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500000044

第44章 平定太子余党,李世民安稳政局(5)

翌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召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议疏,兵部尚书杜如晦、大理寺卿戴胄、谏议大夫王珪、韦挺、秘书省少监魏徵等五人“参议得失”。

李世民轻轻抚着疏道:“崔善为去了,朝廷又少一正人,他这份上疏,可称临终泣血之作,朕每每阅之,回思堂卿之音容笑貌,也不禁怆然泪下。今日召众卿前来,实是要议一议崔善为疏中所言之政。”

他叹了口气:“依朕本心,何尝不愿宽仁治政?奈何天下板荡数十年矣,盗匪四起四方不靖,各地的治安乱到了极处,竟有州县官员大白天在治署便丢了性命,如此王化不行,朕虽欲大治,岂可得哉?崔善为所言宣三代之教,然则今承大乱之后,恐怕斯民不易教化!”

众臣今日受召前来,本以为是为了突厥大举南下越过边境直扑内地的火急军情,却不料皇帝一开言,便将话题引到了与军事风马牛不相及的“教化”上。群臣相互看了看,却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魏徵却目不斜视,上前几步躬身道:“陛下此言大谬不然。”

一语甫出,群臣惊骇,唐政远较隋为宽,大臣与皇帝当廷折辩亦是经常事,但君君臣臣,臣子即使谏言,总也还要顾及皇帝的颜面,用词遣句多费踌躇。如魏徵这般直通通指斥皇帝说错了,却实是立国以来头一遭新鲜事。便是一向以敢逆龙麟著称的相国萧瑀,也不禁为魏徵暗自里捏了一把汗。

李世民却不以为忤,微微笑笑道:“哦,你既然说朕错了,倒是说说看,朕错在哪里了?”

魏徵坦然道:“久安之民居于盛世,衣食无缺生计有着,其心必高,心高则骄佚,骄佚则难教化,盖因其所求不止田土粮棉尔;而今大乱之后,经乱之民久苦战乱,盼大治之心如枯苗之盼甘霖,其教化之易,当不下于三代。就好比饿极了的人给一碗粟米便如食山珍,渴极了的人给一碗井水便如饮甘醇。此时教化万民,但以‘衣食’二字可也,何言不易?”

话音甫落,尚书右仆射封伦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此论不妥!”

李世民摆了摆手:“今日议疏,有什么见识但讲无妨。”

封伦沉声道:“崔善为和魏徵言必称三代,却不知三代以来,人渐浇讹,风气日下,是故秦重刑罚,汉杂霸道,非不欲教化,盖欲教化而不能也!古来为君者,岂有不欲以仁义治天下者?然则天下皆顺民,则仁义行焉,天下多刁民,则必先以律正之,则仁义方收教化之效!魏徵书生论政,未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国家!”

李世民笑了笑:“玄成,封相指你乱言误国,你有何辩?”

魏徵不慌不忙地道:“封相所谓时务,无非治庶罢了。或言乱世而生刁民,或言治乱世应用重典,法家所言,不过尔尔。若以为五帝三王之时,诸民易化,后世之民便渐不易化,臣恐其谬在人心,害贻家国。昔黄帝征蚩尤,颛顼诛九黎,成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皆能身治太平,岂非承乱而治之例?若以为古人纯朴,而其后必日渐浇讹,则代代传承,社稷更替。至于今日,天下人均已化为鬼魅矣!人主尚有可治者乎?”

李世民哈哈大笑:“魏卿此乃诡辩之术,今日所议之事,虽起于崔善为遗表,实在却是一件大政。说穿了,不过王道治天下还是以霸道治天下之争罢了。议题虽稍显宽泛,其要义却不可不察。于今百姓苦于乱世,庶民陷于水火,若不能善定刑律,轻则四方不宁,重则社稷翻覆。刑律定得重了,恐怕百姓黎庶啧有烦言,刑律定得轻了,又恐肖小不畏刑而生乱。义宁元年太上皇入长安,约法十二条,死罪唯杀人、劫道、背军、叛逆四者,余并废除。宽则宽矣,毕竟是权宜之计。武德七年在隋律之上增五十三条格,以为唐律。朕以为十二章过简而七年律过繁,仅绞刑一项其罪属多达五十条,论其罪断趾或役流均可惩戒,人命关天,死刑之设尤其谨慎。还有肉刑中挞背之刑,朕读过黄帝《明堂针灸》一书,人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挞其背实伤在肺腑,似这等刑罚,也以去之为佳。总之刑律一节,总以删繁就简、除酷从宽为上!”

