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75800000021

第21章 展翅翱翔,探访迷宫的壮举(6)

第一架真正的航天飞机是“哥伦比亚”号,它长约56米,高为23米多,起飞重量约2000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轨道器,长约37米,翼展宽约23米,自重68吨,其体积与大型喷气式客机相似;驮着轨道器的是两台固体助推器和一个外贮箱,处于两台固体助推器之间的外贮箱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长47米,直径约8米,内部装有上千吨燃料——液氢和液氧,这些液氢和液氧也是作为轨道器上主发动机的推进剂。

1981年4月12日凌晨2点多,“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静静地矗立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号发射阵地上。黎明前的黑暗还拥抱着这个迷人而令人神往的航天港,但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人群在这里已川流不息,熙熙攘攘地聚集在观看席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把手中的各种现代化采访工具都准备就绪,等待着记录下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性镜头。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7时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尾部发出闷雷般的巨响,冒出一股强烈的浓烟,航天飞机的2台火箭发动机与3台液体火箭主发动机同时点火。上万双眼睛,在4束探照灯的强光照射下,紧紧地盯着脱离发射台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对于众人来说,这是一幅奇异的画面,航天飞机腾空而起的速度比人们所想象的还要快得多,从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尾部喷出的桔黄色火舌有180米长、60米宽,它烤得外挂燃料箱后部发出了耀眼的白色光泽,长长的灰白色塔柱形烟雾拖在后面,一直可以延伸到发射架……场面实在太壮观了。

航天飞机在飞离了固定服务塔之后,就按照预置的程序进行侧滚和倾斜的动作。航天老将约翰·杨和克里平身穿缝有NASA徽记和STS-1字样的蓝色专用太空服,沉着冷静,神态自然。

大约在50公里的高空,固体燃料助推器燃料燃烧完毕,助推器借助6支分离小火箭与航天飞机分离,空壳用降落伞减速,溅落在海上。那里,美国的“自由”号和“自主”号回收船早已恭候多时。

“哥伦比亚”号扔掉了助推器之后,在主发动机推动下继续上升,进入预定的太空轨道。在进入轨道之前,又将外贮箱抛掉,分离后的外贮箱进入大气层后自行坠毁。航天飞机入轨后,主发动机就熄灭了,只启用2台小型火箭发动机来控制机动飞行,调整它的姿态,直到它进入准确的飞行状态为止。这一切,“哥伦比亚”号都做得完美无缺。

4.有惊无险的试制试射

约翰·杨和克里平开始工作了,他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打开载荷舱大门的试验。克里平在密闭的飞行舱后部进行遥控操作,将右大门的各个门拴一个接一个地打开了,顿时,明亮的地球反射光照进了载荷舱里,“哥伦比亚”号这时仍然机腹向上飞行着,下方转动着的地球十分清楚地显现在宇航员们的面前。

“真可惜,你们看不到这儿的绝妙景色,外面可真是漂亮啊!”克里平喊道。

试验成功了,航天飞机两个大门都能开关,没有变形,开关自如。当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正处于马德里站接收区,实况图像通过海底电缆送到了美洲大陆,并传到了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这些图像极为清晰,它们是由载荷舱里的3架远距离控制摄像机拍摄的。

正当摄像机在载荷舱里平推时,地面监视人员吃了一惊,他们惊奇地发现,在两个轨道调整系统发动机突起的外蒙皮上,出现了几个近似方形的黑点。要知道,航天飞机根本不允许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

地面控制中心的人员立即指示:“查清这些黑点的情况。”

克里平受命后,立刻控制摄像机向轨道器尾部靠近,然后,他平静地分析说:“每个发动机外部都有几块防热瓦脱落,右舷的一个基本上可以确定掉了3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缺损;左边的那个据我看只有一块完全脱落,另有一些小的三角形缺损。现在我来把摄像机移到最佳位置上……”

