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5600000021

第21章 消化系统病证(3)

1.辨病情轻重呃逆有轻重之分,轻者多不需治疗,重者才需治疗,故需辨识。若属一时性气逆而作,无反复发作史,无明显兼证者,属轻者;若呃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兼证明显,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则属较重者,需要治疗。若年老正虚,重病后期及急危患者,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难进,脉细沉弱,则属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危重症。

2.辨寒热虚实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面青肢冷,舌苔白滑,多为寒证;呃声响亮。声高短促,胃脘灼热,口臭烦渴,面色红赤,便秘溲赤,舌苔黄厚,多为热证;呃声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气出无力,脉虚弱者,多为虚证;呃逆初起,呃声响亮,声频有力,连续发作,脉实者,多属实证。

3.治疗原则呃逆一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故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呃,并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急当救护胃气。

(二)分证论(治)

【实证】

1.胃中寒冷

主症: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方药:丁香散。

方中丁香、柿蒂降逆止呃,高良姜、甘草温中散寒。若寒气较重,胸脘胀痛者,加吴茱萸、肉桂、乌药散寒降逆;若寒凝食滞,脘闷嗳腐者,加莱菔子、槟榔、半夏行气导滞;若寒凝气滞,脘腹痞满者,加枳壳、厚朴、陈皮;若气逆较甚,呃逆频作者,加刀豆子、旋覆花、代赭石以理气降逆;若外寒致呃者,可加紫苏、生姜。

2.胃火上逆

主症: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方药:竹叶石膏汤。

方中竹叶、生石膏清泻胃火,人参(易沙参)、麦冬养胃生津,半夏和胃降逆,粳米,甘草调养胃气。可加竹茹、柿蒂以助降逆止呃之力。若腑气不通,痞满便秘者,可用小承气汤通腑泄热,亦可再加丁香、柿蒂,使腑气通,胃气降,呃逆自止。若胸膈烦热,大便秘结,可用凉膈散。

3.气机郁滞

主症: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纳减嗳气,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呃。

方药:五磨饮子。

方中木香、乌药解郁顺气,枳壳、沉香、槟榔宽中行气。可加丁香、代赭石降逆止呃,川栋子、郁金疏肝解郁。若心烦口苦,气郁化热者,加栀子、黄连泄肝和胃;若气逆痰阻,昏眩恶心者,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若痰涎壅盛,胸胁满闷,便秘,苔浊腻者,可用礞石滚痰丸泻火逐痰;若瘀血内结,胸胁刺痛,久呃不止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

【虚证】

1一脾胃阳虚

主症: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自光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方药:理中汤。

方中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干姜温中散寒。可加吴茱萸、丁香温胃平呃,内寒重者,可加附子、肉桂。若嗳腐吞酸,夹有食滞者,可加神曲、麦芽;若脘腹胀满,脾虚气滞者,可加香附、木香;若呃声难续,气短乏力,中气大亏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若病久及肾,肾失摄纳,腰膝酸软,呃声难续者,可分肾阴虚、肾阳虚而用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2.胃阴不足

主症: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和胃止呃。

方药:益胃汤。

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甘寒生津,滋养胃阴。可加炙枇杷叶、柿蒂、刀豆子以助降逆止呃之力。若神疲乏力,气阴两虚者,可加人参、白术、山药;若咽喉不利,胃火上炎者,可用麦门冬汤;若日久及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肝肾阴虚,相火挟冲气上逆者,可用大补阴丸加减。

六、其他疗法

1.简验方

(1)刀豆子10g(杵碎),枇杷叶6g,水煎服,适用于一般呃逆。

(2)荜澄茄、高良姜等分,研末,每服3g(水煎剂量加倍),适用于胃寒呃逆。

(3)柿蒂9g,水煎服。

(4)鲜姜、蜂蜜各30g。用法:鲜姜取汁去渣,与蜂蜜共同调匀,一次服下。

(5)南瓜蒂4只,水煎服,连服3—4次。

(6)枇杷叶30—90g,刷去毛,以水二碗,浓煎一碗服。

(7)姜半夏10g,荔枝核24g,荷叶蒂21g,水煎服。

2.针灸

主穴:内关、膈俞。

配穴:足三里、中脘、太冲。

治法:先刺主穴,用中强刺激手法。体虚呃逆不止者,用艾柱直接灸膈俞、足三里。

七、预防与调摄

预防本病,平时要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犯胃。注意饮食调节,不要过食生冷及辛热煎炸之物。患热病时不要过服寒凉。患寒证时不要妄投温燥。要情志舒畅、以免肝气逆乘肺胃。若呃逆是并发于一些急慢性疾病过程中,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证,这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

