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77700000031

第31章 常用针灸方法(2)

(三)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的深度。以既有针下得气的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但在临床操作中,还必须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体形、病位、病性、腧穴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而言,男性、青壮年、体壮、形胖者,宜深刺;女性、老年、儿童、体弱、形瘦者,宜浅刺。病变部位较深者,宜深刺;病变部位较浅者,宜浅刺。表证、阳证、虚证及新病者宜浅刺;里证、阴证、实证及久病者宜深刺。四肢臀腹等皮肉丰厚处,宜深刺;头面胸背部等皮肉浅薄处,宜浅刺。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横刺。对于眼部、延髓部、躯干部的腧穴,由于其内有重要器官,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免发生意外。

六、行针与得气

行针又称“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获得针感、调节针感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后,通过行针,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又称针感。行针与得气有密切的关系,行针是得气的前提条件,得气是行针的目的与结果。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1.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

运用提插法时,提插幅度要均匀一致,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快慢一致,每分钟60次~90次;用力均匀,勿时轻时重;保持针身垂直。通常认为,提插幅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操作时间长,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其刺激量就小。对于刺激量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

2.捻转法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交替旋转捻动动作的操作方法。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旋转,谓之左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旋转,谓之右转;左右旋转反复交替进行构成捻转法。

运用捻转法时,捻转角度要均匀一致,一般宜掌握在180°左右;频率快慢一致,每分钟90次左右;用力均匀,勿时轻时重;不能单向捻转,以免针身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疼痛,导致滞针。通常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操作时间长,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其刺激量就小。对于刺激量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对基本手法的补充,目的是促进获得针感,加强与调控针感。临床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1.循法循法指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循按的方法。本法能激发经气,推动气血运行,促使针后易于得气。针刺不得气时,可用循法催气。

2.弹法弹法指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3.刮法刮法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感的传导与扩散。

4.摇法摇法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细细搓捻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本法能催气、行气、增强针感,宜在肌肉丰厚处施术。

6.震颤法震颤法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感。

(三)得气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钊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

1.得气的表现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两个方面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应,二是医者刺手指下的感应。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有时还会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应,这些感应有时还可沿一定的方向和部位怜导、扩散。少数敏感者还可出现循经肌肤瞤动、震颤,或出现循经性皮疹带,红、白线状现象。在患者产生感应的同时,医者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感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到针下空松、虚滑。正如《标幽赋》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紧涩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2.得气的意义得气与否及气至的速迟,不仅关系到针刺的疗效,而且可以借此推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预后及转归。《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金针赋》指出:“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较好;得气缓慢,疗效较差;不得气者,难于取效。临床上若经反复施用各种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极差;若初诊时不得气或得气缓慢,经使用正确的针刺方法治疗之后,开始得气或得气较快,表示病人正气恢复,预后良好。

3.促进得气的方法针刺时,患者不得气或得气缓慢,在分析原因后,要采用调整纠偏、候气、催气、益气等方法促使得气。

若因取穴不准,或虽取穴准确但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不当所致者,通过取准穴位,或调整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便可得气。

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在留针过程中还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

此外还可采用前面论述过的循法、弹法、刮法等辅助手法催气。

对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而致针刺不易得气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下列方法:一是多选用具有补益作用的强壮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二是采用补法,如针刺补法、灸法、温针灸等;三是加服适当的补药,如四君汤、四物汤等。促使机体正气渐复,经气充实而易于得气。

当针下得气后,还要注意守气,保持针感持久勿散。可用刮法、震颤法等辅助手法或按法、弩法等守气,以持续发挥针刺的治疗作用。

4.得气强弱的选择得气的强弱,应因人、因病而异。一般来说,急性疼痛、痹证、痿证、偏瘫等疾病得气强则效果好;失眠、心悸、面肌痉挛等疾病得气弱却效果显著。气血虚弱、久病年迈之人,得气宜弱;气血旺盛、体壮年轻之人,得气宜强。总之,得气的强弱,应以患者舒适、疗效显著为原则。

