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300000026

第26章 中原大决战(1)

挺进中原:王世充的末日到了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相对于平定薛举父子和刘武周,李世民与王世充的较量显得更为激烈,耗时也更为久长,尤其是最后一个阶段的攻城战,其艰难程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也是在这场为时长达十个月的中原之战中,李世民多次身陷重围、命悬一线,经历了他军事生涯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几个生死瞬间。

唐军进入东都战场后,李世民即命大将罗士信率前锋部队进围慈涧(洛阳城西),王世充接到战报,立刻亲率三万人前往增援。

七月二十八日,李世民率领一队轻骑兵在慈涧周围侦察。

第一个生死瞬间就在这时候悄然降临。当时李世民正在专心致志地勘察地形,谁也没有料到王世充会在这个时候带着军队从天而降。由于双方兵力太过悬殊,唐军士兵们大惊失色,一时间不知所措。还没等他们作出反应,王世充的军队已经把他们团团包围。

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最容易看出一个统帅真实的个人素质。说白了,这种时候拼的是胆量。

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把“胆量”称为“促使人们在精神上战胜极大危险的一种可贵的力量”。

也就是说,胆量首先要求的并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对敌人和死亡的恐惧。

克劳塞维茨曾说,对于军人而言,“从辎重兵和鼓手直到统帅,胆量都是最可贵的品德,它好比是使武器锋利和发光的真正的钢”(《战争论》)。

接下来我们就将看到李世民身上这种“真正的钢”。敌人围上来的时候,李世民镇定自若地带领骑兵们且战且退,向着大营的方向突围,前后奔驰、左右开弓。弦声响处,最先冲上来的郑军士兵纷纷坠马,包括王世充的大将燕琪也被李世民一箭射落,唐兵立刻冲上去将其擒获。王世充慌忙勒住缰绳,不敢再向前追击。李世民遂和士兵们杀开一条血路绝尘而去。

死里逃生的李世民回到军营时,浑身上下沾满尘土,守军认不出他,差点放箭把他射杀。李世民摘下头盔大声呼喊,守门士兵才认出这个“土人”原来是他们的秦王。

“慈涧突围”的一幕充分展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个军事统帅过硬的个人素质。这种素质绝对与地位无关。如果李世民不是大唐王朝的二皇子,而是普通一兵,那么凭他自己的本事,估计很快也能从一个小兵干到一个将军。

同时我们也发现,李世民指挥的军队之所以能成为一支所向无敌的钢铁之师,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其勇气和胆识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且极大地感染每一个士兵,让他们变得跟他一样无惧死亡。

换言之,要想打造一支钢铁之师,统帅首先就必须具备克劳塞维茨所说的那种“真正的钢”。

次日清晨,对整个战场地形已经了若指掌的李世民亲率五万步骑进攻慈涧,王世充怯战,撤出慈涧,退守洛阳。李世民随即命各路兵马迅速缩小包围圈:史万宝自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进军,占领龙门(洛阳城南);刘德威穿过太行山,南下进围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王君廓自洛口(今河南巩县东)出兵,切断洛阳的粮食补给线;黄君汉自河阴(今河南孟津县北)出兵,攻击回洛仓城(今河南偃师市北);最后李世民亲率大军屯驻于北邙山下,营阵相连,从北面威逼洛阳。

眼见唐军大兵压境,王世充属下的洧州(今河南扶沟县)长史张公谨与刺史崔枢随即作出了他们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抉择,献出州城,向李世民投降。

这个张公谨日后成了秦王府的一员得力干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追随李世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在政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后来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八月初,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的一些豪强也发动暴乱,逮捕了当地刺史,举城投降唐军。

八月十四日,黄君汉出兵攻克了回洛仓,俘获郑军将领达奚善定。王世充急命长子王玄应与将领杨公卿等人反攻回洛,但几次进攻都被黄君汉击退,只好在回洛城的西面修筑了一座城堡,派重兵驻防,抵挡黄君汉。

数日后,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城北的青城宫列阵对峙,双方隔着洛水河进行了一番对话。王世充向李世民喊话道:“隋室倾覆,唐称帝于关中,郑称帝于河南,世充未尝西侵,秦王为何举兵东来?”

