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91900000028

第28章 用人有道——人才选好用好事业才会做好(4)

军需人才:李瀚章、甘晋、李兴锐等。

文书人才:罗萱、程鸿诏、向师棣、黎庶昌等。

吏治人才:李宗羲、洪汝奎、赵烈文、倪文蔚、方宗诚等。

文教人才:吴敏树、莫友芝、陆艾、俞樾、戴望、吴汝纶、张裕钊、刘寿曾等。

制造人才: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冯浚光、陈兰彬、容闳等。

在任用人才的时候,曾国藩,尽可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量才录用,扬长避短。曾国藩认为:雄韬大略之人有其不足,鸡鸣狗盗之徒也有其优势。

同时,曾国藩也看到他们在任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足之处:

1.“王化之政宜于统大,以之治小则迂”:王化之政,也就是以德行教化为主的政治。提倡以德为主的人,属于清节家一流的人才,他们适合做全面的统辖工作,而“以之治小则迂”。

2.“器能之政宜于治烦,以之治易则无易”:精明强干,德、术、法都倡导,但主张与力度都不够强的人才,是独挡一面的器能之才。他们有精力和智慧去开创局面,治繁理乱。

3.“策术之政宜于治难,以之治平则无奇”:这种人多策善划,胸中有奇谋,最适合于乱世中生存发迹,如遇奇主,一拍即合,会策划出惊天动地的大手笔来。乱世用奇,治世用正,就是指的这一类奇才。

4.“法家之政宜于治侈,以之治弊则残”:法家之才用法制推动一切,富国强兵,用强硬手段整治腐败和歪风邪气,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果用同样严厉的方法来治理贫困地区,因手段残酷,反而搞得人心惶惶,民不堪命。

5.“智意之才宜于治”:智意之才宜于治理新局面,善于周旋调停,权智有余而公正不足,因此宜于开创新局面,在太平的形势下却做不出什么实绩来,有虚名面无实功。

6.“苛刻之政宜于纠奸,以之治边则失众”:这类人才公正无私,苛刻少恩,不讲情面,六亲不认,适于追奸查污,清理腐败和邪恶势力。如果去治理边疆或经济发达地区,则会因为苛刻而失民心,不是安民,而是扰民。

7.“威猛之政宜于过乱,以之治善则暴”:叛扰混杂的地方,一般是民智不十分开化、经济也不发达的地区,这地方的人心跟直,也易被人欺骗和煽动。这种地方必须派威猛有力的人去管理,而不宜用软弱书生。豪杰之才威猛刚强,处理问题大胆果断,敢于冒险,不怕困难和压力,适于征乱讨伐,如果来管理善良百姓,则太刚暴。

8.“伎俩之人宜于治富,以之治贫用劳而下困”:这类人才奇漏诡巧,急功近利,去治理富饶之地,由于智谋多变,能应付当地复杂多变的局面。富饶之地,由于民众有钱,生活不成问题了,就会把心思用到其它方面,社会就生出了许多问题。他们不仅自己生事,还想方设法打通关节,贿赂官员。治理这样的地方,如果智谋不够,反应不快,没有一定的处世方法,只以单纯的直来直去处理问题,不仅关系难处,而且会把自己弄得很被动,既不利于开展工作,更不利于治理政事。因此这类地方对伎俩之才是最为适合的。

总之,曾国藩主张用人如器,即用他的长处,同时避开他的短处。惟才是用,是用人的根本。世界事物有万种,做事之人也有万种。不论是贤才还是三教九流之徒,只要能为我所用,对号入座,就能派上用场。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天生我才必有用”,任何一个人再怎么无能也必有一点可取之处,集众人之长,采众人之优,则无所不能,百战百胜。

用人必须用才德兼备的人

澄弟、沅弟左右:

三月十五日接沅弟二月廿四自县城发信,具悉赴鄂履任业已起程,此时计将抵武昌,计高一句矣。

此间军事,初四日潘军获胜。初六日马队小挫,步队小胜。初七日,李幼泉一军小挫。渠所部万人尚有一半未到,视贼太轻,遂致损折。十三日贼退窜西南,潘军追之。十四日获一小胜,贼又折回北窜,锐意窥犯运河,不知山东诸军能御之否,深为焦虑。前闻捻匪不如发逆,张总愚一股又不如任、赖等一股,不知张逆狡悍若此,竟无术可以制之。

