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4600000040

第40章 那些人,那些事(1)

老鞋匠

如果结识一个人凭缘分,那么理解一个人靠什么呢?

我认识老鞋匠戴维已有3年,而我所住的这个加拿大北部小镇的人认识他恐怕不少于30个年头了!可每当镇上的人们提到他,似乎总是讷讷无言。老戴维的鞋铺门面很寒酸,窄长的一块薄板上写着几个斑驳的字:戴维修鞋铺。没有时间表,没有任何广告性质的装饰。如果不是那块牌子,这个门面几乎看不到一点点的商业气息。

我第一次去老戴维的鞋铺是个雨天。走进不宽的门,里面是狭长的工作间。浓浓的胶皮味和一种鞋子散发出来的气味混合着潮气扑鼻而来,令人难以久留。

“有人在吗?”暗淡的光线里,老鞋匠戴维悠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把要修的鞋递给他,老戴维头也不抬,鞋子在他手中转动着,那麻利的动作,那庄重的神情,俨然就是一个收藏家在把玩自己的心爱之物。待我准备告知他何处要修补时,老戴维已经移步到柜台里,取出一个黄色纸片,重重地在纸片的上半截写下“8元”递给我,然后撕开下半截纸片放进鞋里,整个动作在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了。他始终没抬头看我一眼,便消失在幽暗之中。

我愕然地接过那上半截纸片,“什么时候取呢?”我呆呆地问道。“总是明天取。”黑暗里传来他含混的英国口音。

房东告诉我,全镇子的人都知道老鞋匠的工作时间是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上午九点半到下午六点半,而今天交去的鞋子,总是明天取。房东还告诉我,老戴维是孤身一人,孤单了一辈子了。

加拿大地广人稀,仿佛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孤独之中,整个社会都被孤独所笼罩。而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孤独氛围里,并被孤独的人们悲悯为孤单者,那该是何等的境地啊!

我再次走进老戴维的鞋铺时,他蹒跚地迎出来,接过我的半片纸片,找到鞋子。他这次抬起头来,用他那不很灵光的眼神打量我。我也注意到他长着一张普通而平静的脸,稀疏的白发滑过高高尖尖的鼻子,依然没有遮盖住额头上那被岁月犁出的皱沟。

“新来的?”他认真地盯着我这张东方人的脸。天哪,三年多了,我就住在离他不过几步之遥的地方啊!我苦笑:“我是这里的留学生。”老戴维恢复了原态,习惯地垂下头,用自己的手掌在鞋面上细心地、缓慢地擦拭了几下。老人下意识的动作,唤起我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冲动,仿佛这双皮鞋,经老人的手掌一擦,顿时发出了夺目的光亮!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8块钱。老戴维将其中的3块放回我的手心。“学生,只收5块。”没等话说完,他又消失在昏暗中了。

昏暗中,我的周围依旧弥漫着那种鞋铺的气味。可这次,我没有像上次那样仓皇离开。我的眼睛湿润起来。

我开始注意起老鞋匠戴维,期待着能更多地了解他,读懂他这本无言的书。从人们口中,我听到了一些关于他的传说。

戴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农庄里。二次世界大战时,一颗德国纳粹的炸弹击中了戴维的家,炸死了经常争执的父母和整天爱唠叨的爷爷,戴维也被炸得昏死过去。当一个海员从燃烧着的瓦砾中救出他时,发现这孩子还活着,于是便带着他漂洋渡海来到加拿大。这个海员后来怎样了,以及戴维是什么时候住到这个小镇来的,人们大都不得而知了。

镇上的老人依稀记得,戴维来时还是个壮汉,来到小镇后就开了这个修鞋铺,一开就是30年。戴维性格内向,眼神又不好,人到中年还没个对象。镇上酒馆的老板娘几经奔走,终于撮合来邻镇的一位憨厚姑娘,约好下午1点见面。地点也选得很浪漫:两镇一湖之隔,湖中一堤连通两镇,堤间有一片茂密的紫丁香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可闻到花草芳香,可看到湖绿水蓝,他们就约在这石凳上见面。可是,整整一下午过去了,鞋铺门口修鞋和要取鞋的人一直没有看到戴维,等到晚上,戴维仍不见踪影。大家猜测是出了事,小镇人都胆小,于是报警。等到响着警笛的警车从80英里外飞驰而来时,戴维回到了镇上,打开了自己鞋铺的门锁,此时,挂钟的时针已经指向夜里11点20分。