李世民不屑于跟他说话,命宇文士及回答:“四海皆归顺吾皇,唯独你阻挠大唐的声威教化,这就是我们东来的原因!”

王世充接下来的这句话充分暴露了他对即将到来的这场中原大战的恐惧。他说:“你我和平共存,休战止兵,岂不更好?”

宇文士及最后给他的答复是:“我们奉诏取东都,没有奉命与你和解!”那一刻,王世充感觉有一道深秋的冷风正疾速掠过洛水河面,凶猛地打在他的脸上。

明年此刻,自己还能站在这洛水河边吗?王世充感到茫然。

这是他一生中从未有过的茫然。

面对四面合围、声势浩大的唐军,感到恐惧和茫然的绝不只是王世充一个人。他本人固然可以选择对抗到底,但大多数将吏却不愿陪着他一块玩完。

九月十三日,继洧州、邓州之后,王世充属下的显州(州治在今河南泌阳县)总管田瓒率下辖的二十五个州全部投降唐朝。数日后,尉州(今河南尉氏县)刺史时德叡(ruì)又率下辖的杞州(今河南杞县)、夏州(今河南太康县)、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等七个州归降。李世民全部保留各州县长官的官职,只将州名做了改动。黄河以南的其他州县见状,也纷纷举城而降。

这一连串大规模的叛降行动对王世充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因为它不但极大地削弱了王世充的势力,而且将他的地盘肢解得七零八落,致使北面的洛阳、南面的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和剩下来的其他城邑皆被唐军一块一块地分割包围,彼此道路阻断,消息隔绝,只能各自为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王世充预感那些未降的城邑很可能也会叛降,只是时间迟早而已。

可他对此却无能为力。

就在唐军攻打洛阳的前夕,李世民忽然遭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信任危机。

因为刚刚收降的那一批以寻相为首的刘武周旧部居然在这个时候纷纷逃离了军营。

而且一逃就逃得精光,只剩下一个尉迟敬德。

唐军将士大为愤慨,立刻将尉迟敬德囚禁。

李世民的“信任原则”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曾经劝告李世民不要轻易付出信任的屈突通、殷开山等人这回抓住了把柄,再次警告李世民说:“尉迟敬德骁勇绝伦,如今既已将他囚禁,他肯定会心怀怨恨,留他必有后患,不如干脆把他杀了!”

可李世民却不以为然。他说:“尉迟敬德如果要逃早就逃了,岂会等到寻相这帮人都跑了,他还不跑?”

李世民随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并且单独召见他,还拿出了一笔钱,对尉迟敬德说:“大丈夫既然意气相投,就不必因小小的嫌隙介怀,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听信闲言、残杀忠良,这点你应该知道。如果你果真要走,这笔钱就做你的路费,聊表一时共事之情。”

老大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尉迟敬德除了感激涕零之外,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说过,一个人如果愿意对别人付出足够的信任,回报的虽不一定是超值的感恩,但一定会是等量的忠诚。

很快尉迟敬德就给了李世民一份回报,并且还是一份超值的回报。

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尉迟敬德和五百名骑兵巡视战场,走到位于邙山脚下的景陵(北魏宣武帝元恪陵墓)时,一个多月前遭遇的那种危险再度向他袭来。

王世充带着一万多名骑兵突然出现,迅速将他们包围。郑军大将单雄信一马当先,飞快冲了上来,手执长矛直刺李世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拍马狂奔而来,并厉声嘶喊,在单雄信出手之前的一瞬间,从侧面刺中了他。单雄信负伤落马,郑军士兵大为惊恐,不敢上前,尉迟敬德遂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随后率兵反击,在王世充的军阵中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稍后,屈突通也闻讯率大军来援,郑军顿时崩溃。唐军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陈智略和六千名长矛军,斩杀了一千余人。王世充和单雄信带着少数部众狼狈逃回洛阳。

