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8100000012

第12章 怪是史书收不尽(5)

15、钗黛合一与钗黛对立

钗黛是《红楼梦》爱好者说不尽的话题,自俞平伯先生提出“钗黛合一”论,二美为一也就有了许多拥趸;但也有人认为钗黛是两个典型、性格是对立的,二美非一。这两种观点各有很多例证,争得不亦乐乎。其实,这个问题从人物现实心理与人物塑造理论两个层面可以这样看:人的现实心理其实是很丰富的,有很多共同的东西也有个人的特质,每个人的外在表现不一样,就表现为性格的不同。钗黛其实也有很多共通心理,毕竟都是阀阅世家出身的千金小姐、年龄也接近、生活环境也相同,但因为气质禀赋的不同,两人的性格表现不同,一个心高气傲尖酸嫉妒、一个大度雍容却也有点虚伪,究竟谁高谁下也只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以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的理论解释,就是钗黛身上有贵族小姐性格特征的不同组合,两人很多方面其实是同质的。如果从人的心海来说,人是有内宇宙与外宇宙的,人的内宇宙是人的灵魂与内在思维的合一,而外宇宙则是人与大千世界的融和。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宝钗是注重外宇宙的、也就是与外在世俗社会融合的比较好的一位,而黛玉则是与外在的世俗社会融合的不够好而内宇宙极其丰富的一位,并不是宝钗的内宇宙不丰富、实际上她也是冰肌玉雪的灵透人,之所以给人虚伪的感觉就是因为她的外宇宙太盛,过于圆滑了。宝玉实际上也是一个与世俗社会融合的不够好的贵族男子,他之所以爱黛玉不喜宝钗,是因为黛玉与他有同样的气质和外宇宙的麻烦,而宝钗的高妙是既灵透如此又与外宇宙融合得这么好,让宝玉不敢亲近,宝玉并非不爱宝姐姐,而是宝姐姐太高妙、无法接近而已。曹雪芹其实也是在写自己呢,所谓钗黛合一与钗黛对立实际上只是研究的视角不同,难说高下。

16、从佛塑看唐宋元明艺术风格

前几天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看了其中一个中国古代佛塑艺术展,颇有感慨。展览中的唐代佛塑丰腴肥美、阳光健硕、塑像脸面上宁静而甜美,而宋代佛塑则面带愁闷、多郁结面容,到了元明则多数愁苦有苦感了。这实际上是中国艺术风格变化的烙印。唐代,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时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全盛期,所谓大唐雄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将进酒,怀素的狂草都是初盛唐时期的代表意象,代表着初盛唐的开拓、挺进、雄浑、豪放的精神,遥想当年,唐代人一定是自信、进取、豪迈的,表现在佛塑上都是那样的丰腴肥美、宁静幸福。大唐衰落以后,经过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到了宋代,以文官治国,进取与开拓的精神已经大不如唐代,加上北方少数民族对边境的不断骚扰,一直以布帛换取边界安宁,长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宋代人一定是焦虑压抑的,表现在佛塑上则清瘦了许多,塑面也多愁闷郁结之容,难续唐风了。到了元明,经过蒙古族的入侵,元朝的汉族士人基本边缘化、沉抑下僚,与政权统治无干了,大多在勾栏瓦舍中与青楼女子、戏子厮混,成了底层人物,不要说雄风连宋代的勉力维持都没有了,元以后的士人多颓废、沉抑,玩点性色、搞点考据,有颓唐气,苦味连连,面带苦相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真是不假,当时的人们也许不觉得,但放到历史的长廊中,都是明眼人一眼就看明白的。我们正在书写我们的历史,只是这点被日常生活遮蔽了,一般人不觉得而已,我们的后人会怎么看我们呢,谁也不知道。只是,大家都不要刻意、自然而然进行着就是。

