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8600000042

第42章 口吃男孩,有了轻松的微笑

一个男孩走进了心理咨询室。一见面,我就发觉他口吃,因为他还没出声,嘴唇眉眼就先出现不少多余的动作。在他艰难的叙述中,我知道他的确是为口吃前来咨询的。

“先请坐,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不用急。”我知道,口吃,不仅会给人带来语言上的障碍,还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因此,我尽力营造着轻松的氛围。“我们之间的谈话不同于通常师生间的谈话,我们应该是知心朋友,知心朋友才互相诉说自己的难处,是不是?一点也不用紧张,坐下来慢慢聊,好不好?”

他有了笑容,显得轻松多了,语言表达也开始有点流利了。

“你看,你现在讲话比刚才好多啦!”我及时肯定。“刚才太紧张了……第一次……第一次到您这来……又不知道……心理咨询……怎么回事……现在,轻松多了。”他和我已经能较为正常地对话了。“正是这样啊,”我接过话题,“面对权威或有求于人时,由于身心紧张,人往往容易口吃或口吃较重。而在平时谈笑或跟小孩儿说话时,由于身心较放松,就不容易口吃或口吃较轻。所以,在临场谈话前,应松弛一下四肢及面部的肌肉,意念下沉,做做深呼吸。一句话,努力使身心放松,这是能流利讲话的心理基础。你刚才已经有了切身体验,是不是觉得身心放松好得多?这就是克服口吃的第一个方法——临场放松法。你有意识地进行一下放松训练好不好?”

“好,好!”他微笑着回答。由于他还要去上自习,我们第一次谈话就到此结束了。临别,我给了他一个任务:“你留意观察一下,看你周围是不是也有不少口吃的人。过几天,我们再聊。”几天后,那个男孩找到我,一见面就说:“老师,真是怪事,平时不留意,这几天留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口吃的人还真不少呢!”言语间没有丝毫的幸灾乐祸,只是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

“好!你看,刚才的讲话你一点也没口吃。”我有意识地渲染一种好气氛。

经我一提,他也明显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惊喜之余又生出疑惑,喃喃地说:“奇怪。”

“一点也不奇怪,”我说,“刚才你是急切想告诉我自己的‘重大发现’,没有意识到‘自我’,就是说,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越是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越是感到到‘我在讲话’,越是在意他人的态度,就越容易口吃。相反,越是‘忘我’就越不容易口吃。是不是这样?”

他笑着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所以,你应该主动地创造一种‘忘我’的讲话情境,把‘我在讲话’‘我讲得如何’的意识尽量淡化以至消除。有时候,干脆学习扮演某一角色说话,先单独练习,再到陌生场合,以进入角色的状态与人对话。再逐渐”迁移“到生活中来,你也就习惯了淡化‘自我’或忘记‘自我’的谈话方式了,这可以叫做淡忘自我法。”

“淡忘自我法,有道理。”他默念着。接着又对自己“口吃的人还真不少”的发现表示怀疑。

我分析说:“一点也不用怀疑,你的观察很正确。许多人都可能在一定情境下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发生口吃,青少年更是如此。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自我意识最强的时期,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你观察的结果正反映了这一点。这正好给你一个启示:许多人都口吃,说明口吃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必顾虑重重。顾虑一消除,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语言表达就会好得多。再退一步说,就是口吃较重的人,也该消除对后果的顾虑,这样想:比不能谈话的人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对后果的顾虑减轻了,心理障碍也就减少了,讲话自然也就流畅起来了。对了,这正是克服口吃的一个方法——消除顾虑法。”

至此,我已向他介绍了几种必要的心理疗法。我建议他先练习一段时间。因为,口吃基本是心理的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解决了,口吃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只要增强自信,通过心理调节,口吃一般都能治好。

过了一段时间,他来找我说:“张老师,您帮了我的大忙,好多了,好多了,不太口吃了。只是,有时候着急了,特别是开头,还口吃,这该怎么办?”

“听你刚才较从容的谈话,基本没有了口吃,该为你祝贺。”我高兴地说,“至于你现在的问题,我再介绍三个语言训练的方法:一个是舒缓平稳法,一个是节奏发音法,一个是首字突破法。为什么口吃的人在唱歌、低吟、朗诵时几乎不发生口吃呢?就因为唱歌、低吟、朗诵时有节奏,而且节奏缓慢。所以,应练习用细、慢、轻、柔的语调谈话,努力避免急、快、猛、重的谈话。同时,还可以悄悄地打拍子。这种慢节奏的练习,特别要用在第一句特别是第一个字上,或用在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一个字上。因此,开始说话时,更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慢,轻,再慢,再轻’。这样,气流轻缓,发音器官也就不容易出现阻碍。第一字及第一句的语调平缓了,就突破了第一关,会有利于整个讲话的效果。以上三个方法结合训练,也就解决了你刚才的难题。怎么样,试试看?”

