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6500000008

第8章 “臭名昭著”的东汉宦官 张让(4)

当时,董太后的侄子惰侯董重担任骠骑将军,手下有一千多名士兵,这是董太后唯一可以依赖的靠山。董重与何进二人也是彼此仇视,一个不服一个。董太后当年也曾教唆儿子卖官求财,而自己从中分肥,以致金钱珍宝,盈满堂室。何太后听政时,对董太后更是没有好脸色,董太后便也想垂帘听政,加强自己的权势。何太后见老太后想专权,便从中作梗。何太后一天在宫中设了宴席,专请董太后共饮。酒至半酣,何太后站起来,举杯下拜说:“我们都是妇道人家,不宜参预朝政。过去吕后因手握重权,专擅朝政,以致宗族千人全部被杀。现今咱们最好深居九重,朝廷大事就让那些元老大臣自己去商议吧!请太后垂纳此言,国家幸甚!”董太后闻言大怒,痛骂道:“你这贱人毒死王美人,心肠狠毒如狼似蝎。现在仗着你儿子当了皇上,又有你哥何进大权在握,就敢胡言乱语了吗?”何太后则暗讥说:“我用良言相劝,你为什么反而要破口大骂呢?”董太后恨恨地说:“你家本是屠沽小辈,有何见识!你到底张狂什么?不就是倚仗你有个哥哥吗?我马上叫骠骑将军来,砍下何进的脑袋给你看看。”

何太后连夜把这番话告诉了她哥哥,何进便决定先下手为强。何进和他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在五月开始联络了朝廷三公,联名向少帝上奏说:“董太后曾派宦官夏恽、封请等人交通州郡,到处收取珍宝奇货。按照汉家惯例,藩王后妃不得留住京师,其舆服有章,膳羞有品。请皇上下诏令其离开皇宫,回河间封国去吧。”上奏自然只是个形式,汉少帝立刻予以允准。原来,董太后是河间(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为解犊亭侯刘苌的夫人。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十二月,汉桓帝病死。因其无子,窦太后与其父窦武定策禁中,迎立刘宏为帝,即汉灵帝。

灵帝入继大统后,先封他母亲为慎园贵人,继封为孝仁皇后,迎养于南宫嘉德殿,宫称永乐。因而,何进等上奏,援引西汉末王莽摄政,不让汉平帝母卫姬留居长安的旧例,“请永乐后迁宫本国。”这里,董太后还未起身离宫;那边,何进立时就带兵包围了骠骑将军府宅,去逮捕董重,追索印绶。董重见事急,遂跑到后堂自杀了事,家人举哀,军士方散。董重一死,董太后又惊又怕,过了一月就暴病而亡。

何进出了一口气。他提拔袁绍为司隶校尉,王允升为河南尹,准备进一步把所有的宦官一网打尽。善于窥测政治气候的宦官集团,自知难以和声势正盛的何进一派正面较量,再加上他们自己内部也四分五裂,就改变了策略,开始用重金收买一部分外戚,借以分化瓦解对方的势力。何进的母亲舞阳君与何进的弟弟何苗收了宦官送来的大量金银财宝,就在何太后面前替“十常侍”

大说好话。何进多次入宫,请求妹妹允准他诛杀宦官,何太后却不同意,并说:“宦官统领禁省,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汉家几百年的制度,岂可一旦废之?何况先帝刚刚去世,要是杀光了宦官,你让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面对面和大臣议政?”何进不想违背妹妹的心愿,便决定只杀掉宦官中那些民愤太大的就行了。袁绍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宦官亲近天子,出纳王命。日积月累,其势力已盘根错节。如果要下手,就必须斩草除根,否则,除恶不尽,将来必生祸患。何进虽说手握大权,名高位重,但临事往往优柔寡断,这是他的一个致命弱点。舞阳君与何苗又在何太后面前,攻击何进说:“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今无端又欲杀十常侍他们,这是取乱之道啊!”何进闻言,深恐其浮名受损,便有些心虚。铲除宦官集团的计划便被搁置。