17、一个小银元

对于语言的形象性,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他认为这种句子写的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个例子,其实只是在我们写作小说、散文等文体时适用,如果写文书或文件也使用这种文体就不适合了,情况正与之相反。当然我们议论的是文学问题,与文书学无干,但即使在文学内部,这个议论还成不成立,也是值得商榷的。在没有音像的时代,文学的形象描写是可以起到引起人们的实感想象的一种最佳方式,所以,在十八十九世纪,文学的形象写作是考验一个作家功力的基本要素,小说写得好不好,形象描述很重要,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那些中外作品,很多繁复的形象描写甚至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有些作品我们今天是读不下去的,原因其实在于形象描写的过于繁琐,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影音时代,形象描写功能已经被图像、影音替代了,在微信能在几秒钟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的时代,一张图片的发送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正统的文学观念已经受到严重的冲击,作家的写作如果还恪守着传统观念,可能会越来越走入一种自我隔绝状态,现在的大部头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耐心读下去,十万字以内的小长篇其实才是当下长篇小说的恰当字数,所以言简意赅、意味深远才是当下作家应该追求的目标。笔者并不是主张作家不讲形象描写问题,而是说形象描写不可过于繁复,其实如鲁迅的白描式写作、或者如“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这样的写作才是微信时代的风格,所以,关于“一个小银元”如何落到地上,微信时代的想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代是不同的。

18、中国人越来越没有文化了吗?

中国人正变得越来越没文化,这绝非危言耸听,是触目惊心的事实:请看我们的网文,错别字连篇,莫名其妙的网络用语满天飞,有的错别字直错的人脸红,我们的书店越来越少、经营书店已经成了一种奢侈,静心读书的人没有,全国人民满脑子都是人民币,造成的结果是一切行为都是急功近利、短视实用,不重视读书和想象力培养的结果就是我们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没有自己的百年企业,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主导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连过去几十年创立的老牌子都已经倒闭,文物古迹遭毁灭性破环后又制造出一批又一批俗不可耐的假古董假文物,中华文化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各种假冒伪劣制品横行,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把银子捞到手,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都被炒到天价,而真正的学术与创造无人问津,严肃艺术严肃文学濒临绝境。造成的结果就是经济发展包括整个民族的发展缺乏后劲,我们正在尝受急功近利不讲文化品位的恶果,我们的文化正变得越来越肤浅,把老祖宗的优秀传统都丢弃了,洋汀浜文化在各界流行,传统的文化品质已经越来越难以寻觅了。发展经济与赚钱固然重要,但静心读一读书、讲求一下生活的内在品质也很重要,留给我们诗书礼乐的古人其实在精神层面上也是优雅的,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只是我们这些后人不懂得尊重与珍惜,推土机一铲,一个千年文物就被毁了,为了赚钱,这些拥有权力的人造了多少孽呀。急功近利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当代越来越民粹化、粗鄙化,社会生态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心中的和谐宁静没有了,多的都是焦虑与纷争,社会恶性案件频发,利益被放到一切问题的首位,而心灵的养护被忽视了,不要说古人的优雅、谦让没有了,不打架争利就已是万幸,国家应该给予老百姓的没有给予,教养问题没人再提,有的人为了几十块钱、或者因为普通的口角可以杀一个人,这些走向犯罪的老百姓活在怎样的一个内心地狱中啊,没有现世的修为,更难说走向灵魂的彼岸,不读书不修养身心的后果就是象兽物一样活象兽物一样死灭,如萧红所说的“蚁子一样地生,蚁子一样的死”,现代中国人的身心到了亟需修护的时候了,文化应该回来,人间的温情应该温暖每一个人的身心。这样,中华文明才会继续绵延不绝,也能够继续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地位。

19、文学与寓言

寓言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一般是和儿童读物连在一起的,《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等,都是妈妈读给孩子听的必备故事。寓言似乎是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发达过,现今越来越成了边缘中的边缘,很少看到当代作品了。其实,人类文明初期所以流行寓言,和寓言的短小精悍,富于人生哲理有关,很短的篇幅,就喻示了深刻的道理,不光孩子老人青年都很喜欢。以后的文学作品其实是寓言的变体,再长的小说、再长的诗歌,如果对人生没有寓示意义、没有对世界的哲理思考,是很难吸引读者的。寓言到了当下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主要原因,是文学的载体已越来越短信化、微信化,短小精悍越来越可能成为目标,很多流行段子,其实是寓言的新变体,有的从内容到形式都继承了寓言风格,有的是借用了寓言短小精悍的篇幅与形式,内容风格早已是最新流行的时髦形式,只是语言这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久已被人遗忘而已,即使有形式的借用,大家也是不自觉的应用而已。所以,从文化根脉上说,我们古老的文化基因都是有价值的,不能随意毁坏流失的,抢救文化遗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现在很多地方戏曲消失的太可惜了,中国的官员、中国的普通民众还远未认识到这一点,对文化根脉的东西太缺乏重视之心了。因为我们文化的丰厚,所以大家就随意地挥霍、任意地随它流失,愿普通人的心里多一些对自己民族文化根脉的认识,让我们的文化基因顺畅地流传后人。

