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200000093

第93章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持不同政见的人的残酷镇压,是当时“师古”与“师今”两种政治思想斗争激化的表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巩固统一,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手段,愚蠢而又残暴,特别是焚书,毁灭了许多古代的文化典籍,造成了文化上的重大损失。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首先,秦王政召集群臣讨论关于更改名号的问题。战国时期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现在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这次讨论中,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谥法,还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代以二世、三世计,传之无穷,以至万世。所有这些规定,都表明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神圣的地位和最高的权力。对于这些问题,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分歧,但是,在讨论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体制的时候,却发生了原则性的争论。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部分官吏,认为诸侯各国刚刚降服,燕、齐、荆楚这些地区,离咸阳很远,鞭长莫及,如果不在那里设立王侯,是难以控制的。他主张秦始皇把自己的儿子封到那里去建立诸侯国。秦始皇要群臣就王绾的这个意见进行议论,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但廷尉(负责司法的官员)李斯却持不同意见,他说:“周朝文王武王封同姓的子弟很多,到后来亲属之情疏远了,便互相攻打,像仇敌一样,诸侯各国之间你争我夺,战争频繁,周朝天子无法制止。现在,天下靠着陛下的神威和才智统一了,原来的诸侯国都改为郡县,陛下诸公子以及有功之臣都用国家收入的赋税优厚地赏赐他们,这就够了,而且容易钳制,天下就不会出现与中央对抗的局面,这是最安宁的办法。倘若仍旧设置诸侯,那就不好了。”始皇说:“多少年来,天下之人都深受战争不断之苦,这无非是因为有了诸侯国的缘故。现在托祖宗之福,天下刚刚安定,又要再建立起诸侯国来,这等于是在准备战争,那样想求得社会的安宁不是很难么?廷尉的意见是对的。”于是,把天下分做三十六个郡,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

