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94100000007

第7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2)

第十四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本条主旨】本条是关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规定。

【本条释义】本条是一审后新增的条文。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审时,草案中没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规定。有的意见提出,应当在法律中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否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立法机关吸收了这一意见,在草案二次审议稿中增加了这一内容。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有以下不同:(1)调查主体不同。前者调查主体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后者调查主体是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2)调查目的不同。前者一般只调查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者应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摸底。(3)调查规模、方式、要求不同。前者一般规模较小、方式单一、持续时间短,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不高;后者规模大、方式多样、持续时间长,还要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信息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有以下不同:(1)调查主体不同。前者调查主体是境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后者调查主体是境外组织或者个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境外”中的“境”指的是“关境”,因此港澳台组织或者个人属于境外组织或者个人,适用本法第十五条的规定。(2)是否经审批不同。前者一般不需要经过审批即可以进行调查,但法律、法规、规章等如有特殊规定的,应从其规定;后者调查应当报经有关文化主管部门批准。(3)调查结束后是否提交调查报告、实物图片等不同。前者一般不需要提交调查报告和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但法律、法规、规章等如有特殊规定的,应从其规定;后者按照要求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4)是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要求不同。前者调查不要求必须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但境外组织的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适用注意事项】本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如调查中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这里的“依法”一方面是指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指将来还要出台的本法配套性实施规定,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调查也要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十五条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本条主旨】本条是关于境外组织、个人在我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规定。

【本条释义】近年来,境外组织、个人到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情况逐渐增多。这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但是也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从法律制度上对境外组织、个人在境内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行为进行规范,本法对境外组织、个人在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遵循的程序作了规定。

一、调查开始前应当报经省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根据拟调查的范围大小报经省级或者******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这里的境外指关境之外,包括其他国家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

二、调查结束后应当提交调查报告和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结束后,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调查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向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向******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是对调查的过程、结果等有关情况的报告。要求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是为了使文化主管部门及时了解调查活动本身和所调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保护、保存等措施;同时也有利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的保存、整理和研究工作。

三、境外组织在境内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是指我国境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研究机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境外组织在我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要在境内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作为合作伙伴,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调查,不能单独进行调查。这是本法对境外组织的特别要求。

上述规定主要从程序上对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活动进行了规范,增加了必要的管理措施,并没有禁止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来华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不会影响正常的旅游观光活动,也不会限制正常的国际文化交流。

【适用注意事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旅游观光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是一项有较强目的性、计划性和技术性的工作,是为了获取某地或者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而进行的专业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资金设备等支持。而旅游观光是一项休闲娱乐活动,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本法规范的只是专业的调查活动,对正常的旅游观光活动不做调整。文化主管部门实施本条时,既要注意防止境外组织、个人借旅游观光为名在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规避法律规定;又要避免给境外组织、个人在境内的正常旅游观光活动造成妨碍。

第十六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本条主旨】本条是关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尊重和保护调查对象的规定。

【本条释义】尊重和保护调查对象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一项基本要求。本条从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三个方面作了规定。

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调查对象是指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组织或者个人。是否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是调查对象的自由,进行调查的组织和个人不能强迫调查对象接受调查。对未经其同意的调查,调查对象有权拒绝。

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尊重调查对象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或者地区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事先了解调查对象的风俗习惯,例如某些特殊的礼节和禁忌,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对调查对象的风俗习惯予以充分尊重,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以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

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不得损害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所谓合法权益是指调查对象依据法律法规所应享有的各项权益。例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通常需要调查对象进行讲述、展示、表演等活动,进行调查的组织和个人需要在其调查报告、研究成果中使用这些内容时,应当充分尊重调查对象对自己的讲述、展示、表演等活动依法享有的署名权、肖像权、表演者权等合法权益;对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应当履行保密义务,采取保密措施,不得泄露。需要取得或者使用调查对象所有的实物和场所的,进行调查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并协商是否需要支付费用。

【适用注意事项】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此,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此外,损害调查对象合法权益的,还应当依法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本条主旨】本条是关于抢救调查等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规定。

【本条释义】濒临消失是指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导致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人亡艺绝,永远失传。此外,有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场所也面临灭失的危险,例如,一些展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因年久失修而有倒塌的可能。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主管部门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抢救性保存或者保护措施。

