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33800000013

第13章 探秘红色行星(3)

一旦把“海盗”号轨道站——着陆器的结合体送上火星轨道,它在火星上着陆的纬度就无法再改变了。如果其近地点是在火星的北纬21°,着陆器就只能在北纬21°着陆,但通过等待在其下方的火星转动,可以在任意的经度上着陆。正因为如此,“海盗”号的科学家选择了好几个有希望的着陆地的纬度。为“海盗1”号选择的是北纬21°,主着陆点是在称为“克雷斯”(希腊语,意为“黄金之地”)的地区,该地区靠近4条蜿蜒的水道交汇处,这些水道被认为是在火星历史前几个世纪由流水冲蚀而成的。看来,“克雷斯”符合上述全部标准。但是,雷达观测的是“克雷斯”附近的区域,而不是“克雷斯”着陆点本身。由于地球与火星几何位置的关系,对“克雷斯”的第一次雷达探测只是在计划的着陆日期前几周才进行的。

为“海盗2”号选择的着陆点是北纬44°,主着陆点为“赛多尼亚”。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根据理论推断,这里极有希望存在少量的液态水,至少在火星一周年中的某些时候是如此。由于预先进行的“海盗”号生物实验的对象是适应液态水环境的生物,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赛多尼亚”着陆会大大增加“海盗”号发现生命的机会。也有人认为,在火星这样一个多风的星球上,如果存在微生物,那就应该到处都有。看起来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难分高低。然而,显然无法对北纬44°进行雷达探测,而且让“海盗2”号进入高纬度区,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巨大的失败危险。还有人认为,如果“海盗1”号着陆成功,而且运行情况良好,那么“海盗2”号将能承受更大的危险。对于花费超过10亿美元的这种飞行的命运,我本人是十分保守的。我不禁设想到飞船在“赛多尼亚”刚一着陆就不幸发生碰撞。一种关键的仪器因而发生故障。为了增加“海盗”号着陆点选择的余地,我们在南纬4°附近的雷达可探测区,另外选择了几个在地质上与“克雷斯”和“赛多尼亚”大不相同的着陆点。“海盗2”号究竟在高纬度区还是在低纬度区着陆的问题,直到最后一刻才确定下来:选择了与“赛多尼亚”同一纬度,地名本身就是充满希望的地点:“乌托邦”。

我们核查轨道站发回的照片,并对雷达数据进行最后分析后发现,“海盗1”号原先选择的着陆点可能是极端危险的。有一阵子我很担心,“海盗1”号可能像传奇中的荷兰飞行员悬在空中一样,永远悬浮在火星上空,永远找不到安全的区域。但我们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点,仍然在“克雷斯”地区,但远离四大古水道的交汇处。这一拖延使“海盗”号无法在1976年7月4日按时降落。不过大家都同意,在那一天进行毁灭性的着陆,献给美国建国200周年作纪念,将是令人极为不快的。因此,我们推迟了原定计划,在16天后才进入火星大气层。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绕太阳进行了1000万公里的星际航行后,每个轨道站和着陆器的结合体都进入了预定的环绕火星的轨道,轨道站对可能的着陆点进行了探测。根据无线电的指令,着陆器进入了火星大气层,防烧护罩准确地取向,展开了降落伞,扔掉了覆盖物,点燃了减速火箭。在人类历史上,飞船首次在这颗红色星球的“克雷斯”和“乌托邦”地区成功着陆了。着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飞船设计、制造和测试中的高超技术,同时也要归功于飞船控制系统非凡的能力。但能在火星这样危险而神秘的星球上成功着陆,至少也包含了一些机缘的因素。

着陆以后,立即发回了首批图片。我们知道,所选择的地点并不十分理想,但毕竟充满了希望。“海盗1”号着陆器拍摄的第一幅照片是它自己的一根脚架。其目的是一旦着陆器陷进火星的流沙中,我们希望在飞船消失之前就能够知道。照片是由一条一条的线组合起来的,直到看到脚架在火星表面安全耸立着,我们才松了一口气。不久以后就显示出了其他照片,每张照片都是用无线电分部分传到地球的。

我还记得,当我看到着陆器拍摄的第一幅显示火星表面的图像时,曾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看来,那根本不像是一个外星世界,倒很像我在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和内华达州所看到的情景。也有石头、流沙和远处的山峰,其景观与地球上的任何景色一样自然优美。火星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当然,如果在一座沙丘后面突然看到满身尘土的探险家,后面还有一头骡子,我会觉得惊异不已的,但同时我又觉得这种想法似乎也不无道理。我在研究“金星9”号和“金星1”号发回的有关金星表面照片的整个过程中,都根本没有产生过这种想法。我深信,这是一个无论如何我们总要到达的世界。

