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91900000022

第22章 内圣外王——懂得隐忍你才会赢得成功(1)

坚韧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因为它不是纯粹的退让,而是带着一种目的性的藏锋。因此,忍中总有“坚”的成分存在。需要他的时候这种“坚”的锋芒便脱颖而出,或者一直是通过这种忍,实践着另一种“坚”。

每得意时即有失意事

澄侯、沅浦、季洪老弟左右:

十三日写信,专人回家。十五日接澄、沅冬月二十九、三十两缄,得悉叔父大人于二十七患病,有似中风之象。

吾家自道光元年即处顺境,历三十余均年极平安。自咸丰年来,每遇得意之时,即有失意之事相随而去,壬子科,余典试江西,请假归省,即闻先太夫人之讣。甲寅冬,余克武汉田家镇,声名鼎盛,腊月二十五甫奉黄马褂之赏,是夜即大败,衣服、文卷荡然无存。六年之冬、七年之春,兄弟三人督师于外,瑞州合围之时,气象甚好,旋即遭先大夫之丧。今年九弟克复吉安,誉望极隆,十月初七接到知府道衔谕旨,初十即有温弟三河之变。此四事者,皆吉凶同域,忧喜并时,殊不可解。

现在家中尚未妄动,妥慎之至!余在此则不免皇皇。

所寄各处之信,皆言温弟业经殉节,究欠妥慎,幸尚未入奏,将来拟俟湖北奏报后再行具疏也,家中亦俟奏报到日乃有举动。诸弟老成之见,贤于我矣。

叔父大人之病,不知近状何如?兹专法六归,送鹿茸一架,即沅弟前此送我者。此物补精血远胜他药,或者有济。

迪公、筱石之尸业经收觅,而六弟无之,尚有一线生理。若其同尽,则六弟遗骸必去迪不远。意者其已逃出,如潘兆奎;或暂降,如葛原五乎?家中分用钱项,澄弟意待各炊时再说,余亦无成见,听弟主张可也。沅弟信言家庭不可说利害话,此言精当之至,足抵万金。余生平在家在外,行事尚不十分悖谬,惟说些利害话,至今悔恨无极。

兄国藩手草

十二月十六日

曾国藩从自身的经历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每遇得意之时,即有失意之事相随而去”,由此可见,他将“得益与失意”的关系看得很透彻。

吸取其中经验,我们无论在得意还是失意时,都应该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在顺境的时候,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赞誉;在逆境的时候能够冷静地看待别人的毁谤,只有这样才能安然过人生的困难境地,也不至于陷入骄兵必败的泥潭。

不要身处顺境就张狂的忘了自己是谁,因此往往会引起一些不如意的事;也不要以身处逆境就情绪低落、万念俱灰,失败和痛苦来的就会更猛烈更,让自己更痛苦。

人在得意之时,往往容易迷失本性,乐而忘形。他们会张扬自己,放纵自己,殊不知,得意至极时,便是危险至极时,如果头脑不够冷静,表现失常,便很容易由巅峰跌到谷底。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许多具有骄矜之气的人,他们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他人。而且由于自大、骄傲,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骄矜对人、对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劝忍百箴》中对于骄矜这个问题这样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诸侯骄人则失其国,大夫骄人则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贵而自多。盖恶终之衅,兆于骄夸;死亡之期,定于骄奢。先哲之言,如不听何!昔贾思伯倾身礼士,客怪其谦。答以四字,骄至便衰。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欤!”

