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76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式救市和美国式救市(1)

要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必须洞悉过去。因为,趋势是连贯的。如果不能深刻、清晰地认识过去,就很难理解笔者对未来趋势所做判断的逻辑和思路。

中国走的是相对激进的路线——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通过倾注信贷激活房地产,以盘活整个棋局。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一旦信贷倾盆而下,必然引发公众对货币贬值的担忧,在这种恐慌心理促使下,将有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从而激活整个楼市。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复苏政策,是以房地产为突破口的——这是中国大棋局的开始。

对于中国的股市而言,不仅趋势由政策决定,连哪个板块会走强哪个板块会走弱,也都源自于政策。不懂政策解读的人,在中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由政府花钱、银行放贷支撑起来的强劲复苏恐怕很难持续,因为政府不可能这样持续花钱,银行也不可能永远这样放贷。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分——居民消费长期被忽视,如果不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中国经济中长期复苏也无法实现。

只有向强者学习,才能提高博弈中的胜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更进一步,只有懂得欣赏和学习敌人优点的人,才能真正完胜敌人!诚如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说:“我不在乎敌人的意图,我只在乎他们的实力。”

在放弃金本位制之后,如何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国找到了另外一个锚,那就是石油,美国将美元与石油价格挂钩,形成“石油美元”的体系,确保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中国式救市(上):投资盘活死棋

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很多人都想知道未来,以便未雨绸缪,及早调整思路、策略和规划。

要想预测未来趋势,必须洞悉过去的种种渊源。因为,趋势是连贯的,是承上启下顺延的,一些根本性的因素始于过去的某个重要节点。要研究趋势,必须把这个节点找出来。

凡行事须知趋势

研究经济趋势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情。

在中国尤其如此。一方面,受限于各种虚假数据的困扰,另一方面,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力巨大,而一些政策带着明显的“短线”思维特征,朝令夕改,难以捉摸。加之各个政府部门、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常常互相冲突和排斥,导致很多政策尚未开始执行就胎死腹中。另有一些政策,则被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有选择性地执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加倍执行;反之,则阳奉阴违,加以抵制。

这些,都为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造成了相当的难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趋势规律不可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弊端的存在,倘若利用好,反而会成为更清晰地判断趋势的依据。如果捋顺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实现自身利益的能量,即用“利益分析法”把握其中的规律,很多趋势就会变得非常明晰。

从写《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开始,我就开始尝试注入前瞻性的趋势预测的内容,事实上,这本写于2008年的书,里面所预言的重要趋势基本都得到了验证。我希望我的每一本书,都有这种前瞻性的内容,以使其更有价值。尽管本人能力有限,但用心做研究,用心写作,努力做好。

要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必须洞悉过去。因为,趋势是连贯的。如果不能深刻、清晰地认识过去,就很难理解笔者对未来趋势所做判断的逻辑和思路。这一点极其重要,尤其对中国这样的行政力量主导经济发展的国家而言,政策的来龙去脉和经济走向的因果关系更为分明。

中国救市之谜

我们不妨从次贷危机发生后的救市政策说起,然后,慢慢找到通向未来趋势的路标……

时光倒流到2008年那个腥风血雨的时候。

2008年9月,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灾难最密集爆发的一个月。

9月7日,美国发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的救市政策。

9月14日,美国银行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达成协议,将以约440亿美元收购后者。有着94年历史的美林证券成为过眼烟云。

9月15日,深陷经营危机的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由于有关救济方案的谈判宣告破裂,将依据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成立于1850年,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的悲惨命运,震惊了世界。

美国、欧洲、亚洲各国股市,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外部的惨状,震惊了中国决策层,中国的政策定位因此做出了重大调整。

2008年9月15日,中国央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次利率调整,是中国央行近4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近9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种雷厉风行的背后,是中国货币当局对次贷危机蔓延的极度担忧。这种担忧带来的紧迫感,直接影响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货币政策。中国尤为突出。

2008年10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将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由“一保一控”转为“保字当先”;10月21日国务院再开常务会议核准一批建设项目和重大工程,发出“扩大投资、防止经济滑坡”的信号;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第三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保增长”改为“促增长”,明确提出刺激经济的10条具体措施,计划投入4万亿元,而且,温家宝特别强调:“出手要狠、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中国的经济刺激力度和决心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据新华社报道,11月10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温家宝针对其早先提出的扩大内需“出手要狠、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16字要求,进一步说,“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重”就是要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准”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就是要抓好落实。

发改委、央行等各大部委亦紧急部署各项工作。国务院如此密集地针对全国经济形势进行部署,为多年来罕见。

那么,中国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根源是什么?中国最高层为何如此急迫?这是我们把握未来趋势必须要了解的最重要的因素。

用中国逻辑研究中国经济趋势

研究中国的经济,既要熟悉西方的重要经济学经典,更要熟知中国特色的思维、逻辑方式——这一点尤其重要。否则,研究中国经济如同盲人摸象,永远看不清楚。

中国的很多经济学逻辑,西方国家的研究者根本看不懂,遑论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比如,有经济学家提出:“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①再比如,有经济学家提出:“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损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②