男孩很有兴致,我们用一节儿歌当场进行了实际的训练。训练方式如下:

村里有条/大铁牛,不会吃草/爱喝油。尾巴/拖着/大梳子,梳得/田里/光溜溜。村里/有条/大铁牛,太阳/落山/还在吼。问它/耕地/累不累,光是/呼隆/不开口。

用上面的儿歌练习时,所谓舒缓平稳法,就是把每个字都用舒缓的语气以拖音的方式来发音;所谓节奏发音法,就是凡是确“/”的地方都停顿一下;所谓首字突破法,就是把带点的字都如同“耳语”似的,轻轻地说出来。

随着我们的练习,男孩轻松地笑了起来,发音越来越流利。我建议他自己回去可以随便找一段诗歌来这样练习发音。

随后,我告诉他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试试下面一些辅助性的发音方法:

(1)深深吸气。如果发现自己要口吃时,就停下来有意识地深深地吸一口气,再说话。

(2)动作配合。用一些与言词有关的动作来配合说话。比如别人问你考分是多少,这时你就可以一面缓慢地伸出两个指头比成“八”,一面说:“80分”。

(3)含糊其辞。我们平常说话不是每个字都发得清清楚楚,很多字是含含糊糊地一带而过。初学外语的人,不易听懂外国人说话,这就是因为不少字发音含糊的缘故。中国人说话也是这样,如我们说“中国人”三个字时,仔细听听,只有“中”字还清楚,其他二字都很含糊。尤其是“国”字发音更是一带而过。有些口吃患者一遇上难发的字,总想发音清楚,就容易在这个字上卡住。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含糊其辞,一带而过。

(4)换字迂回。遇上难发音现象时,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就是在前面加上一两个无意义的字,或换个同义词代替一下。暂时策略地迂回一下,不要不讲策略地硬拼,这样是有好处的。

(5)面带微笑。保持一种微笑从容的风度,也能起积极作用。这样能调整一下心情,也有助于一些方法的运用。

(6)动作矫正。通过矫正伴随动作来矫正口吃。比如,伴随颈部偏斜动作的口吃患者,最初因为说话困难,想用足气力说出话来,因而促使颈部的偏斜,多次重复以后,养成习惯,后来说话稍微用力,颈部就要发生偏斜。针对这一现象患者在进行语声训练时,就应特别注意自己的颈部,不让它偏斜。经过多次的矫正训练,这种伴随动作就会和口吃的吃音,同时获得矫正。

我强调说:“不要在这些辅助性方法上多费心思,关键的还是前面的三个心理调节方法和三个语言训练的方法,只要用到位了,就基本最终矫正了口吃。”

这次,男孩信心十足地走出了心理咨询室。过了几天,男孩告诉我,现在,他已经基本能用舒缓流利的语言交流了。“您的方法真管用!”告别时男孩留给我一个轻松的微笑。

同类推荐
  • 小岗村的年轻人

    小岗村的年轻人

    这是一部青春励志小说。20世纪70年代,在安徽小岗,18位农民因为土地养不活人,冒着蹲牢杀头的危险,按下了红手印,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1世纪初叶,小岗村的后代们秉承上辈的精神,力图把小岗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楷模。他们克服市场经济下的诸多困难,把自己的才华和对新事物的独特理解,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为这片土地走出迷惘、找到新生付出了血和泪。本作品为2015年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
  • 幽默沟通技巧: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幽默沟通技巧: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一般而言,思维敏捷的人幽默感强些,思维迟缓的人则相反;性情开朗的人幽默感强些,内向性的人常相反。幽默与文化修养相关,所以,知识多的人总比知识少的人感受面要大。幽默感是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常听笑话,常开玩笑,幽默感就会滋长。大家对幽默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说是一种情感,那就是人的情感;如说是“使我们发笑的东西”,那就不仅限于人的;如说是人生观,是人的观点,就又属于人的思想,而不是别的东西。总之,是人在交际场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助力。本书从多方位讲解幽默在各种场合、各个领域的作用,通过多个幽默的案例以及分析教给读者如何将幽默运用到细微之处,让幽默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各种场合应对自如的资本。
  • 做人与处世(漫漫求知路)

    做人与处世(漫漫求知路)

    做人与处事是需要用生命去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只有生命终止研究和实践活动才能结束,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和实践少走弯路,我们应该借鉴前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做人与处世同样重要,我们不但要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做事。
  •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静心聆听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静心聆听

