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6700000023

第23章 妙笔生花(11)

事后,当吴承恩谈起这件事时,曾对人说:“并不是故事本身能治病,而是母亲听了这些故事,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消除了思想上的压力,身体也就渐渐地恢复了健康。这就是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说的:‘人是七分精神,三分病啊’!”

吴承恩在上私塾的时候,除了学习经书,还有多种爱好,对诗、词、赋、曲无所不读,尤其爱读神奇故事和民间传说。平时,父母给他的零花钱,年终亲戚朋友给他的压岁钱,他一分一文也舍不得花,都去市场买了那些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之类的书。他往往一看起这些书来,就忘了吃饭和睡觉;一旦看到有趣的地方,不是自言自语地叫好,就是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一次放学后,别的学生都回家了,他还在教室中读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天黑了,快回家吃饭去吧!否则,回去晚了,你母亲会着急的。”

吴承恩没有听见,继续读书。

老师又说了一遍,吴承恩依然没吱声。

老师心想,这孩子读书太专心了,喊了他两次都没有听见,于是便走了过去。

不料,老师走过去一看,发现吴承恩读的并不是经书,而是一本野史时,不由得一把从他的手中抢了过来,大声呵斥说:“这是你看的书么?真太让我失望了!今后若再看这类的书,就不要来上学了。”

吴承恩低着头说:“这是讲故事的书,是讲老鼠偷油吃的故事,又不是什么坏书!”

老师一听,更加严厉地说:“那也不行,会影响学经书的!”

吴承恩只好认了错。

又有一天晚上,吴承恩学完了功课,又拿出故事书读,结果读到高兴处,竟哈哈大笑起来。熟睡的父亲被惊醒了,一看天已经快亮了,心说:“这孩子天天如此用功,怕不是累得神经出了毛病吧,笑得多人!”

他急忙披上衣服去看。这一看不要紧,发现吴承恩看的竟是一本笔记小说,便一把夺了过来,骂道:“天天睡得这么晚,光看这书么?读这样的书,将来能使你做官么?不成材的东西!”

经母亲竭力劝阻,父亲这一顿打才没有落在吴承恩的身上。

尽管如此,吴承恩爱看神奇故事的嗜好并没有改,而且一发不可收。为了不使老师生气,不让父母失望,他做得隐蔽一些:上下学的路上,在厕所里,还有时在被窝里边看书……

正如吴承恩后来在《禹鼎志序》一文中所说:“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史稗官,惧为父师呵夺,私求隐读之。”

意思是说:在我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传奇故事;在上学的时候,常偷偷地到集市上买些野史稗官之类的故事书来,因为害怕老师和父亲发现后训斥、夺走,只好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去读。

由此可见,吴承恩小的时候读故事书,的确入了迷。这些故事,为他后来创作《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吴承恩长大后,做过贡生,曾任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丞;但没过多久,终因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而辞官回乡。

吴承恩回乡后,博览群书,作诗填词,为创作《西游记》开始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西游记》的最早源头是“玄奘取经”,到宋朝时就有了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讲的是猴行者化为白衣秀士,保唐僧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怪的故事,但没有出现猪八戒的形象;到了元代,一些话本便写到了“大闹天宫”、“黄风怪”、“红孩儿”、“女儿国”等故事。吴承恩就是根据这些民间传说和话本,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再创作。

据说他为了写活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在游历名胜古迹时,曾经到过云台山的青峰顶。在这里,他听到了一个石猴精吃蟠桃的故事,大感兴趣,急着询问石猴的来历,经常在什么地方活动;并以重金请当地老人带他在青峰顶上到处观看。他穿过松林,绕过山涧,观看满山的花果,进了大大小小七十二个山洞;到了晚上,他便在一个叫三元宫的大庙里开始了《西游记》的构思。

在第一回中,吴承恩就把云台山青峰顶取名为“花果山”,把七十二洞中最大的一个洞叫做“水帘洞”。于是乎,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便有了名山名洞。从这时,孙悟空在吴承恩的笔下,开始了它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原始材料中,故事的主人翁是唐玄奘,而不是孙悟空;而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则把主人翁写成了孙悟空,体现了作者要扫荡当时腐朽社会上的妖魔鬼怪的政治思想,通过神话幻想的艺术形式,使人们喜闻乐见,这就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也因此成了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钟惺因才成上宾

钟惺,字伯敬,号退谷,出生于公元1574年,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初中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后以父忧辞官回乡。1625年死于家中,时年51岁。

