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500000024

第24章 李建成巧布局,李世民干将遭斥(2)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哈哈一笑,平平淡淡说道:“莫急,还没到最后见真章的时候。此刻我们最紧要的就是不能心慌意乱,大敌当前,我们自乱阵脚,岂有不败之理?局面凶险,自然不能轻敌,但克敌制胜,却也不在这一时一晌。倒是有一件事,须得你亲自去办,不能假旁人之手。”

侯君集眼角眉梢渗出喜色:“大王但管吩咐!”

李世民没注意到他脸上神情的变化,自顾自说道:“你此刻立即去城东灵感寺,在大雄宝殿内留下要那人来府的暗记,不必等他,直去常何府中要他今晚过府议事。别的我不多嘱咐,唯‘机密’二字汝素善之,此番尤其谨慎小心。”

侯君集也如尉迟恭般单膝跪倒行礼,说了声“臣下领命”竟也一句话都不多问,转身自偏殿走出。

侯君集离去后,李世民沉吟片刻,长身站起,自偏殿出了宏义殿,一个从人也不带,沿着宫中的甬路一路西行,穿过御苑便来到了侧妃杨氏的寝宫。

杨妃是前朝炀帝公主,义宁皇帝的姑姑,唐军克长安时年方十四,后于义宁元年为李世民所纳。此时她已为李家生养一子,名李恪,于武德三年封蜀王,领益州大都督。若以大排行论,李恪虽是庶出,却是秦王第三子。因排行第二的楚王李宽夭薨,故此李恪虽此时尚不满八岁,然则在王府中却是大多数王子的兄长,又素得李世民宠爱,故此虽居偏宫,地位却仅在长孙氏生养的长子秦王世子中山王李承乾之下。

李世民一走近,站立在宫门口的内侍早已看见,尖着嗓子喊道:“大王驾到!”唬得杨妃急忙忙整理服饰拉着小蜀王来到殿门口,未及下跪,李世民已一脚迈了进来。

他一把抱起了小李恪,对蹲着身子正欲行礼的杨妃道:“罢了罢了,就不要多礼了。我来看看就走,你这一迎一送的,又是整装又是下跪,工夫全都耗在这些没用的礼节上了。”

小李恪瞪着两只黑豆似的眼睛兴奋地盯着李世民,扎着手叫道:“父王安康!父王安康!”

李世民满心的阴郁情绪被儿子这脆脆的一声呼唤扫得一干二净,他哈哈笑道:“恪儿又淘气了是不是?看父王怎样罚你!”说着凑过嘴去在李恪雪白粉嫩的小脸上亲了一下,硬硬的胡子茬扎得李恪扭着脸咯咯直笑。

侍立一旁的杨妃见了也不禁跟着笑道:“大王心情好得很呢!今日怎么有空到臣妾这边来了?”

李世民一边逗弄李恪一边说道:“走过这里,过来随便看看。我终日在外边跑,还闷得不行。你们母子终日守在这里,怕不闷死?”

李恪伸展着胳膊叫道:“父王带恪儿出去,恪儿要骑马!”

李世民轻轻拧着李恪的脸蛋逗他道:“等天气凉快了,父王带你到北海池去泛舟,到御马厩去骑马,好不好?”

李恪大为兴奋,叫道:“好!好!”

杨妃微笑着说道:“到太极宫去泛舟骑马,那可得有陛下的敕旨。”

李世民一笑:“哪有那么多规矩,老爷子一见孙子,保管嘴都笑歪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规矩。”

杨妃想了想,说道:“那臣妾也得先禀明王妃娘娘,别的王子去不去……”

“既然要去,自然都去,否则有人要在背后数落我偏心。”李世民笑意盎然地打断了杨妃的话。他脸上露出了颇为神往的神情,叹道,“北海池那边,多少年没有去过了,那里是什么样子,我都有点记不真了。”

杨妃笑了笑:“臣妾倒是还记得。”

李世民看了她一眼,笑道:“我倒是几乎忘却了,你自小便是在太极宫里长大的。我记得北海池子边有座殿,却从没进去过,那殿名字叫……叫什么来着?唉,看来我是老了,连殿名字都记不得了!”

杨妃笑吟吟地道:“那是临湖殿,它隔在长生殿、御花园和北海池子之间,从玄武门进宫敕见的大臣们,都得从临湖殿边上过去,否则就得绕过御花园的那一大片林子从宏义宫的小路穿北掖庭过去,太费周章了。臣妾记得早年间临湖殿开启过一次,父皇带着臣妾还有一些兄弟登上二层,从那里北可以看到玄武门内的军衙,西可以看到长生殿内的光景,往南能够看到甘露殿和神龙殿,连两仪殿都依约能够看见,三个海池子就更不必说了,站在楼上,尽收眼底!可惜了,终父皇一朝,临湖殿只开了那么一次,后来臣妾委身大王,就再没进过宫,也不知道那殿那阁如今是何等光景了。或许后来又开启过,只是臣妾不知道罢了!”

