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5600000015

第15章 呼吸系统病证(3)

痰饮是指水液在体内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其中,饮留胃肠者为痰饮(狭义),饮留胁下者为悬饮,饮溢四肢肌肤者为溢饮,饮停胸肺者为支饮。西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扩张、胃肠功能紊乱、幽门梗阻、肾炎水肿等疾病的某一阶段具有相应临床表现者,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论治。

二、临床表现

痰饮病多是久病宿根,反复发作,有脾肾阳虚,痰饮壅盛的本虚标实证。根据饮留部位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症状。饮停胸胁的悬饮以咳唾引胸胁疼痛为主症;饮留胸膈的支饮以咳逆倚息不得卧为主症;饮溢四肢的溢饮以肢体浮肿为主症;饮留肠胃的痰饮以胃肠中沥沥有声为主症。畏寒肢冷、胸背部恶寒,舌质胖嫩,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三、鉴别诊断

由于痰与饮干犯停滞部位不同,及体内阴阳二气偏盛偏衰,故临床表现相当复杂,可根据下列九条进行诊断。

痰病:(1)喘咳痰多,喉中痰鸣。(2)胸闷呕恶,眩晕心悸。(3)胸胁满闷,咽喉梗塞。(4)四肢麻木,关节漫肿、疼痛,或皮起包块。(5)眼周黑如烟灰色。(6)苔腻、脉滑。临床凡具备第一项或其他任何二项者,一般即可诊为痰病。

饮病:(1)胸满水肿,肠鸣食减。(2)咳逆。(3)舌白,脉弦。临床凡具备第一项与其他二项之一者,一般即可诊为饮病。

四、辨证论治

本病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即《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故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

1.痰饮

主症:形体消痩,胸脘胀满,纳呆呕吐,胃中振水音或肠鸣辘辘,便溏或背部寒冷,头昏目眩,心悸气短。舌苔白润,脉弦滑。

治法:温阳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茯苓20g,桂枝15g,白术12g,炙甘草6g,法半夏12g,生姜10g。水煎服。

若小便不利者,加猪苓15g,泽泻12g。脘部冷痛、背寒者,加干姜10g,吴茱萸9g,肉桂6g。饮郁化热者,可改用已椒苈黄丸(张仲景《金匮要略》)。

2.悬饮

主症:病侧胁间胀满刺痛,转侧及咳唾尤甚,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法:宣利逐饮。

方药:柴枳半夏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柴胡12g,黄芩10g,枳实12g,法半夏12g,瓜蒌仁10g,桔梗12g,赤芍12g,葶苈子15g,桑白皮12g,白芥子10g,茯苓15g,泽泻12g,大枣5枚。水煎服。

3.支饮

主症: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颜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

茯苓18g,干姜10g,细辛5g,法半夏15g,紫菀12g,款冬花12g,五味子6g,北杏仁12g,炙甘草6g。水煎服。

4.溢饮

主症:四肢沉重或关节重,甚则微肿,恶寒,无汗或有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苔白,脉弦紧。

治法:发表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10g,桂枝12g,北杏仁12g,生姜10g,茯苓12g,细辛5g,法半夏12g,五味子6g,白芍12g,紫菀12g,甘草6g。水煎服。

五、预后预防

(一)预后

痰饮病是脏伤阳虚,三焦通调输布失司,水湿津液不从正化,停积浸渍而成。致病之后,又多伤阳损正,造成邪实正虚之候。推断痰饮病的预后,应着重正邪两个方面,尤其是久病,应从症、脉、神来判断。饮病虽久,若正虚而脉弱者,是证脉相符,可治。正虚而脉实者,是正衰邪盛,难治。饮为阴邪,其脉当沉,如见弦数实大之脉,此时饮邪尚盛,正气已竭,当属死候。痰病虽久,若正虚而脉亦弱,神气不败,是证脉相符,可治。若见黄稠成块,咯之难出或吐臭痰,绿色痰,或喉中痰鸣如曳锯,是痰气灼津,正气已虚,为难治。若痰喘声高,喉中辘辘有声,不能咯出,精神昏愦,面色晦暗,脉散汗出如油,通身冰冷者,为邪盛,脉气欲竭,神气愦散之症,当属死候。临证可作参考。