这个消息立即传到了每个关心航天情况的人的耳朵里。虽然克里平不惊不慌,但人们仍为航天飞机和宇航员的命运担心。不知是哪个人传出了消息,说只要有一块防热瓦脱离,就会使“哥伦比亚”号在返回时焚毁。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严重,因为在“哥伦比亚”号重返大气层时,轨道调整系统发动机的外蒙皮所受的热量比起机腹以及机翼迎风面来要小得多。

轨道器的腹部情况如何呢?这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腹部的防热瓦也有脱落,问题就严重了。宇航员们无法看到航天飞机的腹部,不过,约翰·杨还是试图透过舷窗尽可能地看看机腹部的情况,他报告说:

“依我们的观察,两个机翼以及它们的迎风面全部完好无损。”

可靠吗?宇航局不敢轻信,于是,决定在“哥伦比亚”号通过头顶时,用美国国防部的高分辨率照相机对它进行拍摄。

防热瓦脱落的情况立即抢去了马德里站电视里的大部分镜头,同时,也无形中把很多重大的成功给冲淡了。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载荷舱大门能顺利地开关,散热器也工作得十分正常,这就无须担心机舱内部过热,无须紧急返航,可以按计划在空中正常地活动。

美国国防部的高分辨率照相机拍出了十分清晰的照片,它足以分辨出每片防热瓦的细节。情况表明,一切都不必担心。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发出了继续“干下去”的指令。

5.激动人心的时刻

1981年4月14日,可以说是美国举国狂欢的日子,教师停止了授课,学生早已坐等在电视机前。在曼哈顿的一家西服店里,一位顾客正对着穿衣镜试穿衣服。他刚想对裁缝的手艺发出评论和感慨,却发现自己周围根本就没有服务人员,往日殷勤而周到的裁缝为了观看电视实况转播,竟然把自己的顾客孤零零地留在了穿衣镜前。

是什么使这些美国人如此神魂颠倒呢?原来,再过十几分钟,2天以前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就要在加利福尼亚洲的爱德华空军基地着陆了!

在爱德华空军基地,4架T-38歼击机整装待发,准备以一个同步方阵飞行5分钟,这样就便于在1.2万米的高空与“哥伦比亚”号会合,并跟踪它到降落为止。它的任务是在航天飞机下降时向航天员提供最准确的高度和速度信息,并在“哥伦比亚”号着陆之前拍摄到所有的飞行情景。

转眼间,经过50多个小时的飞行之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开始重返大气层,它已环绕地球36圈。

“哥伦比亚”号预定在17点49分1秒到达12.2万米高处的大气层顶部。17点47分,“哥伦比亚”号飞出了关岛站接收区,它将在5.8万米高度飞进加利福尼亚海滨上空,在这之前一切通信联系都将暂时中断,然后,全要靠约翰·杨和克里平他们自己了。

航天飞机终于飞进了12.2万米这个宇航局定义的大气屏障,它现在正以24.6倍的地面音速飞行着,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曾经驾驶飞机达到过这样的速度。

18时5分,“哥伦比亚”号已经度过了最严峻的时刻,并且即将与休斯敦恢复联系,约翰·杨和克里平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加利福尼亚海滨。

看来一切顺利!

此时,在加利福尼亚洲南方被太阳晒得滚烫的莫哈维沙漠里,突然响起一片欢呼声,在遥远的孤山上空,出现了一颗微小的银色亮点——“哥伦比亚”号从天外归来了!