回营后,李世民大为感慨地对尉迟敬德说:“你的回报真是来得太快了!”随即赠给他一箱金银,从此对尉迟敬德更为信任和器重。

李世民的帐下虽然猛将如云,但是要说到这马上执矟(shuò,长矛)的功夫,恐怕是没有出尉迟敬德之右者。他能单枪匹马在敌人的长矛丛中往返无碍、毫发无伤,不但避矟的功夫无人能及,而且夺矟的绝技更是世所罕见。史称其“每单骑入敌阵中,敌丛矟刺之,终莫能伤”(《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并能“夺取贼矟,还以刺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尉迟敬德如此大出风头,有一个人不禁妒火中烧。

他就是齐王李元吉。

李元吉一贯对自己马上执矟的功夫十分自负,于是向尉迟敬德发出挑战,提议双方都除去矛刃,只以矛杆较量胜负。尉迟敬德欣然同意,对李元吉说:“我自当遵命除去矛刃,但大王不必!”

李元吉闻言心中大怒。尉迟敬德表面上是在尊重他,实际上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比赛开始后,怒火中烧的李元吉使尽浑身解数,一心想刺死尉迟敬德,可手中的矛却总是与尉迟敬德擦身而过,连他的一根毫毛也伤不着。李世民在一旁暗笑。为了让这个本事不大可脾气不小的四弟彻底服输,李世民故意问尉迟敬德:“夺矟和避矟,哪一种更难?”

尉迟敬德说:“夺矟难。”李世民随即命他们再比试一场,以尉迟敬德能夺矟为胜。

气急败坏的李元吉再次扑了上去。可转眼之间,他手中的矛已经鬼使神差地到了尉迟敬德手中。如是一连三次,让自以为骁勇无匹的李元吉哑口无言,彻底没了脾气。

武德三年冬天,唐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王世充的地盘也在一天天缩小。

十月,郑朝的管州(今河南郑州市)总管郭庆、荥州(今河南荥阳市西)刺史魏陆、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县令王雄、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刺史王要汉等人纷纷举城降唐。

与此同时,唐将李大亮也奉命进逼王世充之侄王弘烈驻守的襄阳,于十一月初一攻克襄阳外围的樊城镇,斩郑军大将国大安,而且一连占领了十四座城寨;十一月下旬,李大亮再度攻占沮州(今湖北南漳县)和华州(今湖北宜城市),致使王弘烈的孤城襄阳岌岌可危。

十二月初,在各路唐军的强大攻势下,许州(今河南许昌市)、亳(bó)州(今安徽亳州市)、随州(今湖北随州市)三地也全部归降唐朝。

深冬。一场又一场暴风雪猛烈地击打着洛阳城。王世充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上,感觉一种无边的愤怒和恐惧正在把他一点一滴地吞噬。

曾几何时,满朝文武和万千子民都诚惶诚恐地匍匐在他脚下,向他三跪九叩、山呼万岁;曾几何时,自己也一度焕发出开创帝王霸业的壮志与豪情,可如今这一切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四方将吏叛他而去的脚步会跟当初他们蜂拥而来的脚步一样迅捷、一样争先恐后呢?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在这个即将灭顶的时刻,还有谁能向自己伸出援手呢?

王世充想起了一个人,只有这个人能挽救郑帝国覆亡的命运。

窦建德。

可让王世充深感忧虑的是——就在唐军大举来攻之前,他和窦建德还在不停地相互攻击,如今自己大难临头,窦建德愿意捐弃前嫌,向自己伸出援手吗?

王世充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激战洛阳:东都成了人间地狱

王世充不必忧虑,因为窦建德肯定要出手。道理很简单——唇亡齿寒。洛阳是窦建德的南面屏障,一旦被唐朝扫平,李世民的兵锋就会直指河北,所以窦建德绝不会坐视王世充的灭亡。

当王世充派他的侄子——代王王琬和朝臣长孙安世惊慌失措地跑来求救时,窦建德立刻举行了廷议,夏朝的中书侍郎刘彬随即对时局作了一番完整而透彻的分析。他说:“天下大乱,唐朝据关西,郑朝据河南,夏朝据河北,共成鼎足之势。而今唐军泰山压顶一般进攻郑国,从秋天到冬天,唐的兵力与日俱增,而郑的土地则每天都在缩小;唐强郑弱,必然不会支撑太久,一旦郑国灭亡,夏朝也难以单独存在。而今之计,不如把以前的仇恨和愤怒暂时放在一边,出兵相救;夏军攻唐军之背,郑军攻唐军之腹,定可大破唐军。唐军败退后,再静观其变,若郑国可灭则一并灭之,合两国之兵,乘唐军师老兵疲,进而夺取天下!”

