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6800000055

第55章 唐(9)

唐代宗即位后,李辅国更是专权用事,甚至不把代宗放在眼里。代宗自然很不高兴,但李辅国握有兵权,只好表面上以礼相待,尊其为尚父。李辅国、程元振二之间也有矛盾,后来,程元振暗中与唐代宗合谋,将李辅国刺杀。李辅国被杀后,程元振独揽大权,比李辅国更是专横,大臣与各地方节度使也对其恨之入骨。后来吐蕃进攻长安,逃出长安的唐代亲命令各地前来救援,各地也因痛恨程元振而不应诏,就连李光弼也不前往。

后来唐代宗在大臣们的弹劾下,不得不将其削夺官爵,放归乡里。后来程元振又想回长安重振雄风,结果被放逐到江陵,直到病死。

走了程元振,唐代宗旁边又来了宦官鱼朝恩。鱼朝恩专权,势倾朝野,十分骄横,甚至连唐代宗也不看在眼里。

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都是宦官,恃宠横行,干预政事,究其原因在于代宗优柔寡断。当宦官势倾朝野,危及代宗的统治时,代宗又利用朝官与宦官的矛盾和斗争,除掉宦官。这种朝官、宦官勾心争宠固位的斗争,构成了唐后期的政治特征。

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政府已是元气大伤。面对危局,唐代宗也任用了一些贤能之士进行改革,企图重振国威。

这个贤能之士就是唐朝有名的理财专家刘晏。

刘晏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恢复漕运,改革盐政等方面,通过刘晏所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使唐代宗时期艰难的政局和拮据的财政有所改善。但他的改革触犯了一些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只是由于唐代宗需要利用他理财,予以支持,使改革得以延续。

公元779年,唐代宗病死,由他支持的刘晏改革也到了尽头。

德宗李适

(公元742年~公元805年)

在位时间:公元779年~公元805年

曾用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谥号:神武孝文皇帝

庙号:德宗

安葬地:崇陵

公元742年,唐代宗长子李适出生。

公元762年,唐代宗即位,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讨伐叛军,并进封为鲁王、雍王。

公元764年,李适被立为太子。

公元779年,唐代宗病死,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

公元780年,在宰相杨炎的主持下,唐朝开始实施两税法。

公元783年,路过长安的泾原兵哗变,李适不得不逃出长安。

公元796年,唐德宗将禁军交给宦官掌握,成为唐后来历代王朝的定制,对后来的唐政局影响很大。

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适病死,享年63岁。

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唐德宗,还曾想励精图治,干出些业绩来,可刚实行改革赋税制度的两税法不久,就因为朝廷大臣间的党争而不得不中断,加上李适在美女和享乐面前,早就将那点豪情壮志耗费得一干二净,对两税法也是隔几天敲一下,两税法不失败才怪。朝廷大臣之间的党争、地方藩镇的拥兵自重,已使得深受其害的唐德宗李适丧失信心,将守卫皇宫的禁军管理大权交给了宦官,并且只信任这些阉货,使得在后来的唐王朝宦官成为可以左右政局的一大祸害。不过,在李适统治后期,他还是用了名臣李泌,总算使唐王朝的政局得以稍稍稳定。

施新法兴党争

公元779年,唐代宗病死,李适即位。李适即位之初,还有些雄心壮志,他对前朝的许多弊政进行了改革,下令禁止岁贡,提倡节俭,遣出宫女100多人,废梨园使及伶官300人,禁止官吏经商,对贪污受贿者严加惩办。

李适即位后还干了件比较值得称道的政绩,那就是任用杨炎为相,支持杨炎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废除租庸调制,推行“两税法”。

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按丁征收赋税的租庸调制,随着均田制的日益瓦解,农民纷纷逃亡,沦为地主的佃户,已经无法继续执行。

这时采取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无异于是给已经破产的唐王朝土地制度打了一剂强心针。它的主要内容是:

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不分本地和外来户,一律按照现居住地登入户籍纳税。放弃按丁征税的办法,改为按照资产和田亩征税,即根据资产定出户等,确定应纳户税税额;根据田亩多少,征收地税。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负担赋税。每年分夏秋两李征税,夏税不过六月,秋税不过十一月。两税之名即由此而来。

