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6200000025

第25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学分析(4)

2.确定评价模型及指标权重。对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评价,主要采用综合指标法。设反映城市农民工总体市民化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以I表示,其意义就是城市农民工相对于城市居民(设其市民化水平为100%)的市民化程度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I由等权重(均设为0.2)的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累加合成。每个维度的评价指标由2个二级评价指标合成,每个二级评价指标又均由2个基础调查指标合成。在由三级评价指标合成二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合成一级评价指标时,基本都采用了等权重法(即均设为0.5)。例外的是,在合成工会组织和党团组织参与程度两个二级指标时,对三级基础指标是否有工会组织或党团组织与是否参加了工会组织或党团组织的权重分别确定为0.3和0.7。经讨论、咨询,普遍认为这样确定是正确的。各级评价指标的合成计算式即评价模型及其下构成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3.评价结果。根据表3计算得出的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经历十数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尽管由于户籍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使农村人口迁向城市、由农民转变为农民工之后的市民化进程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农民工的市民化仍在不断进展,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就上海而言,目前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总体上已基本达到54%,即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民工的市民化已经达到“半”市民化以上的水平。从不同水平的分布来看,市民化水平已达到70%以上的农民工约占10%(9.71%),达到50-70%的农民工约占49%,市民化水平在50%以下,即尚未达到“半”市民化水平的农民工还大致有40%左右。可见目前上海的农民工已约有6成达到或超过了“半”市民化的水平。

第二,从不同维度考察,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以居住条件的市民化水平最高,总体上已达到61.5%,显示作为农民工迁居城市得以常住生存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和其市民化的重要方面,已相对达到较高的水平;其次是经济生活、社会融合与心理认同的市民化程度,三者也都已达到50%以上并趋近60%,分别为54.4%、58.2%和56.1%。其中,经济条件作为农民工迁居城市得以常住生存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其市民化程度已大致相当于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水平;社会生活作为显示农民工是否真正向城市居民转变、反应其市民化本质特征的重要维度,特别是心理认同这一反应农民工市民化本质内涵的高层次维度,都达到50%以上并趋近60%的水平实属不易;以政治参与维度的市民化水平最低,总体上只有34.8%的水平。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治生态分析,这一水平也许并不算很低,因为即使城市居民也未必都会参加党团组织。

注:总体市民化程度评价值括号内的数字,为5个维度市民化水平的平均值,与另一直接根据相应样本人数计算出来的评价值十分接近,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本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第三,农民工在不同维度市民化的进展很不平衡,不同水平的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如在水平较高的居住条件维度的市民化方面,农民工都主要集中在50%~70%之间,达到70%以上较高水平的农民工次之,50%以下较低水平的农民工最少;在经济生活和心理认同两维度的市民化方面,则处于50%以下较低水平的农民工最多,处于50%~70%之间的农民工次之,达到70%以上较高水平的农民工最少;在社会关系维度的市民化方面,各种水平农民工的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分布在50%以下和50%~70%之间的比重基本相当,达到70%以上较高水平的农民工也比较多;政治参与维度市民化的进展比较特殊,约有80%的农民工处于50%以下的较低水平,而且达到70%以上较高水平的农民工甚至比处于50%~70%之间的农民工还多,处于50%~70%这一中间水平的农民工反而最少,显示城市农民工在政治参与维度市民化的进展很不均衡,只有少量农民工这一维度的市民化进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更多的农民工则进展不大,市民化水平不高。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推动农民工政治参与市民化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市民化水平,还将是一个相对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根据刘传江(2009)的研究结论,他们采用层级分析法(AHP)对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进行了测度,他们选择了四个方面的指标,分别是:(1)生存职业指标;(2)社会身份指标;(3)自身素质指标;(4)意识行为指标。这些指标的数值都是在0到1之间,能较清晰地体现农民工朝着市民目标转变的进度,当其达到1的时候,便可判断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

(四)需求可识别的Biprobit模型

需求可识别的Biprobit模型估计一个供需均衡的联立方程模型,以测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令代表农民工市民供给意愿的隐含变量,代表农民工是否愿意供给的决策变量;代表农民工市民需求意愿的隐含变量,代表农民工是否愿意定居城市的决策变量;X1为影响农民工市民需求的解释变量,X2为影响农民工市民供给的解释变量。假设1和2服从联合正态分布,建立联立模型如下:

只有当农民工具有市民需求(1)且具有市民供给(1)他才会成为市民。因此,将市民记作y,则:

(2)式是一个典型的Biprobit模型,且观察值具有部分可观察性(Partial Observability)的特征。因为需求方程完全可观察,可以单独估计,而对供给方程的估计存在样本选择偏差问题,需要审查数据。这类模型通过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其估计,可以有效地利用1和2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估计(D.J.Poirier,1980)。若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方程(1)进行估计,其对数似然函数表示如下:

其中(·)是单变量累积正态分布函数。此处采用p(yd1ys1)表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即用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市民供给的条件下具有市民需求的概率表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