袁绍过了一阵又给何进献上一计,叫何进纠集四方猛将和英雄豪杰,让这些人带兵进逼京城,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何进高兴地说:“此计大妙!”便要照计行事。主簿陈琳认为不妥,劝阻道:“此事切不可行!俗话说‘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小小的事情都不能以欺骗而得志,何况是国家大事呢?现在将军总皇戚,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如果要想诛灭宦官,就跟鼓洪炉燎毛发一般容易。只要速发雷霆之怒,行权立断,自然天人顺之。却反而要放弃兵柄,征召外助;英雄聚会,难免各怀异心,强者为王。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不但不会成功,而且引发祸乱。”何进却根本听不进去。典军校尉曹操也在旁边鼓掌大笑说:“宦官专权之祸,古今都有,只要君王不宠信他们,也不会到这种程度。如果要治他们的罪,当然是诛其元凶,这只要交给一名狱吏去办就足够了,又何必纷纷纭纭召集外地军队呢?要想全部杀掉他们,计划一定会泄露出去,我看肯定不会成功!”谋士郑泰、尚书卢植都劝何进要慎重,不可轻召外地军队进京,以防造成更大的祸乱。

何进一概听不进去。

他们口口声声说,宦官张让等祸国殃民,要求杀之以谢天下。可何太后仍不同意他哥的计划,何苗也跑来对他兄长说:“我兄弟当年从南阳来到洛阳,孤苦贫贱,无亲无故,后来依靠这些宦官才得以富贵起来,做人怎能忘恩负义?何况国家大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俗话说: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宦官掌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哥哥今天一心想杀他们,只怕将来不好收场呢!还不如趁现在没有动手,就跟他们讲和吧!”何进听后,又犹豫了起来;加之董卓他们逼近洛阳,放纵兵士,何进也担心控制不了事态的发展,便迟迟不肯动手。袁绍一看到了这一步,何进还拿不定主意,便恐吓说:“事态已很紧急,计划都已暴露,大将军还不下决心,还等什么?再拖延下去,你恐怕就要成为第二个窦武!”何进这才咬牙下了狠心。这时,董卓等人已兵临城下了,何太后无奈,勉强同意了何进等人的请求,把掌权的宦官全部赶出了皇宫。这些中常侍、小黄门全都跑到何进面前请罪,听凭何进处分,等候时机。袁绍再三请求何进全杀了他们,何进却不忍心下手。

在前一阶段“十常侍”何进与蹇硕的冲突中,保持中立,略略偏向于何进;宁肯抛弃同辈,也不想与外戚集团火并,其目的主要就是要维持平稳局面,以巩固和享受他们的既得权益。现在,何进一派竟想将宦官连根拔除,这就对“十常侍”的权位、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十常侍”一伙当然不能再坐视不顾了,宦官集团马上便展开了反击。张让眼见事态日益恶化,火速采取了对策。他的儿媳妇本是何太后的妹妹,这时为了保住性命,张让也就顾不得什么羞耻了。他慌里慌张地跑到儿媳房中,“噗嗵”跪了下去,一边叩头一边说:“我犯罪了,这次恐怕要同儿媳妇一起回乡了。我们家世代领受皇恩,现在要离开宫廷了,心里真是恋恋不舍啊!我只希望能再进宫一次,见见太后和皇上的面,跟他们告个别,然后就是死在穷沟野壑,也心甘情愿啊!”张让的儿媳妇把这番话传给了她母亲舞阳君,然后母女又一同入宫,给何太后也学说了一遍。何太后听了,很为感动,立刻又把“十常侍”召进宫去,恢复了他们的官职。