七、针刺补泻

补法,泛指能鼓舞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泻法,泛指能疏泄邪气,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

(一)常用补泻手法

1.捻转补泻法以捻转时用力的方向,或捻转的角度、频率、力度、时间分补泻的手法。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速度快,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补法;在得气处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速度快,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泻法。或者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时间短者为补法;反之,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时间长者为泻法。

2.提插补泻法以提插时用力的方向、力度、频率分补泻的手法。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重插轻提,下插时用力重、速度快,上提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补法;在得气处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重、速度快,下插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泻法。

3.徐疾补泻法以掌握进针、出针以及行针的快慢分补泻的手法。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4.迎随补泻法以针刺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是否一致分补泻的手法。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施术者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施术者为泻法。

5.呼吸补泻法将针刺手法与患者呼吸相结合分补泻的手法。患者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出针为补法;患者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出针为泻法。

6.开阖补泻法以出针时是否按压针孔分补泻的手法。出针时迅速按压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压针孔为泻法。

7.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施以均匀地捻转、提插手法,适用于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夹杂的病症。

(二)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是产生针刺补泻效应的基础。机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整作用,呈现出不同的补泻效应。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虚脱状态时,针刺还可以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盛状态而呈实热、邪闭的实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清热启闭、祛邪泻实的作用。例如,胃肠功能亢进而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解痉止痛;胃肠功能抑制而蠕动缓慢、腹胀纳呆时,针刺可以加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消除腹胀,增进食欲。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是产生针刺补泻效应的主要因素。

2.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是产生针刺补泻效应的重要条件。有些穴位能鼓舞人体正气,促进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适宜于补虚益损,如气海、关元、命门、膏肓、足三里、百会、神阙、中脘、背俞穴、原穴等。有些穴位能疏泄病邪,抑制亢进的功能,具有祛邪泻实作用,适宜于实证,如人中、委中、十宣、八风、八邪、井穴、荥穴、郄穴等。当施行针刺补泻时,应结合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以便取得较好的针刺补泻效果。

3.针刺补泻手法针对机体不同的虚实状态,采用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是获得补虚泻实效果的关键。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补泻手法作用于机体时,可以产生“补”和“泻”所特有的规律性效应,是产生补泻效果、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上述各种单式、复式补泻手法,就是古今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因此,要想获得满意的补泻效果,其施术手法至关重要,必须恰当施用。

八、留针与出针

(一)留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方法有静留针和动留针两种。静留针法指在留针过程中不再行针;动留针法指在留针过程中必须间歇行针施术,多用于针感迟钝者。临床上留针与否、留针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病症在施术后可不留针或酌情留针15~30分钟,而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如急性腹痛、三叉神经痛、痛经、破伤风、角弓反张等,留针时间可达数小时。小儿一般不留针或少留针,后头部、眼区、喉部、胸背部的穴位不宜久留针。

(二)出针法

在施行针刺手法、留针,达到治疗要求后,将针拔出的方法,称为出针。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针刺治疗虽然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了解,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异常情况,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处理并加以预防。现就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分述如下:

(一)晕针

晕针指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发生的晕厥现象。

1.表现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冷,脉沉细弱;严重者会出现神志昏迷,四肢厥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血压下降,脉微欲绝。

2.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手法过重,而致针刺过程中发生此现象。多见于初诊者。

3.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扶持患者仰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给饮温开水或糖水,轻者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指掐或针刺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涌泉等急救穴,或者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强壮穴,即可恢复。仍未恢复者,可考虑采用现代急救措施。

4.预防根据晕针的原因加以预防。对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选穴宜少,手法宜轻。选择自然舒适且能持久留针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对饥饿、疲劳者,待其进食、体力恢复后再行针刺。医者在针刺过程中要精神专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及时处理。

(二)滞针

滞针指针刺过程中发生的针下滞涩、行针困难现象。

1.表现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滞涩,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勉强捻转、提插时,病人感到疼痛。

2.原因患者精神紧张,毫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医者行针手法不当,持续单向捻转,以致肌肉纤维缠绕针身造成滞针;或留针时间过长,患者因体位移动;或因病痛造成肌肉痉挛所致。