李世民两只眼睛带着笑意看着小李恪,嘴上却回答着杨妃的疑问:“那大殿自大唐建政以来一直封着,从未开启过。不过它北面的紫宸殿我却上去看过,依高度而言,紫宸殿应该正好挡在临湖殿的前面,看不见玄武门才对。”

杨妃眨了眨眼,失笑道:“大王没上去过,自然不晓得,紫宸殿和临湖殿实际上不在一趟线上,从临湖殿的东北角恰好能够穿过紫宸殿顶东南角的飞檐看到玄武门的情形。”

李世民把李恪放在了地上,呼了一口气道:“好了好了,有机会我也上去看看,不过要开启临湖殿恐怕真的得有父皇的敕旨,先不说这些个没用的了。你好好看顾恪儿,等入了秋,我带你们进宫到北海池子里去泛舟!”

杨妃抿着嘴又是一笑:“殿下怎么了,北海池子那边水浅,只能泛两个人乘的小舟,要泛十几个人的大舟,非到长生殿西南边的东海池子不可,那边是内城里的内城,没有陛下的敕旨,可是万万不敢擅闯的。”

李世民拍了拍脑袋,哈哈笑道:“是啊,是我糊涂了!”

他叹了口气:“外间一堆烦心的事,难得在你这里盘桓片刻,松泛松泛身子骨,也散散心。这几日天气太热,你和恪儿都不要外出,小心着了暑气不是闹着玩的。再说……”

他嘴角浮现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微笑:“如今长安城局面诡异朝政复杂,再没有比这秦王府更能躲清静的世外桃源了……”

紧锣密鼓

曲江池是位于长安城东南角的一个人工湖,距启夏门和延兴门都不远,京兆最大的寺院大慈恩寺就在池子西北,相隔不过两坊。此刻,就在湖中心的一艘画舟上,大唐李渊的堂弟,在朝内素有“草包郡王”之称的淮安郡王李神通和任国公尚书右丞雍州司马左金吾卫大将军领监察御史刘弘基正在悠闲地品茗对峦。伺候侍奉的随侍从人被远远支到了画舟的另一头,只见落子之余,二人言谈不止,神情忽而凝重,忽而烦闷,又忽而开怀,至于说的是什么,却是半个字也听不真切。

大唐军功立国,以武略平天下,武将兼文职者不少,然似刘弘基这等文职武职朝官外官集于一身者却再无第二个人。尚书右丞是省官,在尚书省内位列第五,仅在令、左右仆射和尚书左丞之后,居六部尚书之上;雍州为京兆,雍州牧自皇帝建元以来便由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先后兼领,却并非实任,一州钱粮刑狱等庶务均由别驾代理,防务则委诸司马,因而雍州司马一职虽是外官,却是京兆实质上的最高防务长官;左金吾卫大将军是武职,隶属十二卫府,在各卫府中位列第七,然则若论职权,左右金吾卫府司掌宫中、京城巡警及烽候、道路、粮草之宜;凡京城内翊府、外府及夷兵番迎皆隶属其管辖统领。长安城内,除太极宫内皇城由玄武门禁军屯署负责外,外宫城宿卫、南衙宿卫、兴庆宫宿卫、宏义宫宿卫、各亲郡王府、各公爵府、三司、六部、九寺、京师各衙署及长安十二门城防均在其掌控之中;监察御史是台官,品秩虽不高,地位却颇为超然,其职在巡视纠察京城百官错失,总朝廷风宪,官位虽列在从八品下,然其职责行止,虽政事堂宰辅王公贵戚亦不得过问。刘弘基自太原起事便追随唐皇父子,其地位在唐廷内虽始终算不上最高,却实是长安城内握有军政实权的人物,备受唐室信任,不管是李渊还是此刻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李建成李世民一对冤家,均对这位十年来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老臣信任有加。

刘弘基此刻怔怔望着被困住的十几个白子儿,语气谨慎地问道:“秦王殿下此刻托大王来和弘基述说这些陈年旧事,真意究竟何在呢?”