(二)预防调护

(1)凡有痰饮病史者,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

(2)饮食宜清淡,忌生冷、甘肥、油腻。

(3)加强体质锻炼,保持劳逸适度,以防诱发。

六、病案选录

阎xx,男,63岁,1973年1月13日初诊。

病史:咳嗽吐痰五六年,近半月加重。患者每当遇冷受凉或冬季容易犯病。半月前感冒,此后咳嗽,吐痰缠绵不尽,日益加重,咳嗽以早晚较重,痰多,色白,犹如稀涎,三五分钟即吐一次,上午吐多半茶缸(800—1000ml),呼吸气短,喜热怕冷,纳呆脘闷,脉弦滑稍数,舌质暗,舌体胖,苔白腻。

曾服土霉素、四环素、麻黄碱、氨茶碱、棕色合剂等无效。

检查:慢性病容,面色晦暗,胸部叩响增强,肝浊音界第七肋间,两肺可闻散在干呜,心音弱,心率速,律齐,腹部未见异常,胸透为肺气肿。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辨证施治:脾肺气虚,痰饮凌肺。治以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佐以补益脾肺之法。

处方:麻黄8g,桂枝9g,党参9g,细辛8g,半夏9g,干姜9g,茯苓9g,赤芍12g,紫菀9g,款冬花9g,五味子3g,甘草6g。

二诊:服上方二剂,呼吸气短好转,咳嗽减轻,吐痰亦少,脉不数,舌苔微黄。

照上方改干姜6g,杏仁9g。

三诊:又服上方6剂,诸症显著好转,气不喘,咳嗽吐痰均明显减少,脘腹也较舒适,唯食欲尚差,舌质已恢复正常,舌体不胖,苔稍腻,脉滑。

原方去细辛、赤芍,改干姜6/加麦芽24g。

四诊:一般情况良好,现已上班。脉平缓,苔薄白。予以调理脾胃,以矾固之。

党参9g,茯苓9g,白术9g,桂枝6g,山药15g,陈皮9g,半夏9g,麦芽15g,神曲12g,甘草6g。

(孙琼田洪义)

(第六节)失音

一、概述

失音是一个症状,凡是语声嘶哑,甚则不能发声者,统谓之失音。主要由于感受外邪,肺气壅遏,声道失于宣畅;或精气耗损,肺肾阴虚,声道失于滋润所致。古代将失音称为痦或喑。

总之,对于失音一证,古代医家从脏腑经络的整体观点来看,以心、肺、肾三脏病变为主。其中属于中风的舌强不语(舌痦),主要与心有关;属于喉痦者,则与肺、肾有关。

本篇内容以“喉痦”为主。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喉头结核、声带创伤、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也见于癔症性失音。若其他疾病而兼有失音的,亦可参照本篇辨证治疗。

二、发病特点

失音发病有急有缓,急者突然而起,常伴外感表证;缓者逐渐形成,持续加重,多有慢性病史可询,表现正虚之候,另外亦有呈发作性者。病情轻者,语声嘶哑,重者声哑不出;若慢性虚劳久病,全身衰竭而伴有失音者,为病情严重的征兆。

三、临床表现

本病以声音嘶哑或声哑不出为特征。

四、相关检查

如耳鼻咽喉科喉镜检查,神经科检查可协助诊断。

五、鉴别诊断

失音一证,应当分喉痦和舌痦。本篇论述的为喉痦,当与舌痦相鉴别。喉痦为喉中声嘶,或声哑不出,而舌本运转自如;舌痦为舌本不能运转言语,而喉咽音声如故,每有眩晕、肢麻病史,或同时伴有口眼啮斜及偏瘫等症。

六、治疗原则

凡属暴痦因邪气壅遏而致窍闭者,治当宣散清疏;久痦因精气内夺所致者,治当清润滋养,或气阴并补。具体言之,实证则辨别风寒、痰热的不同,分别予以宣、清;久痦应区分肺燥津伤与肺肾阴虚的轻重,或润或养。病缘气郁者,气郁化火,日久亦可灼伤津液,导致肺肾阴虚,因此又当注意本虚与标实之间的关系,权衡施治。

凡失音日久,经治疗效差者,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酌配活血化瘀之品,亦可径以活血化瘀为主进行治疗,如《张氏医通》论失音中即有“若膈内作痛,化瘀为先,代抵当丸最妥”的记载。

七、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对失音的辨证,当从发病缓急、病程长短,区别外感内伤。凡急性发病,病程短者,多属外感引起;病起缓慢,病程长者,多因内伤疾病所致。