3.处理因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者,嘱其不要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医者可在局部循按,或弹击针柄,或在附近再刺1针,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即可拔针。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4.预防对精神紧张者,针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配合,避免因肌纤维缠绕针身而滞针。

同类推荐
  •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为糖尿病患者提出了理想、专业、可行的防治细节。特别是针对初发患者,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向那些存在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们提出忠告.让他们提高警惕,及早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囊括了日常保健、饮食方案、用药细节等方面,旨在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资讯、最实用的养护细节,让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够轻松生活,享受健康和幸福。
  • 教师饮食保健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饮食保健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健康体检一本通

    健康体检一本通

    本书系统介绍了健康体检的知识与原则。分别从常规检查项目、影像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向广大读者一一讲解体检项目的含义和作用。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与理解,书中穿插了很多贴近生活的小知识与问答。
  • 我与癌症这九年

    我与癌症这九年

    本书记录了作者患癌9年来的治疗经验与人生感悟。作者通过对自己治疗过程的分析总结,提出八字抗癌真经(信念由心,智慧用脑)和三大抗癌兵法(有理有利有节、和平共处、打持久战),并对新病友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具体治疗经验,告诉读者癌症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生活处处皆治疗。本书提出的抗癌理念,不仅适用于癌症患者,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剂良药。
  • 药膳药茶药酒·常见疾病药酒

    药膳药茶药酒·常见疾病药酒

    本书内容包括了菊花枸杞酒、复方杜仲酒、竹酒、苏子酒、地骨皮酒、杞黄酒、复方女贞子酒、黄精首乌杞子酒、杜仲酒、全蝎祛风酒等。镇静,降压。适宜于高血压病人食用。清热利窍,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消痰下气,润肺止咳。适用于高血压舌苔厚腻、痰湿较重、肢体麻木不舒、胸闷肋胀、时有痰鸣等症。滋阴降火,清热平肝。适宜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食用。
热门推荐
  • 食戟之芥子的自我修养

    食戟之芥子的自我修养

    穿越到食戟之灵世界,自己却只会做一碗泡面,还莫名其妙负债百亿,再过三天自家的房子都要被银行回收拍卖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 墉城集仙录

    墉城集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蛇至尊

    灵蛇至尊

    踏破天辰无人能挡,杀敌除魔万夫莫敌!世人皆为蝼蚁,我为帝王。且看一个小人物如何翻云覆雨,成为一代至尊
  • 落网美男的坐标

    落网美男的坐标

    看文需知:妥妥的NP!有肉,但不多。一直想贡献此类文,奈何这类文在女频始终是挺尴尬的位置。稍不注意很多字句就写过了头,直接给K掉!每写一句都要控制尺度问题。亲们坚持看下去,我就坚持更下去!泪奔ING……女主爱的,就努力攻略到手(其实就一个真爱)。至于爱女主的,也要用手段攻略女主芳心(这个有点多……嘿嘿)。到最后,就各凭本事啦!女主有些能耐,但不是万能。要斗高智商的女配,还是要动些脑筋的!最后,走走轻松路线,咱不拿文笔说事儿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渊笔记

    灵渊笔记

    洛秦,一个拥有神秘身世的少年,掌握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技艺,觉醒了特殊的天赋。新神与旧神的冲突愈演愈烈,世界暗处的隐秘在冲突中不断被揭开。
  • 古城谣

    古城谣

    顺治年间,倭寇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东南沿海一带深受海寇侵袭,章峰李氏一族几近覆灭,唯有身怀有孕的夏霖兰逃至桐山,被昭明寺僧人救下,并生下李舒康、李舒岚兄妹俩。十五年后,兄妹俩偶然发现了倭寇的阴谋,他们能否保护村落,击败隐藏的敌人?让这本书带给我们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域苍穹

    鬼域苍穹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已被如来“整”死,你造吗?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诸君可愿陪我,并肩作战,毁天灭地,重建这鬼域苍穹?!鬼域苍穹交流QQ群:16522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