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8600000003

第3章 人类最后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2)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总面积为1.65亿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洋总面积的45.8%;平均深度为4028米,最大深度为11034米的马里亚那海沟是世界大洋最深处。太平洋海底地形复杂。其中部山脊把太平洋分为四块。大体上是西部深,东部浅;北部深,南部浅;西部海底崎岖多变,东部则较平坦,北部群岛林立,南部则是汪洋大海。太平洋岛屿占世界岛屿总数的70%,岛屿面积则占45%。太平洋的东南部是南极板块、安第斯板块、东南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西北部是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印支板块的结合部。因而太平洋的东南部和西北部具有类似的构造特征,多地震、多火山,是研究地球构造的良好场所,但海底矿物资源(锰矿球、硫化矿等)较贫乏,而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2.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总面积为820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627米,最大深度为9219米,与太平洋相比,大西洋海底地形较为简单,基本上是由中部大西洋山脊把其分为东西两大洋盆,西部洋盆则又较东部洋盆较为复杂。总起来看,东部浅,西部深,东部海岸平直,西部则较曲折。洋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中部山脊也就是美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的结合部,因而大西洋很少火山地震,海底也比较平坦,岛屿较少,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和冰岛格陵兰两个区域。

3.印度洋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被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环抱。因印度洋周围几乎均为发展中国家,所以印度洋又常被说成是“发展中的大洋”。印度洋总面积为7344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897米,最大深度为7450米。印度洋的主体分布在赤道两侧,长年温度较高,海底地形较大西洋复杂,有三大洋盆,即东部洋盆、西部洋盆和南部洋盆。三个洋盆界面也就是三大板块的界面,是地形变化最剧烈的海区,也是印度洋洋底矿产的富集地区。从地质构造上看,似乎可以认为印度洋有向两侧扩展的趋向。

4.北冰洋

北冰洋又称北极洋,是人类调查研究最少的大洋,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面积约为500多万平方千米,占大洋面积的1.4%,平均水深1296米,最大深度为5220米,所以北冰洋又是最浅的大洋。北冰洋有六大特点:一是寒冷,常年被冰雪覆盖;二是海岸线曲折,冰侵蚀严重;三是边缘发育完好,陆架海多礁石且面积很大;四是岛屿众多,其数量和太平洋岛屿相近;五是水深浅,洋底地形平坦,沙质沉积占很大比重;六是有独特的生物区系,自成系统,也不外延。

5.南大洋

随着人们对南极大陆的兴趣,环绕南极大陆的广大洋区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有一个统一的地理概念,就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南纬60°以南的水域,定名为南大洋。南大洋紧挨着南极大陆,其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20%。也有人形象地把南大洋称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大洋群”。

南大洋的最主要特征:一是环绕南极大陆;二是与三大洋直接相通;三是生物主群单一,即从浮游生物一跃就到了海洋哺乳生物,中间阶层有,但较少。根据南极大陆的重要性,预计南大洋的战略地位,将远远大于其他大洋。

海洋的地形分类

海洋地形可细分为海岸地形和海底地形两部分。

1.海岸地形

指低潮线以上的海滩地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海岸

永远高出狂涛巨浪作用以上的为海岸。它的范围向内陆深入,随其地形演变情形不同而不固定。

(2)海岸带

海岸带是海陆之间的界限,那是一些水位升高时(由于潮汐、风等因素引起增水)便被淹没,水位降低时便露出的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区。

海岸带既然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区,所以是一切引起海岸轮廓的改变、海底地形的变化和海底沉积物移位的作用进行得最为迅速的地方。

(3)海岸线

海滩与岸连接线(海陆分界线),称为海岸线。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固定的。由于潮位的升降和风引起的增水一减水的作用,海岸线能发生移动,在垂直方向海面升降的幅度能达到10~15米,而在水平方向的进退有时能达几十千米。