周密等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沈阳、余姚两地区的实地调研,余姚地区的有效问卷为296份,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样本量为114份,占农民工总数的39%;沈阳地区的有效问卷为287份,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样本量为154份,占农民工总数的54%。由此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中占有较大比重。

具体操作中,分三个层次来识别农民工的市民需求(见表7):第一个层次,对应问题(1),如果农民工选择(1),则认为其存在市民需求;第二个层次,对应问题(2),如果农户选择(1),视作存在市民需求,再结合问题(3)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最后一个层次,对应问题(3),如果农户选择(3)和(4)则视为存在市民需求。经过识别,在268个新生代农民工的样本中,对市民化存在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共有122个。在此基础上确定需求方程的因变量,有市民需求取值1,反之取值0。

供给方程因变量的设置,若新生代农民工实际工资收入高于打工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时,取值1,反之取值0。这样的设定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从国家政策角度考虑,处于较高经济阶层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潜在的市民供给群体,城市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供给的主体,通常规定具有较高劳动技能、在城市购买房子、嫁(娶)城市人等条件的农民工可申请城市户口,温家宝总理(2010)也强调要将有能力在城镇生活的农民工尽快转变为市民,因此,将经济收入水平作为城市遴选农民工是否成为其成员的门槛指标是合适的。

第二,从统计检验角度分析,高工资收入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可能永久定居在打工城市。这里,我们根据“是否会永久定居在打工城市”一题,对样本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定居者与未定居者。两类群体的工资收入的偏度和峰度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工资收入均服从正态分布。由此,对定居者与未定居者的平均工资水平进行了t检验(P0.000),该结果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显着差异。

因此,将工资水平作为永久定居与非永久定居的重要指标是合适的。第三,赵延东等(2002)也认为当流动农民在城市获得较高经济收入时,就可支付城市的各项生活费用从而选择留城而不是返乡。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不是从户籍制度的角度考虑已获城市户籍者与未获城市户籍者之间的差异,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将相对于市民具有较高比较收益的新生代农民工称为市民供给者;此外,将经济收入看作是各项影响因素的结果,这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比如政治权利缺失可能会表现在农民工议价能力不足,导致工资收入偏低,甚至遭到拖欠。

自变量的选择,首先,考虑市民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外出务工目的的不同会对市民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若外出的目的只是挣钱,则对市民的需求就不强烈;若更向往城市生活则会对市民需求强烈。

社会关系网高度是采用“拜年网”中的网络高度指标来测量的,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是否有高社会地位的人,若与城市中高社会地位的人有联系,则更有可能具有强烈的市民需求。文化程度高的流动农民由于容易接受和适应城市生活节奏,将倾向于留城定居而不是返乡。当流动农民在城市获得较高经济收入时,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可能会认为在城市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基础设施、便利的生活条件等,他们往往会留恋城市生活,不愿意再回到农村,然而还有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农村才是自己的根,挣些钱后回农村可能有更好的生活;同样,低收入的新生代农民工既可能受到城市生活的吸引具有强烈的市民需求意愿,也可能迫于生活成本的高昂选择退出城市,因此,这是一个有待验证的变量。

其次,在市民供给方程中的影响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目的若是向往城市生活,他们一般会为此不断努力,争取在城市定居,因此不同外出务工目的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市民供给能力。社会网络高度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等,这样若新生代农民工的关系网络中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则他们可能会更有能力定居在城市。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容易产生高的工作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工资,不仅如此,高文化程度更有利于与市民融合,更有能力在城市定居。已有研究指出,当流动农民在城市获得较高经济收入时,就可以支付城市生活所需要的各项支出,如房屋、子女教育、医疗费用等,因此将倾向于留城定居而不是返回家乡。而低收入的流动农民由于无法支付有关生活成本,将倾向于返回家乡而不是留城定居。

最后,识别变量的选择。考虑到联立方程的可估计性,这里选择居住的地理位置作为需求方程的识别变量,因为居住地理位置的选择一般不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但是若居住在城市中心,则表明他们更具有市民需求。选择他们的职业阶层和社会网络高度作为供给方程的识别变量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不同职业间收入差异明显,因此,处在不同职业阶层之间的农民工市民供给能力不同。第二,由于城乡差异、学校教育内容的原因,乡村累积和学校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回报(赵延东,2002),因此在城市生活时间越长,农民工定居能力越强。变量的具体描述如表8所示。

从供给方程上看,社会网络高度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供给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影响。当农民工社会网络高度越高时,他们越倾向于借助网络的“关系”寻找到合适的工作,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入。收入的满意程度也显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供给能力,这说明对目前的收入越满意越可能具有较高的收入,也越有能力在城市定居,其市民供给能力也越强。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越长,可能融入到城市越深,跟城市人交往越密切,这样他们在促进职业转换、提高职业阶层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信息,也越可能具有成为市民的能力。职业阶层高的农民工往往具有较高的工资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不但具有市民供给的经济基础,还具有一定的城市关系网络,更有能力定居在城市。作为市民供给方程的一个额外回归元,逆米尔斯比率是显着的,表明需求方程影响供给方程,在经验上可将其解释为,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供给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其实际市民供给能力还是建立在新生代农民工对市民有需求的基础之上的。