原来,他的约会并不顺利。憨姑娘准时到了堤上,在堤南的石凳上坐定;戴维更早来了半个多小时,就坐在堤北的石凳上。两人都坐得稳稳当当,憨姑娘不知郎君在堤北,鞋匠也不知伊人就在堤南。两人背对背隔着湖堤静静地等着。下午3点,憨姑娘起身悻悻而去;戴维坚持不懈,直等到银月当空。且不说镇上的人及警员如何看待,老鞋匠从此恒下一心:不再赴约。

我发现,如果不是因为修鞋的生意,老戴维几乎是与世隔绝地生活着。他唯一的“交际”活动是收工后提着装满干面包渣的小木箱去后山坡喂鸟。

每一天,老戴维都会穿过遮天蔽日的枫林,来到溪流边的草地上。他把装着食物的小木箱往草地上一放,早就等着他的小动物们便热烈地围将上来,有飞禽——白色的鸥、蓝色的鸭、青色的雁;有走兽——黑色的松鼠、黄色的田鼠、灰色的野兔。我看见,老鞋匠陶醉地眯起眼睛,然后把食物抛撒向它们,似乎口中还念念有词……当月亮升起时,他便会孤独地走向被月光洗过的羊肠小道,回到他的鞋铺里去——在那里,他已经孤单地度过了30个春秋,而且还会孤独地过下去!

是什么使他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呢?我困惑不已。这时,突然传来的一个消息震撼了我:在戴维移居到小镇之前,曾因伤害罪被判入狱10年。被他误伤致残的人,正是他的救命恩人——那个海员,案由是因为一位可爱的舞娘……我明白了,戴维修鞋的手艺一定是他在监狱服刑期间学会的。但我无法知道的是,他在学会修鞋的同时,是如何承受着内心的自责……那该是何其痛苦的一段苦旅啊!难道他依然深陷在其中不能自拔吗?难道他是用一生的孤独来赎罪吗?

今年的雨水特别充沛,充沛得使小镇上唯一的教堂都塌了顶。镇长和教长联合出了公告,请求人们解囊捐助,翻修教堂。

一天下午,我把一张崭新的50元钞票郑重地交给教长史密斯先生。

“你是学生,捐钱就免了,”他微笑着,“你可以来做义工啊!”

史密斯先生开始告知我关于翻修教堂的义工计划。这时,我远远地看见老鞋匠戴维蹒跚走来。

血红的残阳挑衅着他那双不大灵光的眼睛,他的头几乎垂到胸口。“你好啊!”史密斯先生总是那么微笑着。老戴维依然没有抬头,将一个小小的信封轻轻地放在捐赠桌上。镇上所有的人都晓得,老戴维从没进过教堂。他的捐献让史密斯有些不安。“啊,戴维,等一等,我是说,”史密斯的语法似乎出了问题,“如果你觉得孤单,不不,我是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由衷地邀请你参加教堂的礼拜……”老鞋匠没有回答,淡然地做了一个会意的表示,背影一晃一晃地融入晚霞的光芒之中。

工作人员打开老鞋匠的信封,一张支票飘落在人们眼前,上面重重地写着:捐给教堂5000元。

人们面面相觑!如果修补一双鞋子收取5元,就算修补鞋子1分钱成本也不用,就算他不吃不喝,老戴维要补多少双鞋子、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积攒出5000块钱?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起来。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小城故事

1998年初秋,一场意外的车祸把我带到了密苏里大学所在的小城哥伦比亚。出事的是我先生的大姐海伦,她是密苏里大学的访问学者,在搭乘一位校友的汽车时,车子因轮胎爆炸翻出了高速公路,她被摔断了腰椎和两根肋骨。