    聆听——社会人的基本能力、美满生活的基础要素、世界精英们的共同习惯。善于聆听的人,会听到他人的内心需求,他们善解人意,值得信赖,总是迅速成为受欢迎的那个人。本书分为聆听的奥秘、聆听的法则、谈话的诀窍三部分。通过35个超实用的聆听技巧和数千个采访沟通实例,帮助读者通过“听”“观”“说”3步,打开谈话对象的心防,听出真心话。
  • 越读越想读的财富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越读越想读的财富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物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们比起抽象的理论,能以更简单、更直接、更迅捷的方式把这些遭理揭示出来,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于瞬间豁然开朗。本书里有各种各样关于财富的小故事,让你越读越想读,读后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故思

    故思

    “百年之后,我的祖国将再无压迫,再无饿殍,再无侵略,我们的后代,会永远地生活在一片灿烂的阳光下。为此,我即使粉身碎骨堕入黑暗,亦是甘之如饴。”“乱世中幸存,犹如苟且偷生,惶惶然不可终日也。”
  • 德川庆喜(叁):无为大治

    德川庆喜(叁):无为大治

    "近代文明光速般前行,站在日本即将倾覆的时代浪尖,德川庆喜再次发挥出了常人难以想象更难以做到的领袖之能。一个贫弱小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不仅成功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革命性改革,也为它迈向世界大国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庆喜交出政权时,旧官僚为自己的""胜利""而欢呼,阴谋家为夺来的权利而雀跃--但坂本龙马看到了,西乡隆盛看到了,明治天皇也看到了,正是因为庆喜的大政奉还,日本才在列强四起的局势下保全了领土的完整,并最终迎来近代空前绝后的突飞猛进。…"
  • 妖王的娇宠妃

    妖王的娇宠妃

    他是妖,可他风华绝代,仪容万千,媚尽天下痴心女。她是捉妖师,誓必铲除天下妖!可这对人儿刚见面,并不是喊打喊杀,更不是柔情蜜意,而是双双石化!买噶,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磁场感应?也太玄乎了吧!
  • 孤枕难眠——中老年爱情故事

    孤枕难眠——中老年爱情故事

    中老年的爱情故事。一个普通工人与一位女篮球教练在异地他乡发生的爱情故事。
  •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1996年夏天,作者的女儿罹患躁郁症。“我女儿疯了。”作者说:“那年她15岁。她这一疯,我俩的人生顿时风云变色。我觉得好像要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再也回不来了。”《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全程记录萨莉罹患精神病住院的一个月内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夏天溽热的纽约街头,作者记录着躁郁症如何影响着萨莉和她的至亲,包括祖母、生母、继母,还有作者本人。书中还刻画了形形色色人物,谨守教义的犹太病人,精神异常的古典文学教授,热血的电影导演,梦想当文艺青年的房东还有打破传统的治疗专家。阅读本书,让人如入半梦半醒之境,身处红尘与超脱之间。本书已被誉为“与精神疾病相关书写的新典范”,具有高度的纽约知性人文风格。作者书写了自己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家庭故事,并巧妙穿插作家乔伊斯当年如何为了自己发疯的女儿遍求名医的经过,以及与音乐家舒曼、美国诗人洛威尔等人的疯狂,重新审视艺术与偏执、疯狂与想象力之间的无解谜团。
  • 魔圆同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魔圆同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打败了你就可以结束了吧?没有?死?我会怕?再见......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续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日梦女孩的奇妙世界

    白日梦女孩的奇妙世界

    废柴女高中生过着每天混吃等死的生活,长相普通家境普通成绩普通掉人堆里都捞不出来,明明和往常一样趴桌子睡觉做白日梦啊,一睁眼…世界变了???
  • 昊昊修真记

    昊昊修真记

    高中生吴昊,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被九道天雷给挫骨扬灰。穿越进了一个修真世界。误打误撞的成为一大修真家族少主,参透上古真诀,获得上古神兽,手持开天神兵。一帆风顺的踏上了一条,终日被人追杀的道路...............
  • 邪皇好养

    邪皇好养

    有那么一个人,笑起来清纯秀气,怒起来阴森可怕,沉默起来人人自危,稍露不悦伏尸百万。建邪教、杀重臣。她是百姓眼中无恶不作的魔头,亦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邪皇。她说,你很厉害,把我从一个不怕死的人变得害怕死亡。又有那么一个人,笑起来宛若晨光,怒起来让人紧张,沉默起来令人不安,稍露不悦诸神退散。建功业、杀敌寇。他是百姓眼中无所不能的英雄,亦是人人谈之称赞的将军。他说,在你面前,我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