袁绍到了八月,说服了何进。何进到长乐宫去拜见太后,请何太后批准他向“十常侍”开刀。张让、段谞等人一见何进突然入宫,预感到大事不妙。他们派小太监在暗中偷听了何进与太后的谈话。没等何进把话说完,张让他们就开始行动了。按照张让的布置,几十个大小太监迅速拿起了刀枪,偷偷从侧门进入尚书省,埋伏在窗户下边。等何进谈完话,刚一离开长乐宫,张让派出的一名小太监就迎了上去,谎称太后临时下旨,请大将军到尚书省暂坐,有大事相商。何进被他们骗到了尚书省。刚一进门,太监们蜂拥而上,把何进围起来。张让跑过来,冲着何进大喊大叫:“天下大乱,也不全是我们这些人的过错啊!想当年,死去的老皇帝要废掉太后,是我们这些人跪在皇上面前,苦苦哀求,又拿出成千上万的银钱哄得皇上高兴,这才保住了太后。我们这样干,无非就是想同你们外戚搞好关系。你今天却想把我们全都杀光,这不太过火了?你说后宫里乌七八糟的,请问,朝廷上那些大臣,哪个是清清白白的?”说到这里,太监渠穆拔出宝剑,一剑将何进刺死在嘉德殿前。

谞张让、段杀了何进后,马上伪造皇帝诏书,任命樊陵为司隶校尉,许相为河南尹。尚书省官员接到诏书,顿生疑心,就喊了起来:“请让大将军出来一同议事!”

张让就让小太监把何进的人头从墙上扔了出来,并喊道:

“何进谋反,已被斩首!其余胁从者,一概赦免不究。”

袁绍、曹操、袁术与何进部将吴匡、张璋等人已带了五百名禁卫精兵护送何进。这些人正在宫外等候,一见何进的人头,个个咬牙切齿,刀枪齐举,涌上前来。

张让一伙慌忙关闭了宫门,袁术、吴匡就率领士卒,乱砸乱砍宫门,太监们也挥舞刀剑,阻挡军卒,士兵一时竟攻不进去。天快黑的时候,袁术乘乱在南宫青硝门外放起火来,一时烟火四起,大火烧坏了宫门,士兵遂突入宫廷,只要见到宦官,立时刀剑齐下,剁为肉泥。

张让等人看着抵挡不住了,就飞奔后宫,报告何太后,诬称大将军的士兵造反,放火烧宫。在冲天火光中,张让指挥一伙太监,劫持了何太后、汉少帝、陈留王刘协和尚书省一些值班官员,准备从南北宫之间的复道逃到北宫去。尚书卢植听到宫中发生事变,立时擐甲持戈,堵在阁道窗下。段谞等人拥逼太后过来,卢植仰头大骂:

“段谞逆贼,怎敢劫持太后!”段谞心胆俱寒,回身便跑。

何太后趁机从窗中跳出来,被卢植急忙救起。大乱之际,袁绍和他叔父袁隗假借皇帝名义,把樊陵、许相叫到跟前,二话没说,便一刀一个全都杀了。袁绍与何苗随后又领兵攻到朱雀阙下,迎头正碰上赵忠、夏恽、郭胜等狼狈逃出,军卒刀剑齐下,将他们砍翻在地。这时,吴匡领着另一伙士兵从内庭杀出,见何苗手提宝剑跑过来,对士兵大喊:“何苗与宦官通谋,害死兄长,弟兄们快快为大将军报仇啊!”众军士一边流泪,一边叫喊着,一拥而上,将何苗砍为肉泥。然后,袁绍他们关闭了宫门,令士兵分头搜杀大小太监。其中因未长胡须而被士兵当作宦官误杀的也不少,皇宫禁苑,死尸遍地,血流成河,共杀了有两千多人。

张让、段谞等人逃到北宫后,袁绍、吴匡他们彻夜率兵攻逼。第二天一大早,张、段二人和几十名小太监簇拥着汉少帝与陈留王,仓惶溜出洛阳北城门——榖门。

他们一路冒烟突火,落荒而逃。越过北邙山后,当夜二更时分,跑到了黄河岸边的小平津(今河南孟津东北)。

小平津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东汉在津上置关戍守,属八关之一,从此地可以迅速渡河,逃往河北。