(4)海滩

由平均低潮位(或较低低潮位)以上,至狂涛巨浪所能达到之处,称为海滩。海滩又可细分为前滩和后滩。前滩平常为潮水及一般风浪容易影响范围,后滩即前滩与海岸线之间的范围。

(5)海滨

通常指低潮至高潮之间的范围,称为海滨。

(6)潮间带

在海岸带中,潮汐涨落的区域叫潮间带。潮间带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上有一定的重要性。

2.海底地形

海底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它的轮廓和陆地地貌差不多,也有雄伟的高山、深邃的峡谷和辽阔的平原。

(1)大陆边缘

整个地球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两种,它们之间的过渡带叫做大陆边缘,位于靠近2000米等深线的地区,此带的宽度变化在50~300千米之间。依地形来说,过渡带有许多名称,最著称的有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裾。

(2)大陆架

大陆架,又称大陆棚、陆架、陆棚,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它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大陆架含义在国际法上,指邻接一国海岸但在领海以外的一定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岸国有权为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其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

(3)大陆坡

由大陆架海区继续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相当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被称为大陆坡。大陆坡在各大洋中的宽度不同,从十几千米到几百千米不等。全部大陆坡的面积,约占全部海洋面积的15.3%,它像一条带子一样缠绕在大洋底的周围。

(4)大陆裾

大陆坡在达到深海底以前变平坦,则其下部称为大陆裾(或大陆隆起)。它是由陆坡基部向海洋深处缓慢倾斜的沉积裾,一般包括水深2500~4000米的范围,可横过洋底而延伸达1000千米之多。大陆裾的面积约为1900万平方千米,约占整个大洋底的5%。

(5)大洋盆地

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约占海洋面积的75.9%。倾斜度小,大约为0°20"" ~ 0°40""。深度从大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大洋底,许多纵横的海岭交错绵延,将海底分为一连串的海盆;最常见的地形有下列几种:负地形有海沟、海槽和海盆;正地形有海脊、隆起地(海隆),海底山与平顶山、海底高原等。

(6)海沟

深海海底的长而窄的深洼地,两壁比较陡峻的地带,叫海沟。海沟和海岭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并且通常呈弧形;海岭有时露出海面形成海岛或群岛,而深海沟一般位于弧形海岭的凸面。这是海底一些坡度最大,高度最高和深度最深的地形悬殊的地方。

海沟不在大洋中间,而在大洋的边缘,紧接着大陆并毗连着成列的岛屿。世界大洋共有海沟29条,其中,太平洋19条,大西洋4条,印度洋6条。以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深,达11034米。

(7)海槽

在深海海底长而宽的海底洼地,两侧坡度平缓。

(8)海盆

面积巨大而形状多少带盆状的洼地。

(9)海脊

深海底部的狭而长的高地,比海隆具有较陡的边缘和不太规则的地形。

(10)隆起地(海隆)

深海底部长而宽的高地,其突起和缓。

海脊、海隆两种地形都是分布范围广阔延伸绵长的海底山脉,故又通称为海岭,如大西洋中央海岭,东太平洋海岭等。

(11)海底山与平顶山

近1000米或更大一些的深海底部的孤立的或相对孤立的高地,叫海底山。深度大于200米的海底山(在平面图上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顶部大致呈平的台地,叫平顶山。

海底山与平顶山成线状排列或在一个范围内密集成群时,则称为海山群。

(12)海底高原

深海底部广阔而不明显的高地,其顶部由于较小的起伏可以变化多端。

§§§第二节储量惊人的海洋资源

认识资源

1.资源

资源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严格、明确、公认的定义。现代资源的概念源于经济学科,是作为生产实践自然条件的物质基础提出的,具有实体性。《辞海》把“资源”解释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资源”是由资与源两字联合组成,“资”是指财物、费用,是指具有现实的或潜在价值的东西;“源”就是来源、源泉,是一切事物之本。由此可见,资源是指可以获得物质财富的源泉。