确实是这样。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他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则会不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

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要忍耐骄矜之态,必须是不居功自傲,能够自我约束,克制骄傲的产生,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易经讲:君子终日乾乾,就是说人一天到晚,都要保持本分,保持常态,永远这样。不但如此,到了晚上,还要警惕自己,不可放松,就像白天一样的小心。即使是人到了中年做事得意的时候,做人做事也还是需要随时随地都要小心,乃至到了晚年都不能放松。

清朝雍正皇帝在没有继位之前,川陕总督年羹尧是他最得力的亲信。当时,诸皇子为了皇位互相攻击,年羹尧坚定地站在时为雍亲王的胤禛一边。

胤禛当上皇帝后,对有大功的年羹尧视为恩人,封他高官显爵,还动情地说:“年羹尧忠勇无人能比,我不仅不能辜负他,而且我的子孙也要铭记他。如有人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是我朝的臣民了。”

年羹尧受到皇帝这样推崇,趋炎附势的人于是加紧了对他的恭维和“孝敬”,许多人携带重金去贿赂他。

年羹尧来者不拒,提拔了很多不称职的人,有人便劝他说:“皇上厚待你,是因为你从前为国建功。现在你的这些行为,对国家有害,皇上知道了一定不满,你应该保持清名,不让皇上对你的看法改变啊。”

年羹尧说:“这是我权力范围内的事,皇上不会怪罪我的。皇上对我特殊优待,我还担心什么呢?”

年羹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渐渐骄横跋扈起来。他外出的时候,连总督和巡抚都要跪道迎送,毕恭毕敬。

一次,年羹尧进宫看望身为雍正皇妃的妹妹,妹妹对他说:“听说你在外面十分招摇,引起不少议论,这是不明智的。无论你有多么大的功劳,终是臣子,以后做事还要讲究分寸的好。”

年羹尧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他仍是恃功自傲,雍正皇帝开始猜疑和忌恨他了。

不久,雍正皇帝严词警告他,说:“你是国家的功臣,更应该遵纪守法,做群臣的表率。现在许多人对你是敢怒而不敢言,难道你是有心让我为难吗?”

年羹尧的心腹看出了苗头不对,劝他说:“皇上这样指责你,看来他是早有不满之心了。你要马上上书自责,也许这样还能挽回不利的局面。”

年羹尧不肯谢罪,他说:“皇上把我看做恩人,哪能这么快就翻脸呢?我若认罪,其他人正好落井下石,我是不能自毁前程的。”

雍正皇帝见他死不悔改,于是解除了他的抚远大将军之职,降他为杭州将军。年羹尧的心腹这时又劝他说:“皇上动怒,日后群臣必定会群起而弹劾你。现在不比从前,你必须马上放下身价,谢罪求得皇上的原谅了。如果你还是抗拒到底,事情就会更糟。”

年羹尧自觉受了委屈,他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口出怨言,说雍正皇帝对他不讲情义。他不厌其烦地对人讲述自己从前的功劳,暗指雍正皇帝忘了他这个大功臣了。

雍正皇帝听到这些消息,更加恼怒。他公布了年羹尧的92条大罪,令他自杀。

年羹尧得志猖狂,失势后不思悔过,他的心态没有丝毫调整,这使他一再犯错,最后走上了绝路。

这个故事阐释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人要有能上能下的心胸,在上位不要仗势欺人,处下位不能怨气冲天。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可能的,什么也没有不惹祸事重要。

这样,人们就会铭记得意时切忌忘形,因为成功永远是相对的。在成功之时,危机并不是被永远消灭了,而是潜藏起来了。看不到这些隐患,高枕无忧地大肆行乐,隐患便会悄悄增长,直到有一天浮出水面。促使成功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力量一旦消退,导致失败的各种要素就要强劲反弹,把成功化为乌有。人在得意时,总认为快乐可以长长久久,其实这不过是错觉而已,得意过头时,危机也就要来了。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面对人生的起落要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态,那样无论是在得意还是失意时,都能正确的对待,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不宜露头角于外

澄侯四弟左右:

项接来缄,又得所寄吉安一缄,具悉一切。朱太守来我县,王刘蒋唐往陪,而弟不往宜其见怪。嗣后弟于县城省城,均不宜多去。处兹大乱未平之际,惟当藏身匿变,不可稍露圭角于外,至要至要!