20、关于生活与艺术

生活与艺术是一个老话题,有的人说生活高于艺术,有的人说艺术高于生活,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争论还没有结论。其实看这个问题,应该跳出以生活为本的评价体系,因为比照于生活,承认有一个客观的现实生活存在,所以才有艺术高于生活还是生活高于艺术的争论,比照的方法是把艺术作品作为生活的摹写与生活比照而得出结论,艺术作品创作力表现力高一些是谓艺术高于生活、艺术作品的创作力表现力稍微差一些是谓生活高于艺术。当下的情况是,人类社会生活已经到了异常丰富的时代,现实社会中时时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用网络语言说就是“奇葩”事件频发,各种媒体正在把现实社会的各种事件曝光,很多事件都超出了作家艺术家的想象力,媒体的实时报道使得人们可以以显微镜式的观察方式去看别人的生活,而各种媒体红人的自曝家门,使得家丑外扬成了吸引眼球的最佳途径。网络已经使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显微镜式的曝光方式,已经使得再写实的小说都失去了吸引力,读者的减少使得小说创作越来越边缘化。面对如此窘境,很多文学界中人惊呼生活大于艺术、大于想象,过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说法是过时了。其实,文艺作品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产物,人想象的并不一定是现实中会发生的,艺术家可以把幻象也写进作品,比如,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中对红萝卜的描写就不是现实中的红萝卜,说艺术作品高于生活也是有道理的。艺术作品并不等同于现实写真,想象不等于真实事件,所以,想象力就成了评价作品的重要尺码,艺术作品的高下其实在于想象力高下的分野,并非现实的写真。想象力当然也来自于人类对于所生活的世界的观察,但想象的世界毕竟有幻境,所以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其实只是对作品的评价语境问题,看到了这点,谁高谁低其实有点无谓,再往深里思考,就是一个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了。

21、内心的生趣

一个人可以不富裕、也可以地位不高或者没有太多的人脉与资源,但只要活着内心不可以没有生趣,否则只如行尸走肉、酒囊饭袋。内心的生趣是一片绿洲,里面芳草茵茵、杂花生树,装载着人生最美好的记忆、理想以及干劲及愿望,这是支撑我们人生阳光健朗面的所有内容,内心没有生趣,人生也就没有了向上攀升的内在动力,浑浑噩噩地打发光阴。内心的生趣是机趣、智趣和心劲,没有这些,人们的内心会是荒芜的废园,有机趣才有生活的乐趣,机趣也是人生命力之一种,缺了它,人生的滋味会少很多;智趣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活动,没有它,人生只如垃圾;而心劲更是人生向上的动力,没有心劲的人生是没有潜力也没有发展前途的。正是机趣、智趣、心劲让我们的人生妙趣横生、充满各种意想不到。内心的生趣在练达的人那里可以化成一种人生生存志态,代表着你做人的风格,比如,品一杯葡萄酒是一种风格,品一杯葡萄酒加慕斯是另一种风格,而将葡萄酒混合冰酒配成鸡尾酒便自成一派了,格调、情趣固然重要,但那一份将葡萄酒混成鸡尾酒的智力与勇气更是可嘉,喝惯了葡萄酒喝点鸡尾酒也不妨。这才是人生生趣所在,每人一种风格、不可千人一面,只做模仿秀,创造是最大的生趣,也是最高妙的人生体验。鼓励创造力的社会才有希望,才有前途,不仅机趣、智趣重要,形成创造的大智慧更重要。请鼓励爱护具有创造力的人。

同类推荐
  • 悬爱

    悬爱

    郭德纲点赞,众大V推荐。百万畅销书、赵宝刚电视剧《夜雨》原著小说《给我一支烟》作者美女变大树全新作品。从爱上你的那一天,我就站在了悬崖边。
  • 深爱中国海

    深爱中国海

    以主人公迟大军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优秀的海军军官为主线,展现了浓郁的胶东沿海乡村的风土人情和水兵苦中有乐的磨砺时光。作者以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塑造了赵舰、迟大军、史刚、李明涛等个性鲜明的水兵形象。他们把青春与大海连在一起的气魄,足以撼动我们的心灵。
  • 查第格(伏尔泰作品集)

