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94100000033

第33章 附录(15)

贵州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

2010年11月24日至28日,全国人大法律委主任委员胡康生、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带领法工委行政法室部分同志赴贵州省贵阳、黔东南、遵义等地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进行调研,文化部的有关同志参加了调研。现将贵州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简报如下:

一、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49个民族,其中苗、布依、侗、土家、彝、水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85%。目前全省共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侗族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2项,另有省级440项,市州级882项,县级3438项。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自治州,共有苗族188万人,侗族14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6%。该州民族文化汇集,形式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5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59项,其中“侗族大歌”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贵州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情况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006年,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成立了由省财政、民族、教育、旅游、体育、文化等部门组成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厅。同年11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2010年2月,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成立。在所辖9个地州中有7个相继成立了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

2.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省财政逐年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省财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已从2005年的100万元,增至今年的1000多万元。专项经费的使用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主要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整理有关实物资料、开展传习活动、进行培训和宣传等。省财政每年对省级传承人给予5000元的补助,各地州也对本级传承人给予相应补助,其中黔东南州对经评定的100名优秀传承人每年给予3000元的补助。

3.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于2002年7月由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2003年1月开始实施。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文件精神,贵州省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并于2008年5月由省法制办、省文化厅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一家律师事务所联合组成了起草组。目前已完成新条例的起草工作,并已列入省人大2011年立法计划。2005年9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贵州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予以保护。

黔东南州等自治地方也相继出台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单行条例,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书文化保护条例》、《玉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4.多种方式促进传承传播。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建立传习所、传习基地等多种方式开展传习活动,通过以民间形式组织的各种节庆、竞技等活动提高老百姓的文化自觉意识。黔东南州编制乡土教材,让传承人走进课堂,进行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尝试。苗族银饰、苗族刺绣、水族马尾绣、玉屏箫笛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开发逐步形成产业,实现了生产性保护。

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基层领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当成形象工程来抓,项目申报成功后,后续保护工作跟不上。2.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大多数县级政府没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构,大多是在文体局设临时办公室或由文化馆、文管所兼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的虽有专门机构,人员也大多缺乏专业培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熟悉。

3.保护经费仍然不足。地县两级大多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仅有中央和省财政的补助资金。

4.濒危项目传承困难。一些地处偏远山区、难以进行开发的濒危项目,生存空间逐渐萎缩。由于大量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或者对传统的东西不感兴趣,导致这些项目的传承难以为继。

地方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定

截至2009年底,云南、贵州、福建、广西、宁夏、江苏、浙江、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和苏州市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此外,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等8个自治地方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单行条例。现将地方立法的有关规定简报如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地方立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资料、实物和场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原则和主管部门地方立法规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尊重传统、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等原则。同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改革、财政、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保护工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调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文化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调查,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相关数据库。

(三)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通过普查、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濒危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专项保护计划。抢救性保护包括:对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其技艺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对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场所的收集、收藏、保存、修缮等内容。

(四)建立名录制度,确定保护单位,实行分级保护。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本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公众意见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对列入代表作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本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制定保护措施,确定保护单位,并对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

(五)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形态较为丰富完整、特色鲜明、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实行整体性保护。

(六)相关天然原材料和珍稀矿产的保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限量开采、提高利用率等措施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天然原材料和珍稀矿产。严禁乱采、滥挖或者盗卖。

(七)其他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实物和场所等,被依法认定为文物、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其他保护单位的,还受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知识产权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单位的确定和命名。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单位的推荐,依据有关标准和条件,确定和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或者代表性传承单位。确定和命名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确定和命名的代表性传承人或者代表性传承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并建立档案。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进行评估,丧失命名条件的,由命名机关撤销其命名。

(二)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单位应当符合的条件。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完整掌握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或者技艺;2.具有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代表性传承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有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真实、全面地掌握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或者技艺;3.坚持开展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的传承、展示活动;4.保存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原始资料和代表性实物。

(三)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享有的权利:1.开展传艺、讲学以及表演、展示、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活动并取得相应报酬;2.向他人有偿提供其掌握和所有的知识、技艺以及相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等;3.开展传承活动有经济困难的,可以向政府申请资助。

(四)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1.真实、完整地保存、保护所掌握和拥有的知识、技艺以及相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等;2.按照师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选择、培养新的传承人;3.依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等活动。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一)相关资料、实物的收集、保管。收藏、研究以及其他文化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实物等进行收集、收购。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其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实物捐赠或者委托给文化机构收藏、保管或者展出。

(二)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开发。鼓励和扶持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文艺创作,开发具有民族民间和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产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当尊重其真实性和文化内涵,保持原有的文化生态资源和文化风貌,不得歪曲、滥用。

(三)遗产展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相关的建筑物、场所等,其所有者在不改变其原始风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向公众有偿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当依法展示和传播本地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条件的应当向社会免费开放。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