两税法的实施按照资产和田亩征税,与租庸调法按丁征税相比,是比较合理的,有其进步性。它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如果这两税法能够贯彻实施下去,也许会使唐王朝继开元盛世之后,还能再度出现中兴局面,但以唐德宗为首的统治者偏偏不争气,不但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反而不断增加苛捐杂税,使得人民负担日益沉重。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德宗,他即位时,朝廷内的党争就十分激烈。主持实施两税法的杨炎就与唐朝最有名的理财家刘晏之间展开斗争。杨炎是唐代宗时宰相元载的余党,唐代宗杀元载,刘晏曾参与密谋。杨炎现在独揽大权,怎么会不反戈一击,替元载和自己报仇呢?于是设计谋害了刘晏。

没想到,杨炎的一次冲动,又使得继李林甫、元载之后又一个著名奸相卢杞尽得渔翁之利。刘晏无罪被杀,朝野喊冤之声四起,杨炎不免心虚,于是偷偷遣人到各镇去为自己辩白,说刘晏的被杀是唐德宗决定的,与自己无关。唐德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非常憎恶杨炎,就起用卢杞为宰相,准备杀杨炎。

阴险狡猾的卢杞欣然接受,乐得投井下石,上任不久,就罗织了杨炎的好多罪名,杨炎结果被贬为崖州司马,随后又被唐德宗派去的人在半路上杀死。

平藩镇忌功臣

李适即位后,藩镇拥兵自重的局面正越来越严重,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李适有强藩乱国的体会,因而想解决藩镇割据问题。这时,曾和李正己、田承嗣等议定传子制的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死,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继位,做了做表面文章,上表请朝廷认可。正想革除旧政的唐德宗见有人前来权充磨刀,自然加以拒绝。于是田悦、李正己、李惟岳联合起来,为争取传子制,出兵与朝廷作战。唐德宗听后,慌忙之中派兵讨伐,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用兵计划,也不设统兵元帅,诸将都由朝廷亲自指挥。结果接连失败,战争规模越来越大。

田悦等人始终不是唐军的对手,唐军很快击败田悦,逼其率残兵败将1000多人逃回魏州,守城自保;淄奇镇李纳也被杀得落荒而逃;而李惟岳部将王武俊杀死李惟岳,投降朝廷。总算取得一时的胜利。但割据者的野心已起,分裂已久的形势也不可能因之而有所改变,因而硝烟未灭,狼烟又起。

成德降将王武俊、朱滔因投降后索要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随后起兵反叛,并与田悦、李纳联合,叛军的声势又振。唐将马燧等攻魏州,朱滔、王武俊救魏州,李适又命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前往助战。李怀光击破朱滔军,王武俊又击败李怀光军,双方不得不据兵相持。不久,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朱滔为盟主,诸王约定相互支援,以求永保其占据的土地。随后为扩大叛军势力,又推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天下都元帅,叛乱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战事从河北一直蔓延到河南。

公元783年,叛军李希烈包围襄城。在对抗李希烈叛军的主要力量宣武军失败后,襄城更加危急,李适急忙抽调泾原兵,东救襄城。5000泾原兵冒雨前来,饥寒交迫,路过长安时,满以为能得到厚赐,遣归家属,但现实与他们想像的恰好相反,于是士兵们哗变攻入京城。

李适急忙仓皇出走,逃到奉天县(今陕西乾县)。过了几天,郭子仪部下的大将、左金吾大将军浑璇来到奉天,部分官员也陆续来到。附近诸镇援兵入城,德宗使命浑璇统率。

这时,叛兵拥立朱为主,不久,朱又自称大秦皇帝,唐百官大都做了秦官,只有司农聊段秀实等少数官员不和朱同流合污,并准备诛杀朱,结果事情败露,段秀实等反被杀害。朱立朱滔为皇太弟,与河北诸叛镇遥相呼应。

朱率兵来攻奉天城,想将唐德宗杀死。但使尽浑身解数围攻了1个月,仍不能攻克。这时奉天城中的粮草已尽,唐德宗自己也只能吃些野菜和粗米。不久各路援军前来勤王,击败朱,迫使朱退守长安。这时,拥有重兵的李怀光逼走奸相卢杞,随后反叛,唐朝形势进一步恶化。

