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4200000023

第23章 茶与文化(1)

何为茶道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他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品、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饮茶的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的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社交、礼仪和修行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是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以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喝茶、品茶、茶艺与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圣陆羽

中国是茶的故乡,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间除了朝廷的提倡、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因素外,陆羽及其《茶经》应居首功。陆羽如何能从一个弃儿,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茶神”“茶圣”,现在就让我们去探究他那充满传奇的一生!

身世坎坷

陆羽出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3年,另一说公元727年),据《新唐书——隐逸列传》记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据文献记载,一个秋末冬初的日暮之时,大约3岁的陆羽被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发现在一座小石桥下,并带回寺中抚养。陆羽长大后,因无名字,乃以《周易》为自己卜卦取名,卜得“渐”卦,其爻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遂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

陆羽自小在龙盖寺中成长,智积和尚欲教他佛经,希望他皈依佛门,陆羽却以为出家人“终鲜兄弟而绝后嗣”有违孝道,而不肯接受。智积和尚大怒,遂命他从事清扫等杂役,同时还要他去照料30头牛。陆羽在放牛时,仍然不放弃学习,在牛背上练习写字,有时被发现,就会遭到一顿鞭打。陆羽每想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便不禁悲从中来。后来陆羽找机会逃离龙盖寺,藏匿在戏班子里当优伶,虽然陆羽面貌丑陋,说话又结巴,却富有机智,扮演丑角极为成功,他同时还编写了《谑谈》三卷。

学子生涯

玄宗天宝5年(公元746年),河南府尹李齐物慧眼识才,决定将陆羽留在郡府里,亲自教授他诗文。在人生歧路上徘徊的陆羽,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学子生涯,这对陆羽后来能成为唐代著名文人和茶叶学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天宝11年(公元752年),当时的崔国辅老夫子,被贬为竟陵司马,在这期间,陆羽与崔公往来频繁,择水品茶,宴谈终日,他们之间的情谊日渐深厚,成为忘年之交。这也说明陆羽的才华、品德和崭露头角的烹茶技艺,已经为世人所赏识。

隐居笤溪

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笤溪(今浙江吴兴),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开始闭门著述,陆羽经常在田野中吟诗徘徊,或以竹击木,或有不称意时,就放声痛哭而归,因此当时人将他比作“楚狂人”。其时,曾被任为太子文学,因此有“陆文学”之称,后改任太常寺太祝,陆羽辞官不就。

云游四海

陆羽生性淡泊,清高雅逸,喜欢与文人雅士交游,《全唐诗》中搜录了陆羽写的《六羡歌》:“不羡黄金杯,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慕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由诗中可看出陆羽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在隐居期间,他与诗僧皎然、隐士张志和等人,交往甚密,成为莫逆。

陆羽喜爱大自然,对茶叶专业的兴趣更为浓厚,为钻研茶叶生产技术,他跋山涉水,四处云游,深入江苏、浙江、江西等各主要茶区进行调查研究,将游历考察时的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丰富了茶叶知识与技能,更是他日后撰写《茶经》的主要依据。

著书《茶经》

《茶经》共分为三卷十节,有七千余字。卷上:一之源,谈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二之具,论采制茶叶的器具;三之造,说明茶叶种类和采制程序。卷中:四之器,述说烹茶饮茶的器皿。卷下:五之煮,讲茶的烹煮技巧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六之饮,谈饮茶的风尚的起源、传播与饮茶习俗,并提出饮茶方法;七之事,描写历代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八之出,叙述各地所产的茶的优劣,并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为八大茶区;九之略,说明可省略的茶具;十之图,论及将茶事以素绢书之事。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来历、技术、工具、品啜之大成的茶叶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使中国的茶业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根据,对茶业生产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堪称一部茶道的百科全书。

茶神传说

在流传下来的茶书中,都记载了陆羽生平的一些轶事。唐人张又新的《煎茶水记》里曾记载这样一则小故事:一次,湖州刺史李季卿船行至淮扬,适遇茶圣陆羽,便邀同行。抵扬子驿时,季卿曾闻扬子江南泠水煮茶极佳,即命士卒去汲此水。不料取水士卒近船前已将水泼剩半桶,为应付主人,偷取近岸江水兑充之。回船后,陆羽舀尝一口,说:“不对呀,这是近岸江中之水,非南泠水。”命复取,再尝,才说:“这才是南泠水。”士卒惊服,具实以告。季卿也大加佩服,便向陆羽请教茶水之道。于是陆羽口授,列出天下二十名水次第。当然,限于时代,所列名水,仅为他足迹所至的八九个省的几处而已,不能概括全国的众多名水。

