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75800000016

第16章 展翅翱翔,探访迷宫的壮举(1)

当加加林首闯太空,人类第一次真正飞出了地球;当“阿波罗”首次登月,地球人便开始了同其他星体的亲密接触;当“挑战号”勇士魂归太空,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飞天计划的艰险;当杨利伟、“神六”成功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圆了千年的梦想。伴随着一颗又一颗升空的飞船卫星,一批又一批探险的太空勇士,地球人终于可以自豪地向宇宙宣告:我们来了。

一、曲径通幽,窥视“天宫”

1.初揭“维纳斯”的神秘面纱

宇宙茫茫,深远莫测。

人类急于要探测的天体,除自身的卫星——月球之外,就是距地球最近的“内行星”金星。人们每天黎明时仰望天空,晨星稀疏,但见一颗最亮的星,几乎总是在日出前最后一个隐去,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启明星”,而西方人叫它“维纳斯”的金星。

1961年2月12日,前苏联率先发射了重达643公斤的“金星-1”号自动行星际飞船,揭开了金星探秘活动的序幕。“金星-1”号上装有:校正发动机、飞船定向仪、轨道测量系统、远程通信系统和新型耐高温太阳能电池板等先进设备,升空后工作一直都比较正常。经过3个多月的航行,于同年5月19日至20日,在金星附近首次飞过。这艘飞船并没有获得什么更有价值的信息,但验证了探测器发射技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随后,于1965年11月12日和15日,又连续发射了两艘金星探测飞船。其中“金星-3”号于1966年3月1日在金星表面硬着陆,成为人类到达其他行星的第一个人造天体。前苏联人在探测金星上又夺得了起步最早的“人类第一”。

1967年6月12日,前苏联又把一颗重达1106公斤的“金星-4”号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了。128天后,这艘新型飞船与金星顺利交会,随后放出着陆舱。在着陆舱一个半小时内的徐徐下降过程中,探测了金星上空大气层的温度、密度以及化学成分,并及时把这些数据发回地球。但随着高度下降,金星大气压力越来越大,就在着陆舱还没有到达金星表面时,就被压瘪了,这说明金星表面大气压力大大超过20个。

随后,前苏联科学家根据这些情况,再次改进飞船设计,并于1969年1月5日和10日又连续发射了“金星-5”号和“金星-6”号,分别于同年5月16日和17日向金星下降,但仍未收到任何金星表面的科学考察资料。

1970年8月17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这艘“金星-7”号自动行星际飞船,于同年12月15日第一次在金星上软着陆。这艘飞船总重为1180公斤,着陆舱里面装备着500公斤的贵重科学仪器,在它着陆过程中,实时地将其收集到的金星表面图像、信息向地球传送回来。

尽管着陆舱在着陆时,周围压力已达到90个大气压,环境温度已高达450℃,但它仍能承受下来,并连续发送了长达23分钟的下降过程中所收到的金星大气层及表面结构数据,使人类初次看清了金星的风采,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收到从其他行星表面发来的信息。

1972年3月27日,前苏联又发射了重达1184公斤的“金星-8”号。同年7月22日,足有915公斤重的着陆舱软着陆成功,它执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仔细考察分析金星表面的土壤成分,这使它成为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进行地质学考察的开拓者。第二项任务就是对金星表面太阳光照强度进行测量。原来,人们总以为金星表面是很黑暗的,可能是一团漆黑,没想到着陆舱上的自动全景电视摄像机发回地球来的彩色图像表明,金星上十分明亮,表面是黄褐色的,而被浓云笼罩着的天空却是橙黄色的。

3年后的1975年6月8日和14日两天,前苏联又连续发射了重量更大、仪器更多的“金星-9”号(总重4936公斤)和“金星-10”号(总重5030公斤)探测飞船。同年10月22日和25日它们分别进入不同的金星轨道并成为金星的第一批人造卫星,开始对金星大气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长期考察研究。而它们各自携带的重达1560公斤的大型着陆舱安全降落在金星表面上,对它进行了电视实况转播,转播没有经过母舱而是直接从着陆点发回了全景图像,并传回了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数据。