至此皇帝的心意已逐渐明了,新皇登基,想在民间搏一个宽厚爱民的好名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何况自六月以来,宫闱血变,民间早已谣言四起,皇帝以更改刑律来收四海之心,虽说用心不纯,却也称得上是堂皇正大之举。

李世民缓了口气,道:“此事便议到此处,目下还有一件事情,朕思之良久,未得定见,诸卿不妨各抒己见。”

他顿了顿,道:“朕入主东宫已两个月,登基也有些日子了。原先朕为藩王,兼领尚书令职衔,如今即位为君,总不成自己给自己当宰相。说起来,这个位子谁来担当,却是个不小的事情。”

他话音方落,中书令房玄龄率先应道:“尚书令为朝廷首辅,其人总领百官措理朝政,权柄至重,恐非人臣所能轻议。”

李世民笑了笑,道:“没那么多忌讳,卿等畅所欲言便是,总要有一个孚众望的来坐这个位子才好!”

众臣相互看了看,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这尚书令的职位,说起来虽只一个人的事情,然则实际上却远非表面上如此简单。此刻三省官员之中地位最尊崇者便是尚书左仆射萧瑀,出身显贵秉朝多年,素得武德贞观两代皇帝器重,大唐皇帝一登基便赐其条幅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刻环顾宇内,资历足以出任尚书令的也不过他和裴寂二人而已,裴寂已然加封司空退出政府,萧瑀便成了唯一人选,便是萧瑀自己,也自认此位非己莫属。只是萧瑀若出任尚书令,水涨船高,封伦势必升任左仆射,空出来一个右仆射的位子自然也要人来填补。不过皇帝此刻当殿议起此事,按照惯例似乎不准备在在场诸人之中选拔,这一层却又让众臣着实拿不定主意。

沉寂半晌,接替崔善为大理寺卿职务的戴胄突然出言道:“陛下,臣有一言,请陛下雅察。”

李世民摆了摆手:“但讲不妨。”

戴胄道:“自武德元年以来,尚书令一职便由陛下任之,陛下由尚书令而储君而皇帝,此职现已非人臣可任。臣建议,以太子兼领尚书令为佳。”

李世民哂笑道:“承乾一个八岁的娃儿,怎能当此大任?”

封伦发言道:“陛下,臣倒是赞同戴公所言,尚书令为百官之首,权力太大,又是陛下龙潜时担任过的职务,易启人臣觊觎大位之心。前朝杨素曾任此职,其子终反,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苦笑道:“那总不成便真个让一个八岁的娃娃坐这政事堂的首席?未免太儿戏了吧!”

魏徵干脆地应道:“太子任尚书令,却不能出席政事堂会议,有违国家制度,如此处置不宜。”

韦挺突然发言道:“陛下,此职既然陛下担过,臣属便应避讳。太子虽为储君,也不应例外。臣以为视丞相、大将军古例,虚置其衔可也。如此尚书令为殊职,例不轻授,尚书省以左仆射为长即可……”

“尚书令为殊职,例不轻授,尚书省以左仆射为长……”大唐皇帝默默重复着韦挺的话。忽然扭过头问萧瑀道:“萧卿以为如何?”

萧瑀愣了一下,急忙躬身答道:“臣无异议!”

和战之间

八月十四日,内廷传敕,皇帝召司天台太史令傅奕觐见。

这还是大唐皇帝继位以来头一次召见傅奕,因此李世民一见了他便指着他的鼻子道:“你这个莽撞书生,一道奏表,险些要了朕的脑袋!”

傅奕神色傲岸,不慌不忙答道:“天象有变,臣职在天文,据实上奏,是为职守,至于其他,非臣所虑也!”

李世民哈哈大笑,戏谑道:“当其时也,朕与建成势不两立,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恐事情沾身。只有你这个太史令,公然上奏不避嫌疑,不惧太上皇雷霆之怒。就冲这一条,先皇拔你为太史令便没有错!”

傅奕坦坦然然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天象者本《尚书》一家之言,其中或可窥天意,然则事情却尚需人力以为。臣身为太史,只管透释天象,朝廷党争,既非臣所闻,亦非臣所虑!”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得不错!朕今日召你来,实是要问你一件事情!却与朝廷目下局势有关。”

傅奕一躬身:“陛下请讲!”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如今朝廷即刻便要与突厥开战,胜负之数,天文星象巫卜可参详否?”

傅奕笑了笑:“陛下,天地乾坤,万物生灵,皆有其理,否则世人谁信?然则军国大事,却是人事,人事者需尽人力,陛下今以兵事问天象,似乎颇有点汉文帝的味道了!”