海伦住在外科一个特殊的病房,这种病房我在国内没见过。那是一个环形大房间,外科所有需要手术和术后观察的病人都住在这里。大约有十几张病床,床头朝墙排成一圈,之间用帆布帘隔着。房子的中间是开放式的工作间,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观察照顾每个病人。

海伦无力地躺在病床上,身体一动不能动。只有右手攥着麻药点滴注射器的控制开关,疼痛难忍时就按一下按钮,自己打一滴麻药。她的腰椎手术安排在星期四上午,在此之前主要靠麻药止疼。

这里虽然是医院,但药味儿并不浓,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人情。病房门口挂着关于病人权利的条款,在这里,病人就是上帝,而上帝的权利不容侵犯。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对病人态度都很好,对病人家属也很礼貌。神职人员每天逐一到病人床前问候,按照病人的意愿为他们祈祷。每天的探视时间从早到晚多达五六次,每次半小时,非探视时间如有需要也可以探视。医院向病人家属免费出借呼机,病人和医生有事可以随时呼叫家属。我是因为海伦受伤来到这里。白天多数时间我都呆在她床前,她睡着了我就在一旁看书,晚上我也等她就寝时才离开。对于我的滞留,医护人员并不介意。相反,他们主动告诉我饮料和日用品放在哪里,海伦需要时由我自己拿,有的人还拿来果汁给我喝。病房的“管家”是个年近六旬的胖大妈,每天早上我在门口一探头,她便热情地招呼道:“进来吧,你大姑子已经醒了。”

晚上我睡在病人家属休息厅。病房的门正对着一条长走廊,走廊另一头的右侧向里凹进去一块,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厅。厅里有电视和报刊架,靠墙的三面摆着沙发和沙发床,白天坐人,晚上睡觉。留宿的家属可以从医院管理处领铺盖,第二天早上由清洁工统一收送洗衣房。休息厅隔壁的卫生间有盥洗室,医院也有供病人家属使用的浴室。早上和中午我在医院餐厅买饭吃,晚饭由海伦的朋友老刘接我到他家去吃,或是送饭到医院。

我住在医院的第一晚发生了一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那天,在家属厅留宿的只有我一人,接近午夜,走廊里一片昏暗,静得让人心里发毛。我和衣躺在大厅一角的一只长沙发上,眼前不断出现电影《午夜两点》中那个杀人女婿的两个手指头。真的是在两点钟,一阵重重的脚步声把我惊醒。朦胧中,只见一个黑人大汉走进来,“呼啦”一下拉开对面墙角一张沙发床,“呼”的一声倒头便睡,我这里还惊魂未定,他那边已然鼾声如雷。事后我听说,他是因为太太生孩子而留宿“待命”的。

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第二天中午,我正在休息厅吃面包,一个高大端庄的白人中年男子走进“屋”,冲着我微笑而来。“你一定是小芹,绍华(海伦的中文名)的弟妹了……”

“你怎么会知道?”我莫名其妙。这里除了海伦和老刘,没人知道我的名字。

他说他叫阮迪,是城里教堂的牧师。他听中国教友说海伦受伤住院,她弟妹从亚特兰大赶来照顾,便打听到我的名字来找我,看我有什么困难,他能为我做些什么,这里只有你一个中国人,你当然就是小芹。“你好吗?”他亲切地问。

我们一起去看海伦。阮迪问过她的伤痛后,问要不要为她祈祷,海伦微微点点头。“亲爱的主啊,请保佑绍华……”阮迪满面虔诚。

阮迪前脚刚走,“困难”后脚就到了。学校外国学生办公室主任詹妮特找到我,说海伦没买保险,这不符合移民法(在美国,外国学生学者必须上医疗保险),眼下受了伤也得不到赔偿。不过现在按规定补办保险,如果运气好,或许能申请到一笔“前疾病”赔偿金。詹妮特给了我一份医疗保险申请表,我填了那张表,为海伦交了那学期150美元的保费。

