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5600000003

第3章 病因病机(3)

不同的体质特征,对某些邪气具有易感性。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在解剖形态、生理功能上的特性,是产生体制差异的根源。因而是不同的个体对某种或某些邪气具有易感性。一般阳虚体质,易感受寒邪;阴虚体质易感受火热。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快时期,可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功能不全,易感外邪,或伤于饮食,或受邪后易化热生风,或易患先天性发育不良等疾病。老年人群,功能处于衰退时期,脏腑减弱,精气神不足,调节能力和抗病康复能力均下降,易感受外邪,易化虚化寒,病程缠绵,预后不良。体形肥胖或痰湿偏盛者,易感寒湿阴邪;体形痩弱或阴虚体质者,易感燥热阳邪。

体质差异决定和影响发病的倾向性。脏腑、经络、气血在生理功能上的特殊性,导致个体的差异性,因而决定和影响发病的倾向性以及证候类型的特殊性。《灵枢·五变》云:“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诸如女子以血为本,具有经、带、胎、产的生殖生理特征,发病具有特异性,而且证候类型常涉及肝郁、血虚、血瘀等要素;男子以精为本,精气易失难守,易患肾中精气亏虚之候。《妇科玉尺》云:“男子之为道也,以精;妇女之为道也,以血。”因此,“盖男子之病,多由伤精;女子之病,多由伤血”。

相同的病邪侵犯,可因体质差异,形成不同的证候类型。同样感受风寒之邪,卫气盛者,或阳盛之体,易成为表实证;卫气虚者,或阳虚之体,易形成表虚证。同遇湿气,阳盛体质易化热形成湿热证;阴盛之体则易寒化成为寒湿证。反之,体质趋同或接近的人,尽管感受不同的邪气,可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证候类型。如阳盛之体,无论感受阳热之邪或阴寒之邪,大多形成热证、实证、表证。

人的体质特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治疗上的难易程度。体质是人体内环境真实和直接的反映,是构成人体正气的重要内涵。体质因素决定了正气的强弱动态变化,影响着对邪气的易感性、发病的倾向性、证候类型差异性以及疾病的整个演变过程,是发病学的重要内容。

4.情志因素与发病情志因素是七情和五志的总称,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反映,概括了人类的全部心理活动过程。正常的情志状态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和谐、有序的反映,同时又能促进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故情志舒畅,精神愉快,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脏腑生理功能协调,则正气旺盛,不易发病。可是,长期持续的不良的情志状态和心理冲突,或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超越了心神的可调节和可控制范围,可以导致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机运动障碍,或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从而正气减弱,易发疾病。

首先是个体的需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容易导致心理冲突,造成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状态,影响脏腑、经络、气血等生理功能,导致气血内乱。《灵枢·贼风》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或生活中的意外事件,是人产生愤怒、大喜、大悲等激烈的情志刺激,进而影响脏腑气血紊乱,正气衰弱。《素问·疏五过论》云:“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生离死别的悲哀、抑郁,或过度的忧虑、恐惧、喜怒等都可导致五脏空虚,正气衰弱,或遭遇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遇境等变故,造成情志创伤,使正气内耗。《素问·疏五过论》云:“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届,痿蹩为挛。”社会人际关系和睦与否与发病有一定的联系。《灵枢·逆顺肥痩》云:“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人事即社会人际关系,包括同事关系、邻里关系、亲属关系、家庭关系等,人际关系协调,心情愉快,情志正常,可促进心身健康。反之,则易引起心理冲突和矛盾,情志不和,久蓄为病。

情志变化导致发病的机制主要有:

1)情志因素易伤气机,继伤脏腑。《素问·举痛论》概括云:“百病生于气。”情志刺激是导致气机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机失调继而又伤及脏腑,导致发病。

2)情志过激直接伤及脏腑。《灵枢·百病始生》云:“喜怒不节,则伤脏。”由于情志为五脏所主,也是五脏生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情志过激可直接伤及内脏。

3)情志因素可先伤心,继而损伤脏腑。《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情志变化由心发出,情志刺激常先伤心,继而影响到其他脏腑,并可引起全身性疾病。

4)情志过激损气伤精耗血。长期不良的情志刺激,或持续的心理冲突得不到缓解,致使精气血日渐耗损,正气衰微,邪气内犯,表现为“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素问·疏五过论》)。情志过激在表耗损卫气,在里劫夺精血,正如《素问·疏五过论》所云:“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命日脱营;尝富后贫,命曰失精。”

情志因素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取决于情志变化刺激的强度、频率和时限;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对情志变化刺激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更重要的是情志变化刺激导致的正气强弱的变化,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医的发病学认为,疾病在“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气侵入机体有其一定的途径,“正”与“邪”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亦有其盛衰消长的变化,因此在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就产生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在发病途径、病变部位以及疾病的传变等方面,都存在着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中医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途径,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病由外入。