火星的景观是赤裸裸的、红色的、可爱的;远方的火山口不时蹦出雨点般的石子;此起彼伏的小沙丘;大风扬起满天尘土,不断淹没嶙嶙巨石,又不断从巨石上把尘土刮走:空中曼舞着斑驳的细粒物。这些巨石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多少沙子被风吹走了呢?该星球在历史上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才能形成地表这些光秃的巨石、埋在土中的小圆石,以及多边形的孔洞呢?这些岩石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是与沙子相同的物质吗?沙子仅仅是巨石粉碎而成的,还是别的物质呢?那儿的天空又为何是粉红色的?此外,那里的空气是什么成分?风速又有多大?火星上有地震吗?为什么其大气压和地貌随季节而变化?

对上述所有问题,“海盗”号都作出了确定的或者至少看起来是确定的回答。“海盗”号所揭示的火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特别是我们还记得,着陆点正是根据它们的暗淡色调而选中的。然而,着陆器上的摄像机并没有发现那里有运河的建设者,也没有巴苏人的飞行车或短剑;没有公主或武士,没有八脚怪兽,没有脚印,甚至没有一株仙人掌或一只袋鼠。就我们的判断力而言,那儿根本不存在生命的迹象。

也许,火星上确实存在大型的生命形式,只是不在我们两个着陆位置附近。也许在每一块石头和沙粒中都有较小型的生命形式。在地球的大部分历史进程中,那些没有被水覆盖的区域很像现在的火星:大气饱含二氧化碳;强烈的太阳紫外光透过缺少臭氧的大气层,照射在地球表面上。直到地球历史最近的10%时期之前,大型动植物还不能适应陆地上的生活。然而,地球上到处充满微生物已经有30亿年了。因此,要寻找火星上的生命形式,还必须从微生物入手。

“海盗”号着陆器扩大了人类到其他星球上活动的能力。从某些标准来看,着陆器像一架侦察机一样能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的智力只相当于一个小小的细菌。我们作这种比喻并没有任何贬义。自然界经历了几亿年的漫长岁月才进化出一个细菌,而经过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才造出第一架侦察机。只要在这类事情上稍有一点经验,对此就会变得相当熟练了。像我们人一样,“海盗”号也有两只眼睛,但“海盗”号的双眼能在红外线之下工作,而我们却不能:“海盗”号的手能推开岩石,挖取土壤;它的手指竖起来能测定风速和风向:它的鼻子和味觉器官的功能也比人类的要灵敏、准确得多,它们能感觉出微量分子的存在;它的不外露的耳朵则能探测出火星内部地震的隆隆声,以及飞船激起的风的嗡嗡声;它还具有探测微生物的手段。飞船有自己独立的核能系统,能把所获得的所有科学资料通过无线电送回地球,它能接受来自地球的指令。这样人类就能权衡“海盗”号观测结果的意义,并命令它去执行新的使命。

在飞船大小、费用和能源消耗受到严格限制的条件下,怎样才是寻找火星微生物的最佳方法呢?我们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把生物学家送到那里去的。我有一位朋友叫沃尔夫·维希尼亚克,他是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一位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在50年代后期,在我们郑重地考虑寻找火星上的生命之际,他参加了一次科学会议。会上,一位天文学家对生物学家没有简单、可靠、自动的仪器去寻找星外微生物感到惊讶。维希尼亚克决定在这方面干出点名堂来。

他研制了一种能带到行星上去的小型装置,朋友们称之为沃尔夫捕集器。他计划让它带一小瓶有机营养物到火星上,并设法使火星表面的泥土样品与营养物混合,在火星微生物如果有任何生物生长(假定能生长)时观测液体混浊度的变化。沃尔夫捕集器与其他三项微生物实验一起被选择装在“海盗”号着陆器上。其他三项微生物实验中,有两项试验准备给火星生物带去食物。沃尔夫捕集器成功的前提是,火星微生物必须喜好液态水。有些人认为,维希尼亚克的做法会淹死火星上的小生物。但沃尔夫捕集器的优点是,它与火星微生物如何对待这些食物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它们能生长就行。而所有其他的试验都基于一个特定的前提:假定微生物能够吸收或排出气体。但这种假定只不过是猜测而已。

负责美国航天计划的国家宇航局(NASA)面临着经常发生的、无法预料的经费削减。宇航局的科学活动很少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因此当需要从宇航局裁减经费时,科研项目总是被削减的目标。1971年决定取消四项微生物试验中的一项。而沃尔夫捕集器恰恰被从着陆器上撤了下来。这使维希尼亚克沮丧之至,因为他花了12年时间才研制成这台仪器。