李世民哑然失笑:“不问苍生而问鬼神,汉文帝煌煌文治,却被太史公这一笔抹得一塌糊涂。他哪里是不想问,分明是投鼠忌器不好问嘛!”

他摆了摆手:“你不明白朕的意思,朕不是要你解说天象吉凶,朕要问你的,就是人事!”

傅奕一怔,抬起头大睁着两只眼睛死死盯着皇帝脱口问道:“人事贤愚,当问宰相,陛下何以问计于司天台?”

李世民叹了口气:“目前京城人心惶惶,好多大臣家中此刻都在装车备马打点行囊,这些日子城防戒严,五品以上的逃亡文官拿住了六个,都下在大理寺了。朕知道,他们这是被突厥人吓得。他们不相信朕能打退颉利,也不相信朕能守住长安,也难怪,就京城这点兵力而言,在突厥大军面前能够支撑十天就是上限了。朕甫登基,对这些文武不能用强硬手段,可是若听由他们这般逃亡遁走,上行下效,百姓们见这些达官显贵都纷纷逃命,还能在城里待得安稳么?恐怕颉利还没来,长安城便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傅奕恍然大悟:“陛下是想用天文星象巫卜占术来安定京师民众保证长安秩序?”

李世民点了点头:“儒者不信鬼神,然而只要是人,谁能不畏惧天命,天象异变,傅卿表章一上,就连太上皇也不能以等闲视之,皇帝尚且如此,何况芸芸众生?”

傅奕沉思良久,抬头道:“恕臣直言,欲取信于民而行诈道,恐非人君之所为。天象本来便是虚的,历朝历代太史之职,不过依尚书或竹书等古籍诠释一二而已。说起来臣妄托天象谬言大事也无大不可,然则此事终非正道。臣愚昧,不敢奉敕!”

年轻的皇帝并不以为意,微笑着问道:“既然朕的主意不是正道,那你倒是说一个算得上是正道的主意来听听。”

傅奕紧闭双唇,抬头直视皇帝的双目良久,缓缓道:“臣既非宰相,也不是率臣,政务军务,没有臣置喙的余地。身为朝廷官吏,临阵脱逃是大罪,故而魏武帝杀杨修,不为无理。如今朝廷上下面临突厥大军入寇的危殆局面,这等事本是寻常事。陛下当年居藩之时,刘宋之乱面驳太上皇弃河东守关中之议,武牢之战期间亦曾力排众议罢退兵之论。当时陛下为秦王,尚且能于乱流中稳如砥柱,如今陛下已经身为天下至尊,反而不能破此迷局?请陛下恕罪,若说陛下计穷术尽,微臣绝不相信!”

李世民盯着傅奕的一双眼睛,审视了良久,缓缓问道:“朕问你,若是朕不惩罚你,你逃不逃?”

傅奕坦然道:“人情谁不惧死,突厥残暴不仁,臣又岂能不惧?”

“那你为何不逃?”李世民微微叹息着问道。

“陛下还在城中,臣为何要逃?”傅奕神态自若地反问道。

李世民的双目逐渐亮起,傅奕的意思,他已经明白了。

然而转眼之间他的脸上又浮现出几丝疑色,两只眼睛炯然生辉地盯视着傅奕问道:“你这个太史令既然以为天象是虚,六月三日那一道奏表,却究竟是实是虚?”

傅奕皱着眉头反问道:“太白经天,形于日侧现于秦分,除了天策上将军,还有谁能应对如今这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举朝大乱的局面?太上皇么,还是先太子?”

这个马屁拍得着实有些水准,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一面笑着一面摇头:“谁说傅卿愚直,明明是聪慧得近乎圣人了!”

八月十五中秋日,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恭赶回了长安,甲胄不解便飞马赶往东宫显德殿,立刻受到了皇帝的接见。

“知道朕为何召你回来么?”李世民微笑着问道。

尉迟恭咧着大嘴笑了笑,道:“要打大仗了!”

李世民看着这位勇冠三军的将军,神情淡然地摇了摇头,转身看着挂在大殿东侧的山川河流图问道:“你那边接到了什么军报没有?”

尉迟恭舔着嘴唇答道:“没有,臣一路派出十六批斥候,只是时日太短,都还未回来,灵州李靖还不知臣已经到了武功,是以未曾知会微臣。不过北方逃难的老百姓此刻确已经不少了,大体上看,敌军主力当在原州和泾州之间。”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条路本来便是捷径,李艺一反,立时门户洞开,颉利南来,这个便宜不捡便是傻子了!”