主要是指病邪由外侵袭机体,其侵袭途径则有由皮毛而经络而脏腑,或由口鼻而入。

所谓病邪由皮毛而侵袭机体,即如《素问·调经论》所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素问·皮部论》也说:“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伤寒病的“六经传变”,即是由表入里,由皮毛而经络入脏腑而发病,并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顺序进行传变。而病邪由口鼻而入,常是温热病的发病途径。如叶天士《温热论》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指出了现代临床常见的多种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1)空气相染: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被病邪污染的空气,常可经呼吸将病邪传染于人。

2)饮食相染:系指进食陈腐不洁并被疫邪所污染的食物,经口而入,则病邪即可直犯胃肠而发病,如霍乱、痢疾等。

3)接触相染: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疠气,若众人触之者,即病。”此即指接触传染而言。

同时,古代医家还认识到能够影响染易的因素,除了疫病病邪致病毒力的强弱、正气的盛衰外,还与气候的反常有关。目前,由于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所带来的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将成为引起疾病的原因和途径。

(2)病由内生。

主要是指精神刺激、饮食、房室、劳逸所伤,以及年老体衰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下,从而使脏腑组织阴阳气血的功能发生失调、紊乱或减退,因而导致病由内生。如《灵枢·口问》说:“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足,乃失其常。”

(3)外伤致病。

主要即是指跌仆、刀枪、虫兽伤等意外损伤,则可使机体皮肉、经络破损,气血亏耗,同样亦可以导致脏腑组织阴阳气血功能紊乱而发病。

2.疾病的发展与传变中医发病学认为,人体皮表肌肉与内脏之间、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都是通过经络系统作为联络通路而发生影响的。因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都可以通过经络发生表里、上下及脏腑之间的传变。

(1)表里相传。

病邪侵入机体,常由皮毛肌表通过经络而由表传里,再传至脏腑;另一方面,体内脏腑发生病变后,其病邪亦可由里达表,在体表皮肤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例如麻疹病证之皮疹外透,即是疹毒由里达表的体现。

(2)上下相传。

不同性质的外邪,常由机体或上或下的不同部位,循其不同途径而侵袭机体。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但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邪侵部位虽有不同,但是依然可以通过经络发生上下传变,反映出整体的病理反应和证候。故《素问·太阳阳明论》说:“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3)脏腑相传。

所谓脏腑病变,主要即是脏腑功能的失调或障碍,主要反映为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两方面。脏腑病变又可通过经络的联系,彼此发生影响,一般有如下几种可能。

1)一脏功能太过可以影响及相关脏腑,从而使该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亢逆易于乘袭脾土,而使脾运化功能失调,出现腹痛、泄泻等症,临床上则称之为肝气犯脾。同样,也可以因为一脏功能太过,而促使另一脏腑功能偏亢。如肝气亢盛,化热化火,从而引发心火偏亢,出现心烦、少寐等症。临床则称之为肝火引动心火,或心肝火旺。

2)一脏功能不足可以使另一脏功能失调或不足:如脾气虚损,可以导致肺气不利,宣肃失职,甚至肺气虚弱,从而出现气短、语声低弱、咳嗽、咳痰等症,临床上称之为脾虚及肺。也可以由于一脏功能不足,制约它脏能力减退,从而导致另一脏功能偏亢。如肾阴不足,则肾精不能滋养肝阴,肝肾阴亏,不能制约肝阳,则肝阳偏亢,因而出现肝风上扰证候,如眩晕、耳鸣、抽搐、震颤等症,临床上则称之为阴虚肝旺,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

3)一脏病变可循经传于与其互为表里的脏腑,从而使该脏功能也发生紊乱:如心火可以循经下移于小肠;脾虚可以导致胃纳失职;肺失肃降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肾气虚衰则气化失司,膀胱贮尿排尿功能紊乱等,皆属此类传变。

应当认识到,疾病是人体跟来自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有害因素作斗争的复杂过程,即“正邪相争”。疾病的发生,即是由于正邪相争,从而引起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所致。一般而言,正气的强弱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也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变化。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对病机的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病机理论。

第一层次为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第二层次是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第三层次是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第四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第五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此处仅讨论基本病机。

(一)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基本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精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内生“五邪”是在上述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常见病理状态,有重要临床意义,故一并介绍。

1.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邪气侵犯人体后,正气和邪气即相互发生作用,一方面是邪气对机体的正气起着损害作用;另一方面是正气对邪气的抗御、驱除作用及正气的康复功能。邪正双方不断斗争的态势和结果,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决定病证的虚实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疾病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其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发生力量对比的消长盛衰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会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变化,形成了疾病的虚实病机变化。

虚实病机。《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和实是相比较而言的一对病机概念。

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虽然邪气强盛,而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并表现相应的典型的症状,称为实证。

实证常见于体质壮实的患者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

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亦即机体的正气虚弱,防御能力和调节能力低下,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无力,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故难以出现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映,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

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正气化生无源;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使正气随津血而脱失,以致正气虚弱,或阴阳偏衰。临床上,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虚实变化。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比较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疾病中,还会出现虚实之间的多种变化,主要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

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祛邪外出;或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都可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细分之下,虚实错杂又有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情况。