陆羽不但是评泉、品泉专家,同时也是煎茶高手。《记异录》中记载了有关陆羽的轶事: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茶,宫中也常常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有一次,竟陵积公和尚被召到宫中。宫中煎茶能手,用上等茶叶煎出一碗茶,请积公品尝。积公饮了一口,便再也不尝第二口了。皇帝问他为何不饮,积公说:“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茶后,旁人煎的就觉淡而无味了。”皇帝听罢,记在心里,事后便派人四处寻找陆羽,终于在笤溪的天杼山上找到了他,并把他召到宫中。皇帝见陆羽其貌不扬,说话有点结巴,但言谈中看得出他的学识渊博,出言不凡,甚感高兴。当即命他煎茶。陆羽立即将带来的清明前采制的紫笋茶精心煎后,献给皇帝,果然茶香扑鼻,茶味鲜醇,清汤绿叶,真是与众不同。皇帝连忙命他再煎一碗,让宫女送到书房给积公去品尝,积公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连叫好茶,于是一饮而尽。他放下茶碗后,走出书房,连喊“渐儿(陆羽的字)何在?”,皇帝忙问:“你怎么知道陆羽来了呢?”积公答道:“我刚才饮的茶,只有他才能煎得出来,当然是到宫中来了。”

不朽传奇

《茶经》的出现,在中国茶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仅奠定陆羽在中国茶史上的地位,更提升了中国人的饮茶层次,陈师道在《茶经序》中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这对陆羽一生在茶文化发展上的贡献所作的评断应是相当公允的。

名人与茶

皎然

皎然,唐代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

博学多识为文清丽尤工于诗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吴兴县)人,是南朝宋山水写实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上元、贞元年间(公元760—804年),是唐代著名诗僧。

早年信仰佛教,天宝后期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乌程杼山山麓妙喜寺,与武丘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友。皎然博学多识,不仅精通佛教经典,又旁涉经史诸子,为文清丽,尤工于诗,著作颇丰,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诗评》三卷及《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号呶子》等著作并传于世。

结识茶圣陆羽成为莫逆之交

陆羽于唐肃宗至德2年(公元757年)前后来到吴兴,住在妙喜寺,与皎然结识,并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皎然传》载:“出入道,肄业杼山,与灵澈、陆羽同居妙喜寺。”又陆羽《自传》:“……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后来陆羽在妙喜寺旁建一茶亭,得到皎然与当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鼎力协助,于唐代宗大历8年(公元773年)落成,由于时间正好是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因此名之为“三癸亭”。皎然并赋《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以为志,诗云:“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其诗记载了当日群英齐聚的盛况,并盛赞三癸亭构思精巧,布局有序,将亭池花草、树木岩石与庄严的寺院和巍峨的杼山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清幽异常。时人将陆羽筑亭、颜真卿命名题字与皎然赋诗,称为“三绝”,一时传为佳话,而三癸亭更成为当时湖州的胜景之一。

皎然与陆羽情谊深厚,可从皎然留下的寻访陆羽的茶诗中看出,《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曰:“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偏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忘归船。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着处即经年!”陆羽隐逸生活悠然自适,行踪飘忽,使得皎然造访时常向隅,诗中传达出皎然因访陆羽不遇的惆怅心情,以情融景,更增添心中那股怅惘之情。《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云:“闲阶雨夜滴,偏入别情中。断续清猿应,淋漓侯馆空。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在送陆羽回龙山的诗中,语虽含蓄,却情深义重。《访陆处士羽》曰:“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赏春茗”“弄春泉”“悠悠一钓船”寥寥数语,将陆羽隐逸时的生活情调鲜明勾勒出来。从皎然与陆羽交往期间所写下的许多诗句中,除了可以了解到这两位“缁素忘年之交”的深厚情谊外,这些诗作更可作为研究陆羽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

不欲多相识逢人懶道名

皎然淡泊名利,坦率豁达,不喜送往迎来的俗套。有诗《赠韦早陆羽》:“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诗中将韦、陆二人比作陶渊明与谢灵运,表明皎然不愿多交朋友,只和韦卓、陆羽相处足矣,“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其个性率真若此,大有陶渊明“我醉欲眠,卿且去”的真性情。

品茶是皎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嗜好,《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中云:“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着碗聚生花。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友人元晟送来天目山茶,皎然高兴得赋诗致谢,叙述了他与陆迅等友人分享天目山茶的乐趣。《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饮茶、读书、吃饭,生活形态虽然简单,却是皎然养生的秘诀。

同类推荐
  • 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

    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

    本书是“元亨文存”系列之一,为客家族群研究,选取《客家圣典》全书,以及《客家文化史》等的精粹部分,讲述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填补了世界民族大迁徙中所缺的另一半,将文化迁徙激活的客家式的命题,提升到哲学的、人类学的理论高度;把客家民性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2005年11月11曰-12月20日,应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邀请,经中国政府批准,法门寺佛指舍利被迎请到韩国供奉,我馆珍藏地宫文物随佛指舍利赴韩国展览。韩国方面努力推展我馆大唐宝藏。1997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国宝一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特首董建华先生观赏我馆珍藏国宝。
  •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一书挖掘整理了从上古到当代的兰州历史文化,较全面地展示了兰州历史文化的沿革与传承。该书从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文化现象中梳理出了兰州概述、峥嵘历史、文化渊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生态园林、民俗风情、地方名品、科教文化、人物春秋等10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兰州历史文化的繁衍,引经据典、有史有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来说,可以极大地增进凝聚力;对外地的游客来说,则会极大地促进“认同感”。本书涵盖了兰州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让“兰州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等赞誉都有了系统的文字根据。
  • 前期与后期:困境中的生命意识(立斋文存)