当“哥伦比亚”号在10700米高空进入校准圆的时候,麦克布赖德和奈尔森驾驶的第一组飞机正好就在附近,而第二组的迪克·格雷和皮特·斯坦利在它的正后方,这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刹那间,壮观的“哥伦比亚”号特写镜头跃上了控制中心的电视屏幕。

头戴镶有老花眼镜的头盔、全神贯注地操纵着航天飞机的机长约翰·杨,熟练地把飞机缓缓地拐了一个弯,在9.6公里外笔直地对准了罗杰斯湖干涸湖床中的跑道。他把操纵杆渐渐推向前,以比普通客机陡6倍的俯冲角和大1倍的速度进行着着陆飞行。

轨道器正迅速降落,它的下滑坡度看上去非常惊险,地面上的人们都为它捏着一把汗。到了533米的高空刚刚跨进湖床区域时,约翰·杨立即把机头拉升起来,因为这样可以把速度很快地降到每小时352公里。

着陆前9秒,约翰·杨放下了机轮,一架在一旁低飞的跟踪飞机通过无线电报告说:“起落架已经放下,高度:50……40……4,3,2,1——接地了!”

地面控制人员兴奋地大叫:“大功告成了,大功告成了!”

电视记者们一阵欢呼,一切都很顺利。电视记者们开始向他们的观众报告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一切就好像是在洛杉矶民用机场那样简单,要知道他们是从空间飞回来的啊!”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干湖床跑道上滑行了2700多米后停了下来,在它的后面扬起了一阵浓厚的尘土。这架远途归来的航天飞机看上去有些旧了,可是却仍然威风凛凛地停在干湖床坚硬的地面上。

由20辆各类车辆组成的回收车队立即飞速向航天飞机驶去。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因为刚刚返回飞行,现在仍然带着高温。按照安全条例规定,在航天飞机着陆后15分钟内,必须接上大型空调机和其他地面辅助设备,以便保证舱内温度不受余热的影响,否则,舱内的电子设备就很可能被损坏。

地勤人员立即用电风扇吹散了航天飞机上有毒的气体。着陆后63分钟,在确信没有任何危险之后,舱口盖打开了,约翰·杨出现在舱门口。由于穿着弹射服,这位指令长几乎是跳跃着下来的。他疾步走到飞行运行主任乔治·阿贝面前,激动地握住了他的手。

约翰·杨围着他的航天飞机绕了一圈,边走边挥动着手臂向周围的人们不停地说着,几乎不能抑制兴奋的心情。他检查了机身上的防热瓷瓦和起落架之后,兴高采烈地在空中挥动着手,庆祝这次首航的成功。

这是一次意料外的成功,航天飞机机身上的3100块防热瓷瓦中,只有10多块因为在起飞时往上直冲的剧烈震动而松脱,但却没有一块从机腹上掉下来,少数几块瓷瓦上有伤痕,显然是因为着陆时被弹起来的石块和其他碎石击伤的。

这次飞行,几乎是相当准确地按预定日程表进行的,整个飞行程序事先已在美国报纸上发表,机上的航天员还不断地将机舱内的活动实时地拍成电视录像,通过全美各地的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传到家家户户,因此,坐在家里电视机旁的亿万男女老少,如身临其境一样,目睹了航天员的生活……这一切有力地说明,航天飞机首次试飞是相当成功的,不仅实现了轨道器和航天员的安全入轨和返回,也使航天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机械特性等禁受了实际考验。

6.明天更辉煌的发展未来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试航成功了!关心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人们对这一空间探索的历史性胜利无不感到欢欣鼓舞,世界各国的贺电纷至沓来,各地报纸也竞相载文,继“阿波罗”登月成功后,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空间热”。

航天飞机在太空中有极大的潜力和重要的作用,它成本低廉,能够垂直起飞,又可在一般机场降落,这就降低了很多发射费用,每架至少可重复使用100多次,因而可以使航天活动经常化。

今天,航天飞机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令人瞠目的奇迹。1982年11月1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它的第11次飞行中,把2颗总重量为6吨多的商业性卫星送入轨道,一颗是美国卫星商业系统公司的“SBS-3”卫星,另一颗是加拿大的“安尼克-C”卫星。每一颗的发射费用约为900万美元,而一般从地面用火箭发射1颗通信卫星,则需花3200~3400万美元,比较起来,用航天飞机发射卫星既便宜又方便。

