一下“飘飘欲仙”的感觉而吸毒的,他自以为有自控能力,不会深陷下去,吸了第一次之后真的觉得有“从30层楼跳下去也无所谓”的感觉,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在婚姻生活中,有的人想出轨,还告诫自己,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你是否太看高自己的控制能力了。一旦有了开始,多数时候是一发不可收拾的。
“非理外至”是不能不深避的!
已经开始陷进去的,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用理智战胜你的感官欲求,把自己拔出来。
没有陷进去的应当明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道理,“莫纵染指之欲”。
灵与肉、心与身的搏斗有时是惊心动魄的。遇事千万不要跟着“第一念”走。“三思方移步,百折不回头。”什么叫三思?一个问题有正、反、合三念。第一念是感性冲动,往往是欠妥的。脑筋急转弯,必然会有第二念――理智之念,人性之念。这是回归本性的正确方向的意念。以第二念为基础稍加调整,就是应取的正确抉择――第三念了。一经确认,便不可退转。否则,以往积累的善念将因一个妄念而前功尽弃,不仅会毁自己,而且会毁家庭、毁事业、毁朋友、毁社会。一旦染指,悔之晚矣。
第十五节 不要仇富,不要讥笑那些过着奢侈生活的人,其实你也能
[原文]鹩占一枝,反笑鹏心奢侈;兔营三窟,转嗤鹤垒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谋大,趣卑者不可与谈高。信然矣!
[译文]鹪鹩占据一条枝杈,反过来嘲笑大鹏腾飞万里的雄心太大;兔子营造三处窟穴,转过来嗤笑白鹤筑于高山树巅的窝巢高耸危险。智慧弱小的人不可同他谋划伟大的事业,志趣低下的人不可和他谈论高尚的事,确实是这样的。
很多人想,钱不是什么好东西。人不能把钱带进棺材里,但钱能把人带进棺材里。要那么多钱干吗?够过日子就行了。别谈钱,谈钱伤感情,一个字,“俗”。
这难免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就像“鹩占一枝,反笑鹏心奢侈”一样。
其实,你也能成为富人。
现实生活中,如果从现在开始你不再做“月光族”,而是节省出部分金钱来用于投资,而且能够保持投资的理性,能够实现资产的稳步增值的话,那么十年、二十年后,你也能跻身富人的行列,享受体面的生活。否则,你只有永远受穷,永远当你的鹩或是兔。
如果你觉得所有的市场机会都让别人捷足先登了,那你从现在开始就要明白,机会的场地虽然看上去似乎已经座无虚席,但只要你挤上去,总会找到立足之地。俗话说,见缝插针,寻找商机必须要有眼光和灵活性。别人横着站,你不妨转化思路,侧身而立,利用好别人剩余下的空间,你完全可以站得更安稳牢靠。
如果你有负债,请不要怕,只要有思路,有事业在,撒出去的钱一定能赚回来。如果手中握着大把的钱,却不知道该做什么项目,没有投资方向,也就是钱花不出去,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花,这才是真的可怕。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把路走绝了,真的没有出路了。你就要想一下,路的旁边是否也有路?如果你试着往旁边走几步,可能就会发现无数条路,而且条条都是全新的路,并最终引领你走向成功。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不好,并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第十六节 那些看似洒脱的人,如果欺世盗名,其实一样不值得我们尊重
[原文]贫贱骄人,虽涉虚骄,还有几分侠气;英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没半点真心。
[译文]贫贱的人待人傲慢,虽然带有一点虚浮自负,但还有几分侠士的气质;英雄欺骗世人,纵然看似豪迈、洒脱,却没有一丁点儿真心实意。
钱财本乃身外之物,人格之独立平等与贫贱富贵无涉,且如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两者本相辅相成,无贱亦无贵。富贵权势,虚若浮云,得失常一念之间。切勿以出身待人,切勿让名利缠身。富贵骄人,贫贱亦骄人,人之志气无关乎贫富,敬人者,先敬己,敬己敬人者,方能被敬之。为人之道,应谦和有礼,不卑不亢,尚高洁品质而视钱财为无物。
英雄欺骗世人,看似重义疏财,也不值得人们尊重。
在美国,有一名叫塔尼亚的“9.11”事件的幸存者,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曾经是个英雄。
按照她的说法,“9.11”事件发生时,她正在世贸大楼南塔内的美林证券公司工作。9月11日早上,当恐怖分子劫持的航班撞上世贸大楼南塔78层时,她正在数米之外的会议厅等着开会。她说:“当时飞机就在我数米之外撞进大楼。”
她说,飞机撞楼后,自己身负重伤,艰难地在地板上爬行,周围到处都是尸体。在逃生途中,一名即将死去的男子将一枚结婚戒指交到她的手中,而她后来设法将戒指还给了该男子的遗孀。她还说,一名英勇的消防员威勒斯?克劳泽用他的夹克扑灭了塔尼亚身上的火,将她救出。但后来威勒斯却在营救其他人时牺牲。
“9.11”事件发生后的6年里,她不断在美国四处巡回演讲,并多次在世贸遗址充当导游,向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和游客讲述她的“9.11奇遇记”。
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现任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等名人政要都曾亲自接见过她。她后来还成为“幸存者网络”的慈善组织主席,该组织是专门为帮助“9.11”受害者的家属而设立的。
但后来的调查发现,她的逃生故事纯属捏造,这名“9.11女英雄”实际上竟是一名大骗子!有人找到了她的逃生经历中提到的那些人及其家属,所有当事人都不记得塔尼亚这个人。
甚至,就连她的名字也很可能是虚构的。她称“9.11”期间她正在美林证券公司工作,但该公司表示,公司的记录中从来没有一个和她名字相同的雇员。
她似乎并无借此诈骗钱财的企图,只是为了出名而已。丑闻曝光后,她的“幸存者网络”主席职务被撤掉,同时丢掉了在世贸遗址当导游的工作。
如此的欺世盗名,本就不值得世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