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8900000002

第2章 海洋生命之源:海洋植物(1)

神奇的海洋世界中除了动物和各种微生物,还有一类不可忽视它们的存在,那就是海洋植物。这里不仅有低等植物,同时也生活着各种高等植物。它们是海洋中的生产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它们是海中动物和微生物的栖息之所,为其提供了美丽的乐园;它们是海洋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组成一片神奇的海洋森林。我们在这一章中,就为大家一一介绍这些不同寻常的海洋植物。

§§§第一节从海洋生物说起

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有海洋科技工作者通过对我国海洋生物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共计20278种海洋生物。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动物界,原核生物界最少。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

海洋生物分类方法多样。按照传统分类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海洋动物作为生物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很大差异。微小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有长超过30米、重可超过190吨的蓝鲸。从海上至海底,从岸边或潮间带至最深的海沟底,都有海洋动物。

2. 海洋植物

我们把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生物叫做自养型生物。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到高等的种子植物,门类甚广,共13个门,1万多种。其中硅藻门最多,达6000种;原绿藻门最少,只有1种。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

3. 海洋微生物

海洋微生物是指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它们是海洋生物中不可替代的一类。

海洋里到底有多少种生物

海洋里到底有多少种生物?大概没有人能说出具体数字。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项空前的合作计划,为所有的海洋生物进行鉴定和编写名录。目前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大概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这项计划叫做海洋生物普查,科学家们预计要花上10年时间,共有来自53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参与到这个空前的合作计划中来,让全世界的海洋科学家在一起合作。从21世纪开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个新的海洋物种被发现。根据这个研究计划,大约还有5000种海洋鱼类以及成千上万种其他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没被发现。

这个普查计划希望能够评估各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数量,并且解释上述情况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这个计划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海洋生物的普查可以找出目前已经濒危的生物以及重要的繁殖区域,可以帮助渔业管理机构发展出有效的连续经营策略。而随着成千上万的新种海洋生物被发现,科学家将开发出新的海洋药物和工业化合物。

海洋生物普查科学委员会主席、美国路特葛斯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格拉塞尔说:“这是21世纪第一场伟大的发现之旅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这是全球性的努力,去测量海洋的各种生物,也让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去防止海洋生物继续消失。”海洋至今仍然是未被探勘的领域,我们对于海洋里的生物所知非常有限。海洋生物普查首席科学家说:“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不只是海洋状况的重要指针,同时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

海洋生物都生活在哪儿

海洋浩瀚无垠,海洋生物可以在广阔的大海中尽情遨游。但是,海洋中却并非处处都有海洋生物,生物分布还要受许多环境因素制约。

浮游生物是海洋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其中,浮游植物必须生活在有光照的水域中,因为它们必须依靠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维持生命,因而浮游植物白天一般多生活在洋面区上层的光亮带,即100米以内的浅水层中,夜间可下沉至200米以内的稍深水层中。浮游动物大多以浮游植物为食,由于其摄食活动大多是在夜间进行,因而夜间它们大多活动在200米以内、有浮游植物分布的水层中,白天则下沉至200米以下的弱光区生活。

鱼类大多以浮游动物或者小型鱼虾等为食物,因而其分布水域大多在距海岸几百千米、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及其附近。大陆架水域分布的鱼类数量大约可占鱼类总数的2/3以上,只有一部分大洋性洄游鱼类,如金枪鱼、旗鱼、鲣鱼等,可分布至广阔的大洋水域。还有部分鱼类几乎长年都生活在海底,成为底栖性鱼类,如比目鱼。此外,还有少数鱼平时都生活在海洋中,但繁殖季节则需要溯游至江河内产卵繁殖,如鲑鳟鱼类。在更深的海底水域,虽然也曾发现过鱼类,例如,深海潜艇曾在数千米的深海海底发现过形状怪异的鱼,1978年在南极罗斯冰架下597米的冷水团中发现过鱼,但大洋深处究竟有多少鱼类,至今仍然还是个未知数。