这时李晟率军驻守在东渭桥(在长安东北50里),夹在朱此、李怀光中间,腹背受敌,极为危险。但他激励将士,得到驻那宁、奉天、昭应(今陕西临潼县)、蓝田的唐军支持,都愿接受他的指挥,因而军威大振。

李怀尤被击败后逃往河中,势力大大削弱了。

这时,唐德宗派人以安西、北庭地割给吐蕃为条件,向吐藩请求援兵,浑在20000吐藩兵的帮助下,率诸军自汉中出击,浑璇击败朱兵,进驻奉天,与李晟东西相应。

吐蕃兵抢掠一番后,又得到朱丰厚的贿赂,便撤军而去。

本想用吐蕃兵来牵制大将的李适,只得勉强让李晟等人自主兵权,随后李晟便率兵攻入长安,朱也被部下杀死,流亡10个月的唐德宗这才回到了长安。

刚到长安,吐蕃便来要安西、北庭两镇,唐德宗在李泌等大臣的极力劝阻下,拒绝了吐蕃无理的要求。于是唐朝和吐蕃之间战事又起。但吐藩的多次进攻,都被李晟击败,于是吐蕃设下了一个拙劣的离间计,以便除掉李晟、马燧、浑三人。唐德宗对吐蕃的离间计深信不疑,于是削去李晟、浑和马燧的兵权。使得此时的朝廷君臣相疑,内外分解:直到李泌为宰相后,才使局面稍稍稳定。

名相李泌上任后,摸准李适的心理,因而得到唐德宗的器重。于是李泌提出了北和曰纥、南通云南(南诏国),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计划。计划实施后,吐蕃势力削弱,不能为害于唐,唐朝的政局这才稍稍稳定。

唐德宗在朱围困奉天时,曾与军民一同忍受缺粮之苦,但他没有因此而奋发图强,反而更是得过且过,更为贪财。回到长安后,唐德宗一门心思地搜刮民财,再也不管其他国政。皇帝贪财,地方官为了升官发财,纷纷以进奉的名义进贡钱财,以讨欢心。这些官吏有的每月进奉,称月进,有的每天进奉,称日进。谁进奉的财物多,谁就会得到更高的官位。这些进奉的钱财并不是地方官自己的私财,而是加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得来的。

到唐德宗统治末年,唐德宗又专门委派宦官到长安市场上直接采办宫中所需物品,这些宦官称为官市使。官市使手下有白望数百人,专在市场上抢掠货物。

公元805年,德宗去世。

顺宗李诵

(公元761年~公元806年)

在位时间:公元805书

曾用年号:永贞

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庙号:顺宗

安葬地:丰陵

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

李诵即位后不久,就患有中风病,口不能言,但他支持革新,改革弊政。将政事委托给王坯、王叔文二人,二王遂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得到朝臣中柳宗元、刘禹锡等名士的支持。

唐德宗时,宦官们就经常借口为皇宫采集物品,对人民进行掠夺,被称为“宫市”;一些地方节度使为讨好皇帝,不断向皇帝进奉钱财,有的每月进奉一次,称为“月进”;有的每日进奉一次,称为“日进”。后来州刺史、幕僚也争相效尤,成为一种时弊,李诵即位后,这种恶习积重难改,甚至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王叔文、王执掌朝政后,以唐顺宗的名义,下令取消“宫市”和“月进”、“日进”,同时还下令免出民间对官府的各种旧欠,减少盐价。这些措施的颁布行施,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在唐顺宗的支持下,王叔文等人还筹划夺取宦官的兵权。他们下令范希朝为和韩泰接管宦官的手中兵权。

宦官集团密令自己控制的将领对范、韩进行抵制,群起反对范希朝来统率神策军,使得这一措施未能执行。

其他一些地方节度使也对王叔文等施加压力,许多藩镇怕王叔文限制自己的权力,也纷纷指责王叔文擅权,王叔文等人的处境日.渐艰难,各项革新措施的执行也遇到重重障碍。

王叔文以限制宦官、藩镇为目的的改革,激怒了许多人。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阴谋发宫廷政变,废黜顺宗,拥立太子。地方节度使也与俱文珍等宦官内外呼应,纷纷上表攻击王叔文等人,一些守旧派官员也群起反对王叔丈。面对这种局面,李诵不得不让太子李纯监国。不久又被迫禅位于太子,自称太上皇。

