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6800000091

第91章 明(3)

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是四子朱棣。十岁的时候,父亲朱元璋就封朱棣为燕王。公元1380年,朱棣按规定到了自己的封国北平。当时徐达奉命镇守北平,朱棣便拜这个军事家为师,军事理论与武艺得到迅速提高。后来,朱棣又奉父亲之命,迎娶了徐迭的长女,徐达成为他的岳父。朱棣在徐达的严格教授下,练得一身好武艺,逐渐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同入侵的蒙古军队交战中,朱棣屡建战功,军权日重,威名大振。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有意立酷肖自己的朱棣为太子。但朱棣不是皇后所生,即不是嫡出,按封建社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礼法,朱棣没有被立太子的资格。而有资格的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却头颅稍偏,性格优柔寡断,因此朱元璋立朱棣为太子的决心越来越大。可是,当朱元璋将此想法说出后,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因而朱棣还是没有被立为太子,这件事情不仅使他恨恨不平,更滋长了他夺取皇位的欲望和野心。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随后,朱允炆就在心腹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的怂恿下开始削藩。他们在筹划一番后,决定先削曾有犯法行为的周、齐、湘、代、岷等五王,砍去朱棣的手足,然后再行削夺。朱允炆于是开始削藩,下令将削周王、岷王、代王、齐王的王爵先后削去,降为平民,而湘王则****而死。

听到五王的命运后,早就做好准备的朱棣为避免朱允炆败猜忌,于是装疯卖傻,假装患有疯病。他整天披散着头发,在大街上发疯狂跑,大喊大叫。有时在街头上夺取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昏沉沉地躺在街边的沟渠之中,数日不起:谢贵等人听说后,便借问候之名前来探查。当时正好是盛夏,烈日炎炎,酷热难耐,只见燕王府内摆着一座火炉,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边,身穿羊羔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他还在大声呼叫着喊冷。两人与他交谈时,朱棣更是满口胡言,让人不知所以然。张、谢二人见状,相互对视了一下,就告辞了。但谁知燕王府官吏葛诚告密说:“燕王是装病,你们千万别受他蒙骗。”两人闻后,正在犹豫间,朱文允密令张、谢二人和原为朱棣亲信的北平都指挥张信设法逮捕朱棣。

这时的张信犹豫不决,回到家中把事情告诉母亲,母亲说:“这件事不能这样办,我听说燕王应当据有天下,王者不死,难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吗?”张信权衡厉害,决定还是告诉朱棣。他换上便服,乘着妇人车,偷偷进入燕王府,将皇帝下逮掩捕朱棣的消息,一一密报于燕王偿棣,朱棣当即计杀谢贵等人,并于公元1399年秋,以“清君侧”为借口,以“靖难”为名,起兵南征。

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爆发。朱棣起兵后,便将耿炳丈率领前来讨伐的30万大军击溃。

朱允炆只得命李景隆率50万大军出征。朱棣听说后,喜不自禁地说:“从前汉高祖用兵如神,还只能率兵十万。李景隆这个小子,腹中空空而又盲目自大,给他五十万人马,真是自取灭亡。”

朱棣便设计把固守北平的重任交给儿子朱高炽,自己领兵直趋永平大宁,临走时又故意撤去了卢沟桥上的守兵,以引诱李景隆深入。李景隆不知是计,听说朱棣已率师援救永平,果然匆匆忙忙直奔北平而来。大军过芦沟桥时,李景隆见没有一个士兵守卫,便喜不自胜地说:“不守此桥,我看他是无能为力了。”遂命大军直逼北平城下。

朱高炽严遵父命,坚守不出,连城中的妇女也被动员出来参战。李景隆所统帅的部队,却号令不严。人马虽多,但都是些贪生怕死之徒。只有都督瞿能勇敢善战,他率领自己的儿子及前锋部队,直杀入张掖门。正当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心胸狭窄的李景隆怕瞿能得了头功,不仅不发援兵,反而勒令缓攻。这样就给燕军以喘息的机会,未高炽命令将士连夜向城墙泼水,天寒地冻,瞬时便结下厚厚的一层冰。等李景隆率大军赶来,早已失去了战机。

朱棣击败永平的辽东军队,又设计攻破另一重镇大宁。在收编了大批军队之后,挥师北平,与坚守在城内的长子朱高炽里应外合,大败李景隆的部队于城下。李景隆率先逃跑,连夜奔回德州。士兵见主帅已逃,也都落荒而逃。

