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700000018

第18章 提升你的思想境界(3)

有的人对于学习会带着一种空杯的心境,到课堂上吸收知识、洞悉道理、获得人生感悟,进而指导自己今后的行动;而有的人终日忙于苦读书、听讲座,然而终其一生,都没有取得任何能够体现那些理论的实际结果。任何方法只有被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和魅力。

其实,人之所以很难改变是因为自己常常自以为是,总会用自己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看待今天发生的一切。四百年前人们都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为了他的“日心说”而被教会烧死,他因为教会的无知和自以为是而献出了生命。同样,过去神话里讲到的千里眼、顺风耳,多少年来被古人看作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今天的卫星、手机便实现那一功能。

历史证明: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可能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相违背,都有可能突破不可能的局限。自以为是只会阻碍人进行改变,阻碍社会前进的脚步。我们应该学会改变自己的思想,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有的人上了很多课,“博闻强记”了大量的理法,总会把“我知道”“我认为”“我懂得”挂在嘴边,好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他不懂的一样。这样的人往往喜欢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道理衡量遇到的事物,如果事物恰巧与他的想法和理解一致,他就会欣喜、赞同;如不一致,他就会拒绝、否定。

我们必须明白:人的学习不是为了在辩驳中巧舌如簧,而是为了改变。我们会发现那些有成就的人,当被问及成功的秘密时,通常都会否认自己很成功,只会谦卑地说:“这也没有什么啊。”

释迦牟尼说:“我没有成佛,认为我已成佛的徒弟,不是我的徒弟。”苏格拉底的名言是:“我只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连这些举世闻名的圣贤们都如此谦虚,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不去谦卑地学习呢?

三、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

人的成就来自内在的能量,也就是思想的能量。其实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万物都是平等的,每一个存在都是在平衡另一个存在。

本杰明·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曾约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

富兰克林应约而往。当时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脚刚跨进门,“砰”的一声响,额头重重地撞在了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

老前辈看到他痛苦的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学习是人得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原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周围的人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人可以作为坏人学习的榜样,坏人可以作为好人行为的鉴戒。

荣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阿尔伯特·卡缪在《异乡人》一书中写道:“在一个乞丐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没有的优点。”常人在街上遇到乞丐的时候只会想到怜悯,却想不到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优点。一个人因为在乞丐的身上看见自己没有的优点而获得诺贝尔奖,可见懂得对他人的欣赏与认同是多么的重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由于海有了不拘细流的秉性,才成就了它的广阔博深。我们认同、欣赏他人,就能从那些看起来不如我们的人身上发现闪光的地方。

一个人内心有智慧,敏感多思,而且愿意好好去学,甚至乐意向看来比自己差的人去请教是一种难得的态度,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子贡问孔子孔圉这个人为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也就是说:一个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还向没什么能力的人请教;一个人他自己已经学富五车,还向才疏学浅的人虚心求教;一个人生命中是有格局的,但是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个人自己本来学识渊博,但是他看起来却是虚怀若谷;一个人保持一种谦逊的、空灵的、虚静的、安闲的状态,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

所以,真正的学习,不在于对方的优秀与教导,而在于自己的借鉴与觉醒。

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会懂得时刻从一切事物中学习,通过观察别人来提升自我。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不意味着否定自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学会体察与欣赏,才会觉知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与收获。

四、学习从跟随开始

学习不需要专业地评判好坏,不需要论断,只需要跟随感受,提高修炼自我的能力。

一位博士被分配在一家研究所上班,成了他们所里学历最高的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池塘里钓鱼,刚好碰见正副所长也在那里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打了声招呼就坐到一旁钓起鱼来。他心里想:“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鱼竿,休息了一下,然后蹭蹭蹭地从水面上飞一般地走到对面的厕所去了。博士看到此景,以为自己在做梦,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狠狠地捏了自己一下。可是不到一会,他看到正所长从厕所出来,又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了回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是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单位的池塘啊!博士生碍于面子不好去问。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了起来,和正所长一样蹭蹭蹭地“漂”过水面上厕所去了。这时候,博士吓得差点晕倒:太不可思议了!我怎么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又过了一会,博士生也内急了,想去对面的厕所。这个池塘两边都有围墙,要到对面去得绕十分钟的路,回单位吧,又太远了,博士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不好意思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他实在忍不住起身就往水里走,心想:“我就不信他们能过的水面,我一个博士生不能过!”这回,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倒在了水里。