贝类中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海底,这也是由于其生活习性所决定的。贝类需要滤食浮游性微藻类或者捕食其他贝类生活,其生存水域中必须有足够的食物,因而它们大多也只能分布在水深100~200米以内的海域。虾蟹类大致上也是如此。至于深海中有多少生物,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因为直至目前为止,全球海洋中大约只有5%左右的水体被人类基本上探明,而占全球海洋80%以上的深海区,除了少数探险家偶尔光顾之外,基本上还属于未知的空白区,人类对深海的了解仅知之皮毛。

深海中一片漆黑,水温一般只有2℃左右,而压力却高达30~110兆帕,是正常大气压(0.1兆帕)的几百倍乃至上千倍,深海下层的海水中含氧量仅为表层海水的1/10左右,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普通海洋生物是根本无法存活的。据计算,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产生的压力就相当于一个大气压(0.1兆帕)。在水深超过30米的海底,未经特殊训练的潜水员就很难承受海水的巨大压力;在水深1000米的深处,海水的压力可达100个大气压,如此大的压力足以使木材的体积被压缩至一半,变得像金属一样不能漂浮而只能下沉;在水深1万米以下的深海中,压力超过1000个大气压,曾在该深度考察过的用特殊钢制造的直径218厘米、壁厚8.7厘米的深潜器,大小被压缩了2毫米,同时深潜器的外部涂层也在巨大的压力下全部被剥落。

根据深海探险家描述,为适应深海中这种特殊环境,深海生物的体色多呈红色、黑色或者无色,有些种类还能发出磷光;深海鱼的眼很小或者全盲,嘴大,颚宽阔,胃容量很大,以便能获取并容纳更多的食物;由于深海中食物稀少,深海生物的体型一般都不太大,新陈代谢迟缓,生长也极其缓慢;可能因深海中生物密度较小、同类难求的缘故,许多深海生物的配偶常常是终身的,有的种类雄性个体还以寄生的方式终生依附于雌性个体身上,成为永不分离的终身伴侣。

深海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低温、高压、少氧的环境中,采集上来后会很快死亡并腐败解体,因而能保留下来的标本就极为罕见。1996年,一艘科学考察潜艇在马里亚纳海沟查林杰海渊中第一次于1.1万多米深的海底收集到微生物样品,该样品经在实验室培养后,鉴别出多种原始细菌类和真菌类,其中还包括一些抗寒菌类及其孢子。这些菌类能承受比海面高1000多倍的压力和2℃左右的低温,并且在这种苛刻的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地生活与繁衍。

错综复杂的海洋食物链

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在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能量就从一个有机体传递到另一个有机体所形成的通道,我们称之为食物链,如陆地的牛、羊、兔子吃青草,老虎等猛兽又吃牛、羊和兔子。在海洋里,有句俗话说得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稀泥”,这种关系使有机物质和能量从一种海洋生物传递到另一种海洋生物身上去,它们像一条链索把海洋中各种各样的生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牵制,一旦食物链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在多数的陆地食物链中,比如森林中或草原上,一般是植物摄取太阳的能量制造有机质,草食性动物以植物为食,肉食性动物以草食性动物为食。但是,在海洋里的食物链却有所不同,海洋里的食物链根据不同的生境条件以及营养源性质可分为两种食物链:

1.牧食食物链

这种食物链是与陆地食物链相似的以活植物体为营养起点的食物链,我们称之为牧食食物链。在牧食食物链中最低等的生物是浮游在海水表面的个体很小的单细胞藻类、细菌和微生物等,它们的个体很小,在水中,其中绝大多数我们肉眼看不见,但它们是许多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初始食粮。数量相当可观,每年为海洋生态系统提供1000多亿吨有机碳,我们称为初级生物生产量。由于这些单细胞藻类是依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所以海洋初级生产量是太阳光照强度变化的函数。光照强的热带和温带海域,初级生物生产量便高;在两极海域,由于太阳光照强度弱,所以初级生物生产量便也低些。除光照因素外,氮和磷的含量也是影响海洋初级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氮和磷等是初级生物——植物的营养盐,往往是营养盐越丰富的海域,其初级生物的种群数量就越多。海洋中浮游植物和底栖植物是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它们为草食性的鱼类、虾类、蛤类和一些甲壳类等海洋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这些草食性的海洋动物又为肉食性的海洋动物提供食物,如海蟹、海星、对虾等。这些生物又为大型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提供食物。这些大型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又为凶猛的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如鲸类、鲨鱼等提供食物。这些自身不再被其他生物所摄食的生物为终极生产力。终极生产力者处于食物链的末端,介于海洋初级生产力与终极生产力之间的各层次的生物为次级生产力。