不久李景隆又纠集60万大军北上,与朱棣在白沟河展开决战,结果又遭惨败,朱棣率军尾随追击李景隆的溃逃部队,在济南将其一举歼灭,朱允炆的精锐尽失。

公元1402年,朱棣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付,进占镇江,并准备进攻京城。

朱棣拒绝了朱允炆的求和,率大军兵临京师城下,据守金川门的谷王和李景隆开门迎降,京师遂破。朱允炆的去向不明,历时三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终于以来棣的胜利而告终:公元1402年,朱棣即位称帝,是为明成祖。

朱棣即位后,首先就是将陆续捕获的建文王朝早臣以残酷的刑法一一杀戮,甚至还诛灭三族。旧臣景清在朱棣连左邻右舍,甚至连他出生的村子也都斩尽杀绝。

这种空前绝后的大清洗,史书称之为“瓜蔓抄”,先后被杀的人达数万之多。

在残酷镇压部分反抗的旧臣的同时,朱棣对跟随他“靖难”夺位的功臣都给予提拔重用,并将周、齐、代、岷四王的原爵恢复,但等统治巩固后,还是将包括这四王在内的其他诸王以各种借口废除或削夺其兵权。对朱允的旧臣,只要能够真心归附的,朱棣也有选择地量才使用。此后,朱棣开始减轻刑法,停止滥杀,以尽快改变滥杀故臣所造成的恐怖紧张局面。

削藩之后,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力量,以防外寇入侵,朱棣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迁都北平。并于公元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城。公元1420年,工程竣工。朱棣宣布于公元1421年春正式北迁。北迁后,朱棣将南京作为留都,并称南北两直隶。

朱棣即位后,在加强皇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同时,在经济上继续推行朱元璋休养生息,移民屯田和奖励垦荒的政策,努力恢复和发展遭受战争破坏的社会生产。使永乐朝的农业经济比洪武时代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农业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遵化冶铁厂是明永乐时所建的最大的手工业工厂,厂内有民夫、工匠、军夫2500多人。造船业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所造的航海船,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可乘载1000多人,并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等先进航海设备,证明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国家。

此外,朱棣还特别重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注意文化典籍的搜集整理工作。公元1403年夏,朱棣命令解缙组织编纂《永乐大典》,于公元1407年完成。《永乐大典》有22937卷,约3亿7千万字,内容包括凡有文字以来的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地志、阴阳、医、僧道、技艺之言等等。朱棣审阅后十分满意,赐名《永乐大典》,并亲自作序命人抄写了两部。可惜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此书大部遭焚毁,剩下的也多被劫走。

朱棣还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在广泛吸引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的同时,于公元1405年派郑和率领27800多人的远航队伍,带着大量的丝织品、瓷器、铁器、布帛和充足的口粮、日用品等,分乘60艘海船,自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镇)集合启航。郑和的船队直抵占城(今越南),然后往南到达爪哇、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再往西航行到满刺加(今马来西亚)、古里(今印度南部)等国。

自此之后,郑和又先后29年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过今东南亚、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个国家,他们都以明朝使节的身份,向当地首领赠送皇帝朱棣的礼品,表示建立邦交,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的诚意,并邀请他们来中国访问。此外还同当地进行贸易,从各国换回了象牙、珍珠、珊瑚、香料等许多物品。人们称大明船队为“宝船”。

郑和下西洋之后,许多国家的国王、首脑或使臣,纷纷来到中国访问,建立了邦交和贸易关系。中国到东南亚去的侨民,也迅速增加,他们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南洋的开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朱棣即位后,继承了父亲朱元璋的未竟之业,以通好和防御两种策略巩固和发展大明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事业。继父亲朱元璋在辽阳建立了辽东都指挥使司后,又下令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当地先后设置了370卫,20年,任命当地部族酋长担任卫所官员,而且代代承袭。为了便于运输军需、贡赋物品和传递公文,朱棣还下令在元代驿站的基础上,扩建、新建驿站,延长或新辟线路。这些干线东至朝鲜,西达今蒙古,东北抵达满泾站,西北通向今满洲里以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尽管朱棣在发展大明同周边各民族关系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真正展示朱棣雄才大略的是他五次远征漠北的战绩。

远征的对象是蒙古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中的鞑靼郎。公元1409年春,朱棣派使带着大量绢币前往蒙古各部招抚,瓦剌首领马哈木、大平、把秃孛罗三人接受招抚,被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和安乐王。而鞑靼可汗本雅失里,不但不接受招抚,还杀了明使臣,发兵前来侵犯。朱棣立即命邱福统兵十万北征,但邱福却有负众望,轻敌妄进,在胪朐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克鲁伦河)全军覆没。朱棣闻讯后大怒追夺邱福的封爵,命皇太子监国,然后于公元1410年春亲自率师北征,在两军斡难河畔与本雅失里大战,将其击溃。本雅失里只带着七名骑兵渡河逃走。