    前期与后期:困境中的生命意识(立斋文存)

    《前期与后期》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刘东教授以独特视角研究思想史,深刻反思当今人文学科学术状况之作。刘东教授认为,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创作生涯的前期与后期同样重要,从前期到后期是一个自我修养、磨炼心性的过程。在前期,需要视野的确立与充分的积累;而后期,则是一个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走向成熟,释放出更多创造性的过程。有志于学术的学者,应该有所坚守与执信,不必在意短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在学术生涯的后期,要以刻苦与坚忍,坚持进行“后期写作”。
  •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本书主要指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包括历史传说文化遗产远古文化历史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另外一个天

    另外一个天

    本来在20世纪的三无青年王默默,像他的名字一样默默无闻的活着,却没想到突发的意外,是他穿越到了灵武大陆,本应默默无闻却应意外穿越,看这次王默默如何调转人生,登上顶层
  • 重生之暴君揽骄阳

    重生之暴君揽骄阳

    前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怎料不敌佳人一笑,登帝位,许倾城荣宠后宫之位,而她则在阴暗的地牢中度日如年,郁郁寡欢,最后落得割喉自尽的下场,他明明知道她是那么怕疼的一个人。再次睁眼,没有期待,她只想为自己而活,看千山,踏万水,不再困于高墙之内。
  • 爸爸妈妈,能否再爱我一次

    爸爸妈妈,能否再爱我一次

    “爸,妈,不要,不要离开我!你们要去哪儿?爸,妈!!!”我撕心裂肺的呼喊着,可是他们始终没有回头,难道你们不爱我了吗?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爸妈,我爱你们,求求你们不要扔下我,我不要做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 超凡禁神图

    超凡禁神图

    玄之奥秘无穷无尽,彼岸神机千里来寻。吾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天遮不住我眼,地埋不了我心。一念天覆,一念地灭,手可摘日月星辰,眼可观七海八荒!苍玄世界,万族林立,群雄并起,诸玄争锋。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少年在血祭中觉醒,以玄入道,强者之路,先从复仇这个垫脚石开始…
  • 伪娘在二次元旅游

    伪娘在二次元旅游

    这是一只萝太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到处额......闲逛?嘛~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之进来康康也没有损失嘛~
  • 死灵再现

    死灵再现

    没有死灵的世界,怎么可以算是完整的世界!九天真龙的心脏,这是个好东西。上古异兽轩厉头上的独角?这个我也要了!旱魃肉身整个世界都难以破坏,那正好,我的下一个作品,就用你来做躯壳吧!
  • 假小子别想跑

    假小子别想跑

    在青春的校园里,两活宝活泼着。“才不信你呢!我是男的,你会喜欢我真是天大的笑话。”某碟。“就算我不是GAY,但我喜欢你!”某浩。“你……在混乱的社会里,两活宝苦恼着。“不,不会的!妈妈不会这样做的,你骗人!你骗人。你应该去死!”某蝶拿起枪……“她没事了!要不,你先进去吧!”某浩。“不!不用了!既然她讨厌到恨不得杀了我,我也不祈求她回家了,只希望她能原谅我。”某蝶爸。是轻松的抒情还是暗藏危机~
  • 校园二楼

    校园二楼

    梦醒时分,一个可怕的梦境闯进她的生活,一顶假发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 其实,余生

    其实,余生

    如果你能回来,那么你便是余生。我曾经犯下过最大的错误就是将你错过,七年的相识相知,无止境的纠缠,最后给我留下的无非只有悔恨,我今生最大的过错就是错过了你最爱我的年纪。
  • 蚀心绝恋·华丽落幕

    蚀心绝恋·华丽落幕

    “你根本不清楚当年我经历过什么,若不是他,我依然活在地狱里……”“我才是一直活在地狱里!他把你救出来,那我呢?谁又将我从地狱里救出来?谁?”三年时间,他把自己的商业王国推到了顶峰,成为人人羡慕、敬畏、钦佩的风云人物,只有他自己清楚,其实自己是一个被爱神抛弃、折磨的可怜人。三年时间,她竟然大难不死,可惜已另嫁他人,让他的儿子喊别的男人为爸爸,过着幸福的生活!她的背叛另有苦衷,然而理智全失的他决定复仇,把她禁锢在自己的王国里审判她、惩罚她,一次又一次伤得她痛彻心扉……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相爱的两个人,是永远不会分开的,因为爱,会把他们带到彼此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