由于生物所处的海洋环境不同,牧食食物链又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大洋食物链、沿岸(大陆架)食物链和上升流区食物链。其中大洋食物链是从个体大小为2~20微米的微型浮游植物开始的,即微型浮游植物(如鞭毛藻)被小型浮游动物(如原生动物)所捕食,小型浮游动物(如桡足类)为大型浮游动物(糠虾)提供食物,大型浮游动物再为巨型浮游动物(磷虾)提供食物,巨型浮游动物被食浮游动物的鱼类所吃,鱼类又被食鱼类的鱼类(如金枪鱼)所吃,形成了一条很长的食物链。大洋食物链的特点是长,一般有6个营养级,但终极生产量不高。沿岸(大陆架)食物链多以个体大小为20~200微米的小型浮游植物(如硅藻等)为营养起点,经过大型浮游动物或底栖植食者,在到食浮游动物或底栖肉食者,而到终极的食鱼的鱼类,一般有4个营养级,这种食物链的终极生产量比较高。而上升流区食物链往往食物链级很短,平均只有3个营养级,但终极生产量却很高。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初级生产贮存的能量沿着食物链营养级传递时,每经过一个营养级就有大量的能量以废能的形式消耗掉,生态转化效率大约只有10%~20%,也就是说,每100千克的浮游植物被摄食后转化为浮游动物只能有10~20千克,其他90~80千克都在转化过程中被消耗掉了,浮游动物以及一些小鱼小虾也与浮游植物一样。因此食物链越长,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损失就越多,终极生产量就越少。也正因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损失非常快,所以尽管海洋里的初级生产每年要生产1000多亿有机碳,要比陆地每年生产的160多亿有机碳高出许多,但是,我们感觉来自海洋的食物还是很少,目前。我们人类从海洋里获取的食物还不足1%,而99%来自陆地,可是尽管利用这么少,海洋渔业资源也很快衰退枯竭了。

2.碎屑食物链

与陆地不同的是,在海洋的河口湾一带海域里,还存在一条以碎屑或死的有机体为营养起点,从残骸分解者即真菌、细菌和某些土壤动物开始的碎屑食物链。在这个以生物残骸为基础的食物链中,几乎没有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当植物死亡,它们的叶、茎和其他部分沉入水底,变成异养细菌和真菌的大本营。这些生物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并将它们转化成自身的能量。不仅如此,这些生物还将植物体内的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物质,并将它们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当小动物和其他种类的微生物以这些植物碎屑为食时,碎屑上的生物也被一并吞食进去。就这样,植物的能量从分解者开始转移到了动物那里。

在陆地上,碎屑食物链的作用很不明显,但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碎屑食物链的作用却相当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原生动物、真菌、细菌等在陆地上几乎可说是无法利用,无法进入食物链中进行物质循环的,而在海洋中却能成为很多小型动物的饵料。

不过,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碎屑食物链的作用也是不太被重视的,因为起先大家都认为碎屑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同时推测也不太容易被同化,但是,后来经过很多研究发现,很多碎屑是由无生命的有机颗粒物和有生命的生物组成的复合体,在其身上不仅活动有大量的微生物,同时还生长着丰富的微小动植物,这些东西的营养价值也很高,碎屑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类和碳水化合物都很丰富。譬如说,1970年,研究人员对泰莱草的碎屑进行研究得知:1克(干重)碎屑中有30亿个细菌,2000万个底栖硅藻,5000万个鞭毛虫,5万个纤毛虫和变形虫。而从营养角度看,有机物含量占5%~15%,其中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占3%~5%,微生物生物量达0.2%~2%。