首次北征鞑靼胜利后,朱棣又先后于公元1414年、公元1422年、公元1423年四次亲征漠北。有效地防御和打击了蒙古鞑靼部的侵扰,但自己也耗费巨大。户部尚书夏元吉、兵部尚书方宾等人力谏罢兵。但朱棣不听,又于公元1424年发动了第五次亲征。

结果此次亲征却没有找到任何敌人的踪影反而因长途跋涉,使得征伐将士死伤疲惫,劳而无功。朱棣方才懊恼不已,只好下令班师回京。途中,朱棣一病不起,随后于公元1424年夏病死在愉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附近),享年65岁。

仁宗朱高炽

(公元1378年~公元1425年)

在位时间:公元1424年~公元1425年

曾用年号:洪熙

谥号:孝昭皇帝

庙号:仁宗

安葬地:献陵

公元1378年,朱棣长子朱高炽出生。

公元1424年,朱棣病死,朱高炽登基,10个月后病逝。

朱高炽曾被后人比作周之成、康,汉之文、景的皇帝,虽然在位只有10个月,却以为人仁厚,爱护臣下,体恤百姓,善于治国而赢得了在历史上的地位。

作为朱棣长子的朱高炽,虽于公元1404年就被立为太子,在他当太子的20年间,曾多次险些被废。

“靖难”之初,身为长子的朱高炽坚守北平,为父亲朱棣的绝妙计策的实现立下奇功,但此后因身体肥硕,又有足疾,不能骑射,因而在以后的战役中很少立功。

而其弟朱高煦、朱高燧则跟随朱棣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尤其是朱高煦能征贯战,深得朱棣宠爱。

后来,朱高炽又被陷入绝境的惠帝朱允施以离间计,派人将一封劝降的信送到来高炽手中。接到信后,朱高炽心里一惊,思量了一下,将尚未拆封的信原封不动地送往正在前线作战的朱棣。然而,已有争夺世子位之心的朱高煦的心腹,宦官黄严在此之前,就将惠帝送信的事密报朱棣,声称朱高炽与惠帝朱允私通谋反。朱棣听到报告后勃然大怒,决定下令抓捕太子。正在这时,朱高炽派的人匆匆赶到了。看了书信后,朱棣心中释然,收回了刚下的杀子之命。

一场杀身之祸总算躲过了,然而风波并未静止。朱棣登基称帝后,对究竟是立朱高炽还是立朱高煦为太子的事情犹豫再三,一拖再拖,久未决断,陷入了左右两难的境地,大臣们几次建议立储,他均未置可否。大臣之中也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意见,而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太子之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文臣和武将之争。淇国公邱福、驸马都尉王宁等武将都主张立朱高煦,而兵部尚书金忠和翰林学士解缙、黄淮、尹昌隆等文臣则支持立朱高炽。

一天,解缙又就立太子之事劝说朱棣。在讲了一通“世子仁孝,天下归心”之后,朱棣没有应声。解缙见状,便迂回包抄,撇开朱高炽不说,夸赞起了朱高炽的儿子。

原来,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长得十分英俊聪明,深得朱棣钟爱。果然解缙一提到他的“好圣孙”,便打动了他,不由默默地点了点头。接着,朱棣又分别寻问了黄淮、尹昌隆等,他们的意见与解缙完全一致。朱棣逐渐倾向于朱高炽。后来,解缙又趁朱棣命众臣题《虎彪图》的机会,写了四言绝句一首:

“虎为百兽尊,

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

一步一回顾。”

读完诗句,朱棣深为所动。于是立即宣布立朱高炽为太子。

同类推荐
  • 和珅官场笔记

    和珅官场笔记

    本书从和珅的出身说起,贯穿其一生,重点介绍了他非同一般的升迁道路,以及火箭式的升官历程。从一个“反贪能臣”到一名“巨贪蛀虫”,和珅的经历,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李世民的智慧

    李世民的智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秦王的千古名句。诗中的秦王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他气宇轩昂、壮志凌云;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他英明神武,统一中华……众所周知: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赢政,在称始皇帝前就称秦王。大约1000年后,中国历史上又出了一个秦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大唐帝国的唐太宗李世民。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秦王李世民从小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平定天下。他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再一次使中华大地海晏河清,昭陵六骏可作见证;玄武门兵变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又以封建盛世“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
  •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2018年世界影坛口碑之作《至暗时刻》历史传记原著,奥斯卡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金牌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唯一出版成书的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 李海青传