前苏联在1983年6月2日和7日又发射了最后两颗“金星-15”号和“金星-16”号探测器,于同年10月10日和14日先后到达金星轨道后,成为前苏联的又一批金星人造卫星,并进一步对金星进行了更加仔细的空中侦察。它们每天都用它们携带的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对160公里宽、8000公里长的区域进行扫描探测,从空中拍摄了大量金星地面雷达图像,绘制了北纬30度以北约占金星表面1/4的金星地形图。

至此,前苏联的“金星系列探测计划”就算告一段落了。但1984年12月,前苏联又连续发射了两颗“金星—哈雷”探测飞船,又用船载“浮升探测器”专门对金星的环境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取得了更新的考察成果。

2.“麦哲伦”号奋力追赶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正集中全力进行探月计划。但看到前苏联已捷足先登,对金星进行了空前的探测活动,格外焦急,政府当局立即决定兵分两路,拿出一小部分力量来开展探测金星的活动计划。

1978年,美国星际探测活动的重点转移到探测金星。当年5月20日和8月8日,分别发射了“先驱者—金星”1号和2号。其中1号在同年12月4日顺利到达金星轨道,并成为金星的人造卫星,对金星上层大气进行了244天的仔细观测,还用其船载雷达测绘了金星表面地形图,几乎探测到了金星的外观全貌,先后向地球发回了10亿比特的大量科学数据。2号飞船带有4个着陆舱,一起进入金星大气层,其中一个着陆舱着陆后连续工作了67分钟,发回了一些图片和数据。

美国为了在探测金星上争取获得更大成就,确定要利用它在雷达探测技术方面的先进设备,透过金星浓厚的云层,详细探测金星的全貌和地质细部,于80年代后期决定进行发射飞往金星的“麦哲伦”号探测器。

1989年5月4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近地轨道上把“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顺利地释放出来后,一路顺风,经过15个月的航行,于1990年8月10日点燃制动火箭,使其速度由每小时3.96万公里减至2.79万公里,进入绕金星轨道后,立即开始全面细致地对金星进行探测。8月16日首先用合成孔径雷达对金星表面进行试验性测绘,发回了第一批照片。9月15日开始正式测绘。雷达的测绘图像非常清晰,可以清楚地辨认出火山熔岩流、火山口、高山、地壳断层、峡谷和陨石坑。它比过去的探测器拍摄的金星照片要清晰10倍。

8月16日首次试拍的第一张照片是金星的熔岩平原。它的覆盖面积为40×80公里,分辨率为120米,图片上可见到横跨平原的断裂带、像是火山口的复合环圆形结构等。

“麦哲伦”号探测器的雷达探测装置拍了金星的许多地域地貌图片。它拍摄的金星“戈卢布基纳”陨石坑雷达图像十分清晰,其图面上亮度变化表明了金星的陨坑具有地球、月球和火星上的大撞击坑的典型特征:阶地式的内壁和一个中央峰。它的直径为34公里,位于金星北纬60.5度、东经287.2度的位置。

“麦哲伦”号探测器已经拍摄了金星大部分地区的雷达图像照片,它的许多照片与前苏联的“金星-15”号、“金星-16”号探测器所拍摄的雷达照片,经常可以重合拼接起来,使判读专家们得以互相印证,从而使人们对金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按当初的计划,“麦哲伦”号对金星的90%表面进行观测后,已于1991年4月中旬完成任务。但由于到那时燃料还有剩余,它仍可继续对金星进行探测。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1992年1月4日,这艘探测飞船在发送回95%的金星表面照片后,其主发射机的调制器发生了故障,使其无法正常传送图像信号。

后来,专家们启动它的备用发射机,但发现工作25分钟后出现过热现象,耗能也过多,就好像1991年3月启用它时曾发生过的那种故障现象一样,只好又用主发射机继续工作。现在看来,“麦哲伦”号只能退出现役了。