2.辨虚证实证一般可分为暴痦、久痦2类。暴痦为猝然起病,多因邪气壅遏,窍闭而失音,其病属实;久痦系逐渐形成,多因肺肾阴虚,声道燥涩而失音,或兼肺肾气虚,鼓动无力所致,其病属虚。但内伤气郁致痦者亦可属实,外感燥热表现为肺燥津伤者亦可属虚。

(二)分证论治

【实证】

1.风寒猝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或兼咽痒,咳嗽不爽,胸闷,鼻塞声重,寒热,头痛等症,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兼见口渴,咽痛,烦热,形寒,气粗,舌苔薄黄,脉浮数者。或见猝然声暗,咽痛欲咳而咳不出,恶寒身困,苔白质淡,脉沉迟或弦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利窍。

方药:三拗汤、杏苏散加减。麻黄、紫苏叶、生姜功能疏风散寒;前胡、杏仁宣肺止咳;桔梗、甘草利咽化痰。

“寒包热”者,当疏风散寒,兼清里热,方用大青龙汤,或在疏风散寒的药物上配以石膏、黄芩、知母,并合蝉蜕、木蝴蝶以利咽喉、开声音。太阳少阴两感证,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2.痰热语声嗄哑,重浊不扬,咳痰稠黄,咽喉干痛,口干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泻热,化痰利咽。

方药:清咽宁肺汤。方中桔梗、甘草清利咽喉,桑白皮、黄芩、栀子清泻肺热;前胡、知母、贝母清宣肺气、化痰止咳。并可酌情选用蝉蜕、胖大海、牛蒡子、枇杷叶等清肺泻热、利咽开音之品。

若觉痰阻咽喉,哽痛不适,加僵蚕、射干消痰利咽;内热心烦,加石膏清热除烦;痰热伤阴,口渴、咽喉肿痛,加玄参、天花粉养阴清咽。

3.气郁突然声哑不出,或呈发作性。常因情志郁怒悲忧引发。心烦易怒,胸闷气窒,或觉咽喉梗塞不舒。舌苔薄,脉小弦或涩滞不畅。

治法:疏肝理气,开郁利肺。

方药:小降气汤、柴胡清肝汤加减。前方中紫苏、乌药、陈皮理气,白芍、甘草柔肝,用于肝郁暴逆、气闭为痦;后方中柴胡疏肝,黄芩、栀子、连翘清肝泻肺,桔梗、甘草清利咽喉,用于气郁化火,有清肝散郁之功,并可兼清肺热。

对于气郁失音,尚可酌情选用百合、丹参养心解郁闷;厚朴花、绿梅花、白蒺藜、合欢花疏肝解郁,川楝子泻肝降气,木蝴蝶解郁通音。

肺气郁闭,胸闷气逆,配苏子、瓜蒌皮降气化痰。忧思劳心,精神恍惚,失眠多梦者,酌配党参、远志、茯神、石菖蒲、龙齿、酸枣仁以安神定志。

气郁所致的失音,虽应理气解郁,但忌过用辛香之品,若病久气郁化火伤滓,当酌配润燥生津之品。

【虚证】

1.肺燥津伤声嘶,音哑,咽痛,喉燥,口干;或兼咳呛气逆,痰少而黏。舌质红少津、苔薄,脉小数。

治法:清肺生津,润燥利咽。

方药: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方中沙参、麦门冬、梨皮有生津润燥之功;桑叶、枇杷叶、栀子皮清宣肺热;杏仁、贝母化痰止咳;桔梗、甘草清利咽喉。可加蝉蜕、木蝴蝶利咽喉、开声音。

若兼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表证,可酌配荆芥、薄荷以疏风透表;燥火上逆、咳呛气急加桑白皮以清润止咳;津伤较著,口咽干燥、舌红唇裂加天门冬、天花粉滋润肺燥。

2.肺肾阴虚声音嘶哑逐渐加重、日久不愈,兼见干咳少痰,甚则潮热、盗汗、耳鸣、目眩、腰酸膝软、形体日痩。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肾,降火利咽。

方药:百合固金汤、麦味地黄丸等。方中百合、麦门冬、熟地、玄参滋养肺肾,五味子、白芍滋阴敛肺,桔梗、甘草、贝母化痰利咽,当归养血活血。可酌加诃子肉、凤凰衣、木蝴蝶、蜂蜜等敛肺利咽、濡润声道之品。