吾年一饱阅世态,实畏宦途风波之险,常思及早抽身,以免咎戾,家中一切,有关系衙门者,以不兴闻为妙。

咸丰六年九月初十日

大家都听说过“枪打出头鸟”这句话,曾国藩所在的时代社会非常动荡,因此他认为“藏身匿变,不可稍露圭角于外,至要至要!”让他的各位弟弟不要太过分张扬,以免引来再获。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常常有伐木的人经过树旁却没有人动手砍伐。庄子问他们为什么不砍树,他们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感叹道:“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很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朋友:“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朋友说:“杀那只不能叫的。”

“出头鸟”不但在古代成为被猎杀的第一目标,到了现代也一样。

某公司新进来一批大学生,市场部分配进4个,林成功是其中之一。经过一个月的培训,他们正式上岗了。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林成功工作非常努力,经常放弃和新同事打球、娱乐的时间,去查资料,搞调查。后来,他根据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和考察,给市场总监写了好几封邮件,提出自己对部门的种种建议,受到了总监的嘉奖。据说连老总都注意到他,点名要给他提前转正。他的业绩远远超过了同批进公司的其他新员工。

照理说,以他在公司的际遇,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可是他却乐不起来。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部门里另外3个和他一起进来的同事开始孤立他,有时他想跟他们开句玩笑活跃一下气氛,都没有人答话,让他很是尴尬。一些老员工似乎也不愿意与他讲过多的话,林成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更不知道怎么办。心情很受影响,觉得自己像生活在孤岛上一样,坚持了半年后,他终于选择了“撤离”。

林成功为什么会被孤立呢?因为林成功无疑是只“出头鸟”,“枪打出头鸟”是必然的,虽然这并不完全是“出头鸟”的错。一方面老员工基于自身考虑,或多或少都不愿意和这些“后起之秀”太接近。另一方面,作为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新人,如果其中一个太优秀或是出类拔萃,往往招致妒忌和心理的不平衡,如果不能及时沟通彼此的关系,双方之间很可能会距离越来越远。而大部分境遇差不多的新人却会越走越近,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抱”成一团,而孤立这个“小团体”以外的人,包括曾经与他们同时进入,而现在比他们优秀的新人。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做人没有必要总是争强好胜。凡事争足了面子,占尽了风头,最后只会让自己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凡事不争不抢,懂得忍耐谦让,反而会让生活更有生气。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沅弟左右:

鄂署五福堂有火之灾,幸人口无恙,上房无恙,受惊已不小矣。其屋系板壁纸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筹事,只可说打杂人役失火,固不可疑会匪之毒谋,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细。若大惊小怪,胡思乱猜,生出多少枝叶,仇家转得传播以为快。惟有处之泰然,行所无事。申甫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星冈公所谓“有福之人善退财”,真处逆境者之良法也。

弟求兄随时吝不申儆,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通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弟若欲自儆惕,似可学阿兄丁戊二年之悔,然后痛下箴砭,必有大进。

立达二字,吾于已未年曾写于弟之手卷中,弟亦刻刻思自立自强,但于能达处尚欠体验,于不怨尤处尚难强制。吾信中言,皆随时指点,劝弟强制也。赵广汉本汉之贤臣,因星变而劾魏相,后乃身当其灾,可为殷鉴。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也。

曾国藩所认为的“处逆境者之良法”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其表现出来的精神正是:坚韧。

也可以说,坚忍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变通之术,使那些善于把尖锐思想感情含蓄起来的本领,实行人所不能行,成人所不能成之事的一个重要条件。忍中有坚,才能不使自己陷于纯粹的忍,才能不使自己在“忍”中垮掉或失去自我,从而才能展示自己有所不忍的一面或有所不忍之时。

腰带宝刀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都是这种有所忍的好汉。要学他们做到坚忍,就要“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杨雄有言道:“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又是西汉末年的一代大儒,身兼文学家、思想家两种身份。扬雄一生历官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及新朝王莽四帝,又是一位历经两朝,历官四代的耆宿。他文彩焕然,学问渊博;道德纯粹,妙极儒道。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大纯而小疵”的“圣人之徒”;司马光更推尊他为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孟子