过了八年,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摆筵席,朝中大臣都来赴宴。宴会进行中,博士七十人上前向始皇祝酒,其中有个名叫周青臣的颂扬始皇的功绩,说:“从前,秦国的地方不过千里左右,凭着陛下的英明、才智和神威,平定了天下,把野蛮的敌对民族赶了出去。你的功德,像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普照四方,没有哪个不服从的。你把诸侯国改为郡县,从此,人人过着安乐的日子,再没有战争的忧愁了。这样下去,可以传到万世万代而不会变化。自上古以来,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陛下的威德。”始皇听了这番恭维话,非常高兴。另外一个博士名叫淳于越的,他趁机又提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他走到始皇面前说:“我听说殷朝周朝的统治之所以维持了一千多年,是由于把土地封给了子弟和功臣,作为它四周的屏障,中央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能响应和支援。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而自己的子弟一个个都是光杆,以后如果骤然出现齐国的田常、晋国的六卿专权篡位之臣,而没有封国的藩屏,那怎么可以相救呢?不管什么事情,如果不依照古代的法规去做而能久远的,我没有听到过。周青臣一味阿谀奉承,使陛下的错误加深,他不是一个忠臣。”始皇听了这番话,一时不能作出判断,就把这个问题交给群臣议论。丞相李斯说:“五帝的法治是不相重复的,三代的制度,也不是相沿袭的,各个时期都是根据本身的特点制定政策,这并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和前朝不一样,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不是以前那个情况了,所以治理的方法也应该不同。现在陛下创造了天下一统的伟大事业,建立了万世的大功劳,这本来不是那些愚蠢无知的儒生所能够了解的。而且淳于越所讲的,都是很早以前夏、商、周三代的事情,时间隔了这么久,怎么可以按照他们那样做呢?如果那样,以后各个诸侯之间互相争夺,战乱纷纭,都用重金礼聘那些游说之士,天下又不会安宁了。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一致,各地都要遵照执行,百姓只料理家务,专心务农做工,读书人只要学习政府法令避免犯错误就是了。可是现在这些儒生,不学当今的法令,却一心推崇古代的制度,并说当今的政策都不好,这不是扰乱百姓的思想,在人民中进行煽动吗?我丞相李斯冒死罪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从前,天下四分五裂,战乱不休,没有人能够统一,所以诸侯各据一方,都借称赞三代来破坏统一,散布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言论来蛊惑人心,制造混乱。百姓的知识多了,他们就会议论领导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今天皇帝统一了天下,情况已经摆得明明白白,只有一个最高权威,而有些人却以为自己的知识了不起,议论当今的政策不对。他们听到命令颁布下来,就用他们的观点来进行批评。他们在朝廷里虽然不敢直说,但心里却不以为然,走出朝廷,就在街头巷尾进行诽谤,夸耀他们的主张以博取别人的好感。他们制造一些奇谈怪论而自以为高明,带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造谣生事。这样的情形如果还不禁止,那么,上面皇帝的权威就会要受到损害,而下面就会出现拉帮结党的现象。所以我认为还是禁止的好。我胆敢提一个意见,就是请求陛下吩咐有关官员,凡不是记载秦国事迹的书籍,统统把它烧掉。不是博士官所收藏的书,国内的人不准保存。《诗》、《书》等诸子百家的著作一律上交到郡、县,由郡县的官员负责统一烧毁。有胆敢私下谈论《诗》、《书》这类书的,处以死刑。如果有借着颂扬三代的功德而攻击现行法令制度的,就将他灭族。各级官员如果知道了这些情况而不执行的,判处同样的罪。命令传下去,如果三十天内不把书烧完,判处黥刑(脸上刺字),并罚他到边境白天站岗防守敌寇,晚上修筑长城,时间是四年。保留不烧的,只限于有关医药、卜筮、农业生产等一类的书籍。严禁私人办学。假若人们想要学法令,便拜官吏做老师。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于是,中国历史上的“焚书”事件便这样发生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妄想长生不老,在公元前219年,即派徐市带了几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但去后,一直投有回来。四年以后,又派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还派了卢生再去海外仙岛寻访仙人。卢生不久回来,胡诌了一本神秘莫测的小册子,并说:“将来灭亡秦国的是胡人。”于是,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部队去进攻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卢生虽然出海求仙回来是那样敷衍了事,但任务毕竟没有完成。公元前212年,卢生对始皇说: “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之所以没有找到长生不老之药,是因为这类东西有所忌讳。当前正在修陵墓,陛下平时的行动应该保守秘密,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就可以避开恶鬼。恶鬼避开了,仙人就会来到。陛下所住的地方,朝中大臣都知道,这对仙人的来临是不方便的。所谓仙人,他进入水中而不沾濡一点湿气,进人火中而烧不着他。他来去都是腾云驾雾,他的生命与天地永存。现在陛下治理国家,事情繁忙,心里不能安静。希望陛下所居住的地方和平时的行动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长生不老之药就可以找到了。”于是,始皇从此行动诡秘,会见群臣和处理问题只在咸阳宫一个地方。