虚火偏旺,潮热、盗汗、口干、心烦、颧红者,加知母、黄柏;兼有气虚、神疲、自汗、短气者,去玄参、生地,加黄芪、太子参。

如因用声过度,声道损伤,津气被耗而失音者,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大声说话。同时可用响声丸,每日含化1—2粒。或用桔梗、甘草、胖大海等泡茶服。亦可配合养阴之剂内服,如二冬膏、养阴清肺膏等。

八、其他疗法

(1)胖大海9g,桔梗9g,甘草6g。水煎服或代茶饮。适用于声音嘶哑或慢性喉炎引起的失音。

(2)银花30g,蒲公英30g,蝉衣9g。水煎服。适用于急性喉炎引起的失音。

(3)白桔梗6g,金锁匙6g,安南子7.5g,甘草4.5g,诃子肉6g,老蝉3只,玉蝴蝶8g,马兜铃6g。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引起的失音。

九、病案选录

罗XX,女,55岁,农民,1973年6月19日初诊。

病史:声哑二三年,咳嗽,略痰已五六年。痰白,量不多,晨起较重,经常喉痒,口干,乏力,气短,善太息,食欲好,二便正常。脉弦数,苔薄白。

辨证施治:风寒侵袭,内遏于肺,肺气失宣,会厌开合不利,以致音不能出而成音哑。前医投以苦寒,或妄加温补,使邪气郁闭,肺气壅塞,故而无效。今仍风邪留恋,寒郁化热,肺气不宣,清肃之令不行,灼津为痰,痰热交阻,升降失司,气道不利,而致音声不扬,故治以清肺止咳,化痰开音之法。

处方:瓜蒌12g,生地12g,麦冬12g,白芍12g,百合12g,百部12g,杏仁9g,蝉衣9g,射干8g,牛蒡子9g,香附9g。水煎服。

二诊:服药两剂,症状好转,咳嗽已止,痰已减少,声哑减轻,喉痒消失,脉不数。原方续服。

三诊:又服上方二剂,嗓音恢复正常,一般情况好,无其他不适,再服上方二剂,以巩固之。

(孙琼胡成君)

(第七节)肺痈

一、概述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肿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胸痛、略吐腥臭脓血浊痰。

现代医学所指的多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化脓症,如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以及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疾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其中,肺脓肿的临床表现与肺痈更为贴近。

二、临床表现

发病多急,常突发高热,咳嗽胸痛,初期咳少量黏液痰,溃脓期即病后10天左右,咯吐多量黄绿色脓痰或脓血痰,气味腥臭。并多伴有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三、鉴别诊断

肺痈应注意与下列病证作鉴别。

1.风温由于肺痫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区别。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解除,如经一周后身热不退,或热退而复升,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2.痰饮痰饮咳嗽见弛有咳逆倚息,咳痰量多等症,易与肺痈相混,但痰饮咳嗽起病较缓,痰量虽多,然无腥臭脓痰,亦非痰血相兼,且痰饮咳嗽的热势不如肺痈亢盛。

3.肺痿肺痿、肺痈同属肺部疾患,症状也有相似之处,两者虽同为肺中有热,但肺痈为风热犯肺,热壅血瘀,肺叶生疮,病程短而发病急,形体多实,消痩不甚,咳吐脓血腥臭,脉数实)肺痿为气阴亏损,虚热内灼,或肺气虚冷,以致肺叶萎缩不用,病程长而发病缓,形体多虚,肌肉消痩,咳唾涎沫,脉数虚。两者一实一虚,显然有别。《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二证虽同,惟胸中痛,脉滑数,唾脓血,则肺痈所独也。比而论之,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烁而肺焦也,痈者壅也,如土之壅物而不通,为热聚而肺瘊也。故其脉有虚实不同,而其数则一也。”若肺痈久延不愈,误治失治,痰热壅结二焦,熏灼肺阴,可转成肺痿。《外科正宗》:“久嗽劳伤,咳吐痰血,寒热往来,形体消削,咯吐瘀脓,声哑咽痛,其候传为肺痿。”

同类推荐
  •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是为了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应急自救常识和技能,以便成功破除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威胁和伤害,我们精心编写的,《新编应急自救手册》以科学实用、简单易懂为原则,从地震自救、水灾自救、火灾自救及其他自然灾害自救、意外伤害自救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些自救常识,来提高我们应对灾害和伤害的自救能力。
  • 小病不可小视

