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600000042

第42章 艰难的转型(2)

营养均衡的革命性举措—青贮饲料。用带水分发酵的方法保存牧草和饲料作物虽然在欧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真正大规模用于畜牧业生产的是美国。1875年,青贮塔在美国问世。1886年,在纽约专门召开了会议推广青贮技术。1898年,号称畜牧业“营养圣经”的《饲料与饲养学》出版,使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得到广泛认同。1908年,玉米杂交优势被发现,奠定了“饲料之王”的地位。20世纪青贮饲料成为现代养牛、养羊生产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现在青贮饲料已发展到玉米、大麦、青草、秸秆、杂草、藤蔓等多种原料。青贮制作形式也由费时费工的青贮塔、青贮窖(沟)发展到平台青贮、草捆青贮、袋装青贮等等。青贮技术出现了低水分半干贮和添加剂改良等多种方法。

青贮饲料对牲畜的营养供给产生的影响是革命性的。青贮饲料优点可以列出十几条、二十几条。择其要而言,第一是使牲畜在枯草季节也可以吃到鲜嫩的青绿饲料,提高畜牧生产性能。第二是营养完善。牧草青贮可以保留养分达85%以上,而干草最多只能保持50%~60%。玉米带籽实青贮在腊熟期收割制作,比成熟干燥后的籽实加秸秆营养价值高50%左右。这种带籽实的青贮饲料已经不是传统分类中的“粗饲料”,而是含有大量粮食的“精饲料”。第三是制作和储存省时、省力、节省空间。据测算,全株玉米青贮比普通饲料加工成本节省一半左右。第四是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储存条件要求简单,无火灾之虑,多年贮存后品质不变。第五是原料广泛,品种多样。带籽实的玉米、大麦青贮可以作为高能量饲料;苜蓿、籽粒笕青贮可以作为高蛋白饲料;块根、枝叶、蔓藤植物、各类禾草、蒿草、苔草均可制作青贮饲料,满足不同种类家畜的营养需要。

重构草原放牧的基础

美国草原利用概况。美国草地面积为3.7亿公顷 ,其中永久性草地居世界第三位,占美国国土总面积的1/3,超过森林(占23.2%)和耕地(占19%)。美国的草地在近100多年来一直充当畜牧业的基础。美国西部85%的土地属于草原,其中90%用于放牧。据研究,美国肉牛饲料总量的83%来自饲草。良好的放牧草地每英亩可生产牛肉200~400磅。美国的牛奶有一半以上依靠放牧地生产。良好的草地可以满足母牛维持营养的需要而不必补饲精料。保持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严格遵循合理的放牧制度,并要有一定比例的改良草场。为此,美国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草原管理制度变革和草地科学的研究与推广。

实行分类研究和管理。美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在美国属于中西部地区。根据气候和植被状况,自南向北可分为5种类型:热带荒漠、亚热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决定草原植被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大体上500毫米左右年降水量即可形成高草草原、稀树草原、林间草原(草甸)。年降雨250毫米以上即形成矮草草原(即我国所称的典型草原)。降水量再低即形成荒漠草原。北美草原以高草草原为主体,放牧牲畜和栽培作物都具有很高的生产力。在肉牛生产中最主要的3个州,得克萨斯州和堪萨斯州处于高草草原,年降水量在700~800毫米;内布拉斯加州处于矮草草原,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我国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中东部的草原类型与此相似,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不比内布拉斯加州差。

界定产权。美国的所有草原都具有明晰的产权。联邦和州政府所有的国有草地约占总面积的30%,租给个人经营。租用者必须按限定的载畜量和附加的规定进行管理。如载畜量超过规定或管理和利用不当造成退化或破坏,就予以处罚或收回,管理和利用好的则给予奖励。另外70%的草地由私人农牧场所有和经营。美国大部分草原是在“西进运动”时期,按照“宅地法”和“先占权”原则固定给私人的,后经过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目前的产权现状。

草原生态治理。对草原的系统化管理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动因源自经济大萧条和干旱引起的“黑风暴”。草原管理系统的形成遏制了草地退化和环境恶化,到21世纪初进一步形成了衡量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指标。