呃逆的轻症,多能逐渐自愈,无须特别治疗和护理。若呃逆频频发作,则饮食要进易消化食物,粥面中可加姜汁少许,以温宣胃阳,降气止呃。一些虚弱患者,如因服食补气药过多而频频呃逆者,可用橘皮、竹茹煎水温服。

(蔡新章吕波)

(第八节)腹痛

一、概述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由于腹中有许多脏器,手足三阴经及足少阳、阳明等经脉也通于腹中,而许多病因,诸如六淫之邪,七情内伤,虫积食滞,气血亏虚,痰气瘀阻等,均可导致腹痛,所以,腹痛病证所涉范围甚广。就现代医学来说,诸如胃肠痉挛、急性胰腺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部分肠炎、结肠炎等,凡以腹痛为主症者,皆可按此病辨治。

二、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腹痛的诊断并不困难。凡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者,便可断为腹痛。其寒热虚实及虫积瘀血等,又有不同特点。

寒痛:腹部拘急而痛,遇寒加重,得热稍缓,其脉沉迟。寒实者痛剧,常兼腹部坚满,气逆呕吐等;虚寒者喜温喜按,痛势绵绵而无增减。

热痛:其痛时作时止,腹中多有灼热感,伴口舌干燥,溲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虚痛:痛势连绵,喜温喜按,或按之似痛重按却不痛。属气虚者,多兼身疲少气,似饥非饥,腹中空虚;血虚者常见腹中拘急而痛。

实痛:发病急骤,痛势剧烈,腹胀,便坚,拒按;或见呕逆痞满,饱食益甚,脉沉实等。

气滞痛:痛而兼胀,时轻时重,攻冲移行,部位不定,伴有胸脘满胀,嗳气或矢气后腹痛减轻等。

瘀血痛:腹中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多兼有口燥咽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舌有瘀斑,脉细涩等。

食积痛:多食痛甚,便后稍安,其痛常始自胃脘,后及腹中,常伴有嗳腐吞酸,脉弦滑等。

三、鉴别诊断

内科腹痛,当与肠痈、疝气、霍乱、痢疾、积聚等腹痛相鉴别。

肠痈腹痛,多在右下腹,痛重拒按,右足喜屈而畏伸;疝气腹痛,多伴有少腹拘急,痛引阴股;霍乱腹痛,多伴有上吐下泻,绞痛不已,厥冷转筋等;痢疾腹痛,多伴有后重逼迫,便下脓血等;积聚之痛,多见腹中包块,有形可征,痛处固定不移等。其他诸如妇科腹痛,多伴有经带胎产之异常,医者若能用心体察,鉴别并无困难。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性质疼痛暴作,遇冷痛剧,得热痛减者,为寒痛;痛处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减,为热痛;腹痛胀满,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嗳气矢气则胀痛减轻者,为气滞痛。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拒按,入夜尤甚者,为血瘀痛;脘腹胀满,嗳气频作,暖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为伤食痛。

2.辨急缓突然发作,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蛔虫内扰等,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属慢性腹痛。

3.辨部位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脐腹疼痛,多为虫积;胁腹、小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膀胱病变。

(二)分证论治

1.阳气亏虚

主症: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饥饿或劳累加重,进食或休息后稍减,伴有畏寒肢冷,身疲气短等症。舌淡苔白,脉虚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

饴糖30g,桂枝9g,芍药18g,生姜9g,大枣6枚,炙甘草6g。

若肝胃虚寒,症见脘腹疼痛,呕逆涎沫,巅顶疼痛等,可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症见腹中痔痛,汗出肢厥者,可用四逆汤类治之。肝肾虚寒,少腹痛重者,可用暖肝煎加减治疗。诸虚寒腹痛,证见少气乏力,动则汗出者,重用参、芪多有效验。

