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5600000013

第13章 呼吸系统病证(1)

(第一节)感冒

一、概述

感冒是因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脉浮等为特征。一般病程3—7天,在整个病程中很少传变。

感冒亦称伤风、冒风。如果病情较重,并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作时行感冒。

西医所称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于普通感冒的范围,流行性感冒属于时行感冒的范围,二者皆可参考本篇内容进行辨证施治。

二、相关检查

本病通常可作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胸部X线检查。部分患者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或降低。有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状者,胸部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

三、鉴别诊断

1.感冒与风温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为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他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清表寒、表热。感冒常以风邪兼挟寒、热而发病,临床上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两证。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其不同之处为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者,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2)辨别普通、时行。普通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时发病率升高,常呈散发性,病情较浅,症状不重,多无传变;时行感冒以时行病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有广泛的传染流行疫情,起病急骤,病情较重,全身症状显著,且可以发生传变入里化热,合并他病。

(3)区分体虚感冒的气虚、阴虚。体虚感冒指平素虚弱之人,加之外邪侵袭而患感冒者,此类患者往往感冒之后,缠绵不已,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在临床上应该区分气虚、阴虚的不同。气虚感冒者,在感冒诸症的基础上兼有恶寒甚,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身痛无汗,咳痰无力,脉浮气虚证;阴虚者兼见身微热,手足发热,心烦口干,少汗,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

(二)分证论治

【实证】

1.风寒感冒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疼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或有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若表寒重,见头痛、身痛、憎寒、发热、无汗者,加麻黄、桂枝;表湿较重,见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湿邪蕴中,证见脘痞,食少,或便溏,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半夏;头痛甚者加白芷、川芎;身热较著者,加柴胡、薄荷等。

2.风热感冒

主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色多赤,目胀,咳嗽,痰黏或黄,或咳声嘶哑,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微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荆芥穗、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

葱豉桔梗汤(葱白、豆豉、薄荷、连翘、栀子、竹叶、桔梗、甘草)。

若风热上壅,头胀痛较甚者加桑叶、菊花;痰阻于肺、咳嗽痰多,加知母、前胡、杏仁;痰热较盛,咳痰稠黄,加黄芩、知母、瓜蒌;气分热盛,身热较著,恶风不显,口渴多饮,尿黄,加生石膏、鸭跖草;热毒壅阻咽喉,乳蛾红肿疼痛,加山豆根、玄参。时行感冒热毒较盛,壮热恶寒,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咳嗽气粗者,加大青叶、蒲公英、土茯苓;若肺热素盛,风寒外束,热为寒遏,烦热恶寒,少汗,咳嗽气急,痰稠,声哑,加麻黄;若风热化燥伤津,或秋令感受温燥之邪,伴咳呛痰少,口、咽、唇、鼻干燥、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者,加南沙参、天花粉、梨皮等。

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香薷、鲜扁豆花、厚朴、金银花、连翘)。

若暑热偏盛,热盛烦渴者,加黄连、山栀子、黄芩、青蒿;湿困卫表,肢体酸重疼痛,加豆卷,藿香、佩兰;里湿偏重,口中黏腻,胸闷脘痞,泛恶,腹胀,便溏者,加苍术、白蘧仁、法半夏、厚朴,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散、赤茯苓等。

【虚证】

1.气虚感冒

主症: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倦怠懒语,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人参、紫苏叶、葛根、前胡、法半夏、茯苓、橘红、甘草、桔梗、枳壳、木香、陈皮、生姜、大枣)。

若气虚而见自汗,形寒,易感风邪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增强卫外功能,以防感冒复发。

2.阳虚感冒

主症:阵阵恶寒,甚则蜷缩寒战,或稍兼发热,无汗或自汗,汗出则恶寒更甚,头痛,骨节酸冷疼痛,面色白光白,语言低微,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解表。

