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7400000092

第92章 清(7)

姚莹

姚莹(1785~1853),清末爱国将领。字石甫,号明叔,又号展和。安徽桐城人。姚莹关心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倡导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爱国志士的先驱者。他以坚决捍卫祖国神圣领土台湾为己任,以其卓著功勋而名垂青史。

一、关心国运坚决主战

姚莹小时,受到严格家教,师承祖父——桐城派大师姚鼐。他出身科举,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姚莹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与龚自珍、魏源等人交往投契,甚为相得。他注重现实,关心国家命运,常写文章指陈时事利害。嘉庆二十一年(1816)起为官福建,先后任平和、龙溪县令,三年后调往台湾,署海防同知。道光十一年(1831)改发江苏,历任元和、武进知县,迁高邮知州,不久提为淮南监掣同知,护理两淮盐运使。其间颇有政绩,数次被林则徐、陶澍等著名的封疆大吏荐举,认为他才大可用。

道光十七年(1837),因姚莹熟悉情形,被升任台湾兵备道。当时,鸦片输入愈烈,危害日深,姚莹深知这不啻国难当头,因而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在去台湾之前,姚莹就非常注意了解西方各国的情况,读过当时还不多的几本介绍外国的书籍,敏锐地感到西方殖民势力的威胁。他曾提醒清政府注意英国侵略者的野心,早做准备。特别是在禁烟之后,他认为英国决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英军于道光十九年(1839)夏季开始侵犯中国南部海疆。强敌压境,姚莹坚决主战。姚莹知道,台湾孤悬海外,远离大陆,战守困难,稍一疏忽,后果不堪设想。但他坚信民心可用,因此他一到台湾,便与总兵达洪阿“预为战守计”,团结全台文武军民,筹备海防。命令所属各级官兵,修整炮台船只,铸造枪炮弹药,训练水师,加强巡逻,坚决打击鸦片走私,防止敌船偷渡。

二、保卫台湾名垂青史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英国舰船四十余艘及4000名士兵到达中国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不出姚莹所料,七月十七日,一艘英国侵略军的双桅帆船,在我台湾西南沿海游弋了两天之后,偷偷驶进鹿耳门,伺机泊岸。这时,在英船北侧的海面上,姚莹派出一队兵船,枪炮齐鸣,敌船四周顿时腾起一股股冲天的水柱。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英船惊慌失措,一面放炮抵抗,一面狼狈而逃。由于姚莹准备充分,英军侵袭阴谋遭到挫败。慑于台湾沿岸的严密防务,英军整整一年没敢冒险进犯。

姚莹并没有放松自己的警惕。他积极防御,把台湾17个重要海口和澎湖七口全部设防,同时经常派人或亲自巡视察看。在他的主持下,台湾防务日渐巩固。

第二年七月,英国又派三桅船舰三只,第二次侵入台湾,但因无机可乘,怏怏而退。九月十三日,转而靠近鸡笼港(今基隆),向我海岸炮台开炮。我守军奋勇还击,炮中敌舰,敌舰桅杆中折,死者不计其数。这时,鸡笼附近四乡居民、“屯丁乡勇”、守军水兵合于一处,围追堵截,大获全胜,共击毙和俘虏敌军160人,获新式大炮十尊。十月十九日,英军再次窥伺鸡笼,声言必要救回被俘英军。台湾海岸守军开炮还击,军民携同作战,终又将敌军击退。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清与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主和派妥协投降,把战争责任推给了抵抗派。在议和交换战俘时,英人璞鼎查诡称曾被姚莹俘虏、处决的英军是“遭风难民”,姚莹抗英之举实乃“冒功欺国”。清朝大臣怡良等人对此随声附和,姚莹和达洪阿竟被坐罪逮问。这一决定震动朝野,多有“见其功,未见其罪”的议论;特别是姚莹与之共同抗战的台湾军民,更是义愤填膺。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月,姚莹被解到北京。在内外舆论的压力下,道光帝也感到致罪于姚莹不合情理,便在姚莹入狱六日后,降旨以同知直隶知州,发往四川效用。不久,又遣往西藏治狱,往返六七千里,道经绝漠,历尽辛苦。

