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91900000002

第2章 立志建德——自古成大事者的必修课(1)

一个成大事的人,首先要有成大事的理想,在理想的引领下,规范自己的言行。衣冠整齐,态度严肃,令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威而不猛。在曾国藩看来,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会担当大任,从而成为受世人尊重的人。

有理想和抱负才会成大事

沅甫九弟左右:

廿二日写就一函,拟交首宅来足带省。廿二夜灯后,右九、金八归,接弟十五夜所发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遂不寄首宅信。屈指计弟廿四日可抵营,廿五六当专人归来,今日尚未到家,望眼又复悬悬。

九月廿四日六叔父六旬晋一冥寿,焚包致祭。科一、科四、科六亦往与祭。关秀姑娘于十九日生子。临三、昆八于十月初一日散学,拟初间即往邹至堂处读冬书,亦山先生之所荐也。枚谷先生十月中旬可散学,亦山先生不散学。科四已读《离娄》八叶,科六读至“点尔何如”,工课尚算有常。家中诸事,弟不必挂虑。

吉字中营尚易整顿否?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弟之综理密微,精力较胜于我。军中器械,其略精者,宜另立一簿,亲自记住,择人而授之。古人以铠仗鲜明为威敌之要务,恒以取胜。刘峙衡于火器亦勤于修整,刀矛则全不讲究。余曾派褚景昌赴河南采买白蜡杆子,又办腰刀分赏各将弁,人颇爱重。弟试留心此事,亦综理之一端也。至规模宜大,弟亦讲求及之。但讲阔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颟顸,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顷胡润芝中丞来书赞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爱之。才根于器,良为知言。

湖口贼舟于九月八日焚夺净尽,湖口、梅家洲皆于初九日攻克。三年积愤,一朝雪耻,雪琴从此重游浩荡之宇。惟次青尚在坎之中,弟便中可与通音问也。润翁信来,仍欲奏请余出东征。余顷复信,具陈其不宜,不知可止住否?彭中堂复信一缄,由弟处寄至文方伯署,请其转递至京。李迪庵近有请假回籍省亲之意,但未接渠手信。渠之带勇,实有不可及处。弟宜常与通信,殷殷请益。

弟在营须保养身体,肝郁最易伤人,余生平受累以此,宜和易以调之也。兹着王芝三赴吉,报家中近日琐事,并问迩好。余俟续具。

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兄国藩手草

外澄弟信一件,温弟信一件,山写信一件,陈心壶家信一件,京信一件。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提到了:“古之成大事者,须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意思就是说,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其实,决定人发展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人发展的愿望,即动机。而动机又取决于个人过去与现在的理想目标。因此成大事者,必须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规模远大”,二是“综理密微”。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王极盛,曾经对北大99级31名高考状元的调查表明:他们都是为人生而学习的:“学知识使人生更快乐,学习是从愚昧走向智慧的道路。”他们都认为自己智力一般,成功靠的是勤奋,是快乐的勤奋。可见,远大的志向不仅能提供给人们不懈的动力,而且能提供个人最大的发展空间。

曾国藩说“古之成大事者,须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后来的很多成功学大师对其都有相同的见解。

美国成功学的宗师拿破仑·希尔博士研究总结了数百位世界级成功人物的终身经验后,提炼出了十七条成功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要成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成功激励大师陈安之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只要你能够达成,这就是成功。”

走向目标,就是走向成功,目标对于成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目标才能铺就我们的成功之路。一切成功的前提都必须是有个明确的目标,而没有目标时奢谈成功,仅仅是幻想和妄想罢了。

有一群美国的天之骄子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并且都怀着渴望成功的信心和愿望。在临行之际,学校对他们的人生目标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百分之二十七的人没有目标;百分之六十的人目标模糊;百分之十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百分之三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二十五年以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得了跟踪调查。其结果是:

那百分之三的人,二十五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百分之十的人,他们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那百分之六十的人,他们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七,他们的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并且经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这个结果表明,一个人有没有目标,对未来的发展和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这封书信看出,曾国藩不仅是在告诫他的九弟,同时也是在告诫我们:当我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巩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设定一个标志着成功意义的目标非常重要。只有确立了前进的目标,我们才会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敬恕”二字为立德的基础

字谕纪泽儿:

余此次出门,略载日记,即将日记封每次家信中。闻林文忠家书,即系如此办法。尔在省,仅至丁、左两家,余之轻出,足慰远怀。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之,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余生平因作字迟钝,吃亏不少。尔须力求敏捷,每日能作楷书一万则几矣。

至于作诸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作四书文,作试帖诗,作律赋,作古今体诗,作古文,作骈体文,数者不可不一一讲求,一一试为之。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过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

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如立则见参于前也,在车则见其倚于衡也;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其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其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尔心境明白,于恕字或易著功,敬字则宜勉强行之。此立德之基,不可不谨。

科场在即,亦宜保养身体。余在外平安,不多及。

涤生手谕

七月二十一日舟次樵舍下去江西省城八十里

再,此次日记,已封入澄侯叔函中寄至家矣。余自十二至湖口,十九夜五更开船晋江西省,二十一申刻即在章门。余不多及。又示。

曾国藩坚持“主敬”之说,他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做人之道,圣人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敬,就是恭谨。无论是对多数人还是对少数人,也无论是对地位高的人还是对地位低的人,都不敢怠慢,这就是泰而不骄;衣冠整齐,态度严肃,令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威而不猛。