第二天上午,医院一位女工作人员也找到我,说海伦的医疗费估计高达六七万美元,因为她没有医疗保险,这笔钱医院将向州政府申请,但如果州里不批,病人还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她还说,海伦手术后如果情况正常,按常规将被转往康复中心。但医院是救死扶伤,有钱没钱都得救人,而康复中心则不是无条件地接受病人,所以要我早做打算,提前为海伦养伤找好住处。

女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好,话说得也很中肯,然而现实无情,我一时感到很无助。海伦重伤在床,她丈夫在国内一时还来不了,我不能和他们商量,那样只会增加他们的精神负担。可我只是一个学生,从外乡来,我上哪儿去弄几万美元,又去哪儿为她养伤找住处呢?万般无奈之下,我拨通了阮迪的电话。

十几分钟后,阮迪应约而来。我把女工作人员的话告诉了他,鼻子一阵阵发酸:“阮迪,我该怎么办,你能帮我吗?”他让我不要着急,说他去找教友们想办法。

送走阮迪,我的呼机响了,是病房的胖大妈叫我去见哥恩斯大夫,海伦明天上午要做手术。

海伦很幸运,哥恩斯大夫是美国最好的腰椎专家,在国际上也颇具盛名。他经常到美国和世界各地做手术,在本院的时间并不多。而海伦这次受伤,他刚好在家,并决定亲自为她做手术。

哥恩斯五十开外,相貌和气质均属一流。他和阮迪给我印象最深的都是眼睛,但他们的眼神却不尽相同。阮迪的目光和蔼可亲,让人觉得一见如故,自然而然地想向他倾诉。哥恩斯的目光则镇定异常,使人信心倍增,觉得世间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儿。“你是病人的弟妹?我听说你在亚特兰大上学,耽误了课来照顾她,你这样做很不简单。”哥恩斯称赞说,随他而来的几位助手也在一旁点头微笑。

我这下才明白,怪不得这里的医生护士对我那么友好,原来是我的行动超出了美国人的常举。

“你放心,”他又说,“病人的情况很稳定,明天的手术一定能成功。”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汪剑钊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汪剑钊诗选

    《汪剑钊诗选》是《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的其中一册,语言冷峻。作者忧患意识强烈,针对现实问题勇于发出时代强音,不仅重建了诗歌的艺术秩序,还让读者从黑暗中看到美好人性的存在。
  • 萧红精品集

    萧红精品集

    萧红的作品没有贯穿始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带有散文式的自由、洒脱的特点。萧红独特的女性写作才华,使她的作品拥有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萧红是鲁迅的忠实追随者,曾参与编辑《鲁迅全集》,受鲁迅影响至深。本书选编了萧红作品的大部分,从中可以领略她的思想和艺术才华。
  • 丁玲全集(2)

    丁玲全集(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静静流淌的河

    静静流淌的河

    诗歌如同音乐,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产生出动人心弦的共鸣。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回吟咏。晦涩的音调,神秘的隐喻表达悲哀、失望、痛苦和死亡。视觉,听觉,幻觉在字里行间起舞。沉睡的石雕,断碣残碑,空旷孤寂的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流,令人心酸的落叶,等等,伴随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绽放。
热门推荐
  • 属于少女的一千零一夜

    属于少女的一千零一夜

    每晚都是一次神秘的旅行,带着那些年少的遗憾,每一个出现过且又模糊的身影,穿梭与每一个小星球,开启一段段美好的故事……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 快穿反派女配A炸了

    快穿反派女配A炸了

    新书《小仙女稳拿HE剧本》,欢迎收藏吖~ * 沈怜死了,系统告诉她,要想复活就得获取别人的悔恨。系统:小姐姐,要想让人渣悔恨,我们必须得……卧槽!你干嘛呢?!Σ(?д?|||)??沈怜:悔恨,不存在的!这些人渣,让我打了再说!系统:小姐姐,你这样是得不到他们的悔恨……卧槽槽槽!我的宿主A炸了,一言不合就走上人生巅峰。#小姐姐心狠手辣A爆全场,了解一下?#
  • 陌路情断,缘分为何物