李神通悠然不顾被黑子团团围困在西北一隅的十几个白子,自顾自地在东南又布下一子,口中语气淡然地说道:“我是个糊涂人,秦王的意思我自然琢磨不透,不过老弟是个聪明内敛之人,我猜,本王想不明白的事情,你或许能想得明白也未可知。”

刘弘基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大王取笑我么?谁不知道你淮安王是我大唐头号绝顶聪明的人物?你都想不通透的事情,还有谁能想透?”

李神通微微一笑:“老弟,就算你要恭维我,也不必如此着痕迹吧?满朝文武,三省六部,谁不知道我是个草包郡王无能郡王?除了喝酒吃肉,无论治政还是掌军,我可没有一样在行的。若是一个酒囊饭袋也能称得绝顶聪明,岂非天下最大的笑话?”说着,手中拈了一枚白子随手放在了棋盘上。

刘弘基捋了捋胡须,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大王若真是个草包,早就死在窦建德手上了,怎还能活着回到长安来?嘿嘿,下官自太原元从以来,就一直跟大王打交道,还会看走了眼么?任城王长于勇猛善战,赵王则善于守拙,两位大王终日劳碌风吹日晒,封禄至今仍居于大王之下,哈哈,究竟谁是真正的傻瓜谁是真正的聪明人呢?这世事委实是难说得紧了……”

李神通摇了摇头:“毕竟是老朋友了嘛,纵然能骗得过天下人,也难逃老弟你那双毒眼,嘿,怎么,秦王的话你不相信?”

刘弘基撇了撇嘴:“老实说,终日里看着这些宫闱内争,我着实有些厌烦了。前线虽说兵凶战危,总归比京城里这个位子舒心得多!”

李神通哈哈大笑:“你这个位子可是天下第一紧要的位置,多少人眼睛红红地想抢去而不可得呢。你可倒好,蒙陛下太子秦王如此信任,却偏偏身在福中不知惜福,一天到晚想着怎么往外跑,你啊你啊,让我说你什么好!”

刘弘基长叹了一声,将棋盘一推,站起身来走到船头,迎着猎猎湖风道:“大王,现下局面太乱,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你能否告诉我,太子和秦王,你究竟看好哪一个?”

李神通悠然自得地呷了一口清茶,淡淡笑道:“不瞒你说,东宫那边也托我给你传口信来着,还许给你一个尚书右仆射的甜头,不过我没跟你说罢了!事情虽复杂,我却看得极简单,我不看好太子!”

刘弘基皱起了眉头,问道:“如今京师局面,一面倒地偏向于东宫一边,你为何反倒不看好太子?”

李神通摇了摇头:“也没什么别的原因,太子、秦王、齐王,这几个人都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不看好东宫一系,自然有我自己的见识,这见识或许简单浅薄,但对我这等庸碌无为之人而言,已经足够用了!”

刘弘基扭头定睛注视着李神通问道:“什么见识?”

李神通语气轻松地道:“无论是太子还是齐王,都坐不了龙庭,最终正位太极宫的,必是二郎无疑!”

刘弘基口气认真地问道:“为何?”

李神通冷冷地道:“因为他们不够狠!”

刘弘基目光一霍,缓缓转过身形,走到席前坐下,边坐边喃喃自语道:“你的意思是说,太子和齐王都不够狠辣果断?”

李神通一对令人望而生厌的小眼睛眯了起来,冷笑了两声道:“岂止是他们两人不够狠,就是站在他们背后给他们撑腰的那位当今陛下,若是论起狠辣果决,也比他那位在沙场上磨砺了十年的二儿子差得远了!”

刘弘基浑身一颤,怔怔地看着李神通,目光中充满了讶异和惊惧,额头上的汗水涔涔而下。

李世民回到宏义殿偏殿,却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尉迟敬德五个人已经候在殿内了,房杜二人此番却做了道士装扮。他略略打了个招呼便走到自己的席位前坐下,摆着手道:“不叙礼了,我们坐下说话!”

待众人坐好,他目视侯君集,侯君集会意,道:“暗记已经留下,最迟今夜,他当乔装入府。常何已经来了,就在那边偏殿,等候大王接见。”

李世民点了点头:“好,我们先议,议决了再召他过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今天朝上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吧?我不再赘述,出洛阳已成绝境,除了和东宫方面正面交锋,我们再没有他途可走了。然则骨肉相残,古今之大恶。我诚知大祸只在朝夕之间,如果等待那边先为不道,然后以义讨之,大家以为可行否?”