3.“水手”、“海盗”齐拜火星人

人类探测的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就是火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是在地球轨道外侧、靠地球最近的外行星。它的直径比地球小一半,约6800公里,其质量是地球的11%,离太阳平均距离为2.28亿公里,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要比地球慢一半,所需时间为687个地球日,也就是说在地球上已过了两年,而在它上面只是一年。然而火星自转速度和地球差不多,是24小时37分钟。它的自转轴与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5度。火星上也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一天中也有近似地球24小时的昼夜变化,从而获得“小型地球”的美誉。这些外观基本情况,使人想到地球上有人,火星上会不会也有“火星人”呢?将来人类是否能向火星上移民呢?这是近些年来人们一直议论的一个诱人的大话题,天文学家和航天科学家们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因此,近30年来,对火星的探测成为美、前苏联两国投入力量最大,发射探测器最多的一个重点课题。

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率先发射了“火星-1”号自动行星际探测飞船,揭开了对火星探测的序幕。经过7个多月的航行,终于1963年6月19日首次在火星附近飞过。美国于1964年11月28日也发射了“水手-4”号自动行星际探测飞船,1965年7月15日到达距火星约1万公里的附近擦边飞过,发回了22张清晰的彩色照片,成为人类首次在最近距离上看到的火星真面目,只见火星表面被陨石撞得坑坑洼洼,又干燥又寒冷……

为了超过苏联,美国在火星探测计划中执行两套方案:“水手计划”和“海盗计划”。从1964~1972年间,美国共发射成功了“水手-4”、“水手-6”、“水手-7”以及“水手-9”号4艘飞船。从1975年8月至9月,又成功地发射了“海盗-1”和“海盗-2”号两艘飞船。

继1965年“水手-4”号发回火星照片之后,1969年美国连续发射了“水手-6”号和“水手-7”号火星探测飞船。这两艘飞船先后飞到距火星3500公里的上空仔细侦察,进行了复杂的科学考察和测量,并拍摄了20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和考察资料表明,火星上的温度比原先估计得更低,大气成分更稀薄,根本没有什么冰雪融化,原先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极冠”变化,实际上并不是水冻的冰雪,而主要是二氧化碳冷凝的干冰。

随后,1971年5月30日,美国又发射了“水手-9”号,从11月13日开始,它作为火星的人造卫星,在火星周围1300公里的轨道上围绕火星旋转,反复观察火星的全貌。但在3个多月时间里,火星上刮起了黄烟尘暴,拍到的照片都是模糊不清的,直到1972年2月,天气才好转。“水手-9”号从1972年2月中旬把它拍摄到的7000多张照片、资料陆续发回地球。

1975年,美国开始执行“海盗计划”继续探测火星。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连续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火星探测飞船,经历近一年时间,长途航行6.8亿公里,于1976年6月和8月先后进入火星轨道开始绕火星飞行,轨道器分别绕火星飞行718.8天和1509.9天,拍摄了500多张照片。着陆器则先后于1976年7月20日和9月3日在火星着陆,分别降落在火星赤道北部1400公里的“黄金平原”地区和距火星北极1400公里的“乌托邦平原”地区。

它们兄弟俩先后着陆后,立即开展探测活动。首先是寻找生物存在的可能性,随后挖掘土壤进行化验,还抽取空气进行分析。这两个着陆舱分别工作了1406.1天和2305天,共发回300多万份火星气象报告,并及时拍摄了4500多张照片。其最新探测结果,由它们在火星上空绕星飞行的母体轨道器把它自己在火星上空拍摄的照片、测得的各种温度等数据一并用无线电向地球发回。

根据“水手”、“海盗”和“火星”等火星探测器探测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火星是一个直径为6787公里的荒芜、寒冷、遍布沙丘、岩石、火山山口的死寂行星,至今尚未发现生命存在;火星的地质结构、自然条件与地球的条件不同,虽然从前有人认为火星上可能存在着智慧生物的设想是不现实的,所谓“火星人”和“火星运河”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在太阳系中还是适合人类旅行的最好的一颗行星。因此,在80年代末,美国和前苏联两国科学家计划联手共同开辟飞向火星的探险活动,准备建立火星基地,创造出第二个家园。