(一)考察、调查等活动管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调查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当地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不得损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及其附属物。浙江省还规定,境外团体和个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术性考察与研究,应当事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对具有保密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术性考察与研究,应当报经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二)经营、出境管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资料和实物,限制经营、出境。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三)保密管理。列入各级代表作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制作技艺、艺术表现方法和其他技艺,涉及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传播、传授和转让。

七、保障措施

(一)保护专项资金。政府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下列事项:1.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调查工作;2.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活动;4.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大项目的保护和研究;5.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收购;6.对经济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的资助;7.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保护工作的资助;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保护工作。

(二)税收等政策优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资金或者实物,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服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业的,依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

(三)教育、科研和宣传。鼓励和支持教育、科研机构开展普及、研究和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传媒宣传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同类推荐
  •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戴宏才博士将他的文集《耕砚窗稿——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窗稿》)的文稿早就寄给我了,并嘱咐为其作序,我却迟迟未能动笔。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花一点时间对这本跨学科的文集进行全面阅读,还因为有些文章的观点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和更深刻的思考。更主要的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我尚缺乏“与时俱进”的良心;二是对政治、哲学、法律、教育多种学科的“跨越性”研究也不熟悉,加上对法律这门学科又不太感兴趣(这又是不与时俱进的劣根性)等。这些原因使我视为其作序为畏途,延时至今,勉为其难。不过作为读后感而已,实难为序,故请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最新修正本)

    第二次修改的法官法是旨在建立省以下法院人员统一管理制度,改革法官选任制度,建立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法官惩戒制度等。
  • 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法律法规常识(上)

    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法律法规常识(上)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法国行政法

    法国行政法

    本手册阐述一般行政法。它概要地阐述了法国大革命至今法国行政与行政法的历史沿革,是行政与行政法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入门必读的著作。本书的第一部分涉及单方面行政规章和契约,叙述了行政权力的职能和合法性原则。第二部分研究行政组织,即行政组织的一秀原则(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行政系统产生的问题,对国家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叙述。第三部分分析行政活动(行政治理,公共服务),以及这些活动的后果,即行政责任。行政诉讼(行政司法及其权能、行为)是本书第四部分的内容。本书非常适于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和行政机构竞争考试的应试者阅读。它同样有益于希望了解行政法基础的人。
  •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其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到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还会影响到由此决定的其他社会关系,影响到家庭其他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劳动关系不和谐、不稳定,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在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在总体稳定的态势下,也在进行着艰难的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劳动关系双方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冲突,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私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劳动合同短期化、续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不对等,有些用人单位存在着随意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
热门推荐
  • 其实可以很简单

    其实可以很简单

    喜欢她,这是陌辰凡心底最大的秘密。第一次见到她,她淡如水,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她是不同的,吸引他去探索,不知不觉却深陷其中。本不该是一条路上的两个人,因为少年的努力渐渐走进。他对外高冷,对她温柔呵护。她对外淡漠,对他灵动狡黠。“冉晚幽你爱不爱我。”他问。“我爱。”她答。毫不迟疑。你爱我,同样的我也爱你,那我们就在一起。就这么简单。外界的压力,我会解决,只要你在,就够了……【大虐伤身,不会有,小虐怡情,可以有,欢迎入坑】
  • 有幸许我一生

    有幸许我一生

    你知道吗?前朝的太子前几天命陨在妖界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到。老头吐了一口烟圈:唉,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苍老的脸上滑过一滴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落云生

    落云生

    乱贼蜂拥之时:皇后生下一皇子,九鹤悬空,天赐祥瑞。正当大潮官员叩拜贺喜之时,不受待见的秦贵妃也产下一女,小女虽长得秀气,却被人说长大后,必遭大难。为了不让皇上得知这件事,秦贵妃不得已把任夕桁交给任将军收养。
  • 回到他的十七岁

    回到他的十七岁

    “喜欢我,别遮脸,任由途人发现,尽管唱,用心把这情绪歌声中渲染……”——《十七岁》若然时空穿梭,回到他的十七岁,我是否就可以是他一生挚爱的初恋?
  • 随着祭台去穿梭

    随着祭台去穿梭

    算命,算人,算地。算天。大势一张网,各个人杰在网中搅动着。牵扯着。编制着大势这张无法摆脱的网。一段奇遇,是成就了少年?还是让少年步入到了深渊?命运的安排,谁又能说的清呢?
  • 天下庄

    天下庄

    有人可敌万,一人如一军有术可通神,圈地如围城有令东来,再饮江山千以为纪,巍巍大乾,壮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类的后裔

    人类的后裔

    人类文明发展进入超速时代,它就像个在水蒸汽喷口上悬浮的气球,终于,“嘭...“炸了。这一天的到来,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人类精英有做好补救方案。他们打算像诺亚一样,再造一个方舟计划。于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