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200000208

第208章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前面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经提到一个变法的反对派司马光。司马光是个有名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在历史方面很有成就的学者。他写过许多大部头的书,《资治通鉴》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部。

实际上,司马光和王安石在变法以前是挺要好的朋友。司马光为人很朴素,而且耿直,在仁宗的时候;京城里面他和王安石、韩维、吕公著四个人最合得来了。后来王安石搞变法,司马光却采取了反对的态度,那是因为他看到范仲淹的改革在大官僚的打击下失败了。

一次司马光为神宗起草诏书,趁机骂了一下王安石,把王安石气坏了。王安石知道诏书是司马光写的以后,心里恨极了,从此不再把他当朋友看待了。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现在的山西省夏县)人,字君实。司马光的名有个来由,那是因为他的父亲司马池,在真宗时在光山做过县令,而司马光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因此名叫“光”。

传说司马光小时候特别聪明。在他7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捉迷藏,大家打闹着追来追去玩得很起劲。忽然,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院子里的大水缸里。那个水缸比小伙伴还高,他在水缸里挣扎,大声呼救。小伙伴们急得很,却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司马光跑到院墙下,从墙角里搬来一块大石头, “哐”的一下把水缸砸破了。于是小伙伴得救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司马光特别喜欢读历史书,五六岁的时候就能熟练地背诵《论语》、《孟子》了。7岁那年,他熟读了《左传》,并且经常讲给家里人听。《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徒弟的言行的书,《孟子》则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54年的历史。这些书籍深深吸引了小司马光,以后他能写出《资治通鉴》来,和这些书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由于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司马光在考中进士做了官以后,继续钻研历史。在长期的研究中,司马光发现中国的历史书虽然很多,但记载从远古一直到当代的历史的书却一本也没有。为了让人们完整地了解历史,司马光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部。司马光给这本书取了个名字叫《通志》,意思是从头到尾的历史。

过了几年,宋英宗召见司马光,问他编写得怎么样了。司马光回答说:“皇上,我已经编完了八卷《通志》,写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起(公元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195年的历史,请皇上看看吧。”

英宗翻了一会儿《通志》,看了一些目录和章节内容,很高兴,鼓励司马光继续写下去,并且建议司马光可以找一些熟悉历史的人合作。

司马光听了英宗的指示,回去以后马上组织书局,请了刘放、刘絮、范祖禹等人,由他自己担任主编,其他人按朝代一人写一段历史。

不久,英宗病死,继位的神宗对《通志》的编写也很重视。神宗看到书里记载了不少前人的治国处事的经验,觉得十分有用,就建议司马光不如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高兴地答应了。这就是《资治通鉴》名字的由来。

从神宗即位到神宗去世前一年,司马光出任西京御史台,在洛阳继续编写《资治通鉴》,这个时期正好也是王安石搞变法维新的时期。和拥护变法的“新党”相反,司马光是“旧党”,他极力反对变法,认为祖宗的法规不可以改革,攻击王安石搞改革是为了夺取富人们的利益。他曾经对皇帝说:“我和王安石两个,就像冰块和火炭不能放在一起,冬天和夏天不可能同时出现一样。”就说明他和王安石的关系是极端对立的。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司马光把他的看法用历史资料表达出来,所以《资治通鉴》是为大地主大官僚说话的。这本书花费了司马光几乎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他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写,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他害怕自己睡得过了头,动手设计了一个圆木枕头,只要脑袋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到一边,把他惊醒。他把这个枕头叫做“警枕”,意思是防止自己睡得过久。司马光这种刻苦做学问的态度一直被后人所称赞,“警枕”的故事也就成了一个历史佳话。

《资治通鉴》的编写经历了英宗、神宗两代皇帝,前后共用了19年的时间。它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论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史实,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编写了一部294卷的编年史(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的一种体裁)。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朝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言语也作了记录。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人们因此把司马光和写《史记》的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合在一起叫做“两司马”。

司马光很耿直,在写书时也是这样。他在《资治通鉴》里面,不仅赞扬了每个皇帝做了好事的一面,也指出了他们残酷镇压老百姓、迷信荒唐的一面。这部书参考了300多种参考书,并且作了认真的考证,具有很高的历史资料价值。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宋代以前的历史,都喜欢把《资治通鉴》拿来作参考。总之,这部300多万字的书是继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之后的一部杰出的通史,不愧为我国文化遗产宝库里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同类推荐
  • 回到明末当屠夫

    回到明末当屠夫

    明朝末年,大厦将倾。在满清黑暗统治到来之前,一个牢头被迫站出来,高举义旗。贪赃枉法者,杀!通敌卖国者,杀!鱼肉百姓者,杀!临阵不前者,杀!后金人凡身高及马鞭者,一律杀无赦!我是屠夫的儿子,不光能杀猪,还能杀人!PS:感情线,争霸线交织,看不惯作者君的,请大嘴巴抽死我
  • 上品衙内