在藏期间,姚莹尽管身遭贬谪,环境恶劣,他仍搜集了大量有关边疆的材料,了解周边各国的情况,写下了长达60卷的介绍西藏地区、藏外以至西洋各国情事、诸教源流的《康輶纪行》一书。

道光二十八年(1848),姚莹病返原籍。道光三十年(1850),咸丰帝登位,他被重新起用,任广西按察使。咸丰三年(1853)病逝。

葛云飞

葛云飞(1789~184t),清末爱国名将。字雨田,又字鹏起。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父葛承陛,曾任江西长淮千总。鸦片战争中,葛云飞曾镇守定海,率领军民英勇地反击了英国侵略者。

一、以正以诚唯忠唯勇

葛云飞从小就志向远大,既好读书,又爱习武,努力学习军事。他30岁考举人,35岁考中武进士,先后任浙江水师守备、瑞安协副将。经过五次提升,于道光十九年(1839)擢任浙江舟山群岛定海镇总兵。著有《制械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及诗文数十卷,后人誉称他是“文武兼通”的将领。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这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名言。葛云飞十分敬仰岳飞,更是把这两句话牢记心底。他在戎马生涯中,特别注重严于律己。他以诚待人,正直清廉,勇敢刚毅,爱兵如子,身先士卒。他的品德,也感染了属下官兵。

葛云飞在浙江瑞安任副将时,亲笔写过一副对联,并把它悬挂在将府的大厅里。这副对联是:“持躬以正,接人以诚,任事唯忠,决几唯勇。”充分表达了他为国为民、一心报国的志向。道光十九年,他任浙江定海镇总兵时,随身携带了两把宝刀,一把刻着“昭勇”二字,另一把刻着“成忠”二字。意思是卫国杀敌,生死不惜。一副对联,一对宝刀,是葛云飞一生忠于自己誓言的历史见证。

二、反对投降收复定海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英国侵略者对我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七月,英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强占了定海。这时,葛云飞因父亲去世正在原籍服丧。一得知定海失守的消息,他立即奔赴镇海前线,担负起御敌守土的重任。

定海失陷后,清廷派投降派的首领之一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办理军政要务。伊里布主张对英妥协,放弃定海,葛云飞坚决反对,他认为定海是控制整个华东地区海上交通的咽喉,一定要收复。伊里布不但不支持葛云飞的主张,反而强迫他参加同英国侵略军的妥协谈判。在谈判中,葛云飞立场坚定,针锋相对,对英国侵略者提出的无理要求坚决予以驳回,谈判没有达成协议。

道光二十一年(1841)一月,葛云飞要求亲自带领军队,水陆两路挺进,迫使英军交出定海,然后释放俘虏。伊里布迫于当时形势,勉强采纳了葛云飞的意见。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鹏、江浙处州镇总兵郑国鸿随调协助葛云飞收复和守卫定海。英军见清军来势勇猛,只好先撤出了定海。

同年八月底,英军第二次北犯。葛云飞请求上级增兵支援,但一直得不到支持。九月,英军头目璞鼎查率舰船29艘、海军两千余人,再次进犯定海。九月二十六日上午,葛云飞得到英军开始进攻定海的消息,即于玉、郑两总兵共同部署战斗任务:王锡鹏守城西,郑国鸿守城西南,葛云飞守易攻难守的半塘。三总兵与部属一同宣誓:“城亡亦亡,不离定海半步!”从九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英军动用四十多艘舰船,一次义一次地发动进攻,仍未能占领滩头阵地。这五昼夜的激战,定海5000名守军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英军有精良的武器,并不断地得到增援,清军装备落后,使用土炮、原始刀箭,孤军无援,粮弹不济,伤亡惨重。