1983年4月4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首次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上天,成功地进入预定轨道。4月7日晚上,“挑战者”号在经过4个小时的追逐后,赶上了数千里之外出现故障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当航天飞机驶到距这颗带故障的卫星60米远处,航天员马斯格雷夫和彼得森经过努力,终于将它拖入航天飞机敞开的货舱内,固定在修理台上。4月12日,他们对修复的卫星进行各种测试后,航天飞机上的机械手又把卫星重新送回轨道上去。修复这颗卫星花费了4500万美元,但如果再制造发射这样一颗卫星,就需要花费23500万美元。

1984年8月30日至9月5日,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又腾空而起,开始了它的处女航。“发现”号在历时6天的飞行中,环球巡天96圈,行程约400万公里。在头3天的飞行中,每天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创造了三发三中的记录和在一次飞行中连续发射3颗卫星的新记录。随后,他们试验了一种长32米、宽4米的大型太阳能帆板,它用轻质塑料制成。当航天飞机发射时,它被折叠后放进一个18厘米高的长方形盒子里,进入轨道后能自动展开。帆板上可嵌装84块太阳能电池,这次试验只装上其中一块,它一旦研制成功,就可使航天飞机的电源增加1倍。

同类推荐
  • 30分钟读懂《多动症国度》

    30分钟读懂《多动症国度》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多动症(AHDH),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大脑生物性障碍。这一障碍的药物治疗历史不过短短半个多世纪。但制药企业的介入,联邦政府对药物厂商的纵容,公众对多动症的认知缺乏等因素已然促成了多动症广泛诊断。多动症药物滥用成了美国的一个社会性问题,并且有向世界上其它地区蔓延的趋势。文章借由多动症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及两名曾经的多动症药物成瘾者的亲身经历,为您解读多动症是如何演变成社会性危机,而多动症药物泛滥的背后又存在哪些问题。本书作为原著摘要,能帮您快速收获全书精华。原书为艾伦·施瓦兹(Alan Schwarz)所著《多动症国度:儿童,医生,大型制药公司和一种美国流行病的幕后花絮(ADHD Nation:Children,Doctors,Big Pharma,and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Epidemic)》。
  • 地球就像玻璃珠

    地球就像玻璃珠

    本套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打破了现在市场同类图书单纯猎奇地介绍奇闻怪象的单一性,去伪存真地将求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让读者不仅能够看到科学研究的轨迹与前沿,更能激发读者学习科学的兴趣。本套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彩色制作、丰富多彩,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也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帝王们的性情、脾气、性格、才华、手腕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有明君、暴君、昏君、庸君……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有喜欢做和尚的君主,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有喜欢吟诗作赋的皇帝,有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当然也有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帝王……他们之中有可恨、可耻之人,也有可爱、可怜之人,当然他们也是神秘不可莫测之人。
  • 可爱的动物王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可爱的动物王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人类有多少好奇,世界就有多少奥秘。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多少想象,世界就有多少精彩。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解读大自然的神秘物语。 翻开《可爱的动物王国》一书,它将带领我们走进丰富多采的动物世界。 《可爱的动物王国》由李剑桥主编。
  • 开阔眼界的科幻故事

    开阔眼界的科幻故事

    本书收录了“魔鬼三角洲”、“偷太阳的人”、“星空下的咆哮”等许多科学幻想故事。
热门推荐
  • 天才四公主:帝尊,帝后呢

    天才四公主:帝尊,帝后呢

    (原书名:涅槃重生:魔帝的心尖魔后)溪雨国四公主蓝幽欣,一场阴谋,皇室争霸,溪雨国四公主天生软弱,被人欺辱,法力天赋高,但是却因为一场和亲的阴谋而浪费了这一个好的天才,他,夏雨国不受宠的三王爷,人称“邪王”也是这次蓝幽欣要和亲的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至高无上的,他从来不让女人近身,但对她却是意外,“你是什么时候看上我的”某女问,“自然是那次落雪涯”某妖孽回答。“帝尊,帝后跟人私奔去了。”...“什么!来人,带上百万魔兵随本帝杀了他的老巢”
  • 来自魔法世界的猫