2.阴血不足

主症:腹中拘急而痛,连绵不止,伴有面白无华,心悸多梦,纳少身疲,甚或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夜卧盗汗,身体消痩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弱。

治法:滋阴养血,缓急止痛。

方药:四物汤加味。

熟地、当归、川芎、芍药、木香、陈皮。

若腹痛连绵,喜温喜按,面白身痩,少气乏力者,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常服。腹痛兼有五心烦热者,可酌加地骨皮,制百部、青蒿、鳖甲等益阴清热;气血两虚者可合用四君子汤;肝肾阴精倶虚者,可用左归丸治之。

3.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急骤,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和不渴,小便清利,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温里散寒。

方药:正气天香散加减。

香附、乌药各12g,紫苏叶10g,陈皮6g,木香6g(后下),高良姜12g,延胡索10g,干姜、甘草各6g。水煎服。

若腹痛兼有呕吐者,可加半夏、茯苓、生姜;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痰水者,可用附子粳米汤治疗;寒实内结,胁下偏痛,大便不通者,可用大黄附子汤或温脾汤治疗;若绕脐疼痛,汗出肢厥,脉沉紧者,可用大乌头煎治疗。

4.实邪壅滞

主症:腹部痞满胀痛,按之益甚,口渴引饮,潮热自汗,矢气频转,或下利清水,或便结不通等。舌质偏红,苔黄燥,脉沉实。

治法:通腑泄热。

方药:小承气汤。

厚朴、枳实、大黄。

若腹痛及胁,口苦心烦,往来寒热,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治疗;若胀重痛轻,大便不通者,可用厚朴三物汤治之;少腹满痛,瘀血不行者,可用桃核承气汤;热盛津伤,无水舟停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5.肝胃气滞

主症:腹痛而胀,攻窜不定,痛引少腹,时有胸胁胀满,情绪急躁等。舌正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陈皮、香附、川芎。

若肝郁化火,胁腹胀痛,口苦耳鸣,甚或动血者,可用化肝煎治疗;若七情郁结,脾胃失和,吐泻交作者,可用《局方》七气汤治疗;若气病及血,心腹疼痛者,可用乌药散治疗。

6.瘀血内结

主症:腹痛如刺,部位不移,按之痛甚,或有积块可征等。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脉细涩而沉。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消癥。

方药:祛痛散。

青皮、五灵脂、川楝子、穿山甲、大茴香、沉香、木香、槟榔、砂仁、高良姜、玄胡、没药。

若是瘀血部位偏上,痛在脐腹者,可用膈下逐瘀汤治疗;少腹刺痛,或见气块者,用少腹逐瘀汤;心腹痛兼有腿、臂疼痛,或有外伤,或见积聚者,可用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

7.饮食停聚

主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神曲12g,山楂15g,连翘12g,法半夏10g,陈皮6g,莱菔子15g,大腹皮12g,枳实12g,鸡内金10g,甘草6g。水煎服。

若脾气虚弱,饮食内停,症见食少难消,脘痞便溏,苔腻脉弱者,可用健脾丸治之;食停于内,寒热互结,心下痞痛,不思饮食,倦呆乏力者,可用枳实消痞丸治之;积滞日久,内生湿热,胶结胃肠,证见脘腹痞满胀痛,下利赤白,或大便秘结者,可用木香槟榔丸治之:若食滞气停,痰湿内生,脘腹胀痛满者,可用消导宽中汤治之。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1)肉桂,沉香粉各1g,和匀,温开水调服,治寒邪腹痛。

(2)木香粉、延胡索粉各1.5g,温开水调服,4小时一次,治寒阻气滞腹痛。

(3)白芍1.5g,甘草1.5g,研粉,温开水调服,治肠痉挛所致腹痛。

(4)立效散(《类证治裁》):山楂肉、川楝子、茴香、枳实、茅术、香附、山栀、青皮、吴茱萸为末。治气滞腹痛。

(5)活血汤(《寿世保元》):当归、赤芍、桃仁、丹皮、元胡、乌药、香会、枳壳、红花、官桂、木香、川芎、甘草。治血瘀腹痛。

2.针灸

(1)针刺。腹痛取内关、支沟、照海;脐腹痛取阳陵泉、太冲、足三里、支沟、中脘、关元、天枢、公孙、三阴交、阳谷;腹中切痛取公孙;积痛取气海、中脘、隐白。

(2)灸法。脐中痛、大便溏者灸神阙。

3.外治法

(1)花椒30g,葱白一撮,盐30g,麸皮250g,共炒热,布包,趁热敷褽痛处,适用于寒性腹痛。

(2)皮硝30—90g,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用于因食滞,湿热蕴结引起的实证腹痛。