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为人严肃,不接触俗客,爱游名山大川。其著作有《诸经图》、《诗合考》、《毛诗解》、《钟平左传》、《隐秀轩集》、《名媛诗归》、《周文归》、《宋文归》等。

钟惺自幼聪慧好学,爱读文学,对唐诗宋词更是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在写作方面,钟惺很是勤奋,读诗有感而写,与客交谈有思而作;即使有事外出,他都要带上笔和纸,一旦遇到想写的人、景、事,他便即兴赋诗,从不懈怠。当他十余岁的时候,他所写出来的诗文已经远近有名,他被称为“诗童”。由于他诗文出众,十五岁那年便考中了秀才,文人墨客常有来访,其名声也越来越大。

就在钟惺中秀才的这一年,他的一位老乡,礼部尚书李维贞正值六十大寿,回家大宴宾客,钟惺也得到了一份请柬,署名“五华居士李维贞”。

“五华”,就是五华山。当时,李维贞的家住在山上,钟惺的家住在山下。钟惺对李维贞在请柬上署名“五华居士”很反感,于是在请柬上写了一首诗,并把请柬退了回去。

李维贞对钟惺退柬很是恼火。他感到这小子稍有一点点名气,就如此不识抬举,也太放肆了,很想给他点颜色看看。但是当他把退回的请柬打开一看,忽然发现上面有一首诗。

只见那诗写道:

五华山下日已斜,

请客何须用五华?

长安有路人人走,

富贵不在你一家。

李维贞感到,钟惺虽然态度傲慢,但也的确有些才华,于是又派人以会诗的名义再次请他前来,想乘机打打他的傲气。

钟惺来到李府,见中门紧闭,只开侧门,回头便走。管家看见,急忙上前拦住,并请他进府,钟惺则生气地说:“你们家主人既然如此不懂道理,我又何必与他结交?”

恰在这时,李维贞从侧门走了出来,听了他说的话,便笑着说:“听说你号称‘神童’,我出个对子你来对对,如果对得好,我不但要打开中门,还要请你坐上席;如果对得不好,就只好请你走侧门了。”

钟惺道:“一言为定。那你就出上句吧!”

李维贞想了想念道:

回顾台前观李发

回顾台是个建筑物,在五华山的东面,那里是李维贞的书房。意思是说,我当初就是从这里功成名就的。

钟惺听后,已明其意,未加思索,便念出了下句:

五华山下听钟鸣

意思是说,我钟惺年纪虽小,住在山下,可已经在成才的道路上吹起冲锋号了。

李维贞一听,钟惺不但诗才很高,而且志向宏大,不可小视。随后,便让管家为他打开中门,奏乐相迎,并让他坐了上席,作为贵宾款待。

席间,这位60岁的老人,和年仅15岁的钟惺,吟诗作对,亲密无间地交谈起来。从此,两人还成了忘年之交。

郑板桥为老师改诗文

一个春天的早晨,陆先生觉得今日天气十分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他决定带他的学生到郊外踏踏青。

陆先生率学生数人一边饱览春天的美景,一边出题目考学生的诗文水平。不久,众人走上了座小桥。陆先生站在桥上望望四周的景色,只见竹标苍苍,溪水潺潺。这的确是个引发诗感的好地方。

突然,有一个学生叫道:先生,你看,河中淹死了一个人。

陆先生顺着学生指的方向一看,果然看见一青年女子淹死在河中。先生兴致大减,不由悲从心来,随即吟诗一首:

二八女多娇,

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

七魄泛波涛。

老师吟完了,别的学生都夸老师诗作的好。只有一个学生倚着桥栏,看着河水一声不响,若有所思。陆先生是晓得这个学生的,知道此时他一言不发是对自己作的诗有看法。

陆先生走近这个学生,和蔼地问他:“你认为这首诗作的怎样?”

学生望望老师,又看看河中央的女子,问道:“先生,您认得这个女子吗?”

陆先生摇摇头:“不认得,不认得。”

学生又问:“您看见她被风吹下河去的吗?”

陆先生又摇摇头说:“没有看见。如若是看见他被风吹下河,我能见死不救吗?就是我陆先生不会游泳,喊叫几声救命还是会的。我一喊,不就有人来救?”

学生接着问:“人死了,魂魄看得见吗?”

陆先生十分诧异,摇摇头。

陆先生是善于启发学生的,对学生的问从来不吱唔塞责。此时见这个学生问得有理,忙赞道:“问得好,问得好。接着讲下去,接着讲下去。”

“先生您不认识这个女子,当然不会晓得他的年龄。女子死的时候先生又没有看见,不会知道她是怎么死的。魂魄是看不见的,先生哪能看见她的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呢?”