尉迟恭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大王是久历兵事的人,当知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人情谁不爱其死!而今众人以死奉大王,乃天授大位于大王。而今塌天大祸就在眼前,而大王犹自犹豫不以为忧;大王纵然不以己身为重,又将宗庙社稷置于何地?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只能辞去,归隐山林再为草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还望大王善纳众人之言!”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大王若不从敬德之言,这一场征战不用算亦知其败!东宫待大王如寇仇,大王待东宫以手足。如此态势不均,而大王之心又不能定,明知必败之战,敬德等众将岂肯为之?再犹豫彷徨下去,众将必不复为王所有,无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说道:“你们应当知晓,此番我们所面对之敌,不仅有太子和齐王。只要我们在长安城内动起刀兵,便是父皇之敌,朝廷之敌,社稷宗庙之敌。于天下人眼中,父皇是君,我是臣;父皇是父,我是子;太子是兄,我是弟。若不能取得陛下的支持,我们在长安城内所冒风险就是万世之险,故而我才提议待太子不道,我们再起而讨之,这样不仅无亏臣道,也无亏孝道。你们尽可预作谋划,然本王所言,亦未可全弃。”

尉迟恭急道:“大王在战场上何等智勇,如今临大事怎么这等糊涂?大王今处事有疑,是为不智;临难不决,是为不勇。且大王麾下三府军士,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此事关乎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已经不是大王一人之事了!”

一旁的杜如晦看了看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这一文一武两大说客,眉间隐有忧色。房玄龄却冷眼旁观一语不发。

侯君集猛然间想起了十几日前李世民与自己在宏义殿内的一番言语,转念间,已知这位秦王的心事何在。他微微一笑,淡淡问道:“大王以舜为何如人?”

李世民笑道:“舜,圣人也!”

侯君集拍手道:“这就是了,使舜落井不出,则不过井中之泥罢了;涂廪不下,则不过廪上之灰罢了,安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乎!是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只有留得有用之身,方可全忠义,尽孝道,施友爱。大王今日被逼无奈先发制人,正是为了日后能于社稷尽忠,于陛下尽孝,于天下子民广施仁爱!”

房玄龄马上接口道:“侯君集此言不确,何须待得日后?大王今日之行,本身就是于社稷尽忠,于陛下尽孝,施天下子民以仁爱!”

李世民瞳孔猛地一阵收缩,他仰起头道:“既如此,你们就议个日子吧!”

几个人相互回顾了一番,提在心间的一口气这才松了开来。

尉迟恭道:“末将以为不能待齐王离京,否则能将兵者悉数离大王而去,大王那时除了任人鱼肉,再难有其他作为了!所以本月初五是个坎儿,最迟不能迟于初五了!”

房玄龄道:“臣下倒是以为初五这个日子不错。那一天齐王府的护军齐集南城外的昆明池,太子部将薛万彻等人也要提前去那边为太子安排警戒护卫事宜。到时候城中的东宫齐府两军实力削去大半,统军将领也不在城中,群龙无首,只要我们动作迅速,城外的宫府军还来不及反应,大事便已定了!只是,城内刘弘基的城防军却不大容易对付……”

同类推荐
  • 愿你爱我,如我爱你

    愿你爱我,如我爱你

    豪门继承者与落难富家少女的禁忌之恋。三年未见的男人在她世界疯狂刷屏,宋洱很头痛!曾经为我补课的小叔叔突然高调示爱,我该不该心动?宋洱以为,再见到顾律行时,他们不会再有交集。她是寄住在他家的孤女,他是她未婚夫的小叔叔,他们之间隔着千山,她走不过去,他亦跨不过来。三年前,她因他的订婚喜讯远走他国。三年后,他霸道地把她困在方寸之间,坦诚且炽热地言明所有深爱。一片大海,一个秘密,一场时隔多年的惊天阴谋。有的人注定无法携手,因为她早已爱上了他……初遇时,他问:“顾程的小未婚妻?”再相逢,他却说:“宋洱,我绝对不会放过你。”
  •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三)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三)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明万历廿六(1598)戊戍年三山道人刻本,廿卷一百回,题二南里人著。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演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本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39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域),经历39余国,为历史事实,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按序,二南里人即罗懋登,字澄之,明万历间陕西人,作有传奇《香山记》,并注释传奇多种。
  • 早餐

    早餐

    “我”和“我”的妻子、孩子早上围坐在餐桌旁吃饭,各自回忆着刚刚结束的梦境。小说分三部分,写了三个人对梦境的回忆,看似独立,实际上表达了现代人彼此之间深藏在生活表面下的陌生和孤独。
  •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全集)