他顿了顿,道:“前日显德殿军务会议,众将纷纷请命,欲集勤王之师在京郊大干一场。朕思忖再三,否却了这个方略。”

尉迟恭愣了一下,诧异道:“却是为何?”

李世民笑了笑:“人家是二十万骑兵,我们却是总兵力只有勉强二十万人,其中骑兵不到七万,且战力装具参差不齐,编制相差悬殊,有素来互不同属,若是万人以下的战阵,临时整编还来得及;几十万人的大仗,这么打不成。”

他疲惫地揉了揉眼睛,苦笑道:“你是打了多少年仗的人,突厥为了此次大举南侵足足准备了一年时间,朝廷这一年光景却都花在了内耗上,其实此战不用打,大唐已然败了。”

李世民长长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最重要的,是朝廷目下既没有钱也没有粮草储备。中原养马不易,要打败突厥,马政是一件大事,如今这七万骑兵乃是朝廷的老本,老本若是蚀光了,就什么都谈不上了!漠北草原,我们谁都没有去过,那里是一番何样光景,谁也说不上来。此番便是胜了也是惨胜,万难指望全歼敌寇,颉利逃回去,不用一年光景就能恢复元气再度南下,我们的骑兵若是耗光了,数年之内我们再难组织起成建制的骑军。马政可不是一两年内便能立竿见影的事情,即便有马,仓促招募的新兵也是乌合之众,和这些久经战阵的老兵相去甚远。何况敌军若败,十余万溃军北窜,长安以北的千里之地立时便是人间地狱,遭此一劫,几个州郡恐怕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恢复不过来。所以这一仗无论胜负,往下的几年里朝廷只会愈打愈弱愈打愈穷。所以此番朕与几位枢臣商议,此番以能不大动刀兵便退兵为上!”

尉迟恭苦笑道:“那便是要和了?”

李世民默然不语。

尉迟恭强打精神说道:“如何和呢?再嫁去一个公主?”

李世民冷笑了一声,道:“和也有不同的和法,前隋的和亲之策,朕所不取。男人的事情让女人去担当,天下没有这么个道理。朕此番不但要和,要让颉利怎么来的怎么退出去,还要让他乖乖地缴纳赎金……”

“赎金?”尉迟恭诧异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错,正是赎金!你跟随刘武周多年,自然知晓突厥的风俗习惯,战败求和的一方须得缴纳赎金把自己赎回去,客人远来,朕此番便用大草原上的规矩招待大草原上来的客!”

尉迟恭结结巴巴地问道:“这……战败求和……”

皇帝笑着摆了摆手道:“你是想说,求和的是朝廷,颉利怎肯付赎金,是么?”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尉迟恭一眼:“朕就是要让颉利主动求和,就是要让突厥交付赎金,我们打不起这一仗,颉利同样打不起这一仗,老贼如今气焰熏天不可一世,朕便是要让他知道知道,他此番远涉长安,是自蹈死地之举!也正因为此,朕才星夜召你前来!”

尉迟恭目光炯炯,他已经隐隐约约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李世民目光炯然生辉,一字一顿地道:“和议靠求是求不来的,能战而后能和,所以我们不但要打,而且还要打痛颉利,让他痛入骨髓。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出动的兵力不能多,却还要打胜,胜得干净利索,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厥铁骑,也只有你这个名冠宇内的疯子才能做到……”

同类推荐
  • 罗生门

    罗生门

    本书在芥川龙之介绝对代表作《罗生门》《竹林中》的基础上,不仅收录了芥川创作初期才华横溢的文学杰作《鼻子》《山药粥》《地狱变》,与晚年深刻剖析内心世界的《侏儒警语》《河童》《某傻子的一生》,更特别注视了芥川的创作转折期,甄选了《蜜柑》《秋》《南京的基督》三篇充满现代人文色彩的作品,为读者补全呈现了芥川整个人生的创作轨迹。初期——源起古典、才华横溢《罗生门》:锋芒毕露的出道作。一眼看透人性黑暗。《鼻子》:夏目漱石赞不绝口。“笑人有,恨人无。”《山药粥》:与《鼻子》齐名。实现梦想也是一种悲剧。《地狱变》:三岛由纪夫亲自改编舞台剧。人心既是地狱。转折期——着眼当下、寻求救赎《蜜柑》:清新、恬淡,芥川罕见的生活小说。《秋》:对现代情感小说的首次尝试。《南京的基督》:梁建辉主演同名电影。讲述相信的力量。《竹林中》: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真正的原著。晚年——自我剖析、看破人性《侏儒警语》——格言式随笔集,金句不断。《河童》——超乎现实却无比真实的寓言故事。《某傻子的一生》——芥川的遗稿,影射自己的一生。
  • 银杏庄的故事