另外,碎屑食物链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很重要,这是因为海洋里的碎屑数量可能要比陆地上大的缘故。特别是河口、港湾中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有人估计,在河口、港湾一带,大约有50%的总初级生产是通过碎屑形式结合到食物链里去的,所以其作用并不亚于牧食食物链。譬如说,在我们中纬度海区,在夏季初级生产衰退时,异养生物的营养,一部分就是依靠春季水华期形成的碎屑来维持的。

同类推荐
  •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简单地说,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椎动物。随着海洋面积的逐渐缩小,部分海洋脊椎动物开始向陆地进军,演化到两栖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
  • 环球水怪之谜

    环球水怪之谜

    本书详细记录了英国的尼斯湖水怪、美国的尚普兰湖水怪及中国的文部湖水怪、哈纳斯湖水怪、青海湖水怪、长白山天池水怪等。从全球的种传说及调查结果来阐述对水怪的理解。书中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使青少年朋友看起来更加形象生动,足使搜奇探秘者和水...
  •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从环境的整体出发,研究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人类受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生产物质财富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于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真正引起重视,并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 求知文库-人类生存之能源

    求知文库-人类生存之能源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不懈的奋斗。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体育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体育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荒江女侠(九)

    荒江女侠(九)

    方玉琴之父母为一方豪侠,因押送赈银救济灾民被盗贼突袭抢窃后杀害。幼小的她被玄真道长所救且养育长大,习得道长真传武功。方玉琴武功已成,急于下山为父母报仇雪恨。下得山来,却意外得知外族犯我中原,玉琴在道长的指引下,准备一边找寻仇家,一边寻机投效义军首领,在仗剑走江湖时遇见少侠岳剑秋,两人不打不相认,从此一起结伴走江湖,并留下一系列江湖传奇故事。
  • TFBOYS之旅

    TFBOYS之旅

    有三位男生开始谈的旅游,偶然碰见三位,与众不同的美少女,从此六个人开始旅行!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我在深海里等你

    我在深海里等你

    初遇,海蓝是湖光山色中唯一美景。她双腿残疾,却灵动活泼,笑起来炙热堪比骄阳。后来那个打破她所有憧憬的少年,在奢华葡萄庄园外那扇墙上,落笔出惊魂动魄的绝色舞蹈家,画风色调凄美而张狂。似乎是在哀悼谁,又更像是在思念谁。“你向往过吗?诗和远方。”“有过,方向开头始于你,事情结尾终于你。”
  • 都市沧浪

    都市沧浪

    他出身贫苦,与妹妹在都市中相依为命。而命运的不公却降临在她的身上,他却无能为力,妹妹的离去,让他下定决心,他要变强,因为只有变强,他才能更好的去照顾他想要照顾的人。
  • 神世绝巅

    神世绝巅

    自第三代大世之后,世界正在走向毀灭,就在这时,一名少年天骄,身负一颗神秘黑珠,力败同代天骄,诛杀神秘强者,欲求绝巅!
  • 邪逆仙途

    邪逆仙途

    苍天,你欲灭我,那我便在灭我之前逆了你,所以我弑天;命运,你欲灭我,我偏要在你安排下逆出我自己的命运,所以我要把命运掌握我自己的手里。任凭你捉弄我,我誓要逆你!
  • 相见相识到相恋

    相见相识到相恋

    (别以为有个正经的题目,内容就正经了,其实是非常的不正经。)他,是令整个S市闻风丧胆的MG集团总裁的唯一继承人,她,是贵族王室中集万千溺爱于一身的公主殿下,他冷漠高傲,似乎对一切事情毫不在意,她机灵可爱,让人忍不住把目光放在她的身上,两种不同的人,在幼时一次的相遇,都认为那只是意外,可后来发现,那正是渊源的开始男主看似高冷实则暖心,女主看似乖巧实则调皮,男主母亲每次看着自己儿子都很是心累“这小子,也只有他老婆管得住了。” 本文不符合现实,请不要当真,纯属娱乐
  • 倚剑九州

    倚剑九州

    贫穷少年若风,被师兄带回清虚宫踏上修仙之路,且看他如何如何以低等资质一步步努力成为万法归宗的大人物,一人一剑踏遍九州大地,打败无数巨头,斗妖神,救苍生,成就无上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