卢生虽然几次胡言乱语把事情搪塞过去了,但是,到哪里去找仙人不死之药呢?侯生和卢生两人商量脱身之计,他们说:“始皇这个人。刚愎自用,暴戾无常。他本来只是一个诸侯,现在兼并了天下,他的意愿实现了,欲望满足了,自认为从三皇五帝以来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他只任用和依靠司法部门的官吏,这些人才得到他的宠信。博士虽然有七十人,但不能起一点作用,不过是装饰门面而已。丞相等所有大臣,都只能照章办事。皇上喜欢用重刑这样的高压手段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天下之人都是小心翼翼的,没有人敢说真心话。皇上听不进一点意见,日益骄横,下面的臣子慑于他的淫威,都只能说些违心的话去博取他的好感。秦国的法令极其残酷,对人民动辄处以死刑。国内之事,不论大小都要由他决定。他独断专行、专横跋扈、残忍暴虐到这种地步,不可能为他找到长生不老之药。”这两个方士散布了这些言论以后就逃走了。对始皇的这些诽谤之辞,不胫而走,最后被始皇听到了,大发雷霆,他说:“我早几年把天下不中用的书都烧掉了,招集了很多儒家学者和方士,想使国家兴盛,吉利平安,所以许多方士想为我炼长生不老的金丹。现在听说韩终等人去寻找仙人不死之药,几年了还没有看见他们回来交差;徐市带了几千童男童女去到海岛求仙,耗资巨万,到现在也还没有找到仙药,而不法之徒就造谣惑众,幸灾乐祸的人听了,互相传播。这些事情每天都听到一些。卢生等人,我以前很尊重他们,给他们的待遇也特别优厚,但是,他们现在反而诽谤我,说我无德不能长生。在咸阳的儒生,我将派人去进行查问,有些人就是在制造和散布谣言,煽动人民暴乱。”始皇于是派了御史去处理这个案件,对在咸阳的儒生一个个进行审讯。这些儒生转相告发,牵连到四百六十多人。始皇对这案件亲自判决,将他们全部活埋在咸阳,使国内的人都知道这个事件,以儆效尤。始皇的长子扶苏不同意这种做法,进行劝阻。他说:“国家刚刚统一,远方的人民还没有完全归顺,这些儒生不过是称述和仿效孔子的主张,今天陛下对他们量刑太重,我恐怕会引起天下的动乱,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始皇听到扶苏为儒生说话,很生气,就派扶苏到北部边境去作蒙恬的监军,驻守在上郡(陕西绥德)。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坑儒”。

秦始皇千方百计寻找仙人不死之药,但始终没有找到。公元前210年,当他巡行到沙丘(河北平乡县东北),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岁。

同类推荐
  • 穿越到三国的修仙之旅

    穿越到三国的修仙之旅

    这个东汉极为怪异,文道士能够呼风唤雨,武道士能够以一敌万。苏宸觉得自己来的很突然,还未适应,便被老妈武云洛踢出家门!
  • 三国悠闲人生

    三国悠闲人生

    三国?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苏木穿越三国,重生在一大山谷之中一名叫苏沐的青年,这里人情朴素,没有勾心斗角,一切的美好自从来了一位骑马的将军而打破。
  • 大燕风云

    大燕风云

    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燕国。世人只知大燕国有容貌绝佳慕容之长公主,却不知其有镇族之宝名曰山河鼎。大燕北拒强敌契丹,南御中原朝廷。那日长公主秋猎遇刺,幸得一白马少年相救,两情相悦,诞下小王子。却不料小王子满月之际突遭国变,契丹,朝廷南北夹击之下山河破碎。图穷匕现,白马王子原来是......幸而小王子得以北逃......十八年后,中原晋国来了一相貌普通棋艺高超的少年,少年棋名日盛,外界纷传山河鼎现。又传此鼎被幽州守将高思远所得。于此同时,塞外又现一少年,击败契丹主耶律,一统塞外各部。于是洛阳城内各种传言四起,幽云十六州为之色变,似乎围绕着山河鼎展开了又一轮权谋角逐.......
  • 无赖天子刘邦的逆袭

    无赖天子刘邦的逆袭

    秦汉时期民风彪悍,野合之风盛行,天下战争使男人大都死绝,少妇寡妇需要男人来安慰,刘邦就是野合的产物,那时候儿子娶自己父亲的小妾和后母私通都是正常情况。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皇帝刘邦一生打下江山,耕耘女人使刘姓成为中国超级大姓,刘邦就是上天派遣下凡来管理天下的天子,虽历经磨难最终开挂逆袭成为一代君主。可以不服人,但不可不认命,命运如此安排自有一番成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 乱入版五代十国

    乱入版五代十国

    唐家囫囫囵囵一个天下,摔在了地上分成了五代十国,更摔出了一个世界末日。黄巢登机之日天生异象,大地裂缝,妖物频出,恶鬼横行,斩不尽的变异野兽,杀不完的魑魅魍魉,是什么让末世降临?!但同时灵气恢复,密藏开启,有人张口吐火,有人力达千钧,人类的末世生存与争霸,开启了新的五代篇章。一孝二塘三彦章四高五远六童将七周八古九德威,且看末日英雄排行!在这兵荒马乱的末日世界,一无心少年从山上来,他抢着做好事还一定要人签字留名,兜里揣了张替死符,他本想将符箓撕掉,但是眼前的一切却让他傻了眼,残唐末世,无心小子能否成功活过三集?咱们且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
  • 绝世神偷:废柴大小姐