    李海青传

    本书主要记述了东北义勇军著名将领李海青一生光辉的抗战历程。李海青在青年时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东北,并如愿以偿加入东北义勇军,成为一名正规的军人。他与他的战友们并肩战斗,在抗日战场上驰骋杀敌,屡立战功,让日军闻风丧胆,白山黑水间,处处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足迹。作者以充满激情的笔墨书写了一场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战斗,赞美了东北义勇军热爱祖国、不畏牺牲的精神。谨以此书来纪念江桥抗战八十五周年,同时将此书献给东北义勇军著名将领李海青和与他并肩作战的抗战英烈们。
热门推荐
  • 尘世漂泊

    尘世漂泊

    动荡时代,风云世界。一介书生的漂泊故事,道尽了生活的沧桑。
  • 云兮舞兮

    云兮舞兮

    当一段看得到曙光的感情陷入利益与亲情的漩涡之后,他们还剩下什么?云娘的明天是否会有阳光?秦城站在城头看着马车远去的影子,他会不会放弃当初的选择?一段围绕水云石的爱与恨就在《云兮舞兮》......
  • 琼霄邪神

    琼霄邪神

    他能傲世天下,主宰苍穹,他能剑指白云,脚踏青霄他可以琼霄舞风云,凌于众生上命运的轨迹不著变幻,时间的刻痕一直转动诡异的时空乱流,隐秘的刀剑日月潜藏在暗中,不知是敌是友命中注定掌控天下,又岂能默默无闻琼霄风云在手,我就是琼霄邪神
  • 天昌月鹿

    天昌月鹿

    时隔十年后原本是个傻子的张阙轩恢宏归来,修炼了一身本事,踏着巨兽的步伐积蓄了万钧之力,只为报十年前全家遭奸人陷害被日本人屠杀的血海深仇。罚的是奸人,报的是国仇。一路上经历了被打入谷底的耻辱,也有王者归来的赞誉。有杀人于无形的攻心斗智,也有气势恢宏的战场厮杀。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就此展开!“如果你相信命运,命运就会给你救赎的机会。”
  • 花花世界:我的爱情在哪

    花花世界:我的爱情在哪

    别人总是说恋爱别谈多了,会不相信爱情。而我总是在受伤之后,因为一点温存而又选择相信。我不知道这是傻还是不甘心。
  • 那年那些故事那些人

    那年那些故事那些人

    漫漫人生路,在那个时间,在那个地方,总有那么一个人等着你,不管你身在那里,不管你的心属于谁!只要时间一到,他就会出现!同样,只要时间一到,他也会离开!每个人的一生,注定经历一场青春,每一场青春,注定书写一篇章程。初恋到来时,是夏风懒懒的吹过心的每个角落,炎热中透着凉爽,幸福中浸着喜悦。我和吴晨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人,心都在隐隐作痛!他在那年的那个地方等待着,我在那年的那个时侯前往那个地方。
  • 恶毒女配:尊主大大,我不约

    恶毒女配:尊主大大,我不约

    一枚毫无存在感的炮灰,她什么也不求,什么也不要,只想好好的做个小透明,时不时在背后阴别人两把。可谁来告诉她,那只整天缠着她的制仗,天天卖萌的,真的是那个高冷腹黑毒舌的尊主大人吗!!!“娘子,不能吃霸王餐啊~”某尊主。月黑风高夜,某女卷款逃跑……【女强男更强,女主非圣母。宠文,宠宠宠,无下限。1V1】
  • 明月之天斗

    明月之天斗

    生在历史七国之乱,大秦虎视眈眈,势一统天下,成就万古霸业,威名震慑千万。孔子游历诸国,三千弟子声明远播。诸子百家,各为其主。鬼谷传人,横空出世,帝王怒,江山碎。燕国境内,小子阿斗,此阿斗,可乎阿斗?
  • 双珠传

    双珠传

    嚣张跋扈人见人怕的吴家大小姐,瞎了眼睛死了爹之后就变了,比街头瞎眼的神算子算命算的还准,看风水也十分的了得,居然还会抓鬼了?原本金朝城所有人都躲着的吴珠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所有人都想和她来个偶遇,就算是不能算算命数,沾沾仙气也好啊!
  • 圣药神医

    圣药神医

    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要实现了呢?木易有两个梦想。一,娶老婆生孩子。二,愿这世上再也没有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