张让等人眼见可以逃脱追捕,刚想坐下来喘口气。

忽听得后面人马嘈杂,喊声震天,大队追兵迅速逼了上来,为首二人,正是尚书卢植和河南中部掾闵贡。张让一伙狗急跳墙,各自亮出兵刃,竟作困兽之斗。渐渐地,小太监们死的死,伤的伤,能支撑几下的越来越少。

公元189年。八月庚午的深夜。漆黑的夜空里,秋风萧萧,寒气逼人。河南孟津东北的小平滓。黄河岸边。

此刻,火把照耀如同白昼,只听得人马喧哗,兵器交击。

地上四处血污,一片狼藉。两群人激斗正酣。

尚书卢植与河南中部掾闵贡指挥的大队军卒,将对方围在了中间。圈中当风站立着两位少年,虽然衣衫零乱,面露忧色,眉宇之间却不失一派华贵之气。他们正是新近登基的当朝天子汉少帝刘辩和他弟弟陈留王刘协。在他们身边,稀稀拉拉地站着几位是皇帝的亲近内侍。这些人个个浑身泥土,衣烂帽歪,且多已受伤,手中的兵器也残损不堪。

圈中一人长叹一声:“唉!事已至此,夫复何言?”

他转身面对白髯飘拂的卢植说:“卢大人,小的们自知罪孽深重。还望大人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看在我历事先帝的份上,见示一条生路如何?”卢植尚未答话,他身边的闵贡早已怒不可遏,须眉俱张。右手仗剑,左手戟指,高声痛骂:“张让!擅权乱政,荼毒生灵,危害宗庙,致使圣上蒙尘,万民涂炭。今日还想活命,岂非作梦?还不快快就死,难道还要让我们动手吗?”

张让闻听此言,自知今日难逃一死,不禁大放悲声,涕泗横流。他“噗嗵”一声跪倒在地,匍匐几步,双手牵住少年天子的衣带,呜咽着说:“陛下,小的们要走了,请陛下自己保重吧!”然后,转身跑上高堤,一头扎进了滔滔黄水之中。其他几个太监见状,也只好紧随其后,纷纷投河自尽。

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集团在刀剑之下,他们以祸国殃民开始,以害己终于灭亡。自桓灵以来,长期垄断东汉朝政的宦官集团也被诛杀殆尽。天下并没有太平!

董卓带兵入京,毒死何太后,废杀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汉献帝),独揽了朝阁大权。各地纷纷起兵讨伐。

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大砍大杀中起向全面崩溃的东汉王朝载入历史的史册,东汉祸国乱政的“十常侍”之首、臭名昭著的宦官张让却在历史上遗臭万年。

同类推荐
  •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由明华锋著,作为一本二战将军山本五十六的传记,分章节介绍了山本五十六的童年时代、海军军校学习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以及他航空兵战术思想形成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也涵盖了山本五十六的家庭生活和意外身死,以及对太平洋战场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作者以鲜活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二战中的知名将领,点评名将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历史性与趣味性并存,《山本五十六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 稻盛和夫的商圣之路

    稻盛和夫的商圣之路

    本书以传记小说的方式来叙述稻盛和夫的传奇人生。第一阶段是描述稻盛和夫幼年在家乡,从出生、求学、染病、帮助家中事业并展现其经营天赋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上班,虽然工作努力、表现卓越然而由于公司整体进入衰落趋势,于是和夫离开松风工业创立“京都陶瓷公司”。第三阶段则着力于稻盛和夫经营京都陶瓷公司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努力与坚持、发展与壮大,直至将其发展成为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稻盛和夫一生屡创商业奇迹:亲手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日本京瓷公司、日本第二电信(KDDI);成功挽救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不但让其脱离破产监管,重新上市,并且成为获利最高的航空公司,重又跻身世界500强之列。
  • 廉能第一于成龙

