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7400000069

第69章 元(2)

察罕

察罕(?~1255),元太祖成吉思汗时的名将。初名益德。唐兀乌密氏人。其父曲也怯律,为西夏之臣。察罕跟随成吉思汗征金伐夏,多有战功。死后赠推忠开济翊运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河南王,谥“武宣”。

察罕勇武过人,少有奇行。一日牧羊于野,将牧杖竖立在地上,然后脱下帽子置于杖顶。便对着牧杖跪拜歌舞。适成吉思汗出猎,见此状便好奇地问其原因。察罕对日:“一人独行,帽在上则尊;二人行则年长者尊。今我乃一人独行,故致敬意于帽。且闻有大官至此,所以先以帽为尊,习学一下礼仪。”成吉思汗听后感到非常惊奇,觉得这孩子非同一般,便带他一同回宫,命察罕在内廷办事。及至成年,成吉思汗赐其姓为蒙古,并将来自弘吉剌氏部的一名宫女赐给他为妻。

察罕随成吉思汗进军云中(今山西大同)、桑干河(今北京永定河)。又至野狐岭,金将定薛拥重兵守野狐岭。成吉思汗派察罕窥探敌军虚实。察罕回来说,敌虽有重兵在此,但其马足轻动,军容不整,不足畏惧。于是成吉思汗命令全军鼓行而前,遂破金军。后又围白楼七日,察罕勇猛冲锋在前,又力拔之,成吉思汗以功升他为御帐前首千户。

之后,察罕又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攻孛哈里、薛迷思干二城。当时回回国主札剌丁拒守铁门关,蒙古军难以进入。察罕先驱开道,斩其关将,力拔铁门关,札刺丁部下遂投降。蒙古军攻西夏,首破肃州(今甘肃酒泉),进师甘州(今甘肃张掖)。守甘州者,正是察罕之父曲也怯律。于是察罕写了封信,用箭射于城中,欲使其父献城投降,并致言愿求见其弟。这时,他的弟弟方13岁。曲也怯律命其登城上高处以见察罕。成吉思汗也派使者进城,劝喻曲也早降。曲也副将阿绰等36人合谋,并杀曲也父子及蒙古军使者,拒守不降。察罕悲痛万分。成吉思汗也十分气愤,遂令蒙古军士全力攻城。察罕不顾矢石,率先登城而上,杀守城兵将十余人,蒙古军士俱登城而战。甘州城破,成吉思汗欲将全城人俱坑杀之,察罕进言:“百姓无辜,只杀阿绰等人即可。”于是捉杀阿绰等36人,抚民而安。西夏残军全部退人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成吉思汗派察罕入城,谕以祸福,西夏主投降。成吉思汗病死军中,诸将擒西夏主杀之。又议屠中兴府,察罕力谏乃止,中兴府百姓免去一场灾难。

太宗窝阔台即帝位,察罕从征河南,皇子阔出、忽都秃伐宋,命察罕为斥侯。定宗贵由即位,赐黑貂裘一件,金宾刀十把,命拓展江、淮之地。

宪宗蒙哥即帝位,召见察罕,赏赐甚厚,命以都元帅职兼领尚书省事。四年后卒。

按竺迩

按竺迩(1195~1263),元前期将领。雍古氏人。其先居云中塞上,父黑旦公为金群牧使。后驱赶着所牧之马来归成吉思汗,终其官。按竺迩随元军伐宋灭金,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元仁宗延延祐元年赠推忠佐运功臣、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封秦国公。谥“武宣”。

按竺迩14岁时,隶成吉思汗子察合台部。曾从察合台于茂林中大猎,先射数麋而中,忽有二虎突然窜出,众皆惊,按竺迩搭弓引射,连发二箭,二虎皆死,由是以善射有胆勇闻名。察合台非常器重并喜欢他。

成吉思汗西征寻思干、阿里麻里等国,按竺迩首立军功,被授以千户之职。后又从太祖征积石州(今青海循化),奋勇杀敌先登其城,遂拔其城。又围河州(今甘肃临夏),斩敌首四十余级。再破临洮、攻德顺,斩首百余级。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尊察合台为皇兄,以按竺迩为元帅。按竺迩指挥士卒自敦煌修建驿站直抵玉门关,从而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南宋绍定四年(1231),随太宗围凤翔。按竺迩分兵攻西南隅。城上垒石乱下,无法靠近。按竺迩挑选了一批敢死士,令其冒石登城。凤翔城终被攻破,斩金将刘兴哥。攻夺凤翔后,按竺迩又分兵攻取西和州。蒙古军奋力拼杀,宋军溃败,按竺迩遂擒宋守将疆俊。宋军余众退保仇池。按竺迩又率军攻下仇池,再力拔平凉,蒙古军军威大震。于是庆阳、原、宁众州俱降。