    陌路情断,缘分为何物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的诺言你早已忘记,你说过要和我浪迹天涯,我知道你的身份不允许,我不奢求,你说过要娶我当你妻子,可是在成婚当天新娘不是我,你说要帮我报仇,结果我灭家仇人是你……这世道究竟还要我失去多少,才肯罢休。
  • 嗜血庄主霸宠妻

    嗜血庄主霸宠妻

    【宠文微虐】她只是傻的单纯,爱人劈腿,又遇恶魔男。神秘的山间别墅,楼顶种满妖娆的嗜血玫瑰,惊惧下失足,香消玉殒。重生后巧遇与深爱的人相貌一样的男子,而她却被恶魔男强娶为八夫人……他化身恶魔,集万恶之灵施下血咒,诅咒她“生生世世亲缘淡薄,爱而不得”。他已不能满足每一世轮回看着她痛苦挣扎,行逆天之举,以万人之血浸染玫瑰,将她的灵魂召回身边,让她为奴为婢,一面占有她,还要一面宣誓主权……盛宠之下,爱恨纠葛,她浑然不知的将手中短剑刺向他的胸口……
  • 木欣欣,

    木欣欣,

    两年前的匆匆一瞥,如今两人同被周围人报上某恋爱综艺。再次相见,林欣大三,叶修远从国外回来创业……
  • 超少年TFBOYS之十年的约定

    超少年TFBOYS之十年的约定

    在还没遇到她们(三位女主)之前,他们(TFBOYS)是不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遇到她们(三位女主)之后,他们(TFBOYS)懂得什么叫做爱了。但他们(TFBOYS)一次次让她们伤心难过,最终她们(三位女主)选择离开了他们(TFBOYS)。但在十年约定演唱会那天,她们(三位女主)回来了,而他们(TFBOYS)三不知道她们(三位女主)居然在演唱会现场,而且这次回来,她们(三位女主)带着另一种身份回来。(第一次写作,写得不好请多多包涵啊,以下都是虚构作品)
  • 外婆回魂夜

    外婆回魂夜

    在外婆离世的第七个晚上,发生了一幕至今难忘的事,记得那是一个较冷寒冬,深山老林的高山上住户少之又少加上高大的老树和高山掩盖的缘故很早就觉得天色暗沉了,我坐在火炉旁烤着一对长满冻疮的小脚,在那儿发愣一动不动、尽管脚上的冻疮伤疤很是疼痛但我仿佛也没什么知觉,我依旧静静的看着炉中的火焰,不知何时我被一般浓烈的睡意给合闭了双眼,在半睡半醒中我走进了一个梦中,也可以说这是现实不是梦,也不知道是梦还是现实,但在梦中我眼前和当时的场景一模一样,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同样是我在火炉旁取暖烤着一双长满冻疮的小脚,唯一不同的是火炉旁多了一位外婆在匆忙的给我做一双棉鞋
  • 搞怪精灵:皇上你给我记住

    搞怪精灵:皇上你给我记住

    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架空时代,又莫名其妙的当上一个冷宫皇后!说她倒霉?这还不算,因为在别人眼里她不仅是一个邋遢皇后,更是一个皇帝用来压制她爹的人质!不过好在,如今的她跟以前的那个她已截然不同了!妃子来挑衅?!收拾她!不手软!皇帝来示威?!不理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活在昨天

    活在昨天

    昨天一去不复返!如果真能回到昨天,我们该做些什么?让故事的主角林风承载我们的奢想,活在昨天,酣畅淋漓地刺透这苦闷的现实!
  • 请叫我魔神大人

    请叫我魔神大人

    废柴童轩,受尽屈辱,却意外觉醒体内极品血脉,从此逆天改命,心法秘籍一点就通,玉女佳丽不引自来,可他却不知,在这极品血脉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天之谜,他将面临怎样的抉择,又将接受何种挑战;“无论你是谁,你若挡我,我必杀之!”“这是我的道!也是我的命。”······血染楼阁素红颜,羌穹一世笑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