十月一日,英军经过充分准备,集合所有兵力,发动全面进攻。王锡鹏、郑国鸿在激战中相继牺牲,城西和城西南阵地失陷,敌军向葛云飞坚守的阵地蜂拥而至,三面夹击半塘。葛云飞头扎青巾,身穿麻袍,脚登铁齿靴,冒着敌人的炮火,一边指挥战斗,一边亲手操炮轰击敌人。最后,他带领剩下的二百余名勇士冲向敌阵,与敌人肉搏厮杀,吓得敌人胆战心寒。葛云飞在全身布满四十多处战伤的情况下,还亲手杀死了英国军官安突德。葛云飞也力尽牺牲,定海失陷。

裕谦

裕谦(约1795~1841),清末爱国将领。原名裕泰,博罗忒氏,字鲁山。蒙古镶黄旗人。裕谦为官清廉,思想开明,忠君爱国,英勇对敌,表现了反侵略的英勇气概。

一、为官清廉思想开明

裕谦家世代为官,他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历任知府、按察使、巡抚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署理两江总督。他为官清廉,比较关心民间疾苦,特别注重教育,曾动员各地捐款兴办义学。

道光二十年六月,鸦片战争爆发。七月,英军北犯福建、浙江,攻陷定海,两江地区震动。九月,道光帝听信琦善谗言,将力主抗战的林则徐革职查办。裕谦痛恨琦善之流的投降媚外,上疏为林则徐极力辩护。他还接受林则徐的推荐,把魏源聘为幕僚。

同年九月,裕谦由宝山赴上海,切实整顿东南防务。他查明江苏沿海口岸原有炮台多陈旧不堪,建议添铸3000~8000斤的大炮数十门,重建炮台,分口排立,严阵以待。他在江宁省赶制盘螺丝抬炮1000杆,分发水陆各营,选精壮兵丁,勤加练习。次年春,裕谦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裕谦认为,英军船坚炮利,我水师暂避其锋,乃权宜之计。他主张简练水师,讲求船械,以为长治久安之计,流露出学习西方船械的开明思想。

英军退出定海后,裕谦认为事情并未结束。他抓紧时间救济、招抚难民,严禁官兵骚扰百姓。对于有过汉奸行为的人,他分别情节,只惩处首犯,小有过失者则教育了事。他广征武士,还出告示奖励人民擒杀侵略者。

裕谦估计英军可能再犯,对于定海防务提出了60条详细意见,包括增添陆军,添拨大炮,制补军械,修理制船,浙江提督按年巡阅定海等项。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他的这些主张并未能完全实现。

二、殚竭血诚身先作则

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战事再起,璞鼎查率军犯厦门,总兵江继芸力战牺牲。裕谦得报,一面飞调江宁北旗官兵800名,寿春镇标官兵1000名,兼程前来镇海以便调遣。当时镇海军兵数千,裕谦直接指挥的不过徐州一部及手下亲兵,其余军队皆隶属提督余步云。裕谦与余步云约好分险驻军,由余步云守招宝山,知府黄冕守金鸡山,裕谦坐镇军中。余步云本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懦夫,竟称病不来。

十月一日,英军攻陷定海,镇海危在旦夕。英军集结北上,全力扑向镇海。裕谦知道镇海兵单,援军未至,余步云又首鼠两端,知道事无可为,决心以死报国。他激励将士凭城固守,同时将军中全部文件转移至嘉兴行馆,安排家属后事,遣散幕僚,让他们暂避城外数里。

十月十日凌晨,英军兵临城下,裕谦登城督战,他亲擂战鼓,士气大振,一时间硝烟弥漫,杀声震野。但由于余步云临阵逃窜,致使宝山军无主帅而溃散,牵动金鸡山阵脚,黄冕军亦败。英军乘势猛扑,一时枪炮齐发,弹如雨注,清军的原始武器抵挡不住,守兵皆散。

裕谦见大势已去,悲愤万分。他徒步下城,向着西北方向叩头遥拜,举身投水,被千总马瑞鹏救出。英军恨裕谦入骨,出十万金购其尸体,马瑞鹏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把裕谦秘密送一小船上。舟行五里,裕谦停止了呼吸,但死不瞑目。追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号“靖节”。