此时拖雷分兵进入金境,按竺迩便为其先锋。先攻取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当时宋人已烧绝栈道,蒙古军复由两当县出鱼关,驻军沔州。宋制置使桂如渊守兴元(今陕西汉中)。按竺迩借道于桂如渊说:“宋与金结仇已很久了,为何不借我军兵锋,一洗国耻?今我军想借道于南郑,由金州(今陕西安康)、洋州(今陕西洋县)、达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会合大兵以灭金,这并非只利于我军,对宋朝也有利。”桂如渊即派人引导蒙古军由武休关东抵邓州,顺便西破小关,金人大惊,以为蒙古军从天而降。蒙古军直奔钧州(今河南禹县),与亲王按赤台等合兵。在三峰山(今属河南境治),逢天下大雪,金兵冻僵有倒者。按竺迩先率所部精兵,迎击金兵,诸蒙古军随后战敌,金兵大败。金哀宗奔蔡州。十二月,按竺迩又随蒙军围蔡州,城破金亡。

南宋端平三年(1236),元大军伐蜀。按竺迩领炮手兵为先锋。首破宕昌,攻夺阶州,再攻文州。宋将刘录拒城死守,数月没有攻下,间谍探知城中无井,按竺迩就占据了夺其汲水之道,遂率勇士踏云梯登城,杀守卫城中女墙者数十人,遂拔其城。刘录战死。这时,按竺迩又招徕吐蕃酋长勘拖孟迦等十族,皆赐以银符,吐蕃族安。后又率军定陇州(今陕西陇县),遂与人大散关的蒙军会合,并进军成都,克之,遂还师。不久,成都复叛。

元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当时亲王有异谋者,其属将阿兰答儿、浑都海欲图拒关陇。按竺迩因年老,把大军交给其子带领。忽必烈遣宗王哈丹、哈必赤、阿曷马西讨。按竺迩说:“今内难方平,又有人侵乱关陇,岂臣子安卧之时耶?吾虽老,尚能破贼。”世祖忽必烈批准了。按竺迩遂又引兵而出,与阿合马合兵并战。正逢天起大风,白日昏暗,战至下午,大败阿兰、浑都海兵,斩首无法计算。按竺迩与总帅汪良臣获阿兰塔儿、浑都海等。世祖赐书褒扬按竺迩的美德风范,并赐弓矢锦衣。中统四年(1263),按竺迩卒,终年69岁。

兀良合台

兀良合台(1200~1271),元代前期名将。蒙古兀良合人。兀良合台出身将门,其父速不台胆勇智谋名贯一时。

兀良合台初事太祖成吉思汗,时宪宗蒙哥(拖雷长子)为皇孙,年尚幼小,太祖以兀良合台出身世代功臣之家,遂命他护育蒙哥,并分掌宿卫。几年后,合台始领兵随定宗征女真,破万奴于辽东。不久,又随诸王拔都、其父速不台征讨钦察、兀鲁思、孛烈儿诸部。

南宋淳祐九年(1249),定宗贵由驾崩。拔都及宗室大臣议立宪宗蒙哥,然而事情长久未决。四月,诸王大会,定宗皇后问及应立之事,众皆惶恐,无人敢管。兀良合台答道:“此议已先定矣,不可复变。”拔都说:“兀良合台言是也。”议遂定,众立蒙哥为帝。

宪宗蒙哥继位的第二年,忽必烈以皇弟总兵征讨西南夷乌蛮、白蛮、鬼蛮诸国,以兀良合台总督军事。大军进入云南境,又至金沙江。兀良合台分兵入察罕章,即白蛮。所在寨栅,依次攻下。进师龙首关,以待忽必烈人大理国城。

南宋宝祜元年(1253),兀良合台分兵取附都善阐(今云南昆明),转攻合刺章水城。合剌章,即乌蛮。乌蛮大酋高异招集诸部兵来拒元蒙军,蒙古军大破之。蒙军至昆泽,擒其国王段兴智及其渠帅马合剌。之后,兀良合台亲自陷阵鏖战,攻拔城寨。自出师历经两年,兀良合台与其子阿71亡率军平定了大理五城八府四郡,降服乌、白蛮等七十三部,蒙军兵威远近皆知。