    来自魔法世界的猫

    一只睡了几百年的猫咪醒来发现主人不见了,伸了个懒腰后开始踏上寻找主人的旅途。[新人新书,希望喜欢]
  • 关于我爱你并不是游戏

    关于我爱你并不是游戏

    爱情,从来就不是游戏,不管玩玩而已,还是许诺一生,只要心动过,就不是游戏。#这是男男恋的时代#【排斥同性恋者勿看,看了勿喷,谢谢】你能忘掉你的初恋吗?不管是甜蜜的告白,还是痛苦的暗恋,谁都没办法忘掉初恋,就算时隔很久后再见,也会有心动的感觉,那种美,恰到好处。
  • 亿次元

    亿次元

    宅腐双修萌即正义亿次元世界等你探索迷离神秘,无边无际跨越生死边界,穿梭时间空间的漩涡漂流在亿次元世界的武将们将与你相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欢脱与泪水齐飞(什么鬼)ps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雅俗须共赏

    雅俗须共赏

    《雅俗共赏》作品介绍: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向往那种安逸美好的生活,不愁吃穿,喜雅厌俗。也许他们会为红绿搭配嘲笑至极,而独爱雅丽的风格装扮。也许他们会为乡村格调冷嘲热讽,而独爱大城市的时尚美。也许,在雅人眼里,生活是色彩缤纷,素丽高雅;也许,在俗人眼里,生活却是粗茶淡饭,柴米油盐。雅有雅的妙,俗有俗的好,在雅俗共赏的人眼里,生活却是一首悠扬美好的歌,不论山珍海味,家常便饭,不论酒的香醇与末醉;他们的生活,就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姑娘,既能高雅得,亦能通俗得。明代孙人儒《东郭记·绵驹》有闻:“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生活嘛,活得快乐,雅俗共赏!
  • 疯人病语

    疯人病语

    一个疯子的疯言疯语,可能只是徒增笑耳!可是,这个世界,疯子比傻子更可悲!
  • 快穿反派恋爱进行时

    快穿反派恋爱进行时

    “虽然你这个人吧,有点臭美,还特爱自夸,但看在你这么诚恳的份上,我就勉强和你凑一对吧。”宫佳音摆出了她认为最帅气的姿势,然后……将席昭壁咚在了房间的墙壁上……席昭:“……”没办法,自己媳妇,怎么也要宠着。
  • 那年的花季雨季

    那年的花季雨季

    明明很爱你,却总是欺骗自己,一个人的日子学会了逃避,逃避,逃不去的过去,你我的回忆,渗入我的眼底,埋藏在心底!!!
  • 绝巅战神

    绝巅战神

    灵虚历,第十三轮回纪年。血狱深渊空间裂缝大开,内里怪物大举入侵灵虚界。灭世灾劫降临,天、圣、魔三域大陆生灵涂炭,各方势力迫于无奈,摒弃仇怨联手抗敌。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杰。天域大陆,六大仙宗强势崛起。魔域大陆,十二天宫称雄一域。圣域大陆,九龙皇族,六大战王氏族,四大圣祖家族,三分圣域天下。光阴飞逝,七十万年弹指即过。朝代更替,势力变更,战乱杀伐。界中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却没有谁注意到血狱深渊的封印出现了松动。乱世即将降临,谁又会是下一乱世的人杰雄主?
  • 师在此徒儿难逃

    师在此徒儿难逃

    她,是她,她就是夜君然夜家传说中的废物四小姐,失踪足足五年,想不到的是她以神秘的身份归来,不知不觉中打倒那些曾经欺负她的,还有谁不服来战!那我眼前的狗男人是谁!给我出来,我保证不骂死你,(但我敢保证一定打死你!)某女站得远远的指着某个狗男人大喊道:“你过来啊!老子不怕你!”某人的五十米大刀,还有三秒到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