    银杏庄的故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胶东农村相继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渴望摆脱“干一天三、四毛,青黄不接吃不饱,没钱抠鸡腚,有病咬牙熬”的窘迫困境。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肚子饱了,可口袋里依然是瘪的。
  • 都市里的黄粱一梦

    都市里的黄粱一梦

    面对生活坚持不懈和穷追猛打的考验,我们除了能做一些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要取代一些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都市的生活就是要打破你梦幻般的美好,让你看清并接受真实的残酷。
  • 情难独钟

    情难独钟

    那是一段情感的起点,是在那个阴冷的冬天。那天,危思和一帮刚进厂的新工铺设电缆时,有个素不相识的姑娘递给他一双帆布手套。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边陲胡杨

    边陲胡杨

    本书讲述了扎根于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着为党为人民的信念,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不抛弃、不放弃,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奋斗。边陲的胡杨傲然挺立,我们可爱的战士也如这挺拔的胡杨一般,笔直地矗立在祖国的边陲……
热门推荐
  • 战争大法师

    战争大法师

    当一张卡可斩万千星辰当一副牌可演地水火风“循环已成,下一个!”
  • 身而为女

    身而为女

    一碗孟婆汤,前尘旧梦消散于世间。七月初八洛阳司马陌府之中,灯火通明,大门紧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灭诛天

    破灭诛天

    热血男儿当自强,威凌烈,杀破狼。托身白刃,劲弩天嚣狂。一身转战三千里,游侠子,破虏强。铮铮铁汉忠良将,拳打岳,脚踢江。无垠沙场,浴血战相当。一时杀气世无两,龙虎穴,显锋芒。少年重武勇,踏破生死门。宝刀自有意,聊与赠英魂。身浮天地间,放旷藐乾坤。等阵学白起,坑杀十万人
  • 武山气海

    武山气海

    大定王朝,盛世欢歌,这是普通百姓的好时代,确实武者的坏时代。朝廷对于已武犯禁的侠客深恶痛绝,百姓对于能操纵自己身死的强大武者敬畏躲避。整个世界的武者似乎忘记了当年出现武学的意义。武者在此世间似乎再无容身之地,那么是否有新的武者来再此世间注入一股清风,重新赢回百姓的赞誉,朝廷的信任?
  • 那人是我的太阳

    那人是我的太阳

    她爱他,他厌她,她视他如命,他还不在意。“我爱你,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可你为什么总是选择视而不见。”“爱?你配吗?”霸道男主追妻火葬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纯真时光

    我的纯真时光

    数学书本知识告诉向秋,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可是三角关系却是问题最多的关系,爱情是,友情竟然也是!当一个人在乎一个人胜过自己时,哪还容得下另一个。很多年后,一个影子还是触动了向秋的神经,她梦见了恍如前世的那段时光。然而早已物是人非,向秋只能哭泣,喃喃,“我想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章太炎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章太炎

    杭州西湖风光秀丽的南屏山麓荔枝峰下,翠竹苍柏间有座高耸的墓碑,上面有“章太炎之墓”5个苍劲古朴的大字。这里就是一代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学者章太炎长眠之所。章太炎,初名学乘,后名炳麟。因羡慕明末清初爱国主义思想家顾炎武的文章道学及为人,故改名号。因顾炎武本名为绛,就改名为绛,自号太炎,字枚叔,又做梅叔。
  • 傲娇苟少:笨蛋,宠你没商量

    傲娇苟少:笨蛋,宠你没商量

    你好,我是苟晞,江城荀氏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事情是这样的,我正在会所庆生,突然灵魂脱窍附身到了一条哈士奇身上。现在身无分文,手机是哈士奇饲主的,我乱输入一个号码,就找到了你,实在是缘分。能借给我1000块钱做路费么?等我回到荀氏,我还你10000!还让你做执行总监!这是我的X付宝账号goldenxi@#.com,谢谢!……因为随口一句玩笑的赌咒,江城大少苟晞,灵魂脱窍,附身在了普通少女石榴家的哈士奇身上。苟晞:???(我是谁?我在哪?发生了什么?)石榴:你是谁!苟晞:……我是你老公。石榴:老公?苟晞:哎,脑婆。石榴:为什么我老公会变成我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