窦建德完全同意刘彬的分析,随后一边遣使向王世充许诺出兵救援,一边派遣礼部侍郎李大师前往唐营,劝李世民罢兵,解除洛阳之围。可李世民当即扣留了李大师,对窦建德的建议根本不予理睬。

至此,唐朝与郑、夏两个割据政权的中原大决战已经不可避免。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月,郑朝梁州(今河南睢县)总管程嘉降唐;二十六日,唐将陈正通攻克梁城(今河南汝州市)。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李世民为了发挥唐军骑兵野战的特长,特别遴选了最骁勇的骑兵一千余人,组成了一支精锐中的精锐——玄甲军。军中将士全部身穿黑衣黑甲,分成左右两队,命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任左右统领。每次出战,李世民本人也披挂黑甲,亲自指挥。在随后的多次战役中,李世民率玄甲军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令王世充和他的军队闻风丧胆。

这一年正月底,屈突通和窦轨率部巡视各军的营垒阵地,途中忽然遭遇王世充。唐军猝不及防,差点被郑军歼灭。李世民闻讯,亲率玄甲军前往救援,大破王世充,生擒其骑兵将领葛彦璋,斩杀并俘虏了六千余人。

二月初,由于洛阳被围日久,粮食短缺,驻军虎牢的王世充长子王玄应率数千人押运粮草救济洛阳。李世民探知情报,命将领李君羡出兵狙击。王玄应仓猝应战,被李君羡击溃,粮草全部落入唐军手中,王玄应只身逃回洛阳。

李世民觉得对洛阳发动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遂遣宇文士及回朝请命。李渊批准了李世民的请求,并对宇文士及说:“回去禀告你们秦王,夺取洛阳是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克城之日,宫城中的乘舆法物、图籍器械,凡不是私人物品的,由他收存保管,其余子女玉帛,全部犒赏将士。”

李世民得命,遂于二月十三日率大军进驻青城宫。唐军未及修筑营寨,王世充便亲率二万人马出城攻击。诸将皆惧,李世民命精锐骑兵在北邙山下列阵,随后带着各位将领登上北魏宣武陵察看敌情,对左右说:“贼兵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这次王世充把全部兵力都投入战场,准备决一死战,若今日一战破之,其后他便不敢再出城了!”于是命屈突通率五千人渡过榖水进攻王世充,随后李世民亲率骑兵冲入敌阵。

中原之战中最为激烈的这场青城宫战役就此打响。

为了探测敌阵的纵深程度并且打乱敌军的阵形,李世民骑着他钟爱的那匹通体纯紫、奔跑如飞的骏马飒露紫,在数十精骑的掩护下,像一支离弦之箭直直插入敌阵,最后竟然横穿而出,一下打乱了郑军的阵脚。郑军士兵大为惊恐,被击杀甚众。可就在李世民纵横驰骋、杀得性起的时候,一道河堤忽然挡住了他的去路。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长河

    中国历史长河

    用看故事的方式读历史!无限精彩尽在其中!每节至少一则历史故事,却又自然连续,让您在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之中,领略历史的无穷妙趣。一书在手,囊括整部《二十五史》,将中国五千年历史从头讲到尾。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知识往往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宽人生视野、增强文化修养、提升个人素质,为迈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您已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您不妨让您的孩子看一看。相信您对本书的判断,您的孩子会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史知识,了解到许多成语、典故及历史事件的出处、来历,为增进学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素材的储备、知识的积累,高分作文何足道哉!还等什么呢?赶快阅读吧!
  • 奇石群侠传之山河变

    奇石群侠传之山河变

    《山河变》风起云飞逐鹿原,龙吟虎啸满霜天。紫微流野中宫隐,荧惑守心天下寒。万紫千红春色劲,秋花霜月鼎足三。百川争涌皆东去,海纳为一不复还。
  • 三国之温侯吕布

    三国之温侯吕布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创乱世一段战乱纷飞的历史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重生吕布的他,是否能够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命由我不由天,重生后的吕布如何在乱世之中奋斗…………
  • 大豪客