学生这么一说,真的把个先生给启发了。他不耻不问,对学生说:“依你看,这诗如何写好?”

学生对先生鞠了一躬说:“依学生愚见,这诗应该这样写,不知对不对,请先生指教。”

这时只听见学生吟道:

谁家女多娇,

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浪转,

粉面泛波涛。

陆先生一听,连声夸赞:“改得好,改得好。你用谁家二字替二八,用何故代替风吹既符合实际,又表现了发现淹死女子后人们的同情和疑惑的心境。青丝粉面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替代看不见的三魂七魄,更着意描景,贴切地表达了淹死女子的年龄和身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好好学习吧,将来必有大成。”

这个敢于替老师改诗的学生就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被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郑板桥1697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府兴化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的名字叫郑燮,学克柔,板桥是他的号。郑板桥出生的时候,郑家已经衰落,从中小地主降为破落的贫困户,家境十分困难。童年时代的郑板桥同一般劳动人民的孩子生长在一起,深晓劳动人民的疾苦。

郑板桥的父亲郑立庵是个品学兼优的生,在家先后教过几百名学生。儿子出世后,他寄予儿子很大的希望,望他读书取仕,振兴家业,光濯祖宗。因此,他花了大量心血来教育儿子。板桥3岁时,立庵先生就教他识字,五六岁时教他读诗背文;6岁以后教他四书五经,并要求抄写熟记。平时带儿子入塾堂,同学生们一起读书联对,做游戏,把郑板桥完全置于一个读书学书的环境之中,让他耳濡目染地学知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上进心。

八九岁时,郑立庵又送郑板桥入了陆种园老先生办的塾学。陆种园是板桥父亲的好友,兴化一带有名的塾师。当时陆种园正在当地一位有权有势的富豪家里设塾学,教财主的儿子读书识字。立庵先生送儿子入陆先生的塾学是有用意的,他希望板桥多长见识,博他人之所长,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板桥不负父望,在塾学学习时十分刻苦,天资又聪慧,深得陆老师的赏识。陆老师也有心提拔于他,尽心辅民间,启蒙板桥的才能,任其自由发挥。八九岁时,板桥在作诗联对上就显示了他的天才。幼年的板桥除了跟随父亲和陆老师学习外,还常在外祖父家聆听外祖父汪翊文的教导。汪翊文奇才博学,隐居不仕,是位颇有造诣的文学家。板桥自称“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可见,郑板桥幼年的老师是很多的。他能博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这更难能可贵。

郑板桥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3岁丧母,14岁时继母又病逝,板桥很少得到母爱。因此,年幼的板桥好独自静坐沉思,常一个人跑到离郑家二三里外的一个古板桥上玩耍。站立桥头,观看附近的竹子,默思良久。由于对这个桥的喜爱,他后来画竹时就以“板桥”、“板桥道人”的印章盖在画上。因为他的画有名气,人们记住他画上的印章,就叫他郑板桥而不叫他的名字了。

童年的贫困和丧母使郑板桥变得孤癖;父爱、师爱又使板桥振奋进取。幼年的郑板桥立志学习“乡先贤”,象明朝宰相李春芳一样走科举致仕的道路,渴望有所作为。他勤奋攻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章。他20岁中了秀才,诗文、绘画都有了一定的名气。尤其是他的画,以其独特的风格被兴化的人民所喜爱。

由于清朝官场的腐败,郑板桥没当几年的官,就辞职归家隐居,专攻诗文、绘画。他的诗文、书法、画被称为“三绝”,尤其是他的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徐悲鸿先生曾在一幅板桥画的《兰竹石轴》上题字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代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大意是说郑板桥先生是中国300年来难得的一个人才,不仅他的思想奇特、诗文独特,而且他的书画更为奇特。他的诗文和书画不仅高雅别致、构思奇妙,而且寓意深刻,是我国古往今来少见的佳作。

袁枚诗名压倒九州人

诗名压倒九州人,文章横扫千军强。

高丽使者购吟稿,鸡林贾人夺取忙。

百年江东卿独秀,一顾冀北群空良。

同类推荐
  • 我就是不想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我就是不想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别人贴的标签代表不了你,别人给的意见决定不了你,别人用的标准未必适合你。自己的人生,何必用来迎合别人!一路奋战,我们并非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活成真我、活得精彩,但现实有太多无奈。在生活中,很多人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甚至没了别人的“指引”都寸步难行。本书是性格分析专家结合二十余年的经历、见闻及心理咨询案例,针对当下许多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给予全面而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全书从遇见自己、相信自己、修炼自己、活出自己着手,提出了自我觉察、正面激励、保持淡定、内心强大的建议及方法,相信一定能帮你拨开重重心理迷雾,找到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法门。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善待自己,知足而常乐,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进,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功课。
  • 致加西亚的信(完整全译本)

