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200000175

第175章 魏征直言敢谏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所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了?”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象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公先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钢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同类推荐
  • 从部落到帝国

    从部落到帝国

    陇山之西,文明与野蛮并存;关中平原,演绎部落到帝国的蜕变:现代人秦超穿越到了西周末年,成为了在战斗中失踪的秦庄公之子嬴姓秦氏超。且看嬴(秦)超如何发奋图强,利用自己的知识,推动历史,强大秦国,提前完成大一统,将部落奴隶制的帝国,变成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成为大秦始皇帝。PS:部分英雄故事与关系纯属虚构,请勿与正史对号入座。
  • 燕皇传奇

    燕皇传奇

    出身高贵,少年将才佐稷!从天真的以为皇家自有真情在,但在体验到兄弟情人的背叛后一代帝王冷血崛起!创建万世之功。
  • 南宋海上风云

    南宋海上风云

    1206,南宋开禧二年,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试图收复汴京开封,结果华丽丽地蜚剧。从此,已经平静几十年的金宋两国,再也无法平静。1206,在一个来自现代小人物的影响下,流球鸡笼,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历史……
  • 刺客信条:印

    刺客信条:印

    鲜血,标志着他们的到来。死亡,成为了他们的使者。刺客家族的兴亡,中世纪欧洲诸国的征战,皇家的勾心斗角..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一场群雄逐鹿争霸赛,一盘沙场起兵对弈棋。始皇帝驾崩,铁马帝国迅速瓦解。草根混混、寂寞英雄、落魄贵族、流氓无赖纷纷登场,各方势力彼此消长整合,铺设历史轨道。风云变幻中,天鹅王陈胜,谋士张良,酒徒郦食其,阴谋家陈平,亚父范增,刽子手夏侯婴……演绎各出人间悲喜剧。作者学识造诣精深,笔法诙谐有趣,以《史记》、《汉书》作原本,全景再现刘项争夺统治权历程。读来酣畅淋漓,掩卷开怀大笑,慨叹人物命运,思量历史传承。
热门推荐
  • 我回大唐当第一才子

    我回大唐当第一才子

    高中生叶峰意外掉入悬崖,没想到获得十个愿望,从此他在大唐尽显才华,引无数美女折腰,他!就是人称大唐第一才子的男神。
  • 朱门锦色

    朱门锦色

    夏晚柔上辈子有两件憾事。一件是失去了女儿家的好名声,落得尸体被流民野狗分食的下场;另一件就是,为了保持好身材,她至死没有吃过一顿饱饭。重生归来,她决定保护好自己的闺誉,吃好喝好,嫁个殷实人家安度一生。至于上辈子发誓要报答帮她收敛尸骨的人的这件事,就让它随风去吧,反正又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 重生你好小青梅

    重生你好小青梅

    在娱乐圈有这么一个深水炸弹,炸出来片片滔天巨浪。影帝韩殊在一次赶通告时候遇到了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不过这对于韩殊并不是什么坏事,他回到了表白自己小青梅的那一年。这一世,他可以大大方方的疼着自己的小青梅了,再也不会放开她了。
  • 幻想星辰

    幻想星辰

    这是个用幻想作为武器的世界,所以,尽情的做白日梦吧!用有限的先天精神力构思出属于自己的幻物。刀剑棍叉,风水雷电,飞禽走兽只要能想到的都能构思出来当做自己的幻物,属于自己的武器。如果喜欢,请点个收藏,赐个推荐,谢谢~
  • 狼人生活

    狼人生活

    第一次写书,如果写的不好,请原谅。狼人,吸血鬼,人类之间的爱恨情仇。兄弟为了心中共同所爱的反目成仇
  • 十转策勋

    十转策勋

    从丫鬟成为公主,中间究竟隐藏了多少故事?三代人的恩怨情仇、明争暗斗,她又将何去何从?
  • 秋叶似火

    秋叶似火

    一个是天才少女,一个是英俊少年,偶然的相遇,确注定缘定今生。命运的轨迹总是曲折,爱情在生活中磨砺。生活中不只有温馨,还有冰冷的现实。当少女变成女王,少年变成大叔,爱情不只是擦肩而过。我们还能否相信爱情?
  • 没有退路的羁绊

    没有退路的羁绊

    一!切!都!是!那!么!戏!剧!化!所有的感情都应该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都应该为这个现实而残酷的世界铺上一些甜蜜,期待一下吧,现实与想象的一种切合,作者也想问,一开始就这么虐,
  • 文治大宋

    文治大宋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最为繁盛的时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有“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文治大宋》结合宋代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气氛,从多角度展示大宋三百年在艺术、教育、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伟大成就。
  • 穿越之锦瑟年华:第一侯爷

    穿越之锦瑟年华:第一侯爷

    一场意外使夏云重生在不为人知的朝代,大周朝。她在古代用智慧折服身边的每个人。慵懒、个性、超级理性、小小腹黑,一步步成为大周朝史上唯一的定远侯爷,大周皇宫里远筹帷幄的太子妃,大周祈帝唯一挚爱一生的女子。然,回着观望,几丝凄苦印于心,她有些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