    绝世神偷:废柴大小姐

    她、是24世纪的绝世神偷。在一次任务中,她被他自己最信任的人所背叛,她原本还想和这个她最信任的人白头到老,可他却想置她于死地,在危急关头她,服下了“重生禁”。来到了一个新大陆,说她是废柴?她就偏要成天才。说她已有婚约?她就偏要解除婚约。半路遇到的他,邪魅嗜血,可对她柔情似水,但她更习惯一人隐藏在寂静的黑夜,毫无束缚,不用在伪装。但她却还是忍不住地动了情。这一切是对是错?有情人终成眷属,迎接他们的又会是什么…………
  • 神契:来世之约

    神契:来世之约

    “夏慕,哦不,应该叫你星象之神——冷慕。你真以为这世间只有你一个神?”“不……”"如有来生,我愿与你再次相识,即便被你伤的遍体鳞伤,我依旧无怨无悔。”所有人都不知道,不理解她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或许这只是天注定,她永远都会为情所困,为爱而伤。
  • 栗栗日记

    栗栗日记

    欢迎你的阅读这里都是平凡故事你也许会找到一些共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嫡女威武

    嫡女威武

    穿成世家嫡女,爹不亲,后娘不爱,老太太还要拿她去代嫁冲喜。她不怕,有虚拟游戏的私人空间傍身,带着便宜哥哥一起离家出走,过快活日子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浮华锦年赠于你

    浮华锦年赠于你

    【原创】【故事众多】『等十年』“我不觉得这里好看,只是这里有一个人曾走过”『音时』“姐姐保护我这么久,该我保护姐姐了”『花妖』“人世界拥有最恐怖的事情――爱情”『过往』“虽然不能和你在一起,但是看见你幸福就好了”『往暮』他褪下明华,只为还她一份情……【暖心,虐心等各类都有】【不定时更新】
  • 青春微微然

    青春微微然

    这段文文是笔颜的处女作哦,希望各位喜欢看书的多照顾照顾笔颜,因为笔颜是学生所以有些时候更不了文章,还请各位包涵,谢谢!青春,到底是什么,就是肆意挥洒的汗水,就是初恋般的甜美,就是兄弟之间的诺言,就是情侣荷尔蒙迸发的时候。“纪溪洋,我高靖寒只你不娶。”“林莫,记得那个老地方一我一直在,放心,我会让你成为我江琛最美的新娘。”这段感情等多年以后还是会从记忆里跑出来,让我们去怀恋那些青葱岁月。
  • 若离开:请不要伤害我

    若离开:请不要伤害我

    是他!?难道我一定要接受这个婚姻吗?他不是出国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凌羽汐该怎么办才好……
  • 灵魂博弈

    灵魂博弈

    本书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歌德的长篇诗剧《浮士德》:书中浮士德的命运一开始就被天帝与魔王的一场赌约安排定了,他在师傅的精心**下博览群书,练就种种本领,青春奋发却抹不去童年时的难忘记忆。不甘平庸的他想要建功立业试炼自己,却在魔王第十子的诱惑下犯下重罪,无奈之下他离开师门,投身到了广阔的世界里,智慧且勤奋的浮士德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最终难逃理想破灭的命运。辗转之下放弃世俗,开辟了一片桃源净土,却又被灾难和生死所困,辛苦踏上寻找不老之法的道路,在结识了不老之女后却陷入了更大的困惑。此时天地之间、邦国之间战争骤起,浮士德再次回到祖国,开始了人生最后的战斗。
  • 大漠鹰飞

    大漠鹰飞

    “展飞,你可知罪?”“我何罪之有?”“你杀了小坏、烧死仵作、毒母弑父?”“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展飞堂堂男儿,岂容尔等鼠辈诬陷,只要我没有死,属于我的东西我一分不少都会拿回来,你们就洗干净了脖子等着我回来要你们的小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