宝祜五年(1257),云南平定,兀良合台遣使报捷于朝廷。且请依照汉武帝时故事,以西南夷悉为郡县。宪宗准许。赐其军银5000两,彩币24000匹,授银印,加大元帅。还镇大理。

第二年,宪宗遣使谕旨,约明年正月会军长沙。兀良合台率大军,来到宋朝的内地。大败六万宋军,宋军伤亡很大。兀良合台率军乘胜追击,连下贵州(今广西贵县)、象州,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破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直抵潭州(今湖南长沙)。

这时,忽必烈已渡江驻鄂州(今湖北武昌),派遣也里蒙古领兵两千来援,并加劳问。兀良合台于是从浒黄州北渡,与忽必烈大军会合。

元朝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四月,兀良合台返回上都。12年后卒,终年72岁。

塔思

塔思(1212~1239),元代前期名将。一名查刺温,札剌亦部人。父孛鲁,祖父即木华黎。塔思有英才大略,绰有祖风。塔思勤谨沉厚,宏论深远,出入行阵,多有战功。可惜常年征战,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塔思18岁袭爵,遂至云中。当时金将武仙叛,并带兵围攻潞州(今山西长治)。太宗窝阔台命塔思出兵援救。武仙听说是木华黎孙塔思来,不敢交战,退兵十余里。这时蒙古大军尚未至,塔思只带十余名骑兵窥观敌势,武仙恐有埋伏,不敢进兵。塔思观看完武仙的兵势后,对左右说:“今日已暮,待明早击敌。”是夜五鼓时分,金将移刺蒲瓦袭击蒙古军营,塔思带兵与战,不利,退守沁南。武仙复攻潞州,潞州城陷,蒙军主将任存战死。时在南宋绍定三年(1230)的九月。

十月,窝阔台亲征武仙,派万户因只吉台与塔思复取潞州。武仙得知太宗亲征的消息,急忙带兵乘夜间弃城而逃。塔思率蒙古军从半道截杀叛军,斩敌首七千余级,遂收复潞州。

绍定六年(1233)九月,塔思随皇子贵由东征,平辽东。擒金咸平(今辽宁开原北老城镇)宣抚完颜万奴。

完颜万奴统金兵保辽东六七年之久,至是,遂被平定。

南宋端平元年(1234)七月,塔思朝赴行在(即窝阔台所在之地),当时诸王大会。太宗要亲自出兵讨伐南宋,塔思主动请战,太宗大喜,遂赐塔思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20把,命与五子曲出总领蒙古军南征。于是曲出与塔思率蒙古军首征南宋。

第二年冬,蒙古军攻拔枣阳(今湖北枣阳县)。王子曲出引一部分军队攻打襄阳、邓州。塔思引军攻郢州(今湖北钟祥)。郢州濒临汉江,城坚兵锐,而且城外多战舰。塔思命造木筏,筏成,命汶上县达鲁花赤刘拔都儿率敢死士500人,乘筏进击,而自己则带领骑兵沿江岸发射箭矢,加以掩护。蒙古军敢死士个个奋勇拼杀,遂大破宋军船队,宋兵溺死江中者过半,其余宋兵奔入郢州城中。塔思见城坚难以攻破,遂带所俘获的宋兵马牛等数万还军北归。

端平三年(1236)十月,塔思率军复出邓州,兵守将至蕲州、黄州(今湖北黄岗)。蕲州守将派使者献金帛、牛酒犒师,请求说:“宋是小国也,进贡大朝多年了。惟求大臣以生灵为念。”一塔思听此言,乃舍弃蕲、黄二州,转攻符镇、六安县焦家寨。

南宋嘉熙元年(1237)九月,塔思率军进入汴京。守臣刘甫置酒大庆殿。塔思说:“汴京大庆殿是已亡的金主所居之处,我本人臣,不可处此。”于是只在刘甫家宴饮一番。十月,塔思复与口温不花攻光州(今河南潢川),宋主将黄舜卿降。口温不花又攻黄州,塔思遂率军攻大苏山,斩首、俘获甚多。