两位所长见此景,连忙起身把他拉了上来,便问他为何要下水。他忍不住问所长:“为什么你们能下水去对面的厕所,而我却栽倒呢?”两位所长看看博士生再看看对方,忍不住哈哈大笑,说:“这个池塘里有两排木桩从这头排到那头,只是最近下雨把木桩给淹在水下面了。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就踩着木桩过了河。你怎么也不问一声就往水里走呢?”

“智者要随,忍者要胜”。常听人埋怨这个师傅不好,那个教法不对!我们都知道要真正了解一件事物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很多人从接触到一个事物起,往往就会开始在自己的有限认知内寻找相类似的记忆,并与之作各种比较,进行总结与定论。这是一种思考机制,从生理上来讲有利于人体减少大脑的物质消耗,是人对自身的保护机制,但是它的力量通常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同时也让人了解、接受新事物的能量减弱,人就会越来越故步自封。我们懂得了自己身上的这个状态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不断提醒自己,给自己和对方多一点时间。特别是刚开始不需要判断,只需要跟随,时间久了,就会知道他到底有什么,到底没什么。

人是不会一直被骗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即使被骗,但人有自我修正的能力,下次就会有所超越。失败是成功之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千帆过尽,你会发现,自己有能力修正结果了,没有什么是不能超越的。

●跟随是成就的起点

有一句谚语说:没有慧根也要会跟。慧根就是悟性,是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技术的先天敏感度。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慧根,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要懂得见贤思齐,也要跟随,也要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谦虚的人都是从模仿别人开始的。为了把谦虚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变成习惯,他们从未中断过对自己的训练。

有些人这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如何跟随。跟随源自欣赏,切不可盲目地跟风。如果连乞丐都能欣赏,能看到他们身上有着我们不具备的优点,那就说明我们的欣赏与认同的功力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

过去拜师是一定要发誓的,而且是发毒誓:这辈子都不能背叛师门,师傅让徒弟做什么徒弟就做什么,师傅怎么样徒弟就怎么样。有人说,师傅如果做错了怎么办?答案是:继续跟。师傅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一路跟下来,即使师傅很烂、很不讲理,徒弟都还能跟的话,就没有什么是学不到的了。

有的人学习很挑剔,要求师傅不仅要讲得好,还一定要有法,而且法还要高明。其实,弟子的成就与师傅的厉害与否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东方的智慧追求“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真正的师父要教会徒弟的不仅是师父自己的一点本领,而是培养徒弟的自我成长能力。

我们要想真正学到东西,就要把自己的心放得很低,去真正接纳、认同、欣赏别人。所以一个人只要学会跟随,万事万物都可以真正被他所学到,自然就会有所成就。而跟随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炼接纳、认同、欣赏的过程。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学习从跟随开始。老师今天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跟了之后才有可能达到或超过老师的成就。老师的成就是我们自己这一生的起点。老师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还年轻还可以从这个起点再往前走。人类的文明一直在不断进步,徒弟超越师傅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正是因为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今天我们所享受的生活、科技,以及这个世界所拥有的文明与智慧,是我们在前人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积累的结果。

所以,学习必须坚定一个观点——跟随只是成就的起点。很多徒弟跟随了师傅一辈子什么都没有得到,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一辈子是应该也是可以超越师傅的。

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人本身。跟随的同时,对自身内在进行不断完善与充实,才能达到真正的超越。只有我们内在超越了,才能拥有思想的平静与坦然,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这就是学习的一种境界。

五、人的一生,是学习和改变的一生

成功和幸福是可以被记录流传的,但仅凭知识并不足以获取它们。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改变,一切还是会周而复始,同样的问题还是要发生,同样的苦难还是要承受。

一个马戏团正在巡回表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其中一只大象的演出,更令人拍案叫绝。一位少年观众为了要更真切地看到大象,特意跑到了马戏团的后台,这时刚巧后台没有其他人,于是他就到处寻找大象栖身的地方。当找到了大象的时候,他很惊讶地看到只是用一条普通的绳子就把那只大象束缚在了一根木头旁。

这时一位驯兽师经过,便问少年在这里干什么。少年好奇地问:“先生,我本来想来看看这只大象,但想不到你们只用一条绳子便能制服这么巨大的象,难道不怕它用力一拉便逃走吗?”