    大豪客

    有人说,六扇门内好修行。杜开却说,六扇门内特权多。江湖第一美女烟玉溪,我是六扇门杜开,有一件案子需要你配合调查一下,现在麻烦你先把三围报一下,我怀疑你是夜入江湖第一帅玉面狼君卧室偷窥的那个蒙面女贼!
  • 匪云会

    匪云会

    “哥,我就要嫁给他。”“他是日本人,不许嫁。”“我不过问政治。”“这不是政治,这是民族大义。”郑云霄拔出手枪:“我决不允许我们郑家的人嫁给日本鬼子,生出个混血,反过来再杀中国人。”“你杀了我吧”一声枪响……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汽车狂人

    重生之汽车狂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穿越时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想穿越时空。一个与汽车工业有关的故事,简约而不简单。我的是我的,不是我的还是我的。——简越
  • 古寺巡礼

    古寺巡礼

    流传百年的经典之作,夏目漱石门生、文人哲学家和辻哲郎跨越时间的文化史随笔,带你领略古寺之美。“檐头的朱色略有些发灰,古色古香,仿佛梦境般淡雅;墙壁的白色清澄透明,有着寂寥与沉默的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能净化灵魂的艺术。”古寺的美,凝练着人心本真的感知。建筑、雕像、壁画、器物,不仅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信仰、思维、审美、情趣……更描摹着东亚文化的历史,乃至人的命运。古寺的艺术,是为众生指示自我的力量,也是给予人心的、虔诚而热烈的感动。在古寺中漫步,将敏锐触觉与丰富想象结合起来,用人心本真的感知力去探寻其中广阔天地,并让沉淀的岁月成为美的诠释者与传递者——这才是“巡礼”的真正意义所在。
  • 傲世紫瞳:逆天九小姐

    傲世紫瞳:逆天九小姐

    就因为她天生异瞳,月圆之夜一头黑发会变成银丝,所以她是妖女?她就该死?她,本是北国公主,却惨遭背叛,成亡国公主,一朝重生,她变成了她,撕破继母假面貌,斗破庶姐白莲花。亡国之仇不可不报!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腹黑狡诈地贴上来:“璃儿,你的仇便是我的仇,咱们一起报!”夜璃:“......."
  • 最强全职

    最强全职

    现实中只要有特殊能力,进入游戏中便有一定几率领悟各种神奇技能!
  • 亡魂系统

    亡魂系统

    亡魂的世界,系统的人生,这里将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 书虫神棍

    书虫神棍

    一个不会算命的神棍,随着师傅学艺多年只学会了轻功。凭借着读书多这项独特技能,靠着忽悠一步一步走上神坛。机缘巧合导致了世界大乱,和几个兄弟被卷入到了各个势力的纷争之中,开启了一段搞笑的亡命生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召唤猛将

    召唤猛将

    欲与天公试比高,闲把天下来纵马。前世里作为衙内兼富二代的凌云,在边界地区无意中得到一窜‘骨玉灵珠’,穿越到了类似于明朝末年的大禹朝;而此时内地兵荒马乱,吐蕃政权还没瓦解,大禹朝濒临崩溃,而女真势力在关外迅速壮大。正是大丈夫建立不世功勋的时候。“末将赵云、末将韩信、末将卫青、末将项羽参见元帅!”“骨玉灵珠”积攒一定的功德,就能召唤猛将,除了能召唤历史名将及他率领的部队外,是不是还可以召唤到近代名将?那些配备了现代化武器的部队是不是也可以召唤呢?
  • EXO之东塔十二点整

    EXO之东塔十二点整

    她,是个充满幻想喜欢浪漫的摄影师。他,是个循规蹈矩安静沉稳的文案员。她不顾自己家人的反对毅然嫁给身无分文的他,穿着租用的婚纱,却美得像个天使般地在东京塔下等他。她相信塔下12点见证的爱情,却在那一刻,与另一个他共度。突来的一次地震,毁灭了她的蜜月,更毁灭了她的爱情,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当她看见她深爱的那个他在船上无可奈何地回头时,她知道,这已经无所谓爱,而只是人本能地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