海龄

海龄(?~1842),清末爱国将领。郭洛罗氏,满洲镶白旗人。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历任骁骑校,张家口守备,大名、正定总兵,西安、江宁副都统,京口(今江苏镇江)副都统。

一、誓死抗英巧击敌军

道光二十年(1840),英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相继侵占了厦门、定海、上海。七月,英军出动军舰七十余艘(其中两艘各装备有大炮74门),士兵七千多人,沿长江西犯,威逼南京门户镇江。当时,镇江城外各地由浙江参赞大臣齐慎、湖北提督刘允孝各率兵两千余驻守;镇江城内只由海龄率旗兵千人、青州兵600人防守,城防武器仅有土炮二十多门,敌我双方力量悬殊,镇江危在旦夕。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海龄挺身而出,勇敢地挑起抗击英军的重担。

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海龄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工作。如察看地形,调整炮位,抢修工事;亲率守军操炮练武,提高杀敌技术;将大部分旗营官兵调进城内,增加城防力量;预付半年军饷,激励部队奋力作战;清查户口,严防奸细混入城内,等等。同时,还组织群众,要求城内居民收集大刀、长矛、短剑以及砖瓦碎石,和军队一起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巷战。

同类推荐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时光荏苒

    时光荏苒

    本书是著名艺术家,编剧李苒苒老师的传记,记录了李苒苒老师的一生经历,其中大部分经历与中国电影发展息息相关。
  • 深不可测:刘伯温

    深不可测: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乱世攻城略地,拿下元朝万里江山;盛世安邦治国,定下大明百年基业!翻开本书,领略千古谋臣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刚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在刘伯温的指引下,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翻开本书,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用尽一生去找你

    用尽一生去找你

    精灵使少年消失时眨眨眼,阿酒记得来找我哦。
  • 陌上雪无殇

    陌上雪无殇

    雪山之巅男子轻轻抚摸着躺在冰床上的女子,如玉的模样,倾城的容颜刻在了心上,喃喃自语“颜儿,待我杀了楼如玉,灭了那群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就来接你去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去过你想要的生活,你说好不好”雪无殇:凤阳,若是我败了,就替我做一件事凤阳:你说雪无殇:带她去一个世外桃源,替我好好照顾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莫一兮

    莫一兮

    我莫一兮,只争天下第一!道有何用?不减哀愁。如果入道要忘情,我宁可平庸至死!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 疼痛的夏天

    疼痛的夏天

    如果有一天,时光可以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紧紧抓住你的手,不会让你离开我可惜没有如果,也没有重来......我的痛,我的伤,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艾小小,你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女孩了,在没了哥哥的瞬间,你就失去了一切
  • 武霸乾坤

    武霸乾坤

    在这个以武入道的世界,天才少年陈子生不小心被害,失去了全身修为,机缘巧合下进入家族的轮回洞天内获得朱雀心诀,并且在三千蛮荒之地结识九尾灵狐,经过层层锤炼之后,从此纵横天下,霸气乾坤!
  • 西游百年后

    西游百年后

    距离西游结束好像已经过去几百年了,金蝉子将大乘佛经待会长安后,佛学在大唐境内似乎达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西天极乐也成为了各位贵族最向往的地方。也正因如此,西天的大能从中获取的信仰之力也不可同往日而语,我们的故事也是从此处开始的。
  • 坐看浮云起时

    坐看浮云起时

    那晚过后,我们之间变了,这叫什么呢,恋人未满吧
  • 懒公主的复国路

    懒公主的复国路

    海棠本性懒散,最大的愿望是可以悠哉悠哉的过日子,不用为什么事烦心,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但身为天才老板的她却不得不每天窝在办公室。在意外中海棠穿越了,正在享受自己梦想的惬意生活却……“公主请接下这大任吧”“你们认错人了!呵呵!”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