在“黑风暴”发生以前,美国大平原因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的生态退化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土壤侵蚀、草地退化、地力锐减等诸多问题日益突显。20世纪30年代的严重干旱和大风只是把这一隐蔽的危机暴露在世人面前而已。与此同时,1929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大萧条逐年加剧,使畜产品市场萎缩。牧场主在几乎同一时间遭受了缺乏饲料和畜产品市场销售受阻的双重致命打击,导致很多牧场破产,并波及银行贷款无法收回。资金、土地、牲畜的流通受阻,导致更多的银行破产。这一危机链条的形成迫使联邦政府开始重视草原牧区面临的困境。

1936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专门报告揭示了牧区退化的严重性,提出了解决的方案。该报告指出,美国的草地 “有 75%已经消耗殆尽”,“其中95%的公有牧场已经消耗殆尽”。草原的理论载畜能力为1080万牛单位,而当时的实际载畜量为1739万牛单位。根据该报告估算,大约要经过50年的治理,才能使草原的理论载畜能力恢复到当时拥有牲畜的需要,再经过50年才能恢复到曾经达到的理论载畜能力即2250万牛单位的水平。这一报告使牧场主的困境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促使联邦政府及立法机关采取相应的对策:

· 完善管理和服务机构。规定隶属于不同部门的三大机构共同推动放牧制度的转变。一是原来的“放牧局”改为“土地管理局”(BLM)归属内政部,制止开放式放牧即游牧,推行固定范围放牧;二是林业局(USFS),在有林草原引导形成“延迟放牧+围栏饲养+轮牧”的生产体系;三是水土保持局(SCS),从保护植物资源角度制止超载过牧,引导延迟放牧和休牧制度的形成。

· 完善法制。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建立草原管理法制。1916年内布拉斯加州制定了“家畜饲养土地法”。192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家畜屠宰商和育肥场法案”,保护农民免受经销商的歧视和盘剥。192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复兴法》。193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泰勒放牧法》,1936年制定了《草原保护计划法令》。这些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草原保护和改良措施,各州成立草原委员会,对草原进行依法保护、调查、管理和改良工作。1951年以后美国农业部和公立农业高等院校(即技术推广部门)共同制定了《草原改良十大纲领》,使法制向技术推广层面扩展。

· 项目支持。首先是按项目推进税收优惠。直到现在,畜牧业投资还被认为是农场主合法的“避税所”。其次是政府补贴。美国政府支持农业的项目都是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的,其中肉牛生产是重点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起,联邦议会隔四五年即制定一个农业法案,其主要内容是明确各类补贴的范围、标准、资金来源和农场责任等。1996年后一度停止了大部分补贴,但2002年新的农业法案又重新设立和恢复了补贴项目。

· 加强草地科学研究。美国关于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的3个法案分别在1862年、1887年、1914年颁布。它的最显著特点是把农业科研和从上到下的技术推广职能都赋予给农业院校。州农业试验站由农学院管理并在各县设分站。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由农业部和农学院共同领导,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统一,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非常高。

实现可持续放牧。利用粗饲料是美国肉牛产业的最高目标之一,这是由于将成本核算作为各项经营的基础所决定的。在美国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中,肉牛业居于突出地位的原因主要是肉牛能够最有效地利用牧草和农业的副产品。据研究,肉牛生产的营养来源主要为牧草,其次为农作物废弃物(如秸秆)和粮食副产品(如酒糟、甜菜浆等)。用粮食加工的精饲料只在强度育肥阶段集中使用。牛的饲料用粮不超过全部饲料用粮食的6%。这与全部依靠精饲料的养猪和养禽形成强烈反差。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肉牛生产的最高目的却是建立在“节粮型”、“放牧型”的基础之上。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草地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美国的草原放牧已经形成了成套而合理的制度。概括起来可以分为20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有:

· 连续放牧(continuous grazing)。在整个放牧季节内或全年都不进行草场轮换。连续放牧曾被认为是有害的,但是经过严密的科学研究,发现在条件具备时,情况并非如此。一是在温暖湿润的高草草原上牧草生长繁茂,例如在美国大平原中南部的湿润草甸和草原,草地的生物产量季节性变化和年度变化都较小。二是载畜量适宜,理论载畜量测算准确,牧草采食利用系数确定合理,牧场主能确切地知道牧草生产量和采食量的动态平衡状况。三是畜群结构合理。牛以舌卷草采食的习性使牧草采食过后留茬较高,能有效避免对牧草的过牧伤害,不像其他以唇、齿啃草的动物有可能会发生过牧,造成草地退化。因而,放牧牛群的草场和以牛为主的混群放牧都可以考虑连续放牧。四是确保每一部分草原都能够均匀利用。在草地面积和畜群规模都比较大的情况下,牲畜每天只在一小块草场采食。牲畜对某些地块偏好的领地行为可能导致出现喜食的牧草变少,适口性差的牧草增多,出现“响应性退化”。同时,另一些地块因利用不充分而出现“避牧性退化”。因而对畜群加以适度控制,可以防止对某些地段、某些草种的不均衡利用。

· 季节性适宜放牧(seasonal suitability grazing)。实质上是划区轮牧方法。根据不同的草丛结构、地形、水源、降雨等条件划分不同的放牧单元,有计划地按季节或按规定天数进行轮牧。有的牧场以围栏阻隔各放牧单元,有的大型牧场只划分大致的控制轮牧的范围,以节省成本。“架子牛”饲养场通常采用“早期集中放牧”的方法,也就是在春季牧草生长最快时高强度集中放牧,最大限度地满足牛增重的营养需要;而在牧草开花结实期到来前,“架子牛”已出售给育肥场,整个草场进入休闲期。这种方法既满足了草原休牧恢复的需要,也满足了牛快速生长的需要。有些早期集中放牧的密度达到全年理论载畜量的3倍而对草畜都无不利影响。美国的大部分草原湿润度较高,木本植物很容易侵入。经过科学实验,美国主张每隔三四年便有计划、有防护地对草场进行一次焚烧,可以改善草群结构,提高食口性和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牧草生长。

· 延迟放牧(deferred grazing)。在植物生长的早期禁止放牧。这一定义类似现在我国提倡的季节性“休牧”。冷季型草场通过提前停止冬季放牧、推迟春季放牧的开始时间来保护植被幼苗的生长,避免牧草在春季生长能力低时被牲畜过早地利用和践踏。而暖季型草地牧草在7~9月萌发,延迟放牧的时间也需要推迟。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时机选择适当,延迟放牧与适度放牧相结合,对草地再生能力和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相当于禁牧1年。

· 休牧(rest)。美国定义的休牧包括短期休牧、季节性休牧、年度性休牧,相当于我国现行的“阶段性禁牧”。主要适用于严重干旱、过牧草地的恢复、补播改良草场、焚烧更新草地、林间播种牧草等目的。在休牧的地块应禁止任何家畜进入。值得指出的是,休牧制度的建立不应当成为放牧过度的理由。实践证明,对极度退化的草场靠一两年乃至几年的休牧是难以恢复的。

· 隔栏放牧(fences grazing)。用围栏封育草地,使大牛不能进入,只有犊牛可以进入,以保护犊牛优先采食最好的牧草,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出售体重。母牛采食的基础牧地和犊牛采食的保护牧地要适时轮换,以便均匀地利用牧草资源。

· 大量放牧(mob grazing)。在一块草地中放牧大量牲畜。一般用于人工草地的放牧。由于牲畜密度大、放牧时间短,轮牧频率高,可以最充分、最有效地利用牧草资源。在特定天然草地进行短时间的高强度放牧,可以有效控制灌木和有害植物的生长,改善草地植被的适口性和整体生产率。高强度放牧方式还有条带放牧(strip grazing)和日粮式放牧(ration grazing)。这些方法除需建设人工草地外,还需建设轮牧围栏,主要用于生产力高的牲畜,如奶牛、育肥羔羊、放牧型育肥牛等。

· 林间草场放牧(forest grazing)。建立合理的林间草场放牧制度,是美国畜牧业的一大特色。联邦农业部林业局在规范放牧方面主要的关注点:一是确保对林木无损害,对牛和鹿科动物允许进入林区放牧,而对幼苗有损害的地段或对树木有损害的畜种则禁止放牧。二是防止火灾发生。火灾易发季节禁止进入林区放牧。三是要遵循合理的放牧规范制度,防止过度利用和超时放牧。美国的林间草地占全国草地总数的比例很高,林间放牧是家畜特别是肉牛生产的重要营养来源。