方药:桂枝加附子汤(制附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若大便溏泻,腹中隐痛者,加炮姜、肉桂。

3.阴虚感冒

主症:身热,微恶风,少汗,头昏,心烦,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玉竹、葱白、桔梗、白薇、豆豉、薄荷、甘草、大枣)。

若阴伤较重,口渴咽干明显者,加沙参、麦冬;心烦明显者加黄连、竹叶;咳嗽咽干,咳痰不爽者,加牛蒡子、射干、瓜萎皮;咳嗽胸痛,痰中带血者加鲜茅根、藕节等。

4.血虚感冒

主症: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汗少,面色不华,唇淡,指甲苍白,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或脉象结代。

治法:养血解表。

方药:葱白七味饮(葱白、豆豉、葛根、生姜、熟地、麦冬)。

若恶寒重者加黄芪、防风、荆芥;恶热重加银花、连翘。如血虚,血液运行不畅,脉络瘀阻,而见脉象结代者,加桂枝、红花、丹参等。

五、其他疗法

简验方:

(1)羌蓝汤。羌活15g,板蓝根30g,每日1剂煎服。适合于风热感冒。

(2)葛苏饮。葛根30g,紫苏叶、荆芥穗、防风、白芷各10g,麻黄6g,煎服。无论风寒、风热感冒均在此基础上加减治疗。

(3)蒲公英、大青叶各30g,拳参15g,薄荷5g(或荆芥10g),煎服。用于风热感冒、热毒较盛者。

(4)金银花30g,山豆根10g,玄参12g,煎服。用于感冒合并喉蛾红肿疼痛者。

(5)柴胡、黄芩、青蒿各15g,大青叶30g,煎服。用于感冒身热持续不退,或发热起伏者。

(6)贯众汤。贯众、紫苏、荆芥各10g,甘草3g,水煎顿服。连服3天,可预防冬春季流感。

(7)藿佩汤。藿香、佩兰各30g,薄荷10g,煎汤代茶饮。可预防夏季暑湿感冒。

(8)贯众10g,板蓝根(或大青叶)1如,生甘草3g,煎服。预防时行病毒偏盛之感冒。

六、预防与调摄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正气卫外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情况,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广播操、太极拳、八段锦、跑步等。要养成经常性户外活动习惯。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室内应经常开窗,以使空气新鲜,并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如遇感冒流行季节,可用食醋熏蒸法进行空气消毒。其法是先将门窗紧闭,每立方米的空间,用食醋5m1,加水5m1,放在沙锅或铝锅内,置炉子上,利用蒸气,在室内熏半小时以上,可起消毒、预防作用,对患者亦可起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时行感冒患者,要做好隔离工作。

发热时间要休息,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忌油腻辛辣燥热之物。

七、病案选录

王XX,男,56岁,1973年1月13日初诊。

病史:患者素体虚弱,十日前不慎受凉,自觉全身恶寒,脊背发凉,鼻塞流涕,声音重浊,头昏头痛,肢节痿楚,咳嗽,喉痒,痰不多,纳呆,精神不振,曾服土霉素、四环素、APC、感冒片、解毒丸等不效,苔白,脉沉。

辨证施治:阳气虚弱,卫外不固,风寒侵袭而致肺气失宣。治以助阳解表,散寒宣肺之法。

处方:麻黄2g,桂枝6g,白芍9g,制附子6g,细辛8g,茯苓9g,杏仁9g,甘草9g。水煎服。二剂。

二诊:服上方后微微汗出,诸症缓解,精神转佳,全身舒展,头不甚痛,脊背发凉也明显好转,流涕减少,咳嗽减轻,自觉病已好其大半。脉有起色,苔薄。

照上方加党参9g,以助恢复体质。

(孙琼柳忠利)

(第二节)咳嗽

一、概述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外感或内伤的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