六、预防与调摄

腹痛的预防,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寒温,避免外邪入侵。

(2)慎饮食,防止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元气。

(3)调情志,心情愉快,避免忧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

本病在调摄方面,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虚寒腹痛,饮食应以甘温之味,食滞腹痛,饮食则当予节制。对剧烈腹痛,或疼痛不止者,应卧床休息,并加强护理与临床观察。对伴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肢冷、脉微者,尤应注意,谨防变端。

七、病案选录

郝XX,男,46岁,1973年7月30日初诊。

病史:腹泻七月余。大便每日少则二三次,多则五六次:稀溏,不成形,无脓血,脐周隐疼,嗳气,矢气频烦,肛门下坠感,纳呆,口淡乏味,喜热饮,四肢乏力,腰困腿软,睡眠不实,半夜易醒。曾服多种抗生素,未见效果。脉弦,舌质暗,苔薄白。

辨证施治:病程日久,损伤脾胃,脾气虚弱则运化失职,胃失和降则气机失调。证属脾虚泄泻,治以健脾和胃,理气止泻之法。

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山药15g,薏苡仁30g,陈皮9g,广木香6g,马齿苋30g,赤芍9g,内豆蘧9g,甘草6g。

二诊:服药四剂,大便成形,次数减少,每日一二次,腹痛亦轻,身软肢困也好转,乃以上方化裁,共服九剂,诸症得愈。

(孙伟张晓晓)

(第九节)泄泻

一、概述

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则泻出如水样为特征,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两者虽有轻重,但无明确区别,统称泄泻。

泄泻与西医所说腹泻含义相似,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因消化器官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而致的腹泻。有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肉食中毒等,有急性肠道感染,如病毒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副霍乱等。有其他原因的急性肠炎,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还有肠结核、结肠炎、结肠过敏症等都包括在中医泄泻的范畴。

二、临床表现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比正常增多,粪质稀溏,或如水注,腹痛肠鸣,食少腹胀或发热口渴等作为主要诊断依据。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三、鉴别诊断

泄泻与痢疾、霍乱均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或挟脓血,腹痛等。但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为主症。然霍乱是以吐泻并作,来势急骤、病情凶险,甚则腹中挛痛,汗出肢冷津竭亡阳之候,《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治》:“呕吐而利,是名霍乱。”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同类推荐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知识问答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知识问答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它虽不直接服务于病人,但服务于临床各个科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与发放工作,具有供应的无菌物品数量大、周转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常被人们称为医院的“心脏”、“肝脏”,其已从原有辅助科室的位置“晋级”到医院关键科室的行列,它将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 本草纲目1000问

    本草纲目1000问

    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最珍贵的科学遗产之一——《本草纲目》,是由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花费毕生精力所著,可以说是中国医学文化史上的一部不朽巨著。它以精深的学术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其他学术界的欢迎和珍视,对治疗疾病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希望本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自我保健、自我医疗的家用手册,更能成为医务工作者和有志于中医学同志的参考书籍。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中风最佳保健方案

    中风最佳保健方案

    本书从中风病因、临床表现、用药、运动与康复、生活起居、心理、护理、婚育、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保健基本知识。
热门推荐
  • 你我五百世回眸

    你我五百世回眸

    不管是主角,配角,反派还是炮灰,在字里行间所表现的只是那个世界的一部,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是他们被作者所写出的事情,但在小说世界里面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是拥有完整人生的。
  • 神雕大逍遥