中国的经济学家,足以雷倒整个世界。

国内的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的时候,习惯用“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做分析和论证,这与西方的研究习惯不同。就好比“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说法,在国内非常流行,耳熟能详。我托付几位在国外知名大学读经济学博士的朋友,向他们的导师求教,皆回答“没听说过这种表述”。所以,很多人听中国的经济学家谈论经济问题,感觉他们像首次光临地球的外星人。

研究中国的经济趋势,必须按照中国的逻辑、思维方式去做分析。因为,这是中国在什么时间出相关政策的思路和逻辑源。

来看看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

在投资、出口、消费三者当中,美国是以消费为绝对主导,消费占GDP的比例基本上都在70%以上(2009年美国消费占GDP的权重为73%),这与其经济政策中的民富主导思想相关,民众是消费的主力,也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

而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则比较小。在2007年以前,投资和出口占中国GDP的80%左右,消费仅占20%左右。这与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民众所占份额小有关。因此,在中国,政府是“三驾马车”的主导者。

中国这种经济格局的形成,是由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下降而政府收入上升的趋势所决定的。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等重要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工作,参加调研的委员感叹,收入分配问题要比预想的严重。有的委员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直接参加调研工作的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主任李命志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比重和一个差距”:“两个比重”是指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下降,初次分配向资本倾斜。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收入分配的三个要素主体中,居民的收入增长最为缓慢,而政府和企业的增长较快。尽管对于政府收入有着不同计算方法,比如是否纳入预算外收入土地出让金等收入,但参加调研的各方一致认为政府收入在近些年增长较快。③

这种分配格局是中国经济畸形发展的根源之一。不仅过去,今后还会更频繁地遇到这个棘手的问题。

次贷危机发展到2008年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形势突然下降,甚至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375%骤然下降到2008年的475%。从单月来看,2008年11月,我国出口分别同比下滑22%,进口下滑179%;2008年12月,我国出口同比下滑28%,进口同比下滑213%;2009年1月,我国出口下降175%,进口同比下降431%……④虽然这是4万亿救市计划出台后的数据,但在此之前,中央已经强烈地预感到了这种下降,而这种担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接下来的一系列决策当中。

中国面对一盘死棋

现在我们逐个分析:

在“三驾马车”当中,出口下滑,而且是快速下滑,剩余的两个就是投资和消费。消费屡拉不动的根源,谁都知道,是中国民穷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所致,短期内难以改变。那么,能够指望的,首当其冲理所当然就是政府最钟爱的投资。但是,投资缺钱:

中央财政自1978年以来,除1985年有25亿元的账面结余外,其余年份全部都是赤字。

地方财政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绝大部分处于赤字状态,到2007年年底时,中国地方债务余额约为4万亿元人民币。

决策者突然发现中国经济在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威胁:在出口、消费和投资三种元素的布局中,近乎一盘死棋!出口在下滑、投资缺资金、消费长期低迷。三驾马车几乎全部停滞!

那么,如何将这盘棋盘活?

必须筹到资金,用于投资,把投资盘活——这是中国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思路。

按照西方国家的做法,首先就是大规模的减税:给企业减税,可以帮助企业在危机中渡过难关,提高生存能力,保持就业岗位不丧失,为经济复苏打下基础。而给居民个人减税,则可以增加民众的抗风险能力,减轻其后顾之忧,使民众的消费能力能够尽快保持稳定状态,静待经济的复苏。

而中国走的是相对激进的路线——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通过倾注信贷激活房地产,以盘活整个棋局。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一旦信贷倾盆而下,必然引发公众对货币贬值的担忧,在这种恐慌心理促使下,将有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从而,激活整个楼市。

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复苏政策,是以房地产为突破口的——这是中国大棋局的开始。

楼市开启拯救之路

在所有的能够增加收入的方式当中,有两种最直接:其一,卖地;其二,增加企业税、费。

要卖地,就必须抬高地价,要抬高地价,就必须托起房价。天量倾注的信贷,最终完成了这一使命——当信贷汹涌地投放到市场,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确信,货币的贬值几乎是必然的,房价的上涨当然也是必然的。在这种强烈、明确甚至带有恐惧感的预期之下,无论是实际需要住房的,还是炒房的,都疯狂地涌入了房地产市场当中。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年房贷的数据:

2008年11月份,新增贷款4769亿元。

2008年12月份,新增贷款7718亿元。

2009年1月份,新增贷款162万亿元。

2009年2月份,新增贷款107万亿元。

2009年3月份,新增贷款189万亿元。

2009年4月份,新增贷款5918亿元。

2009年5月份,新增贷款6645亿元。

同类推荐
  • 新编经济法教程

    新编经济法教程

    本教材结合了最新的国内有关立法动态,吸取了经济法学界诸多观点,由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本教材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组织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纷争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图避免枯燥烦琐的理论演绎,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反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成果。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学习就业特点而编写,相对于其他同类教材,在编写上更注重实操性,突出一个外贸业务员从入门到成长的全过程。教材内容完全基于进出口业务流程,站在一个外贸业务员的视觉来阐述相关知识点。全书从熟悉商品、了解国际市场、选择境外客户开始,到出口报价、交易磋商以及合同履行全过程,共分为十二章。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2007年8月4日,第七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信用社联合社联合主办,《金融时报》社、《中国金融》杂志社、《金融研究》杂志社、《银行家》杂志社等五家媒体协办。广东省政府宋海副省长,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张红宇司长,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常斌副司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龚明华副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锡良教授,中国社科院王松奇研究员,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广东省信用联社罗继东理事长等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三百余名国内代表出席了论坛。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系统介绍“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主要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中国促进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突破方向以及多层次战略问题进行探讨。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热门推荐
  • 小刺客重生在现代

    小刺客重生在现代

    1对1,女扮男装,女比男强古代的小刺客楚清一招自杀,为啥自杀捏,因为我都杀了5代皇帝了,我活着还有啥意思,太无敌了。睁眼发现自己还活着,死都不能死,这人生还有啥意思,但是既然活了,就打量着自己死那去了,咦?我咋才6岁,还有一个哥控妹妹,他们怎么穿的如此之少,非礼勿视非礼勿视【6岁是一个为了让女主适应环境,和让自己从小锻炼的小契机。】
  • 霸道兵哥请温柔

    霸道兵哥请温柔

    她只是个普通的姑娘,身份平平,而他却是年轻的权贵……
  • 吐槽大会之随意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复仇者之寻爱

    复仇者之寻爱

    沉睡了千年,醒来却已身处陌生的世界。或许,只有借着“恨”,她才能找到一丝安慰。是的,她重生了,化为一个复仇者,以“恨”之名,来到他的身边。可是,随着一些人的出现,伴着一些事的发生,她渐渐地从迷失的方向中找回了自己,还有被自己遗忘的爱……
  • 嫡龙

    嫡龙

    百年前,一群拥有超凡力量的仙人,高呼‘自由天授’,接着,君权就倒下了。百年后,一群拥有无尽财富的凡人,高呼‘自由必胜’,接着,金权就登顶了。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百年之间,发生在那个‘文明已然到来,愚昧却从未远去’的时代……
  • 转了世界一圈回来发现失去了你

    转了世界一圈回来发现失去了你

    以宏泽锡与妻子芳莉离婚起点,芳莉逃离婚姻的束缚甘愿离婚,去旅游,而宏泽锡则是越挫越勇,与晨青禾开始了两个人的新生活,芳莉回国之后,知道他与她新生活很甜蜜,芳莉便心生悔恨。
  • 浮世万千吾爱唯卿

    浮世万千吾爱唯卿

    三百年未见,见面即同席,男女同席,即为夫妻,凤曦羽这般,便是承认她与君曦寒是夫妻。 二人之名,九天所赐,曦:光明也,需他二人给世间带去光明。 世人皆知,龙吟主上君曦寒乃是六界第一美男他眉目如画,唇色如樱,肤色如雪,那双装满星辰的桃花眸里总是印出一个绝美女子。他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凤曦羽容颜之绝,其夫言“吾妻之美,所过之处无颜色” 他为她有了心魔,她为他以心头血相引。 他为她受了九天轰雷,白衣染血,永入轮回 她为他魂灵受损,永弃红衣,再无来世。 他亲手毁去她的情魄,只想她安康,哪无法相守,宁愿生离不愿死别 她被他毁去情魄,奈何情深刻骨,纵然情魄被毁,却毁不她的情深。 他们二人喜自由,却天生难逃其责。“以龙魂为引,凤魄为祭,献引六界祥瑞之气压制怨气,至怨气散,魂魄方能归位”凡界历劫,他们夫妻二人该何去何从。拂去一身疲惫,泡一壶茶,且待你我慢慢回味。(一开头就是夫妻,无第三者,前面甜虐相间,后面虐人情深) 学生一枚,请勿催更 文笔不好,请谨慎入坑
  • 王爷的甜心小萌妻

    王爷的甜心小萌妻

    作者:“叶小芙你真是够了,你从哪里看出来被他爱上会很幸福。”叶小芙:“你管我!”。作者:“你牛,我走~。”叶小芙:“不要嘛,人家说还不行么!”作者:“说!”叶小芙:“因为师父和师娘啊!”作者:“这跟他们俩个有半毛钱关系啊?”叶小芙一脸正经:“因为师父很帅啊,而且超级爱师娘的,师娘说她很幸福哦。然后东方曜也很帅,所以他要是爱我的话,那我肯定也会很幸福的……”作者无语中……这是什么逻辑……还有小芙的师父师娘,你们徒弟这样真的好么!!!
  • 天束涅槃

    天束涅槃

    以吾等绵薄之力、铸雀斧、得金刀、斗暗界……结各类伙伴:胆大话粗的高亚国;力斗书圣的孙举漪;天降神兵的林靁;营地唯一的女师长杨诗漾……不同职业、不同程度的各类青年聚集一起会擦出何种火花?待束日与你妮妮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