    上品衙内

    宋徽宗期间,大将王厚扫河煌虐得吐蕃跪地求饶,名将种师道马踏横山逼得西夏俯首称臣,武装太监童贯南下平方腊,大奸臣蔡京兴学办全民教育,赵佶妙笔生花玩起石头更不亦乐乎,大宋双绝李师师、赵元奴争奇斗艳难分高下,这是一个世风开放文明爆发的大时代,当金兵铁蹄入侵,一切烟消云散!现实社会职场大鳄,意外穿越到水浒世界小种经略相公的儿子种彦峰身上,利用现代知识和对水浒世界的了解,让好汉任其驱使、美女任其戏耍,国难来临,一雪种家军前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种家军千古!
  • 三国之曹操

    三国之曹操

    哎,三国幻想故事,光荣的三国志打多了的YY产物吧。
  • 洛君赋

    洛君赋

    先卷为散文,后卷中洲之战,引天下分分合合,究竟落谁主宰。吹一曲落君赋,淡天下之忧而忧。若非今生已奈何,吾必登天问青云。他日乘龙去,今宵酒梦回
  • 军户

    军户

    江山多难,美人如娇。年入三十的闲散社会人员刘宴甫却穿越到一个早已死在战场上的军户身上!内有贤王窥伺大位,外有横强窥伺,内忧而外患。大厦将倾可力挽狂澜否?
热门推荐
  • 森林王子

    森林王子

    这是关于一只小老虎的冒险和成长故事。为了保护红霞大山的动物们,也为了寻找自由,动物园刚出生不久的小老虎力力和妈妈力雅决定到森林里生活。不料,坏家伙却把力力从动物园里偷出来,准备卖给马戏团。在路上,力力逃脱了坏人们的魔爪,不小心掉进了老爷爷的奶桶里。老爷爷以为力力是只小猫,把力力带回家。农场里的动物也以为它是只猫。但是,力力一直坚信自己是只老虎。随着力力一天天长大,寻找妈妈和寻找自由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最终,力力决定离开农场到森林里去生活。力力在寻找的过程中由迷茫、轻信慢慢变得勇敢、睿智啊,成为真正的森林王子。
  • 我是我爸爸

    我是我爸爸

    穿越了,重生了……呃……是有些俗套了,但好巧不巧,我穿越到我爸爸身上,而我爸爸穿越到了我身上。事实就是,我爸爸成了我,我成了我儿子。
  • 不是猫而是我

    不是猫而是我

    他在另外一个世界遇到她,但是另外一个世界却出现了另外一个她,他在寻找她,她却在寻找他,因为他,导致了她在不同世界的不同命运。
  • 废材逆袭绝宠溺爱

    废材逆袭绝宠溺爱

    一朝穿越,她整个世界听了都颤抖的一个天才,竟穿越成一个废材,爹不疼,娘不爱,整天被人欺辱,呵!人若欺我,我犯她全家,全部都让开了,她要一个个的算!“娘子,人家要买糖糖。”她宠溺望向那里。没有倾城之貌,没有权利,没有势力,一个傻王爷,却让她莫名的宠上瘾。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
  • 潇湘旧梦:农村小丫头游记

    潇湘旧梦:农村小丫头游记

    大观园出来的黛玉,投生到一个农村小丫的身上,开始现代生活的心灵经历,也许没有红楼凄美,却也惆怅满怀。从不知世事的单纯的农村生活到大城市的压力生存,黛玉要在漩涡中求生存,保持自我,清高,不被污浊,却也在虚假中,在自己的空间,寻找心中的宝玉!
  • 魔狱玄幻录

    魔狱玄幻录

    一滴凡尘泪,一段旷世情。一颗长生药,一部千年史。天地初开之际,天魔与地魔横空出世。一代凡人,对抗天地。三生三世,定情不悔。本书名为魔狱前传,书名含义为魔狱之前的传奇。主要讲诉魔狱形成的前因,经过,结果,以及过程中的各种恩怨情仇。
  • 红尘终有仙

    红尘终有仙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 天才儿子笨蛋妈

    天才儿子笨蛋妈

    十八岁的乔夏羽决定做一名不婚族,但她想要一个小孩。预期的,十个月后她的孩子出生了。没想到,上天赐给了她一个IQEQ都超两百的天才小神童,为此,她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但是谁能告诉她,那个看起来有点眼熟的总裁是谁?儿子歪着脑袋,“妈咪,有人说我很像你们公司老板耶!”
  • 盛夏弦月

    盛夏弦月

    “天杀的!”为什么会让他撞上了她的车?“天杀的!”为什么每次遇到她,他就会失去原本该有的理智?他——魏子弦,一个在商界统领一切的男人,任何的人、事、物都不曾放在眼里。但是,她的出现却搅乱了原本平静的一切!她——夏月音,一个清新伊人。只不过爽了一次约,他居然买了她的花店当作威胁,而她的初吻竟然就被眼前的这个“衣冠禽兽”轻易的夺去。而更可恨的是:他居然对着她说:“你再口出狂言试试?”这叫她小女子如何甘心?.......
  • 晋 王坦之

    晋 王坦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