一、发现濒临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途径。调查是发现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途径。这里的调查包括本章所规定的各种调查,既包括文化主管部门的调查,也包括其他有关部门的调查,还包括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调查。这就要求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境内外组织、个人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本法第十二条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第十五条规定,境外组织、个人调查结束后要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这些规定都有助于文化主管部门及时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此之外,境内组织、个人在调查中发现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可以向文化主管部门报告,提出采取抢救性保护、保存措施的建议。除了调查中发现的情况,文化主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也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发现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该项目的传承人主动向文化主管部门报告,要求采取抢救性措施等。

二、采取抢救性措施的文化主管部门。不管通过哪种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采取抢救性措施。本法作这样的规定,一是为了明确责任主体,防止责任不清,延误濒临消失项目的抢救。二是有利于抢救的开展。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处于基层,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离项目最近,关系最直接,情况最熟悉,采取抢救性措施以及后续措施最便利。当然,上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要履行保护、保存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职责,加强对下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并给予必要的技术、资金等的支持。

三、抢救性措施的内容。对抢救性保存措施,本条规定了记录、收集实物和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包括认定、建档等有利于对濒临消失的项目进行抢救的保存措施。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对其进行保存也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抢救性措施必须及时、快速、有效。由于这些项目已经面临着人亡艺绝、永远失传的危险,文化主管部门必须立即行动,将有关的实物、场所、资料保存起来。例如,对传承人年事已高的,要及时拍摄其表演、制作等活动的影音资料;对传承人身患疾病的,还要帮助其就医。

此外,本条规定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的是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要保证其继续传承。为此,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支持传承的措施主要是对传承人给予支持和帮助,帮助其寻找符合传承条件的徒弟,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活动等。

【适用注意事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立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我国没有单独设立这一类名录,而是把符合条件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予以重点保护。

同类推荐
  • 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

    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

    一个好的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已经成为带领商业圈成熟发展的导航标,但在面对种类各异的商户、缤纷繁多的客户群、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下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一书对商业物业管理概述、商业物业管理内部法律风险防范、商业物业管理外部法律风险防范、商业物业纠纷案件、宝龙集团商业物业管理主要法律风险及防范等问题做了翔实的介绍,这为商业物业管理企业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水平和纠纷解决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游刃有余,并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路径。
  • 经济法的理念与运作

    经济法的理念与运作

    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和法学学科。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法学学科体系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法律部门构成的形态,而且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空前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本书从法治理念的角度,探讨了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信托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证券市场、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外资引进、旅游立法以及物业管理等经济法的理念,并提出了实践的对策、方式,具有新意和可操作性。
  • 门窄路长集

    门窄路长集

    本书分宪法与行政法篇、刑法篇、刑事诉讼法篇、民商法篇、知识产权法篇、法理与国际法篇五个部分。
  • 不可不知的1388个法律常识:实用问答版(增订7版)

    不可不知的1388个法律常识:实用问答版(增订7版)

    本书内容涉及人权保障、人身利益、生老病死、婚姻家庭、生活消费、交通出行、财产保护、合同权益、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政利益、诉讼等领域,比较全面完整地涵盖了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本书用通俗的语言,专业的法律知识,以问答的形式解答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使读者能够以快捷、经济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实用的维权利器!
  •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全面阐述了劳动法基础理论、就业促进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法律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法律制度、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均是结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面的最新立法成果而撰写。《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内容设计独特新颖,各章均以引导案例展开学习内容,以重点提示突出易疏忽的知识,以章末小结归纳学习要点,以思考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热门推荐
  • 封魔奇闻录

    封魔奇闻录

    数千年前,在赤坎神州上发生了一起旷古烁今的封魔战役,最后魔界至尊在雷泽谷留下一句话后愤然自杀,随后各界领主在赤坎神州上建立了各自的领土;千年后,跟随魔尊的那句话,魔尊的手下相继复活,原本太平的神州大地又开始骚动不安,主人公和他的小伙伴开始了一系列奇妙的封魔奇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他的慕医生

    他的慕医生

    爱就是连绵不断的疼痛,唯一的解药是你也爱我人生就是如此奇妙,一次失误也许会让你跌入谷底从专业心脏外科手术医生到非专业术后护工,慕安悟得了这个人生真谛。在一次给顾北测心律中,慕安:“心跳怎么这么快,没有呼吸急促,什么情况?”顾北:“因为你在我面前。”这个谷底像是天堂,却是地狱。
  • 天昭之劫