游牧成分的遗存在现代肉牛生产中仍然依稀可见。在干旱草原区,为了在特定季节充分利用偏僻地区的牧草,现在仍有少数牧场主使用移动房车远途放牧。房车里面设有厨房、卧室、客厅、卫生间,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居住和生活需求,同时可以在远距离放牧时有效管理畜群。这些草原或者因牧草稀疏无法满足牲畜常年营养需要,或者因所处位置不适合建设固定设施,只能在短时期内采取远牧(类似我国牧区“走敖特尔”)加以利用。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老北京的信仰与吉神

    老北京的信仰与吉神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热门推荐
  • 余生和你都很暖

    余生和你都很暖

    明理高中的学霸惦记的白月光到底是什么样的,直到有一天,他们在微博里看到他和女朋友的自拍照,并配字“白月光和女朋友,此生圆满。”这还不算完,每天秀“你知不知道每天醒来看到媳妇在旁边,真是幸福。”“女朋友爱吃草莓味的东西,真是可爱。”某网友表示,维爷,我也很可爱的。某人:滚!
  • 天涯拍卖行

    天涯拍卖行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文明碰撞。少年以无上天资,踩万族天骄,斗妖孽鬼才,一步步登临绝颠之位,直到遇到了那个老人……欢迎加入卑微小群,群聊号码:414805960
  • 忘忧酒馆之穿越千年只为你

    忘忧酒馆之穿越千年只为你

    相传在黄泉路上有一间酒馆,名字叫忘忧。相传忘忧酒馆一天只接待一位客人。相传忘忧酒馆的老板是个无脸怪。相传……
  • 网游之魅兰

    网游之魅兰

    休假中的尹天兰,因为好奇进入了生存这款游戏,不同于以往的网游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 邪魅阴府唐溪

    邪魅阴府唐溪

    我是唐溪,一名小小美容店,回家的飞机上不小心睡着了。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竟然站在一场战争当中,前面这具没有下半身却还在奋力搏杀的是什么鬼。黑沉沉的天空,紫发的少年,被算计的爱情各种屈辱中,我甘愿成魔。
  • 学霸想要谈恋爱

    学霸想要谈恋爱

    西若丢,不过方圆百里,爱情若丢,则是天涯海角。一场快乐学霸到追高冷学渣的故事就此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原来魔君是颗蛋

    原来魔君是颗蛋

    “天啊,,什么鸟能生出这么大的蛋”“纳尼?居然是个变异的!”“妈咪,你怎么可以这么对我,我不活了!快给我火腿肠自尽,诶!味道还不错啊!”当魔君遇上腐女,就要干得掉坏老爸,抛得了千万金,忍得了无处不在的竹马,最后还要跪求嫂子感动天使长的大哥,(魔君:我,我容易吗?)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
  • 人族永盛

    人族永盛

    等一下,为什么他说的话,我听不懂。因为你是人族,他是妖族,种族不同,语言当然也不同。这是什么鬼?全世界不都在说人族话吗?气抖冷,妖族凭什么不能有自己的语言。好吧,这我认了,那生殖隔离算什么鬼,你凭什么剥夺我和其他物种的交配权和生育权。玄幻世界也是要讲科学的。好,讲科学是吧,那这又是什么东西?这是高达,你没见过吗?大哥,这是玄幻世界,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说的对,那就给他改个名字,叫人形自走傀儡。有区别吗?没区别吗?行,那我再问你,航空母舰又是什么鬼,这可是玄幻啊,大哥。这是现代化的强大武器。我问你,这和玄幻有什么关系?玄幻是修行者的玄幻,和凡人无关,他们也是要发展的嘛,闭关前是奴隶制,出关后就成了封建制,再闭关,再出关,航空母舰就出来了。那航空总机又是什么东西?会飞的航空母舰。好,很好,非常好,扑街去吧。
  • 都天魔神

    都天魔神

    叶都天,三下五除二,因父母保护蒙古一族而亡,而被蒙古一族收养,当九星连珠,日月光辉,天空异象,之时,意外的被一颗炸弹炸死,来到异世,一个未知的世界,伴随都天来到这个异世的,还有那块他父母留给他的玉,可是,谁又知道,这块玉里有着与盘古同生的小龙,都天将在小龙进行教导下,将会如何异世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