处于他这样的处境,别的人大都会悄悄地放弃参加“海盗”号生物试验。但维希尼亚克是一位勇敢而具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他反而决定到地球上最近似于火星环境的南极干涸山谷去。他认为,这样能更好地服务于寻找火星生命的事业。以前的一些研究人员曾经仔细地检查过南极的土壤,并作出结论:人们在南极干涸的山谷所发现的极少量微生物并不是真正土生土长的,而是从比较温和的环境吹到那里去。回忆起火星罐的实验,维希尼亚克相信,生命是很顽强的,南极是完全适合微生物生存的。他觉得,如果地球上的细菌能在火星上生存,那么南极这个总的来说比较暖和、比较潮湿,且有较多氧气、紫外线少得多的地方,为什么反而不能生存呢?相反。他认为在南极干谷如果能找到生命,将会相应地增加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机会。他还认为,以前用来推论南极没有微生物的实验方法有问题。营养物的设计虽然适应于大学生物实验室的舒适环境,却没有考虑到干燥极地荒漠的特点。

因此,1973年11月8日,维希尼亚克带上了他的新生物实验装置,乘直升机从麦克默多实验站到奥斯加德地区的一条干涸的山谷——巴尔德山附近的地区,同行的还有一位地质学家。他的计划是要在南极一些小生物站进行土壤接种,一个月后再返回去回收实验物,1973年12月10日,他离开营地到巴尔德山去收集实验样品。离开时有人在约3公里外给他拍了照。没想到这竟是人们最后一次见到他生前的容貌。过了18个小时,在一座冰崖底部发现了他的遗体。看来,他走进了一个从未被探测过的地区,而且显然在冰上滑倒过,并向前翻滚了150米远。也许他看到了什么东西,譬如说发现了微生物的可能栖息地,或者是一个按理不应该有的绿色斑点。但他出事的真正原因我们是永远无法知道的了。在他那天带在身边的棕色封皮的小笔记本中,最后有这样的字句:“202号站已回收,1973年12月10日,2230小时。土壤温度:-10°,空气温度:-16°。”这正是火星上典型的夏季温度。

维希尼亚克建立的生物实验站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在南极。从实验站取回的样品已进行过检测,这项工作是由他的同事和朋友采用他用过的方法进行的。几乎在所有实验点都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用常规方法是检测不出这些微生物的。他的遗孀维希尼亚克太太在他的实验样品中发现了显然只有在南极才有的酵母菌新种。尹姆里·弗里德曼检验了那次勘探中从南极带回的大岩块,结果发现了令人喜出望外的微生物,它们都藏在石头表面下1~2毫米处,藻类群生在有少量液态水聚集的小天地里。在火星这样的星球,情况将会更加有趣,因为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可见光能穿透到1-2毫米的深度,而能灭菌的紫外光到达这个深度时至少会部分衰减。

由于飞船在发射前好几年就已完成设计,同时由于维希尼亚克过早地逝世,他的南极实验成果未能积极地影响“海盗”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设计计划。总的来说,并没有在火星的低温环境下进行微生物的试验,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没有提供足够的孵化时间。对火星上的新陈代谢作用只做出了比较可靠的推测,而且也无法去寻找石头内部的生命。

同类推荐
  • 可怕的巧合

    可怕的巧合

    《可怕的巧合》是一部激发读者无穷想象力的全球巧合经典荟萃,涵盖了现今世界各个领域的诸种谜团,其记录与讲述的都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真实发生的巧合,扑朔迷离,匪夷所思。电影中的灾难居然与现实中的灾难同时发生;多位美国总统同在国庆日去世;章鱼保罗的神奇世界杯预言……
  • 舰艇博览

    舰艇博览

    《科普知识博览兵器百科:舰艇》知识性强,与日常生活接近,叙述简洁、通俗易懂,版式活泼大方,配有精美的图片,希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帮助孩子们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阅读能力,并逐渐培养出思考与探索的习惯!
  • 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衣食常识

    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衣食常识

    本书是一本有关衣食方面的常识精编荟萃,把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零散的衣食常识编辑成册,帮助读者轻松熟悉古今中外有关衣食的基本常识,从而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 海洋馆漫游:海洋科技看台

    海洋馆漫游:海洋科技看台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门推荐
  • 艾尔英大陆之冒险乐章