    查第格(伏尔泰作品集)

    《查第格》收录了伏尔泰写作哲理小说之初的几篇著作,幽默风趣,充满奇思妙想。本版采用傅雷先生译本。《查第格》以古代的东方为背景,富有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由十八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故事串联而成。通过主人公查第格曲折的人生经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哲理但又虚实交融的奇妙境界。《小大人》讲述了来自天狼星的青年小大人游历土星和地球的所见所闻。
  • 有间文库:喻世明言

    有间文库: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全书四十卷,它和《通言》、《恒言》一样,为宋元明话本小说。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之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写画了当时社会“千奇百怪事”、“各式各样”,再现了宋元明市井万象。
  • 斑斓·毕业了,当兵去

    斑斓·毕业了,当兵去

    也许是对爱情已经绝望,也许是不堪就业压力,也许是向往军营,也许只是想混两年……104舍的四人在“堕落”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做出共同的决定:毕业了,当兵去!
热门推荐
  • 悲的艺术

    悲的艺术

    “我”从小寄宿在爷爷家中孤独长大,在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期盼追求女孩的方式渴求得到某种慰藉,但是对于亲密事物的无所适从以及对情感的患得患失,使“我”的内心始终无法接纳任何人。为此,“我”产生了在外人看来带有成见色彩的想法,然而,这究竟是不是一种成见呢?
  • 那些一起弃疗的日子

    那些一起弃疗的日子

    “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见识见识外面的风光,你...”“才会觉得躺在家是真的舒服!!!”“今天日子这么好,我们去做点什么吗?”“晒太阳吗?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50年的生命让你变得勤快一点...”“不好吧,我怕你只能活到30岁,你欠我的20年怎么还我呢?”“.......”
  • 站着别动我来奶你

    站着别动我来奶你

    最为在后方的奶爸,主要负责喊:站着别动!我来奶你一口!
  • 雕刻时光之情歌清唱

    雕刻时光之情歌清唱

    剪一段似水流年的年华,与你情歌清唱,在绿色茫茫的草原上牧马驰骋;在天蓝蓝海蓝蓝的沙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百花齐放的的春天去看小草的绿色,去听花开的声音;在樱花如雪的季节去感受落花满肩的浪漫;在雪花飞舞的冬季收获爱的温暖……剪一段美好的岁月,与你相恋,坐看云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
  • 人造神明

    人造神明

    千余年来,人类凭借着无比先进的科技,大有一统宇宙的趋势,直到他们科技力量的核心组织“科盟”成员在同一天全部失踪,高层大为震惊,并下令不惜以任何手段也要寻回他们。神威,为了寻找母亲,带着一队少年男女闯入不为人知的世界,展开了一段冒险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怎奈那年花未开

    怎奈那年花未开

    第一次见她,他11岁,她7岁。他被堵在角落里,她冲了进去把他救了出来。她说以后姐姐我罩着你,他说好。后来再也没有见过。5年后他成了她的邻居,她早已经将他忘记。他变成她妈妈口中的好孩子,每次都会说;九九跟你杰哥哥好好学,你看看他每次都......于是她每次见她都要跑路。而他每次都能抓住她,她说你丫的是不是属狗的,每次鼻子都这么灵,他说我是鼠猫的,每次都能抓到你。于是一场关于猫和老鼠的战斗开始了。
  • 星源界域

    星源界域

    自太古过后,已有百万年不见仙迹,仙路断长生难续,大道蹦众生沉沦。叶天一本来星脉枯竭,意外得星源泪种,开万古难寻的十四星府,创无上之法,重启星源界门......
  • 时光之驭

    时光之驭

    神话背后是什么?真像还是阴谋?圣子之将,故城之阳,统御万邦,赫赫我王。谨之慎之,毋宁毁伤,若彼之丧,物主偕亡。
  • 丹青妙手

    丹青妙手

    给我一根杠杆,我便可以撬起地球。给我一支画笔,我便可以绘摹天下。平凡少年秦起在一次登山意外中坠崖,为小画店主许清影父女所救,在对着一张古山水画时,意外地发现自己拥有了可以重见当时场景的异能,从此,绘画淘宝,抓贼窃美,开始不一样的人生……新浪微博名:米谷麦小说QQ群:8641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