古人曾将无痰而有声音称为咳,无声而有痰者称为嗽,既有痰而又有声音称为咳嗽。

用之临床,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故一般均通称咳嗽。

现代医学所称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见的咳嗽,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二、临床表现

以咳嗽或伴咽痒、咳痰为主症。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可伴有寒热等表证,属新病。内伤咳嗽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往往咳喘并见,为久病。

三、相关检查

两肺听诊可闻呼吸音增粗,或伴有散在干湿性罗音。肺部X线检查大都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四、鉴别诊断

肺痈、肺痿、肺胀、肺痨、哮喘病均可出现咳嗽,故当与一般咳嗽鉴别。

一般说来,肺痈咳嗽,多以高热寒战,胸痛、咳嗽脓血为主症;肺痿之咳,以唾泡沫状痰,短气乏力,反复发作为特点;肺胀多有反复咳喘病史,证以胸中胀满,咳喘上气,甚或唇舌发绀,经久难疗为特点;肺痨起病慢,病程长,其咳嗽以咯血,胸痛、潮热盗汗,逐渐消痩为特点;哮喘主要表现为气道壅塞,呼吸不利,胸闷气憋,呼吸喘促,张口抬肩,喉间痰鸣,呀呼有声等症状。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他脏见证。

2.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实,而内伤咳嗽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阴津亏耗咳嗽则属虚,或虚中夹实。

(二)分证论治

【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主症:咳痰清稀色白,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四肢酸痛等。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弦。

治法:疏散风寒,宣肺止咳。

轻症:香苏饮加味。

苏梗6g,香附10g,陈皮6g,荜澄茄6g,积壳10g,大腹皮10g,香橼皮10g,佛手6g。中症:止嗽散。

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kg,甘草(炒)3)5g,陈皮(水洗去白)500g。共研细末,每服9g重症:麻黄汤。

麻黄9g,桂枝6g,杏仁6g,甘草3g。

若是外寒内热,见恶寒发热,痰稠难出,口渴咽痛,甚或气逆而喘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外散寒邪,内清郁热;外寒挟湿,见恶寒身重,胸脘满闷,食少痰多,舌淡苔润者,可用《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加减,散寒除湿止咳。风寒挟饮,见发热恶寒,咳痰清稀量多,胸闷气喘,喉中有声,舌淡苔滑,脉弦,可用小清龙汤散寒化饮。

2.风热咳嗽

主症:咳嗽气粗,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肃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

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桔梗6g,甘草2.5g,芦根6g。肺热内盛加黄芩、知母;咽痛声嘎加射干、赤芍;热伤肺津加南沙参、天花粉;夏令挟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火热咳嗽

主症:发热汗出,烦渴面赤,胸高气粗,干咳少痰,甚则痰中带血,时有便秘等。舌红而干、脉数有力。

治法:清肺止咳。

轻症:东垣凉膈散。

连翘3g,栀子1.5g,薄荷叶1.5g,淡竹叶1.5g,黄芩1.5g,桔梗1.5g,甘草(生)4.5g。

中症:麻杏石甘汤。

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24g,甘草6g重症:白虎汤合东垣凉膈散。

白虎汤:知母18g,石膏(碎)30—45g,甘草(炙)6g,粳米18g。

若是暑热咳嗽,初起常头晕头重,身重汗出,咳痰少而黏稠,舌苔黄而脉濡数,可用三物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减治之。暑热甚而两伤肺胃气阴者,常见高热烦渴汗出,咳嗽较重,舌质偏红,苔黄燥,脉洪大微芤等,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治之,并酌加沙参,麦冬、花粉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之品。