沅弟到任后,仍须以治兵自强为第一义。小宋到鄂潘任,已作函商之。乔鹤侪,请其一面派人接署,一面附片奏明。颜光杰亦经饬令赴鄂矣。弟驻襄阳甚好,春霆可驻南阳,其粮台则设于襄阳,刘仲良则改驻徐州等处。

谢恩折尚稳适。好折奏手竟不可得。余亦久思觅一高手,殊难其选。能强浼意诚一出,相助二三个月,或可从容求得替人。其有号称名士,眼高手低,不切事理,不合时宜者,却不可请。

“顺斋排行”虽为身旁小人所愚弄,然心术亦欠光明,惟最善联络京官,牢笼乡绅,鄂人官京师者津津乐道。近年如沈幼丹在江,蒋芗泉在浙,皆以联络绅士大得名誉,跪道攀留。而云仙以疏斥绅士,终不得久于其位。闻渠与左季高甚为龃龉,罢官后必更郁郁。弟此次赴鄂,虽不荆棘。大约礼貌宜恭,银钱宜松,背后不宜多着贬词,纵不见德,亦可以远怨矣。接两弟正月廿三日信,澄弟以金陵驳案宜一办再办,现拟附片办之。

尧阶全愈,至慰至慰。老年服大黄,体气诚不可及,然谓是乾隆间生人,则实非也。此后凡兄寄鄂之信,或将原信付澄一阅,或抄一分寄湘,听沅弟斟酌,顺问近好。

“眼高手低,不切事理,不合时宜者,却不可请。”这句话,反映了曾国藩的用人之道。他认为用人应该运用德才兼备、不恃才傲物真正有本事的人。

人不可不修养才智,更不可不培植道德、两者都缺一不可。才与德互相比较,德好比是才的主人,而才好比是德的奴仆。有才无德的人,像一个家庭里面主人被奴仆所欺,制度紊乱毫无条理,终至败家亡身而后已。

一般人恃才傲物,就是没有道德以养其身,只知逞能恃才,任意妄为,终亦受到严重的打击。所以,用人行政必须用才德兼备的人。才能稍差但乃有德之士,不妨用他的德来补才能之不足,将不至于像有才能却缺乏道德的人,把一切的事情弄坏了。

乾隆认为,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宁可用品德胜于才能的人,也不用才能胜于品德的人。他十分痛恨那些无德的官员,要求负有考察、荐举和参劾官吏责任的督抚及部院大臣们遵循德居首位的原则。

有一次,贵州总督张广泗向乾隆推荐云南迤东道员王廷琬,说他是一个才具可用的人。但乾隆曾风闻于廷琬因贪污被革职,于是命人调出他的档案进行查阅,结果发现王廷琬在任职期间,私收铜肥己囊,数量巨大。清朝当时十分重视铜的开采和冶炼,以满足国家铸币的需要,从而稳定社会货币价值。当年王廷琬犯事,按大清律例应判重罪,只因乾隆登基而获得赦免,逃脱了惩治。现在总督张广泗举荐王廷琬,乾隆已心中有数,认为此人行为不端,不必起用,并且对张广泗不负责任的用人态度进行了严厉斥责。

陕西巡抚陈宏谋,曾在荐举属官王乔林的奏疏中写道:“淡泊自甘,意念中常存民物。风力素著,严正还寓慈祥。”对此,乾隆也没有偏听偏信,依然调出王乔林的档案进行严格核实,发现他在江南镇江府任上曾因错拟罪名被降级使用,后来在西安署任知府时又因滥用刑被革去官职。因此在荐举疏上,乾隆批示道:“天下焉有存心慈祥之人,而借拟罪名,滥用非刑者乎?可将此询向陈宏谋,令其回奏。”这就等于告诉大家,选人用才要有严格的标准,在荐才用才过程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

乾隆认为,官员的德不仅表现在忠诚、廉洁方面,更多应体现在勤政爱民上,因为这才是最实在的东西,也是最基本的衡量尺度。一个众口皆碑的官员,应该是“经划有方,劝课有法,使地有遗利,家有盖藏者”;“视百姓如赤子,察有饥寒,恤其困苦,治其田里,安其家室”。这就对各级官员有了一个高标准要求,既能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地方经济,又能关心百姓疾苦,时刻以民为念,这样才称得上是好官。