李诵退位后,宦官得势,王叔文、王被贬逐,王死于贬所,王叔文被贬后又赐死。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都被贬为边州司马,所以这一事件被称为“二王八司马”

事件。

公元806,太上皇李诵在忧郁中病死,享年44岁。

宪宗李纯

(公元778年~公元820年)

在位时间:公元805年~公元820年

曾用年号:元和

谥号:不详

庙号:宪宗

安葬地:不详

公元778年,李纯出生。

公元805年,宦官俱文珍和藩镇势力联手逼宫,使得在位仅8个月的唐顺宗李诵禅位给太子李纯,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

公元806年,唐宪宗派兵讨伐刘辟,拉开制裁藩镇的序幕。

公元809年,李纯派兵讨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结果以失败告终。

公元816年,名将李雪夜取蔡州,为期四年的淮南节度使吴元济叛乱被平定。

公元820年,李纯被宦官杀害,从此宦官操纵了唐朝皇帝的废立。

同类推荐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突然传出消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其深层的背景和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于抗战期间超凡脱俗、豪气冲天的丰功伟绩: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率新新38师在仁安羌,一战救出七千多名被日军包围的英美溃军与新闻记者;蓝姆迦练兵,将当年在日军面前一战即溃的中国军队,练成了一支脱胎换骨的精锐之师;随即展开的反攻缅甸作战中,率新一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痛歼日寇。国民党丢掉大陆后,作者又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冲突。而孙立人,正是这两种矛盾的牺牲品。
热门推荐
  • 破烂王座

    破烂王座

    回收——旧系统、废金手指、残魂老爷爷!回收——废弃空间、破烂主神、聊天群!回收——扑街大陆、残破世界、崩坏宇宙……
  • 菩提辰叶

    菩提辰叶

    我叫叶辰,在一次意外获得了一个太极罗盘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重生了近百次每一次我最后都成为了一方巨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见过了多少人情冷暖,但是在这最后一世时,我来到了地球的一个豪门中,并且原本的太极罗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树,一棵拥有着八个小世界的菩提树,在我体内一直攀附着并且不断地吸收我身体里的灵气,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的决心。我要在这地球上再闯出一片天地来!来闪光灯打一下。欢迎阅读《菩提辰叶》
  • 都市医武王者

    都市医武王者

    林峰被人陷害,家族财产被人鸠占鹊巢,他死里逃生,发誓要夺回这一切……
  • 重来没人写过的作品

    重来没人写过的作品

    这是一篇测试的,重来没人写过的作品啊。。。
  • 舞龙帝尊

    舞龙帝尊

    他和暗恋的女神同时穿越异世?但是没想到在异世他暗恋的女神比自己适应快,什么?女神是大反派?还有自己身体里的原主即将苏醒这可怎么办?他要不要给自己谋一条生路。
  • 新娘你别走

    新娘你别走

    傍晚的沙滩,金黄色渲染在海面,为不远处别墅里正在举办的订婚派对营造出了最天然的浪漫礼物。
  • 妄想者的狂欢曲

    妄想者的狂欢曲

    这是一部关于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故事,从无意到有意,一切都在命运的引领中前行……
  • 盛装下的苍凉:宋帝国

    盛装下的苍凉:宋帝国

    本书包括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的宦海沉浮、君臣雪夜谋天下——先南后北战略的形成与实施、良驹亦有失蹄时——名相寇准的败笔等内容。
  • 我五岁成了剑仙

    我五岁成了剑仙

    弹指天地崩,拔剑苍生伏!一剑诛仙佛,一剑葬神魔!五岁小孩为复仇而来,化身剑仙逆天崛起!尸山血海,白骨骷髅,无边杀戮蔓延而开!抬手镇压盖世天骄,挥剑斩灭举世恶敌,以无敌之姿横扫天地,成就万古第一剑仙!
  • 傻徒弟求师记

    傻徒弟求师记

    一个傻徒弟拜师的故事。。。一番搞笑过后是甜蜜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