近年来,资源一词广泛出现在各个研究领域,其内涵和外延已有明显变化,不同学科领域各取所需,在资源的概念上存在不同的理解。通常,资源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有用的事物都是资源。广义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别,其中,自然资源是最为基础的资源。

对于海洋资源这门学科,狭义的资源概念有两层含义。

一是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如自然资源中的土地、水、矿产等都是具有重要的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而人文性质的资源,更是具有直接而普遍的社会效用性,比如劳动力和资金是构成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要素,可以说是经济效用的代名词;又比如文化古迹资源,其主要效用是社会和心理,同时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经济价值。

二是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这是资源与人口必然联系的另一个侧面。阳光与空气这类事物虽然对人类具有极重要的社会效用,但人们并不视其为资源,这是因为与人类的需求相比,它们的供给是充分的,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或潜在的限制性,并被视为资源,比如阳光作为太阳能开发或日光被利用时就显示出相对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引起资源争夺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把资源的概念归纳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资源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化的效用性和对于人类的相对稀缺性。

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这个定义是非常概括和抽象的。

大英百科全书中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前者包括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积聚的森林、草场、矿床、陆地和海洋等;后者为太阳能、地球物理的循环机能(气象、海洋现象、水文、地理现象)、生态学的循环机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食物链、微生物的腐败分解作用等)、地球化学的循环机能(地热现象、化石燃料、非燃料矿物生成作用等)。这个定义明确指出环境功能也是自然资源。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作为生产、生活原材料的物质、能量的来源。

尽管以上对自然资源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文字描述各异,但概括起来自然资源有以下特征:

第一,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它与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天然性。但现代的自然资源中又已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人类世世代代劳动的结晶。

第二,任何自然物之所以能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即人类的需要和开发利用的能力。否则,就不能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

第三,自然资源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先前尚不知其用途的自然物质逐渐被人类发现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日益增多,自然资源的概念也不断深化和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规模、种类和数量,都是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应指出,现在人们对自然资源已不再是一味地索取,而且注重保护、治理、抚育、更新等。

第四,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往往是同一客体。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所有的客观自然存在物,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存在的价值。因此,有人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比喻为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者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透过社会经济这个棱镜的反映。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与开发史考察,可以说“环境就是资源”。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是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换言之,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的结果,或可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属于自然资源,既具有资源的特点,也具有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人们对海洋资源的理解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由于场合不同,人们在使用海洋资源一词时含义也不尽相同。在国内外专业文献和一些专门著作中,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从狭义上说,海洋资源指的是能在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以及海底的矿产资源。这些都是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而广义的海洋资源,除了上述的能量和物质外,还把港湾、四通八达的海洋航线、水产资源的加工、海洋上空的风、海底地热、海洋景观乃至海洋的纳污能力都视为海洋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加。有一些社会生产部门,以海洋资源为对象而取得某种产品,如海洋捕捞渔业、海盐业、海底油气开采业、海水化学工业、海底矿业、海洋能源工业等。有一些生产部门利用海洋资源,但不是以产品形式直接满足人们需求的,如海运业、海港建设、海底储油罐、海上城市、海底公园、海滨浴场、海上俱乐部和滨海旅游等。所有这些人类利用海洋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之有益于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统称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社会需求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地延伸和扩展。目前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既有传统的又有新兴的。传统海洋开发包括:海洋航运、盐业、海洋捕捞业。

同类推荐
  •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主要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使你仿佛置身于那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大海中,让你兴奋、惊叹不止。书中详细的描述,使你进一步了解那些稀奇古怪的各种海洋动物,从而使你认识到海洋动物的生存与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关系。
  • 求知文库——濒危的绿色生命

    求知文库——濒危的绿色生命

    本书主要介绍了濒危的绿色生命种类、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贡献等方面的知识。
  • 科学奥秘丛书——矿产资源