    致加西亚的信(完整全译本)

    《致加西亚的信》作为一部经典励志作品,本书不过数万字,却在世界各地创造了一个个销量神话。本书主要讲述了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麦金莱要求中尉罗文把一封信交给加西亚将军,罗文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任务。如今,这个故事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本书内容短小精炼,逻辑明确,可读性很强。后附英文原版。
  • 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需要打造自我,锻造自我,这就要看运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为此,经过精心准备,推出了此书,从以下九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锤炼心智——要有成大事的想法;绝妙口才——练就能言善辩的好口才;完美交际——成为一个交际高手;锻造才智——做一个才智出众的人;良好习惯——让好习惯成就你的事业;雕琢性格——别让负面性格连累你的一生;修身养心——身心健康自然事业有成;丰富学养——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有胆识,才会有成就。
  • 有归宿的人生

    有归宿的人生

    本书中十几个人生经历可以告诉你,他们身份、背景千差万别,有阿尔弗雷德大帝那样的君王,也有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那样的社会活动家,甚至有阿尔维斯·里斯那样声名狼藉的诈骗犯,他们中大多是浪子回头的典范,当他们找到灵魂的归宿之后就都脱胎换骨,成就了新的生命。
  • 触动心灵的小事

    触动心灵的小事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热门推荐
  • 极品邪帝

    极品邪帝

    一个青年因买福利彩票中了15个500万惊喜过度下而被活活吓死,进而又在地府经过了一些机缘巧合的事件投生到了古时的帝皇之家,开始了一段惬意美好的新生活……
  • 凰命决

    凰命决

    一块飞天陨石,打破了沉寂已久的九凰大陆。自此,暗流涌动,一切的算计,都只是为了将其揽入怀中。这里不再太平了……而当那个天之骄女、曾经风华万丈的女孩知道了真相,最后又该何去何从……
  • 幸福是你爱我的模样

    幸福是你爱我的模样

    与子携手,一生一起走。用爱浇灌心灵的幸福,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 我不想当老大

    我不想当老大

    我不想当老大,我也想要低调但没办法,实力他不允许啊!……一个在2009年开始的篮球故事……读者群:747103528
  • 快穿之青鸿

    快穿之青鸿

    季青鸿,越王府的死士,唤为七。从小到大,她听过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师傅说的死士不配拥有名字,若不是娘死前告诉她,她姓季名青鸿,恐怕连死都只有“七”这个字了。只是没想到,变故来的这么快。――无cp,女主不会动心的。
  • 琉璃如镜

    琉璃如镜

    一入江湖深似海,海之渊看不见光,透出的寒意,令人心如霜,唯有那一点点的情意,有点滴得暖意
  • 两界月

    两界月

    世人皆问,如何踏天成神?月天则问世人,为何要成神?
  • 御虚界

    御虚界

    尘世中点点滴滴如过眼云烟,如果那一天,没有做出那个决定,恐怕一辈子也无法脱离尘世的困扰。那年他只有十八岁,与‘那个’世界签订了契约,开始了一段异彩纷呈的人生旅途。从平凡,到非凡,他的人生,再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中发生变化,直至他可以自由穿梭于两个世界之间,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谜一样的身世竟然......
  • 异世重生之冷情大小姐

    异世重生之冷情大小姐

    她曾是整个大陆无人不知的天才少女,却不成想被自己最为亲近的人背叛,被逼的自爆!重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大陆,什么?废材无颜嫡女?看她如何一步步登上巅峰,绝世容颜亮瞎你得狗眼。不成想,,在崛起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无赖。。。。
  • 我,囚笼与囚鸟

    我,囚笼与囚鸟

    天地惊变之后,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远古时代就存在的种族-吸血鬼凭借着自己的种族天赋占据了最富饶的土地,并在疆界上筑起魔法的屏障以御外敌。没了外患,吸血鬼内部的争权夺利也开始了,在两次的内战之后吸血鬼的王国暂时稳定了下来。只不过腐败的花朵开满了这个国家,一点一点的侵蚀着这里。时过境迁,名门贵族的查尔霍家族在经过长年的研究之后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美丽的七色花,一时间风起云涌,似乎贵族们又有了新的玩具,只不过也给了觊觎着其他东西的某些人一丝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