    艾尔英大陆之冒险乐章

    在古老的艾尔英大陆,有着众多喜爱冒险的人——他们被称为冒险者,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职业,他们聚集在一起,在艾尔英大陆自由驰骋。艾历1522年元月刚过完新生节,寒冷异常的天气似乎注定了这一年将要发生些什么。浪和疾风,一个魔法师,一个剑士偶然相遇了,他们的命运在此刻将会改写,而这两个不起眼的冒险者和他们的同伴未来将牵动着整个艾尔英大陆的命运。魔法的波动、剑术的飞舞、战士的怒吼、骑士的无畏、治愈师的虔诚、刺客的鬼魅……这是一个英雄强者辈出的舞台!阴谋与权术,狡诈与残酷,明争与暗斗,围绕着不同的信念,坚信着不同的未来,他们各自奋斗。联盟、暗杀、叛乱、分裂、动荡、奇袭……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艾尔英大陆》系列第一部,主要描绘了新生的冒险团,集合同伴,踏上冒险的旅途!
  • 悟空成佛后

    悟空成佛后

    悟空成佛之后,一切又重来。唐僧已不是唐僧,精已不是白骨精……本书原名《悟空之眼》
  • 白毛

    白毛

    顾文显1982年发表诗歌处女作,迄今在国内外公开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800多万字,诗百余首。出版民间故事集《贾成明故事集》、《南侠。北侠》,散文集《梦里有条宽宽的河》,小说集《割豆割豆》,小小说集《白毛》,故事集《草屋小学》、《真的假的谁玩谁》。作品被收入250多种结集、选刊中,其中故事作品自首届至2008年一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故事集”,小小说自2000年至2004年一直入选〈全国最佳小小说集〉。
  • 核桃家园

    核桃家园

    小小核桃乾坤大,里面要啥就有啥。真的,骗你是小狗,这个空间里,不光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弯弯的年龄河,还有你所喜欢的人!父老乡亲的亲情,更有那纯朴的农村小萝莉。当然还有你想不到的珍贵产品。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南瓜、西瓜、冬瓜、哈密瓜……有没有北瓜?哦,不光是瓜,还有玉米花生茄子辣椒西红柿,对了,还有东北参,西洋参,哇,还有黄金一般金贵的虫草!而更神奇的是,这个空间是可以升级的!一旦升级成功,它就任你操纵,成为你的自由而富饶的王国!当然了,升级是需要付出劳动的哦!家园群:71570731
  • 昔日逝去的我依旧有你

    昔日逝去的我依旧有你

    故事的开始,总是让我们猝不及防,来不及判断就已经深陷……做着自己认为对的选择。
  • 韩娱少年王

    韩娱少年王

    林浩宇从小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胸无大志,每天都无所事事,可是命运仿佛和他开了个玩笑,二十岁那年,他失去了一切,包括家庭,包括父母,包括他的人生。心灰意冷的他来到全州,寻找他父亲的至交好友,金叔叔的帮助,但是在这里遇到了他的未婚妻,从此他的人生开始改变......
  • 异界之超神少女

    异界之超神少女

    地球突然多出一个超大位面?里面的魔兽跑出来嚯嚯地球怎么办?杀了喝血吃肉还能强身健体!强调一遍,这不是游戏!弱肉强食的世界,死了就再也没机会了!命,只有一条!
  • 女配也想当团宠

    女配也想当团宠

    宁瑜穿进自己写的小说里,开启帮猫嫌狗不待见的恶毒女配们逆袭变团宠任务。【没人宠会挂,拉仇恨会挂,不逆袭也会挂!】系统提出要求。“这很简单啊,小说世界由我创造,想逆袭还不是分分钟的事?”然而尝试抱男主大腿被嫌弃,抱男配大腿被呸,抱女主大腿被骂‘死开’后,宁瑜欲哭无泪:“我坑了我自己。”这时,角落里的某反派对她招招手:“过来,我宠你!”
  • 大皇子2

    大皇子2

    青松九月,蝉声震耳,北方,海山市旅游职业学院校门外。
  • 破碎的三国

    破碎的三国

    “一身赤胆除乱世,手握长枪定江山!”赵云握紧手中的长枪,看着前方滚滚而来的千军万马,一步一步朝前走去……“一雨一人生,一泪一情尘,自她走后,贫道只渡凡人不渡僧……”面对她那近乎哀求的目光,和尚依旧转身步入倾盆大雨之中……“呵呵,既然这个世界已经腐朽,那便由我来将它重建!”金眸少年站在悬崖之上,俯瞰着这神州大地……“主公说打哪,那便打哪,何须顾及这么多呢?”郭嘉淡淡一笑,似乎整个大陆,都被他握在五指之中……“我要你死,与你又有何相关?”陈浩转身看向下方的众人,这些平时所谓的诸雄,此时却是不敢多言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