    科学奥秘丛书——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矿产资源分布、开发和利用的情况。
  • 改变人类的科学活动

    改变人类的科学活动

    本书是图文并茂形式的,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史的普及读物,阐述了人类在科学、防疫、能源等领域改变与推动历史进程的活动。
  •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本书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史,共分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古希腊科学,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近代科学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的科学,电磁的世界,新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的进展,高科技革命及新科技革命等。
热门推荐
  • 战神世无双

    战神世无双

    战神萧天归来,物是人非,五年前他在外孤身奋战,出生入死,亲妹妹却被未婚夫侵吞财产,迫害致死。五年后,面对仇人轻视,妻子失望,岳家嫌弃,他要用无上权势与实力,拿回萧家的一切,要让所有对不起萧家的人都后悔绝望,看不起自己的人羡慕仰望。
  • 你好小花

    你好小花

    一个长的普通,身上几乎没什么闪光点,特平凡的女孩,在到了待嫁的年龄,经历了一场看起来特不靠谱的相亲,但没想到,他们竟然莫名其妙的结婚了。这是什么鬼,这是什么神奇的相遇???本人小扑街一个,望各位小仙女手下留情,勿喷!!!
  • 霸龙绝

    霸龙绝

    仙界已崩,长生无望。为了活下去只有拼命修炼。一具曾经的仙尸坠落地球,改变了一位普通的地球人的一生。
  • 武霸天荒

    武霸天荒

    乡村小混混得神秘传承,习得一手惊天医术,会治病能抓鬼,为了完成父母的遗愿重回校园,开启一段横扫四方的都市传奇。
  • 大佬小心马甲要掉光光了

    大佬小心马甲要掉光光了

    [甜宠文,双强,打脸啪啪啪]清风高中的废物点心居然回来上课了??废物乔之夏还说要好好学习,众人等着看她笑话。。等等?全科满分是什么鬼?与此同时,各国追杀的黑客大佬竟然出现在清风高中的破机房里?!出门踩了狗屎运的某位小黑客不小心把大佬的马甲扒掉了怎么办?乔之夏特别淡定的说:“没事,才一个马甲而已,不慌!”然而,某夏的马甲接二连三的掉是怎么回事?[第一次写言情的,有点小激动,写的不好不要骂我哦,我会尽力的。走过路过别错过,动动小手,收藏点点。比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科学伴你行——生命的再现

    科学伴你行——生命的再现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天才三小姐:废材逆天

    天才三小姐:废材逆天

    21世纪的第一杀手冷青玥因跳崖而穿越到了星辰大陆冷家三小姐身上。废材?你是指同时是武斗师和法灵师且身边还有四只上古神兽在想她卖萌讨好的那个冷家三小姐吗?可为毛她能炼丹和制造幻境?天哪!是我的眼镜掉了吗?
  • 亲亲狐夫,彬彬有礼

    亲亲狐夫,彬彬有礼

    第一世,她是神女,他是妖尊,他为救她,带着她的一缕残魂堕入人道轮回。第二世,她是阁老之女,他是朝廷重臣,君上赐婚不得不结为姻缘,却不想他心中住着另一个女子。第三世,她是大龄剩女,他是娱乐界大佬,她自小对他胡搅蛮缠,他对她避之不及。因为一场绯闻一个孩子,他们一同扯证。
  • 情陷男上司

    情陷男上司

    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郑涵在进入一家公司后,遇到了英气逼人的老板于毅。因为一直缺少父爱,她把于毅当做自己的长辈一样,贪恋他的关怀。后来在一次旅行中,郑涵遇见了已经有未婚妻的陆成,她只是看了他一眼,便把一辈子的思念留给了他。在旅行结束后,郑涵回到公司发现新来的领导竟然是陆成,于是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开始展开。一个是为了爱毫无保留又以死相拼的人,一个是见色起意的花花公子,他们之间究竟会是怎样?最后又是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