4.凌日偷窥水星“芳姿”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内行星”和最小的“类地行星”,它靠太阳最近,直径只有4880公里。多少年来,由于它很小,又经常被强烈的太阳光所遮挡,几乎难以展露其风采,许多天文学家都一直没有看见过它的面容。

同类推荐
  • 微历史:万事万物趣味由来

    微历史:万事万物趣味由来

    稀奇古怪、趣味十足的事情真相,探索未知、消灭无知、增长真知的趣味博物馆。刨根问底,探究万事的来龙去脉,普及趣味知识,娱乐劳苦大众,一书在手,欲罢不能,废寝忘食!
  • 军事战争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军事战争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灵性:知道这些就够了

    灵性:知道这些就够了

    眇求灵性,旷追玄轸,道虽有门,迹无可朕。灵性: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人类的朋友:生物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朋友:生物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战火硝烟中的科学

    战火硝烟中的科学

    《战火硝烟中的科学》以翔实的资料、大量的信息及生动形象的文字,阐述了军事装备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们所理解的信息装备、网络武器、非致死武器、太空大战、无人战车、隐形兵器等,并展望预测未来战争,是一套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为广大青年读者喜闻乐见的现代军事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事实如此

    事实如此

    这是一部诗人刘春潮的自选诗集,收录了白族诗人刘春潮的许多优秀之作。全书共分了五个章节:事实如此、应该是云南、被覆盖的等,总共有100余首诗,有阅读和欣赏价值。刘春潮的诗歌画面感极强,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诗意,并以流畅凝练的语言传达出来。他的诗呈现出对生命和生活的思索,不竭地寻求独立而纯净的精神价值。
  • 塔中人

    塔中人

    18岁少年机缘巧合探秘一座古老的佛塔,然而表面是藏经阁的塔内却暗藏玄机,战斗力爆表的神秘少女,善于伪装的年轻男人,是什么让一个本该享受大学时光的少年从此踏上传奇之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和鹿羽一起开启解谜之路吧,期待你们的参与……(此塔中人并非狭义的塔中有个人……)
  • EXO岁月静好

    EXO岁月静好

    缘分,终将牵引你我永远走下去,我们是路人,是一路走到底的人,梦幻的一切,是否当真,何去何从,只记得,当时那句暖心的,我,爱,你
  • 独木秀成林

    独木秀成林

    放学回家莫名其妙的有了一个绝美未婚妻?居然还嫌弃我!该怎么办啊!
  • 莺花秋叶

    莺花秋叶

    一眼误三生啊!见她之后,他如今不求权势只求她。原以为躲过了他,又来了个太子,太子也来凑热闹?她待青楼,逛赌坊,杀人臣,养男子,甚至要出家,他们还不放过她!--------------------------------------红莺:她看尽世间千情百态,踏遍世间千山万水,历经世间万丈红尘,杀过世间千百万人,学着世间千家术法。只为寻一法死去,了结此生,解救天下人。----------------------------------------叶晟:他是百年世家继承人,习得剑术震古烁今,识得文采斐然,上有博古通今之略,下有经天纬地之才。虽不生于帝王家,但却用着谋心之术,享着帝王之恩。
  • 沦陷于你

    沦陷于你

    这是一个暖心治愈向的故事,一个在娱乐圈风生水起的高干子弟与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小歌手之间的有趣故事.“如果我说,对于你一见钟情,你相信么?”腹黑攻×清冷傲娇受.
  • 他是地球人吗

    他是地球人吗

    古灵精怪少女渚淇,偶然发现青梅竹马江羽洛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是异类吗?还是说....他根本不是地球人?
  • 胭脂也想做你的路人

    胭脂也想做你的路人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且行且珍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良天尊

    无良天尊

    见到这般情景东方南暗道一声不好双目顿时大开,如今的他法力通天彻地,修为横贯六界,一双天目洞穿九幽六道,能观无尽无量大世界,此刻天目一开,宇宙万物皆入法眼之内,瞬间事情的前后因果便一目了然。佛界!仙道!魔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