    神雕大逍遥

    一棍开天,襄阳城外,英雄齐聚,决战之时。且看白小奇大闹神雕。
  • 泪不及海水蓝

    泪不及海水蓝

    那年,她阴差阳错被南家捡回,南蔚原本处处为难,最后竟意外的不再针对苏涵她十岁那年,面向星空,对他说到:“有时候我真的看不懂你,明明笑容那么灿烂,背影却那么孤单……”十八岁那年,她第三次表白,没等到答案便跑走:“很可笑吗?我喜欢了你这么多年,看你身边的女生走了一个又一个,却没有一次是我。”二十岁那年,她终于爆发,哭着大声质问:“为什么不能是我!哪怕你接受我一分钟我都会很高兴的,你不知道吗!?”南蔚却简单粗暴的将她按在墙上,吻了下去,苏涵在一脸懵逼的状态下,听他说到:“因为你和她们不一样,我喜欢你。”
  • 回夙

    回夙

    世上皆传,断虹崖是大奸大恶之人的最后栖息所,一旦这些人进入了断虹崖,便是有天大的恩怨也只得罢手。卿风在未进入断虹崖之前曾以为是因断虹崖内高手辈出无人敢上门生事,却不想收留她的傅小姐说这是因为除了崖内的人,再无人能找到断虹崖的入口。
  • 妖孽降临:皇上请接招

    妖孽降临:皇上请接招

    一句功高盖主让白家家破人亡,她失去所有,爱人,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她白若雪发誓一定要南宫绝血债血偿。进后宫,步步算计,运筹帷帐,想害她,那正好,她就借刀杀人,让他们斗个你死我活,不要说她冷血无情,后宫本来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曾经的爱人摇身一变成了北汉皇帝最宠爱的太子,甚至还忘了她,不过,没事,只要他白穆轩好好的活在这世界上那就什么都好,至于报仇她白若雪一个人来就好了。谁知自认聪明的她到头来也不过被人当做棋子,哼,既然敢利用她那么就得做好被她报复的后果,要知道除了南宋的皇后,她还是江湖人人惧怕明月宫宫主。后宫、江湖、天下、她一定要搅个天翻地覆不然怎么对的起他们叫她妖孽这两个字呢。
  • 异能都市的清洁工

    异能都市的清洁工

    “姓名?”“叶青。”“在来这里之前准备做什么的?”“来之前准备回去找草履虫刷甲板。”“是自己选,还是我们帮你选?”“选好了,我想......”“放开我!放开我!我不要去漫威世界啦!!我不要去卖萌啊!!放开我啊......”“选好了,我想请您帮忙选,麻烦您了。”“那行,你准备一下,我们走个流程。” (曾用:《不会起名的都市穿越》 PS:本来想这个原创的,但想了想还是加点诸天吧。)
  • 盛世暖婚0a

    盛世暖婚0a

    帝国谁不知道顾大少宠妻无下限,连亲儿子都看不下去了。某宝:“妈咪妈咪,你给我生个小弟弟呗!”季如歌挑眉:“为什么不是小妹妹?”某宝:“因为弟弟可以保护你,这样我就可以保护我媳妇了。”季如歌:“……”果然有了媳妇忘了娘顾大少郁闷道:“那我呢?”某宝:“你负责赚钱养家,妈咪负责貌美如花,我和我媳妇负责花花花……”顾大少:“……”说白了他就一提款机众人:妻奴就是妻奴,毫无地位可言啊!
  • 绝世神偷:废柴六小姐

    绝世神偷:废柴六小姐

    她是谁?绝世神偷!废物?这个词从不属于她!谁再敢说她废柴,诛之!谁再敢说她白痴,诛之!谁再敢瞧不起她,诛之!五位少年是她的护卫,五个种族她是统领!且看她如何穿越后,女尊风云!
  • 孩子学口才的第一本书

    孩子学口才的第一本书

    邵守义是中国第一位演讲教授,他有一句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的确,口才与人才的关系密不可分,好的口才能够促进一个人更上一层楼。尤其对于孩子,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在学校里备受瞩目;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受到众人的喜欢;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无往不利。然而,有多少父母将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口才之上?家长们更在乎的是他的学习成绩,是他的智商、财商,唯独冷落了口才……甚至,很多父母还会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会说话就有口才,孩子的好口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尤其当他们走上社会以后,接触的人多了,口才自然就好了。
  • 快穿:神秘老公,别太宠

    快穿:神秘老公,别太宠

    帅炸男神:”你是上古龙神,是我的爱人。“梁浩兰拍拍轮椅:”帅哥户口本给我,咱去民政局!“.......快穿甜宠,作者全职更新质量双保证,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