虚中夹实:是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临床上的脾虚湿滞证,由于脾气不足,运化无权,而致湿邪内生,阻滞中焦。临床上既有属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饮食少思、食后腹胀、大便不实等症状,又兼见属湿滞病变的口黏、脘痞、舌苔厚腻等表现。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热邪伤阴,可形成邪热炽盛、阴气受伤的病证。临床表现既有高热气粗、心烦不安、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苔黄脉数等实热证,又兼见口渴引饮、气短心悸、舌燥少津等阴气不足证。

同类推荐
  • 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本书作者在认真阅读了近百位名老中医的医案类学术著作后,遴选出原著中最精华的医案进行了详细研读并予以画龙点睛的评述,使这些名老中医在医案中蕴涵的理法方药经验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弘扬,对年轻一代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及中药工作者均颇有参考价值。
  •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务人员阅读。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三基”知识进行了介绍,同时提供了不同题型的练习题,以方便医务人员复习、自测,并尽快理解及掌握该类“三基”知识,以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分十七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并附有相关的实验要点。
  •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换治百案析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换治百案析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挽治百案析》是代近名医(包括近代出书的少数清代名医)误诊挽治案例100案,每案皆按辨析评述、体会逐案加以研究。案例记述原案,辨析评述以证候的辨析为主,着重分析误诊的主要原因,依据该案误诊的实例兼评论治体会,提出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或由此而引出的新见解。
  • 专家诊治中风

    专家诊治中风

    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惑世灵主

    惑世灵主

    魅惑天下,倾世灵主。敬我者,必敬之。爱我者,必护之。伤我者,必杀之。迎着烈日,逆着风,踏着遍地鲜红,狂肆的睥睨着所有人。“杀戮非我本意,但尔等欺人太甚,若只有死亡才能止住你们的脚步,我不介意满手血腥。”一柄漆黑的镰刀,是来自死神的召唤。一身猎猎黑袍,是对亡者最后的悲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因为有你因为有我

    TFBOYS因为有你因为有我

    “你刚才是不是想答应他了?”王俊凯握住我的手腕的劲顿时加大起来。“你弄疼我了。”王俊凯听后,才放开了我的手腕。“哎,我能问你一个问题么?”我低着头,不敢看他。“说”“那个,那个,你喜欢我么?”我玩弄着手指。“不喜欢,才怪”才怪这两个字王俊凯说的很小声,小得只有他才能听得见。“啊”天哪,我一不小心把王俊凯给........。我默默地抹汗,某男满脸黑线。有一次他们在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结果我输的很惨,简直惨不忍睹,因为我选择的是大冒险,惩罚是,我和王俊凯…………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术语常识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术语常识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 蓝月湾风云

    蓝月湾风云

    空难中大难不死的黎远救起同机的极品美女,历尽艰险漂流到一个陌生的荒岛。奇异星空,蓝色月亮,没错,这是不同寻常的世界。二战鬼子、古代美女乱穿;神秘灵宠,魅惑女妖现世,这个世界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争战不休,猎美行动,背后竟是惊天阴谋。我是黎远,我来自文明世界,我来拯救这个乱世!
  • 当繁花开满整座山岗

    当繁花开满整座山岗

    女为悦己者容,那君又为谁而守下一方城池?我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见最想要守护一生的人,可惜却没能守护那个人一生。
  • 卿本天命

    卿本天命

    前一辈子,她傻傻地把一家人的性命都丢在了渣男的手里,家产得手后,渣男却和表妹吃香的喝辣的,对她的生死不屑一顾。重回一世,这次她要和表妹小三的身份互换,还要让渣男知道害死她一家夺他们家产的下场!
  • 金乌谣

    金乌谣

    很多作品里面的蚩尤,都是恶神。但是他就是个部落首领,当然,更多人感兴趣的是他的坐骑,那头食铁兽。逐鹿之战后,留下四块上古的玉器。需要另外一个指引才能通达天界。然而这一切,则有东西在暗处掌控。
  • 天女下凡真可爱

    天女下凡真可爱

    “小哥哥,我想和你回家呢,好不好呀~不同意就把你吃掉哦”……
  • 混血宠儿赖上高冷男神

    混血宠儿赖上高冷男神

    她,是中英法三国混血,是慕家二小姐,呆萌的天性,导致经常被男主骗。他,前任美国总统的孙子,先在的六大家族之首风家大少爷,高冷的天性让人无法靠近。一次机会,他们合作了,从此故事开始片段一:某天,“妹,肆的草莓是你种的吧”某女的哥哥问“嘿嘿,我只不过是觉得他白白嫩嫩的就控制不住了”某女不好意思的说片段二:“Tiffany,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好吗?我会对你比他对你还好。”一个男生递给了瞳一封情书说到,正在观看校园的瞳被吓到而旁边的肆做了个手势那个男生就被带下去了,但是瞳没看到肆的手势“那个男生怎么了?”还没反应过来的瞳问“可能是家里有事,被“请回家”了”肆轻描淡写的说到,结果瞳还真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