    天昭之劫

    一道白纸,定天下苍生。一枚神字,掌天地玄黄。顽石终将挣断枷锁,磨灭神字,撕碎白纸。
  • 锦鲤女孩玩转古代

    锦鲤女孩玩转古代

    苏沐晨练无意间救了一位失足坠河的老人,重生到了异世。好在现代已经了无牵挂,苏沐无所谓的耸耸肩,笑着迎接崭新生活。却没成想,因为救人的善举,获得了特殊的能力——指尖神泉,识海桃树。此后,养地龙,饲家禽,腌咸鸭蛋;开办养猪场,种粮食,做腊肠;包鱼塘,开荒山,种竹笋,开卤味店……且看苏沐如何在异世活出自己的别样人生。只是苏沐更没想到的是,命运还赠与自己一份大礼——锦鲤体质。苏沐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好运连连,遍地开花。苏沐仰天长笑,这人生貌似还不错?!不枉人生重来一遍,当然更不错的是,一直贴身跟着的某忠犬!别忘记收藏哦。你的收藏、点击、评论、票票和钻钻鲜花,都是草莓前进的动力!【声明】1.本文故事异世,纯属虚构,作者本人求的是内容精彩,请不必过分考据。看文的亲,关于气候、地理因素,请不必太较真。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委婉提出。2.不喜欢的亲,请点右上角小叉叉掉。作者虽非玻璃心,接受一切以尊重和善意为前提的意见和建议,但辱骂和人身攻击的评论,将一律做删评和禁言处理,谢谢!*最后,草莓祝大家看文愉快!
  • 未来大人物

    未来大人物

    时间追溯到2087年。这日,晴空霹雳,电闪雷鸣,一道光门闪现。洛铭身穿超级金内裤,肩披银色斗篷,对着百米高台下数万人振臂高呼:“宅男宅女的粉丝们,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嗒嗒嗒!时间2017年。“咦?那不是我二十五岁相亲失败的场景吗?原来是这个贱人在搞鬼!”“靠!他奶奶的,暗恋多年的女神最后竟然被这头死肥猪拱了!这个社会真是不公平啊!”“哇!我身边曾有这么多女神擦肩而过?”“哎!一不小心竟然错过了几十亿的大生意。”“我晕!怪不得我年轻的时候成长这么慢,原来一直在打副本,没做主线任务啊!”洛铭站在时空隧道的上方,老泪纵横看着从前错过的一幕幕。这一次,他决定力挽狂澜!
  • 三重穿越逆天魔后

    三重穿越逆天魔后

    哎呀我去,尼玛的又穿越了?她,月星,和他的欧巴,神一般的存在。但天妒红颜,别人穿越就穿越一次,她倒好,穿越了两次?穿越到二十六世纪,又回来了,还遇见霸道魔王,老天故意捉弄她吧?来呀,那些害她穿越的老家伙们,等着,她会结合古代技术与现代的技术,会有一百种方法让他们在这世界上待不下去!神马都是浮云,神马神兽,神马神器,神马稀奇丹方,她都有。拿出药材抖一抖啊,神马都要惊三惊!插播一段公益广告……女主与男主发生争持,男主:真是赖皮鬼,什么都会,就是不会上床!女主欧巴:说什么呢你!女主:欧巴,乖,欧巴乖。
  • 让你先跑两分钟

    让你先跑两分钟

    【风格迥异,爱不释手】理科学渣肉身穿越异大陆。多的不说,避免剧透。欢迎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点进来瞅瞅。收藏评论热烈欢迎,如果再来几张推荐票在下感激不尽。
  • 并蒂仙诀

    并蒂仙诀

    宁府有二女,同年同月同日生。出生之日,遍地花开,荷香四溢。长女宁凄戚,眸下一枚黑色花苞,资容清秀,性情冷淡。次女宁幸儿,额间一抹鲜红花印,清丽脱俗,聪颖灵动。——(升级流,由于被读者强烈要求,本文无cp)
  • TF之遇见

    TF之遇见

    有一种东西叫做缘分,一眼便会沦陷,他们和她们原本不相干的人生发生了交错,只是不知最后是走,亦或是留。
  • 修罗凌神

    修罗凌神

    器城,一个边陲小城,走出了一位传奇少年,身怀鲲鹏神体,却遭到天地妒忌。此子剑指天,脚踏地,仰天长啸:“管他大罗金仙,管他九幽地鬼,谁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