    廉能第一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明清时代山西省永宁州人。为官以清廉正直、精明干练、勇于任事著称,平生三次在官员政绩考核中被举为“卓异”,又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卒后谥为“清端”,是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大清官之一。于成龙一生信奉“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又信奉因果报应、行善积福的佛道观念,总结出独特的“天理良心”格言。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中,他过的是一种类似出家修行的清苦生活。布衣蔬食,淡薄自甘,平生的物质享受,大概只有每晚的一壶老酒而已。他从不贪取一丝半缕的不义之财,反而经常捐出俸银,用于赈灾济贫等慈善公益事务。当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之时,他经常典当衣物骡马,以糠粥青菜勉强度日。后世流传了他大量的清廉传奇。
  • 戏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戏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如今回头再看这套书,若以一言蔽之,它只力求忠实记录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士阶层的吉光片羽和落日余晖。遥忆当时,我初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今日搁笔,心犹激荡。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本书共写第一至第十二代张天师的生平情况。作为开创道教的老祖张陵天师,作者着墨最多,占全书近一半篇幅,对张陵在道教史上的文化历史地位,及其所开创的正一道派于中国宗教文化史的影响均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热门推荐
  • 王爷的霸王条约

    王爷的霸王条约

    一场意外,母后为救自己溺水而去,失去至亲的她痛不欲生,然而这只是个开始,后宫内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她终究是不能幸免。其他妃嫔的肆意欺负,曾经姐妹的嘲讽,让她伤心欲绝。父皇为了保护她,故意忽略她,也不再去见她!重生之后,她发誓不再向那些妃嫔低头,她要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 总裁的欢乐肥柴

    总裁的欢乐肥柴

    柴多多是个可爱又多变的女孩子,她养了只可爱的柴犬,名叫肥肥。一人一狗闹腾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滑稽,直到有一天引起了冷面大Boss慕寒的注意,没曾想看起来理智冷静得像个经济学理性人的总裁居然还养了只猫咪,就是和主人一样还挺高冷...总之,两人一狗一猫的奇妙欢乐生活开始了。
  • 酒香引得离人归

    酒香引得离人归

    又是一个午后,秋风伴着酒香徐徐吹过,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路人,洛雅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眯着眼享受着午后的阳光。曾几何时,她和某人也曾这般惬意。“相公,刚吃完午饭就躺下会长肉的!”某人嘟着嘴抗议。“你肉那么多还怕再长么?”某人的话把某人彻底激怒,上手就挠,结果…“唔…”某人如愿的吧唧吧唧嘴,“嗯…味道果然好!”后来某人成了红苹果。是的,她信。再一天,她如往常一样眯着眼享受着午后的阳光,一人儿轻轻扣窗,“打扰打扰,小生被这酒香吸引,寻得这里,可否赏口酒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兽之争,上天不公

    人兽之争,上天不公

    是说主人公鳞云天从沉睡中醒来,坠入人间,并在人间的成长经历,明白了人与兽的战争的残酷,并努力让人类与兽类和平相处,找回自己身世的故事。
  • exo之浅夏末至

    exo之浅夏末至

    新篇,微虐,男主是伯贤这是朋友推荐的,女主是万俟浅夏。
  • 嫁个有钱人

    嫁个有钱人

    几个女孩子羡慕富有人家的生活,梦想嫁个有钱的人,晋升为富太靓车,豪宅,周游世界。昭仪与一个家庭富有的留英学生相恋,可是她知道了一个难以接受的秘密......她该如何决定。
  • 春妮日记

    春妮日记

    人生百态,花落花开,春妮儿是一群人。匆匆前行的脚步,浮躁无根的文化,物欲横流的时代,谁又能真切看到自己的灵魂。
  • 第二个月亮

    第二个月亮

    本书是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的小说选集,其中主要有《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等,他笔下的故事往往奇幻美妙,引人入胜,他倡导的以文字的美感书写科学和自然美丽的做法,给中国科普作品的文学档次提升,带去了良好的影响。
  • 时光不曾亏待我们

    时光不曾亏待我们

    命运轮盘的转动,将两个毫无关系的人最终链接在一起,彼此相依。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