需求方程的结果显示,第一,外出目的不同对市民的需求影响不同:向往城市生活而外出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市民需求更强烈,认为农村没有发展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具有较强的市民需求,而受外界影响进城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需求不强烈。第二,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市民需求具有显着的影响: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回乡而不是留城,人力资本高的农民工不愿意在城市定居的结论在以往的文献中也有过讨论,如黄祖辉等(2004),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工本身的文化程度在短时间的城市生活中不易转换成实际生产能力和社会网络关系;另一方面也由于城市的企业、单位等用人歧视,造成城市定居困难,留住农村人才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再有户籍制度也导致了农村人才的逆向选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农村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城市,因为他们更清楚农村才是自己的家,而城市不过是自己打工的地方,自己永远是“外来人”,这样由于户籍制度壁垒及与户籍制度关联的偏向城市人的福利政策,使得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对市民需求不强烈。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结构对其市民需求具有不同的影响:与农村老家联系越紧密,越不能脱离农村的吸引,与城市人经常联系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更可能回乡。第四,与城市居民散居在一起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具有留城意愿:与城市居民散居有利于农民工与市民的交流,无论在生活方式上还是工作信息获取上,他们都享有相对较平等的机会,有利于农民工穿越“隐性户籍墙”。通过对该模型的预测,得到两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市民化程度为73%。

同类推荐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 教师公文包-人才造就

    教师公文包-人才造就

    本书分人才知识、教育与成才、天才儿童、中外名人成功启示录四部分,介绍了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成才培养中应具有的基本知识。
  • 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

    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

    《天地人心》既充满了责任与良知的热情担当,又寄托了冷静与理智的思索。这部作品是义愤、激动的,光是那些惊心动魄的假冒伪劣案件,就令人震撼;这部作品又是深刻的、尖税的,它的笔角不仅停留于对案例的叙述,还探究时代的特色与渊源,人性的埤微与失落,地方保护的短视与狭隘。
  • 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与此同时,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物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日益紧密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文物博物馆在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整体社会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则显得尤为迫切。
  •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在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中,会计学占有重要地位,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明确会计的含义、职能和任务;了解会计学科体系和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弄清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锻炼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能力。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因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在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动手能力,努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门推荐
  • 贞观驸马爷

    贞观驸马爷

    秦翼穿越到了唐初名将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琳身上,现在是公元626年春天,很快就要到玄武门之变了,看他如何在贞观年间大展其才!
  • 邪凤来袭:绝世娇妻太腹黑

    邪凤来袭:绝世娇妻太腹黑

    小说报废,报废...................................................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美漫之品红骑士

    美漫之品红骑士

    两份假面骑士Decade之力,黑金与品红如宿命般在漫威世界相遇。随着其他的假面骑士和超级英雄相继出现,新一轮的对局开始,他们谁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 青梅竹马爱上你:竹马,服不服!

    青梅竹马爱上你:竹马,服不服!

    “林浩哲!你是不是找死啊!”某女叉着腰大喊。“老婆,饶命啊!”某男平时的冷酷形象已消失的一干二净。“还喊!”“我错了,老婆!”“你……你你!”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某女拿起鸡毛毯子就追着某男打,而某男居然丝毫不反抗,反而一脸享受!本文男女主身心健康,对彼此一心一意!
  • 变成唐僧啦

    变成唐僧啦

    唐糖穿越到西游,要回家必须假扮唐僧去西天取经,怎么回事?等她开始走上西天取经之路,才发现此西游非彼西游。唐僧掉崖了,徒弟变帅了,八戒重生啦,怎么回事?穿越的同乡怎么好像对我有意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徒儿们,咱们也是一起洗过澡,学过法术,过了命的交情,你们怎么不救我呢!快回来呀!一次不同寻常的西游旅行,就此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谜之时空:我们的相遇

    谜之时空:我们的相遇

    她隐瞒着多重身份入学,本想平平静静的一直到毕业,不聊才一开学就‘结识’了一些厉害人物,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可能都有吧。
  • 极品大少

    极品大少

    张大海,名字虽然有点俗,但是,他天生有一个很大特点,那就是能够看透人的心理活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小的时候,张大海的心就格外的敏感,对待很多事情的感知能力也是非常的强,只要是别人的脑海里一想到的事情,他就知道了,这个秘密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就连自己的父母也是不知道。
  • 罗溪记

    罗溪记

    一位身姿优美的少女坐在露天游泳池边,对着一台精致的笔记本优雅敲打着。“新的作品,该取什么题材呢?”少女含着阿尔卑斯棒棒糖呆萌道。这样想着少女不知不觉的朝自己脑袋上一道白痕摸去,长发飞舞柔润光滑,连衣裙摆随风舞动。“那场车祸后的确像是什么……”少女拿出口中的棒棒糖,对着明媚的阳光,有些惬意的呐呐道。[此文献给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