驯兽师笑一笑,道出了缘由:“当它还小的时候,我们会用大大的铁链把它锁在大树上,每次它想挣扎、逃走,只要一拉紧铁链就会很痛,久而久之,这个‘用力拉就痛’的经验深入了它的记忆后,它就会放弃挣扎了。所以,即使我们现在只要用一条绳子缚着它,它也不再相信可以逃走了。”

孔子曾教导自己的学生“为己之学”“学以致用”。学习而后改变,是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国家、社会给予我们很多好的条件和足够的空间,只是我们还不愿意改变。然而,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变就是时刻在变。如果还不能与时俱进,而是固守自我,那么除了我们之外的一切改变着的事物,将会抛弃或者淘汰我们。我们如果不及时改变,当下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会随时消失。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就会用哭声来昭示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伴随着人的成长,从牙牙学语到上学考试,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改变。人只有在改变中才能成长。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最后到大学,人都在努力学习,并在学习中提升和改变着自己。

经常问一些人到底要不要改变,他肯定说要,但结果呢?有的人很快就改变了,有的人除了多知道了一些道理之外还是和原来一样。其实学习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人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促使改变的真正原因。要不要改变是一回事,会不会改变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些年来我们都知道要学习,要改变,却往往不知道要学习什么,怎么样学习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变。

现实生活中,人总试图改变世界,却忽略了改变自己。即使有人想改变自己,却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改变自己。

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误解,就是总觉得自己很有道理——因为看到和体验的只是自己的情绪感受。大多数人都执着在自己的情绪和所“知道”的事物中,所以根本无法把自己搞清楚,而在迷茫徘徊追寻中又回到从前的自己。人生百态,皆因我们太有个性。诚如南非前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纳尔逊·曼德拉所述:“与改变自己相比,改变世界的困难是微不足道的。”

每个人的经历或许有所不同,然而我们的人生价值却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修炼生命的灵魂,通过对生命的不同体验,了解和看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是应该改变的。改变就是一个精进的过程,它可以让人变得更好。

在人的一生中创造出一个不同的自我,才是人真正的成就。真正的成就不是沽名钓誉,不是荣耀与光环,不是外在的拥有。如果我们出生在富贵之家,自然会拥有富裕、舒适的生活,但这一切不是自己奋力拼搏后得到的,便算不上是成就。真正的成就是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通过自己的改变创造出不同的生命状态。

让我们从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开始,成为一个懂得发现与能够改变的人,认真对待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透过生命中的每一次发生、每一次的修正来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直到有一天我们会懂得所有的经历都是我们人生的“功课”。学习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样是生活的必需,也像柴、米、油、盐一样是离不开、少不了的。

黄山谷有言:“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所以多一份学识就多一份气质,多一份能量,也就多一份福缘。

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更多是为了自己周围的人。当一个人的生命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时,就能够带领周围的人过得更好。

让我们在外在的世界里不断地修正自我,塑造更加美好的人生!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周围的人,更是为了在创造社会的和谐中尽自己的一份努力,我们也一定会因此而享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的!