若是热盛伤阴化燥,见干咳无痰,或痰黄稠而咯吐不爽,身热不解,咽干喉痛,心烦口渴,舌红苔燥,脉细数等,治当清肺润燥,可用《景岳全书》门冬清肺汤治疗。

4.伤湿咳嗽

主症:咳嗽痰多,发热恶寒,头身痛重,胸闷脘痞,头晕身倦等。舌淡红苔腻,脉濡滑。

治法:宣肺散邪,祛湿止咳。

方药:麻杏苡甘汤加味。

麻黄、杏仁、薏苡仁、茯苓、半夏、甘草。

若是湿郁化热而成湿热咳嗽,见头面烘热,身重而痛,发热恶寒,痰多黄稠,胸闷不舒,烦渴尿赤者,可用《温病条辨》之黄芩滑石汤加桔梗、杏仁治疗。

5.伤燥咳嗽

主症: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初起可见微寒身热等症。舌苔薄黄而干,脉浮细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凉燥用杏苏散。

紫苏叶、橘皮、苦桔梗各6g,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

温燥用桑杏汤加减。

桑叶12g,沙参15g,杏仁12g,浙贝母10g,栀子9g,淡豆豉6g,梨皮18g,麦冬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若津伤较甚配麦冬、玉竹;热重酌加石膏、知母;痰中夹血配白茅根。

【内伤咳嗽】

1.肺虚咳嗽

(1)肺气亏虚。

主症:咳嗽气短,身疲懒言,吐痰清稀,动则汗出,易感外邪等。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治法:温补肺气,止嗽化痰。

方药:补肺汤。

黄芪30g,甘草、钟乳、人参各12g,桂心、干地黄、茯苓、白石英、厚朴、桑白皮、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门冬各15g,大枣20枚。

(2)阴虚肺燥。

主症:干咳,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18g,麦冬15g,玉竹15g,川贝母10g,天花粉15g,南杏仁10g,百合15g,扁豆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若潮热盗汗者,可选加鳖甲20g,秦艽12g,地骨皮15g,银柴胡12g。咯血者,选加三七粉6g(冲服),仙鹤草20g,藕节30g。

2.脾虚咳嗽

(1)肺脾气虚。

主症:咳嗽痰多,少气体倦,动则汗出,面色白光白:食少便溏,易感外邪等。舌淡胖苔白,脉虚细无力。

治法:两益脾肺,化痰止嗽。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

人参、茯苓、白术、桔梗、杏仁、甘草。

(2)痰湿郁肺。

主症: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法半夏12g,茯苓15g,陈皮6g,党参15g,苍术10g,杏仁10g,苏子12g,莱菔子12g,紫菀10g,款冬花1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若寒痰较重加干姜、细辛;久病脾虚、神倦酌加党参、白术、炙甘草。

3.肝木侮肺

(1)肝肺气滞。

主症:心情抑郁,咳嗽频作,胸胁胀满,心烦易怒,时见呕恶等。舌正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利肺。

方药:四逆散加味。

柴胡6g,积实6g,芍药6g,炙甘草6g,杏仁6g,桔梗6g。

(2)肝火犯肺。

同类推荐
  • 妇科良方

    妇科良方

    本书介绍了妇科常见的八种病症,并对这些病症进行了剖析,让你知道疾病病因,中医的治疗机理,并在药方中详细说明了药物组成、治疗方法、功效主治、临床运用以及经验体会等让你全方面理解每味药方,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让你远离妇科疾病,生活幸福安康。
  • 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本书由人称“送子观音”的中医临床专家编著,共分9章,概要介绍了中医外治疗法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作用机制与治疗手段,收集中医古籍中有关不孕不育的外治方法,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不孕症和不育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施治及各种具体外治方法。
  • 时振声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时振声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传世密录”5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张学文中医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热门推荐
  • 醉庐山

    醉庐山

    扶苏扶苏,何来繁盛,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欺人罢了!这世界大,大到无际。以前,它容不下一个卑微的君长落。现在,它又容不下了一个强大的月澜歌。世间万物本就是随世沉浮。再观这一场惊天密谋,不是“我”扭转乾坤,而是乾坤扭转“我”。到最后,该走的走,该伤的伤。谁说妖魔本无心?又谁说仙门一定净?对与不对,全看那可笑的世俗。一朝只为红颜醉,笑叹庐山荒唐言。戳穿一场又一场的阴谋,斩尽一个又一个的邪魔。纵然是流芳千古,也难逃一“情”字。
  • 大星河图