不过,在大原则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乾隆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对策。对于政绩突出的官员,因一时失误或放纵造成了一些过失,乾隆往往会从爱护优良人才的角度出发,从轻发落。譬如他发现任直隶总督的方观承政绩十分突出,当时被人称为“小黄河”的永定河经常泛滥成灾,方观承集思广益,采取了正确的治水措施,引永定河水入大清河,减轻水害,赢得了京畿地区群众的称颂。有一次因天津一带发生水灾,科道官员多人上疏弹劾方观承,乾隆却极力维护,说道:“直隶事务殷繁,又值灾欠,措置不无竭蹶。言易行难,持论者易地以处,恐未必能如方观承之勉力支持也。”

在用人重德才的标准下,乾降还鄙视以貌取人的行为。刘统勋之子刘墉是乾隆十分赏识的文臣,他博学多才,贯通经史诸子百家,才华横溢,书法也十分有名。虽然他是一个罗锅,并没有影响皇上对他的看重,有时甚至还颇有特别的好感。刘墉为官严格遵循“保廉反贪,崇俭戒奢”的原则,更使乾隆刮目相看。刘墉一身正气,甚至敢于把矛头指向权势显赫的佞臣,因此,“名播海内,妇孺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公比之。”

刘墉身材矮小,前有鸡胸,后有驼背,外号刘罗锅。但文采特别好,才思敏捷,是乾隆朝的科举状元。殿试那天,乾隆和在场的大臣有意为难他,命他以自己为题作一首诗。刘墉不假思索,张口道出:“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当众朝臣的面,乾隆连声称赞刘墉是奇才,并且委以重任。后来刘墉官至宰相,由此可知乾隆注重的确是德才,而不计较外貌体型。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高尚的道德,本事越大,越“难于驾驭”;如果一个人在具备一定才能的基础上有端方的品行,廉洁的操守,将来必能担当大任,甚至可能稍有不足,而品德高尚,有为公为民而献身的精神,也不愧国家栋梁。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易求,但帝王不会因此而降低求才的标准。有了德才之臣,才会有天下大治的局面。

同类推荐
  •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萨孟武先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不同的角度,精彩地分析、诠释了《水浒传》及由此中所投射、反映出来的古代中国社会。
  • 中庸大全集

    中庸大全集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道德经)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道德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道德经全书

    道德经全书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下)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下)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热门推荐
  • 波音十三号

    波音十三号

    吴依依是个年轻的心理学博士,对生活并无崇高追求的她,不清不楚地被卷入了一起神秘事件,然后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源于那个人,他没有身份,没有名字,甚至一度没有语言识别能力,然而调查这个人的任务却落在了吴依依的头上,吴依依想不明白,这一切就这样发生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 魂湮域

    魂湮域

    手中剑,斩断山河风云绝;凌云志,与天相争誓不休;与人相斗与天争,成神之路一切从零开始!
  • 封帝典

    封帝典

    千年之前,一场外来者的掠夺让原本安静发展的世界陷入了空前的浩劫,天帝持封帝典,立二十二天尊,终得胜利,但天帝陨落,封帝典破碎为九,散落各处,千年之后,谁又能成就帝业,外来之敌又是否会卷土重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仲夏长梦

    仲夏长梦

    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青春,在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十几岁少女的家庭经历,懵懂初恋以及青春中的心理变化。结局是不完美的,觉对会让你意想不到。但这是个耐人寻味的真实的故事。
  • 斗天武神

    斗天武神

    十年前的绝世天才被废,十年后,一块神秘的玉石因缘出现。少年一朝觉醒,得无上传承,从此鱼跃龙门,拳碎虚空,以无上神威打入那神秘的远古世界,踏上横扫九天十地的逆袭之路。
  • 小城故事多(上)

    小城故事多(上)

    通过小城发生的故事折射出中华大地上那一段疯狂的年月荒诞离奇的传奇。小说真实形象讲述草根六一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的经历及所见所闻的故事,让人发笑,笑中含泪。泪后生思考,这一切难道仅仅就是一场滑稽剧么?
  • 当我决定爱你

    当我决定爱你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内容收录了《父母不能替你生活》;《影视剧里的美好》;《距离失败五十米》;《解读母爱》;《天黑以后》;《道德量化法》;《让员工幸福起来》;《迷路的飞虫》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武圣关云长

    三国武圣关云长

    一个现代人穿越汉末成了关羽,还未来得及因变成年过半百的老人家而悲伤时,突然发现自己正在败走麦城的路上,关羽双眼就是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