同类推荐
  • 得失寸心知

    得失寸心知

    本书内含八辑:真正修行、自己就是罗汉、掬一捧清凉的水、心中有棵菩提树、感受道的真谛、寻找感动、菩提在自心等。
  • 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

    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四个部分来诠释如何达到淡定的人生,没有烦恼。从自身的情绪控制,心态的平和,到是否拥有平常心,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怎样找到自我,如何释放压力,如何面对工作以及为人处世,如何对待自己的亲情和爱情等各个方面,内容详细全面,让您对自己有更彻底的了解。相信您读了《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会有不小的收获。在当今世界,只有保持淡定,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 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求人办事。办事存在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规则,办好难办的事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凡禹、梁筱编著的《办事的艺术(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作为一本为人处世的通俗读本,从易懂、实用的原则出发,最全面、最系统地向读者讲述了求人办事的经验和智慧,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说话的技巧、办事的能力。《办事的艺术(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中的方法你一看就会,拿来就用,可以帮助你轻松应对职场、应酬、家庭、恋爱和婚姻中难办的事,成为一个办事高手。
  • 社会警言

    社会警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歌德格言集

    歌德格言集

    歌德的所有格言都新颖别致而闪着智慧之光。句句意味深长、催人向上。本书中的格言以埃克曼著《歌德谈话录》中的语句为主,精选了其中如宝石般璀璨夺目的箴言,从人生、工作、生活、信仰等各方面展现了歌德的智慧。为便于读者理解,每句格言都附有简短的解释。
热门推荐
  • 我真是个卖药的

    我真是个卖药的

    因为没及时遛狗,老婆让狗把窝让给了我。因为没洗干净高跟鞋上的狗屎,小姨子骂我是个废物。因为丈母娘瞧不起我,我成了她们家最低等的佣人。因为研制丹药上市,我一夜之间……我叫李峰,真是个卖药的。
  • 半鬼人生

    半鬼人生

    谁是人?谁是鬼?何处是生?何处又是死?不人不鬼将会是怎样的人生?
  • 神兽幻想

    神兽幻想

    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也促进了各种生命的进化,成为了“神兽”。这是一个训练师的时代,这是天晶国与魔法岛的一次次较量,这是各个神兽与人类的前生今世,这是一曲生死离歌,如同幻想一般迷离恍惚。
  • 樱霜剑

    樱霜剑

    九月樱花落,寒雪异往来.....樱霜剑!见过樱花飘落吗?很美...那一抹淡淡的粉红飘洒在空中,像似飞翔像似坠落,随着记忆一点点的飘落在心弦的最深处....见过雪花飘落吗?很美...那一抹洁白的绒花轻轻洒在大地,飘落在脸颊上随之融化,就像一滴泪夹杂另一滴泪,滑落出心底阴霾的往事......一把神剑轰动江湖,得此剑者,得天下!
  • 公子可曾动心紫砂记

    公子可曾动心紫砂记

    “公子可曾动心?”“未曾。”女子的身形渐幻。“公子,你可知。我世世苦修等你轮回。只为修出一颗心,交付于你。”话毕,女子的笑容和身形皆散。男人梦中又闻幽声。“公子,可曾动心?”心中默回“世世动心而世世不得。”
  • 树人文库-诠释一生的名人故事

    树人文库-诠释一生的名人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这一刻我是乔丹

    这一刻我是乔丹

    青森大学篮球队,是一支混迹于联赛边缘、常年为争夺分区晋级名额而头痛的鱼腩球队。队内人才凋零、缺乏赢球文化,看起来难有出头之日。然而,随着今年的新生入学,这一切都改变了。
  • 触光为影

    触光为影

    泰戈尔说过沉默是金但在喜欢的人面前沉默便是懦弱。而安天然却懦弱了近八年,她默默的呆在许然的身边,看着他小小年纪便引得班上不少女孩的羡慕,外表开朗幽默却在独自一人时默默孤独。她多少次都想对他坦明心迹,可心里的那个小小的自己对她说:“不要去,不然会连朋友都做不成的”她便止了脚步。她想,就这样一直默默的呆在她的身边好了。面对许然安天然只想做他光芒下的一个小小的仰望他的影子而已。
  • 我会爱你,13岁的你

    我会爱你,13岁的你

    那年初夏,他们碰上了她,她才13岁…却…
  • 散场时说再见

    散场时说再见

    2015年,何余故地重游,在田野上放飞一只白鸽。对着远方挥手,心里默念一切都已经结束了。那么,你们要听故事吗。不收门票,请记得带上你的耳朵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