嘉熙二年十二月,塔思还云中。第二年春三月,塔思死,年仅28岁。当时塔思子硕笃儿尚年幼,其弟速浑察袭其职。

董俊

董俊(1187~1234),元代前期将领。字用章。真定(今河北正定)藁城人。董俊勇敢善战,从不妄杀;为政宽明,深受百姓拥护。董俊死后追赠翊运效节功臣及太傅、上柱国等职,封寿国公。谥“忠烈”。

董俊年幼丧父,侍事母亲以孝闻于世。年少时,董俊曾力耕田垄之间。成年后方开始涉猎史书,知古今之变。金贞祐年间(1213~1216),边关战事方急。藁城令募兵备战,以射技最优秀者,选拔为将。当时应募者不少,都未有能射上中者。唯独董俊连发中的,便被拔为将率兵迎敌。南宋嘉定八年(1215),蒙元大将木华黎率师南下,董俊遂降木华黎。

嘉定十二年(1219),董俊因功升中山府令,佩金虎符。当时金将武仙占据真定,周围诸城县皆附应武仙。董俊率众乘夜入真定府,赶走武仙,而周围诸城县又皆附董俊。第二年,金朝发大兵增加武仙的力量,董俊辖区中的李全叛董俊而投靠武仙,董俊率兵屯守曲阳。武仙凭借军力雄厚来与董俊交战。董俊毫不畏惧出兵迎战,在黄山下,董俊终于打败武仙军,武仙逃走。木华黎得捷报后,授董俊为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驻藁城。武仙势孤计穷,投降元军。董俊谒见木华黎说:“武仙狡诈,其心不可测,恐怕难为我军所用,请防备他。”木华黎同意董俊的看法,但仍授武仙为左副元帅。藁城县后升为永安州,其军政之事仍由董俊负责。

南宋宝庆元年(1225),武仙果然杀掉了都元帅史天倪叛元。据真定而附金。而真定附近的郡县皆又附应武仙。董俊兵不满千人,以孤军处于叛军之间,只好据守永安。董俊率兵出城袭击武军,武军败退。后来,董俊与史天泽再次夜人真定,赶走武仙,史天泽于是为真定元帅。

南宋绍定六年(1233),董俊会合众军围攻汴京。时,金哀宗在汴城中。第二年,金哀宗由汴逃往归德(今河南商丘),众军追击。金兵夜出,袭击董俊等部诸军,董俊力战而死,终年48岁。

同类推荐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在上海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仅记述了邓小平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活动和领导解放上海的革命历程;而且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建国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推动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泰戈尔莫泊桑

    泰戈尔莫泊桑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神兽四族

    神兽四族

    上古时期,诞生了五大神兽,他们创建了神兽帝国,可由于上古的一场大战,它们消失殆尽,他们传人会怎样发展呢
  • 梦一场:回忆

    梦一场:回忆

    这只是一场梦,只是一个给送进精神病院的女孩的自述。这只是一场梦。
  • 尘世无情

    尘世无情

    对感情的醒悟,对人事的悲叹!来日不可期,往日不可追。无情还是有情,其实没有绝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驭龙骑士

    驭龙骑士

    龙族的分裂,六大龙之分支相互抗衡,家族举上下血肉之力凝结成记忆之晶注入到家族幽龙一脉唯一的少主冥历体内,冥历继承冥渊幽龙一脉意志,不忍心看着龙族的继续衰败,根据龙之记忆寻找“始龙洞”,却不断遭受其他家族的围攻,雨过之后是否重见彩虹。。。
  • 骨色生香

    骨色生香

    给爷爷迁坟,挖开棺材里面却躺着一具女尸!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
  • 天元大陆之阴阳墨

    天元大陆之阴阳墨

    手中之笔从何而来?脑中呼唤是谁发出?墨守墨守我究竟忘了什么?当无情的阴阳师重生,当绚烂的霓裳衣起舞,当幽暗的彼岸花绽放,阴司与阳司携手,光明与黑暗并存。新的生命,新的爱情……修罗,一箭之仇我必报。崔皖,救命之恩我不忘。天元大陆,玄天纪。
  • 黑道公主的鬼魅殿下

    黑道公主的鬼魅殿下

    她从巴黎回来只是为了报仇她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为了儿时最好的玩伴报仇是那个人夺走了她的童年可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复仇后她痛苦的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那个男孩了她深深的爱上了那个男孩那个自己要报仇的男人的儿子
  • 成长的最终目标

    成长的最终目标

    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这种心理学令人激动,并富于惊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本性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或是没有在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