    孟子

    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学说与教育观念,又对其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与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也开始发展起来,孟子在百家争鸣时,有力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并且确立了自己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成绩仅次于孔子。后来,随着儒家学说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体散文,有很多长篇大论,多了一些机智的辩论。其写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 孝经全鉴(典藏诵读版)

    孝经全鉴(典藏诵读版)

    《孝经》是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 老子

    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 庄子(外篇二)

    庄子(外篇二)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姜太公兵书

    姜太公兵书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兵书战策无疑是一朵夺目的奇葩。本书收录的中国古代第一名将,也是中国古代第一名相姜子牙的用兵之策。他的谋略思想,主要体现在《六韬》之中,《六韬》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内容奥秘精深、变化无穷、玄妙莫测,其军事谋略思想,至今仍具有可资借鉴的参考价值。
  • 泽神独宠小娇妻

    泽神独宠小娇妻

    孟希希,一个从生下来就被嫌弃的女孩,父母离婚,父亲带走了哥哥,母亲拒绝抚养她,让本来卑微的她对世界不抱有任何希望。直到——他的出现,“希希,泽哥养你,养你一辈子。”“希希,泽哥不想做你哥哥,换一个可以吗?”
  • 我为穿二代

    我为穿二代

    一个平凡人穿越到尚武修仙的神奇大陆,历经重重磨难虽然没有一飞冲天但也开辟出一片疆土。而今英雄垂暮,他的儿子一个地地道道的穿二代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 气泡水之恋

    气泡水之恋

    大学遇见毕业后尤清悠当了教师,江淮礼为了陪自己女朋友去到了五中当了物理老师。求婚时,他对她说:“我希望日升日落皆有你。”
  • 葬泪公主的邪魅复仇计划

    葬泪公主的邪魅复仇计划

    一切由十年之前的一场游戏开始,十年后她们带着血和仇恨浴血归来,等待她们的是一场血腥之战还是......Thegamestarts.(游戏开始了)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 我的老婆是鬼魂

    我的老婆是鬼魂

    这一天生活了几十年的环境都变了,被当作几十年疯子的人,陡然间发现原来他并不是一个疯子,而这几十年似乎只是......老婆告诉他,其实她并不是一个人,他郁闷了,为什么呢,自己貌似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吧。“亲爱的,我有记得你的初恋啊,我也有记得你的梦想啊,想不想去实现呢。”老婆充满诱惑的向着他说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奉旨泡妞嘛,觉得有些不真实的他,很想答应这个请求,只是看了看老婆的眼神,他犹豫了.....
  • 残月行

    残月行

    南宋初期,天下祸乱。宋徽二宗被掳,令宋朝子民怨天载道,民不聊生,星河陡变。传说上古时期,九天玄女以仙天链拴住神间狂龙,狂龙被压两万余年后,仙天链坠入人间,后被打制磨炼,成为“绝仙索。”原以为此物,在陈狆离手中,不料陈府一夜覆灭,被火烧净。青明教弟子卿落月,无意中遭人陷害,手持“绝仙索”,遭人追杀。一时江湖风云突变,翻云覆雨等闲间。白衣阁派出各路杀手,却屡遭劫难,正当天下惊变,一个叫做陈风的少年,悄悄走来……亦或是,一场阴谋的开始。(本书为吴某第一本武侠,聊以自表,不甚自愧。)
  • 冲出星河

    冲出星河

    虫族降临,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却意外得到了一件至宝!这件至宝是来至虫族的一件至宝—系统!虫族和人族在星河中却是敌对种族···他没有多伟大想拯救所有的人类,他只想在这残酷的世界拥有保护自己亲人、朋友的力量!在系统的帮助下,他有了这个机会。他需要不断的变强去守护自己所在乎的一切!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