    翻开完整版《四世同堂》,这些熬过艰苦岁月的不屈灵魂,一定会给你力量!自英文版The Yellow Storm中补译遗失的后13章,呈现足本全三部原貌。本版《四世同堂》从英译本中补全被毁的后13章,完整呈现足本《四世同堂》原貌。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背景,通过祁瑞宣等众多小人物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从北平刚刚沦陷直至抗战结束这一过程中北平市民的惶惑、偷生、苟安、又终于获得光明的心路历程。
  • 盲爱

    盲爱

    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一对看上去很奇怪的夫妻,因为我们都看不到光明,可是我们却彼此搀扶,相互照顾。我在心里默默发誓,此生,我将与她不离不弃。上天是公平的,虽然他带走了我的眼睛,却又一次赐给了我光明!
热门推荐
  • 快穿女配之你已被boss锁定

    快穿女配之你已被boss锁定

    阮绵绵只想安安分分地做个女配。她不想逆袭,也不想抢戏,她甘愿做一片绿叶,衬托男女主之间的纯纯爱情!可是为什么,总有个男人来搅局?!阮绵绵瑟瑟发抖:求求你,别再缠着我了,我只想做个普通的女配。男人步步逼近:你在别人的世界里是女配,可在我的世界里,却是唯一的女主角。……(轻松可爱的小甜文,1v1,男主都是同一个人)
  • 重生八零之娇妻有毒

    重生八零之娇妻有毒

    顾小鱼遭恶毒的后婆婆和大嫂算计,新婚不到半年死于非命。死后魂魄被迫接受古医传承,囚于一个诡异的空间,在人间飘荡三十余年。见证了后世沧桑,也知道了很多事情的真相。比如:她既不是叶家的孩子也不是顾家的孩子;她盲婚哑嫁的老公路平安是她一直暗恋的小哥哥;路平安是大家族遗失的孩子……她以为她的魂魄会永远飘荡,却在路平安死的那一瞬间,重生回到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她出嫁这一天……可以报仇了吗?这是她重生后的第三个念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姻缘痣

    姻缘痣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相逢不相识。缘即条件,万法的产生必须具备条件才能产生,婚姻也是这样,只有具备了条件才能达成婚姻。在东隅国,这个条件就是姻缘痣。所谓姻缘痣,即是男女在身体的同一部位有相同的痣,有这样痣的男女,注定会结合成夫妻,注定要相伴一生。只是在步入这幸福的大殿之前,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经历一次劫难,正是有了这个劫难,这里的人们就算遇到了有和自己相同痣的人也是尽量躲着,能不遇见就不要相遇。每个人都渴望着姻缘痣的出现,但几乎所有的人都畏惧它的到来。今生娶你的人,就是前世葬你的人。而姻缘堂,就是专为世间男女化解劫难的地方,相反的,也可以化解姻缘痣……
  • 驯服大唐邪王

    驯服大唐邪王

    掉下水井,一朝穿越进了箱子里成了表演杂技的。听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去!这不是历史课上的人吗?还有这王爷是个什么鬼,干嘛一直纠缠着她不放?本小姐想回家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狂爆傻女逆红颜

    狂爆傻女逆红颜

    穿越异世,洗尽铅华。当她已不再是她,丑陋的外表下’又是怎样的倾国倾城,独步天下。又有谁能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触及那颗炽热而又冰冷的心,与她携手天下。且看,懒到骨子里的小女娃,如何将小强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两条平行线,如何交叉缠绵。。。他爱她入骨,宠她如天,她神秘、冷清,却只为他一人心动。。。。男主绝对够强大,女主绝对够彪悍。。此文绝对很笑料,暖文、暖心、暖宝宝。。。。亲吾是新手,要挺俺有糖吃。。。。
  • 临战九天

    临战九天

    默默无闻的少年踏上自己的征途,未来多舛,是顺应天命还是逆流而上?
  • 在深圳奋斗的日子

    在深圳奋斗的日子

    当我们无论在少年、中年、老年,当那种违背教条的冲动产生的时候,那个心中的十字架使我们犹豫、徘徊,使我们错过高尚的快乐,即便是有勇气追求成就的人们,当那一刻发生的时候,恐惧的阴霾如影随形相伴左右,我们在黑暗的角落里如鬼影狐形,奔放自由的生命就这样被笼罩在耻辱的铠甲下面了。
  • 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

    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

    本书收录了四十多位作者的作品,有“别再拿国人的智力开涮了”、“文明社会中的病毒”、“从郑板桥的糊涂说起”、“有爱斯基摩人的捕狼刀想到的”等文章。
  • 掠夺元素

    掠夺元素

    脊令身在原,兄弟忽急难。六破修蛇劫,四顾山火关。掣电从疾雷,画尺横天眉。凤吟留神衡,丹鸟映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