    大星河图

    一个不知道生身父母是谁谁的少年,一个十岁开始从军的皇子。双星照耀,共谱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星河图。星河图中,谁是你,谁是我?且行且看,细数万种风流。
  • 田园小幸福

    田园小幸福

    本书讲诉了唐棠因意外穿越到了架空古代一点点走向小幸福故事。
  • 上古启源

    上古启源

    穿越游戏世界,带着坑爹系统,获得坑爹称号。天残说:“女神都是我的,死活不论!”天残还说:“敌人都得死,强弱不论!”天残又弱弱的说:“这都是被逼的,系统你就坑爹吧...”
  • 重生咱还是农民

    重生咱还是农民

    带着21世纪的记忆,茫然穿梭回80年代,看着依旧熟悉的农民夫妇,是喜?是悲?既然重活一次就应活出自我,控制各种经济命脉,垄断行业收购外国知名公司,让他改姓中华看怎么让一个家族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看咱农民怎样叱咤风云...```````以签约放心收藏,推荐一下就是对我最好的帮助,也是对新书的肯定
  • 异梦千年

    异梦千年

    凌霄宇在寻找失踪爱人的过程中,奇迹般地通过时光之门来到了四千年后的世界。在四千年后的世界中,凌霄宇不禁卷入了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战争。在这场惨烈而持久的战争中,凌霄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各种奇异际遇,成为人类中的强者,并最终成为了地球人的领袖。随后他开始带领着地球人与外星人进行战斗,一次次击退外星人的入侵,并最终变被动为主动,以地球,月球,火星为三大基地,展开了对外星人的讨伐,通过一次次的战斗洗礼,不禁让自己成为宇宙中的超级存在,更让地球成为整个宇宙人类的中心。……
  • 莫忘浮生

    莫忘浮生

    天族女战神莫离,在冥界忘川苦修了三万年。只因妖魔大战中,失手杀了冥界之主冥深心上之人。这三万年间,冥深无数次途径奈何桥,从未正眼看过那个坐在三生石旁的玄衣女子一眼。直到有一天,妖魔再起,莫离再次披上战甲,至此战中,身死灵灭,一代战神陨落,忽而忘川逆流,汇入人间,生灵涂炭,他才知道她为他做了多少。玄衣不在,冥深却突然记起这位面容冷硬的女天神将他拦在奈何桥上的情景。她神情复杂地看着他说:“冥深,三万年过去了,你还是这般不愿原谅我吗?”他面无表情:“即使再过三万年,也还会是同样的结果,公主,请自重。”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任何的三万年可言了。
  • 上膛的子弹

    上膛的子弹

    三战的爆发,核弹,化学武器在全世界狂轰滥炸,引发了新型病毒:BCH-101。觉醒的人类大逃亡,在荒漠中用周围的大山建立起了人类唯一的城市——照安市。僵尸在不断进攻,资源在不断枯竭.....不得不去找,但世界已超出了人类的预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偷心计划:首席大人强吻妻

    偷心计划:首席大人强吻妻

    一场拍卖,她成了他的人。一纸契约,他闯入她的人生。她潜伏在他身边,只为窃取那份~绝密文件。本以为只要拿到文件就与可以远离他,谁知道文件还没拿到,他居然指着契约说,当我一百天情人!!"你是不是活腻了!竟敢偷我的文件!"他站在她身后,冷声说道。“还!你!”她把文件往他身上一扔。“只还就可以了么?”他挑眉看着她,“还有利息呢?”“你想要多少利息?”“不多,肉偿加暖床!这辈子应该还得完”他勾着嘴角走上前,把她扛在肩上走进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