    小病不可小视

    日常见到的一些症状或小病,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却潜伏着重大危险,或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这些症状或小病往往给人带来可怕的损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可能都有难以忘却的片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于惨痛的教训。这本书将向您提供100多个症状或小病,以及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合部份实际病例,告诉您应该怎样重视这些症状和小病,从而在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各阶层广大群众阅读。
  • 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介绍了16大类260余种中药合理应用与配伍禁忌。在总论中概述了药食源流、药食性能、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中药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禁忌概说。全书内容简洁,实用性强。适合各级医务人员参考阅读,也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 宁夏名老中医李遇春临床经验辑要

    宁夏名老中医李遇春临床经验辑要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学也是唯一完整保存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全部要素的民族医学,是世界医学史上传承至今仍生生不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极其少数的医学文明之一。中医药的存在和传承,已被视为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当前国内外现代科技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而具有高深的中医理论、独到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整理、继承、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振兴中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整理李遇春教授临证40年间部分临床经验及理论认识。
  •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集华夏古老秘方于一体,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书中诸多中医药方均具有实用性,是您居家外出的必备医学知识。
热门推荐
  • tfboys我们的青春年少

    tfboys我们的青春年少

    爱是什么?爱是他和她之间的牵挂。爱是他和她之间的缘分。爱是他和她之间的隔膜。我爱你,明明是很简单的三个字,却难以说出口。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守护自己的爱人。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希望对方知道,我爱你。***这本是小檬子我第一本小说,改了一遍又一遍的名字,结果还是很烂,剧情我不打算再整理了,想纪念一下,大家先将就一下吧。谢谢大家支持。
  • 断代初史

    断代初史

    当阴谋笼罩整片大陆,一个神秘少年,能否在这风云汇聚的时代,踏上那无数人追逐的道途尽头?
  • 王爷请侍寝

    王爷请侍寝

    有比这更狗血的剧情么?一朝穿越,居然被采花贼劫持!更狗血的是,采花贼貌似真心喜欢她凤浅浅?采花未遂,大淫贼已然变身护花高手。更更狗血的是,大名鼎鼎的采花贼夜来香居然是堂堂天朝的王爷!
  • 圣尊之最强兵王系统

    圣尊之最强兵王系统

    银河最强系统已更新至S1.2版本,新添加扫描探测功能,“滴~前方二十米宋代青花瓷一个。”S1.3版本已更新,新添加透视功能,“滴~前方小姐姐吊带开了,A:果断帮忙、B:果断帮忙”S2.0版本已更新,新添加功法复制功能,“滴,功法过于强大,硬件不足,请提升修为再来。”……圣尊兵王携银河最强系统回归,轻松制霸,玩转银河系。 美女帅哥交流群:335922495
  • 兽妃别逃,生个娃

    兽妃别逃,生个娃

    话说这年头流行什么?废话!姑奶奶当然知道流行穿越啦!用你鸡婆呀!有车祸穿的,有溺水穿的,还有电击穿的。那有误吃感冒药,一觉睡醒就穿越的吗?好吧!既然老天存心要整姐,姐认命还不行吗?睡穿就睡穿的吧,反正吃感冒药吃穿了的,姐还是前绝古人后绝来者的伟人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初盼

    如初盼

    “那皇上希望臣妾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只需要安分守己做好你的后宫皇后,你还不配来干涉朕。”“好,臣妾明白了。”我把心都藏在年少时的大梦里,梦里的那个少年终究是活成了我从不认识的模样,我想那时候的聂初言应当是随着她的归寻早就死在了那一场大梦里。只是我不明白,世人都会忘吗,那么美好的曾经,他把一切忘得干干净净。直到这一刻我也不觉得难过,我只觉得惋惜,我再也没机会同他一起吃一串糖葫芦了。明明他在我眼里,不像世人……便是清梦玉韶光易逝,独留痴心付终生。(本文纯属虚构,文中人物历史结尾虚构。)
  • 花马录

    花马录

    天下花马,苦寻良主。贼子纵歌,佞臣欢宴。若是天下无一鞍可乘,又何来一肝胆映月。
  • 那年错过的人

    那年错过的人

    前言:也许,再过几年,我还是跟现在一样,没办法好好谈一场恋爱。也许,在我心里,某个封锁区域,永远都只为你留着。可惜,老天爷告诉了我,这一切都是执迷!一张偶遇的照片,照片上的一段话,深深的敲打着我的脑门……让我一次次被你的狠心,痛哭流涕!我败得一塌糊涂……不过,还是要谢谢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