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从读书学习开始谈起,认为一个人应该在二、三十岁前有所作为,否则年纪再大了就很难有发展了。最后并着重指出“敬恕”为做人的基础,要立人先立自己,要豁达先要自己心胸开阔。只要把仁义存于心中,把礼仪放在心中,便不难成为有成就的人。

有人说:恭敬是福气的源泉。此言不差焉。

《百喻经》记载了一则猎人赠予四个商人儿子猎物的故事。

在梵授王统治的波罗奈国有四个富商。他们各有一个儿子,都长得风流调俊,且喜欢结伴而行,共闯江湖。有一天,四位商人之子又一起出城,途坐在路边休息,互相交谈自己近来的所见所闻。这时,有一位猎人打猎回来,车上装了许多猎物,其中光鹿就不少。猎人驾着马车疾驰而来,准备进城卖掉这些猎物。

四个年轻人看到满载猎物的马车驶来,其中一个迅速从地上站起来,说道:“我向猎人要块肉去。”话音刚落,他已经走到马车前,很不礼貌地说:“喂!打猎的,割块肉给我!”猎人见这个年轻人如此傲慢无礼,便不卑不亢地回答:“向人索要东西,怎么能以这样的口气呢?要和气换和气才对呀!我不会拒绝你的要求,但是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说完这番话,猎人便念了一首偈语:

“公子所要肉,出言欠和逊;按君言粗鲁,只配得筋骨。”

第一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骨,悻悻地退回原来坐的地方。第二位商人的儿子也站了起来,说道:“我也向猎人要块肉。”他来到猎人面前,和颜悦色地说:“大哥,能给我一块肉吗?”猎人笑着说:“当然可以。我也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接着,猎人扶着车把,也念了一首渴语:

“人说尘世中,兄弟手足情;按君言辞和,送君鹿腿肉。”

第二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腿,高兴地回到路边。第三位商人的儿子也站了起来,说道:“你们都向猎人要了肉,我也去。”他来到猎人面前,满脸笑容,用温和、尊重的语调说道:“老爹,请给我一块肉好吗?”猎人也报以一笑,很爽快地说:“我会按照你的言辞决定给你哪一块肉的。”说完这话,他又念了一首渴语:

“呼一声爹,为父心头颤;按君言辞敬,赠君心头肉。”

第三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心,愉快地回到年轻的朋友们身旁。第四位商人的儿子迎着他站起身来,说道:“我也去向猎人要肉。”他来到猎人面前,含着亲切的微笑,诚恳而又尊敬地说:“朋友,打猎辛苦了。能否赏我一块肉?”猎人也礼貌地微微颔首道:“没问题,朋友,我将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第四次念起渴语:

“村中若无友,犹孤居森林;按君言辞美,赠君倾我车。”

猎人恐怕年轻人没听清楚,再次强调:“朋友,上车来吧!我要将这整车猎物都送到你家里去。”第四位商人的儿子也不客气,让猎人驾车把满车鹿肉送回自己家。他吩咐仆人卸下肉后,让厨子马上烹煮,热情招待猎人。他俩边饮酒边交谈,吃喝了整整一夜,尽兴而散。

向同一位猎人索要鹿肉,但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也是大不相同。态度傲慢、言语不敬的年轻人得到的只能是筋骨;和颜悦色,以兄弟相祢的年轻人得到的是鹿腿;满脸笑容,用温和、尊重的语调相称的年轻人得到的是鹿心;真诚、恳切,把对方视为朋友的年轻人得到的是满车鹿肉。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敬恕的态度对人,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古书上说:君子庄敬日强。吴竹如先生说:“‘敬’字最好。”但真正做到‘敬’,还需添加一个‘和’字,这样才不会勉强,才会自然而自愿地去做。

立世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

字谕纪泽儿:

初四夜接尔二十六号禀。所刻《心经》微有《西安圣教》笔意,总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此后当更有长进也。

尔去年看《诗经》注疏已毕否?若未毕,自当补看,不可无恒耳。讲《通鉴》,即以我过笔者讲之。亦可将来另购一部,尔照我之样过笔一次可也。

冯树堂师诗草曾寄营矣。尔复信言十二年进京,程资不敢领。新写闳深肃穆四匾字,拓一分会回。余不多及。

再,同县拔贡生傅泽鸿寄朱卷数十本来营,兹付去程仪三十两,尔可觅便寄傅家,或专人送去,又示。

父涤生字

五月初四日

曾国藩在家书中借评价儿子读书之机,教育儿子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在曾国藩看来,如果一个人心胸狭隘、贪图蝇头小利,必定成不了气候,只有那些心境宽广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培养豁达、淡泊的心胸对于一个人的正常发展很有帮助。豁达就是要对事物进行观察、理解,再观察、再理解,直到事物在你面前透明起来,不再有盲点或黑暗的部分。淡泊则是一种情趣,也许它没有理智作用,近乎于天然而生的一种倾向,它凭借的是直觉、直观,印象或体悟。

每个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做人和交友都应该胸襟坦荡、虚怀若谷。人与人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互相信赖,方能获取支持和帮助,事业才有成功的可能。曾国藩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善于因势利导,取长补短,主张以“度”容“士”,宽和待人,诚待天下,从而博得了众人的拥戴。

同类推荐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题宋杨维德等撰,真实作者尚待考证。尽管如此,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的《遁甲符应经》,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定价:98000.00元。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道德经)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道德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四库全书——难经

    四库全书——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挽颜笑

    重生之挽颜笑

    穿越女不明惨死后宫?!这绝壁是奇耻大辱!!!一心想回现代却被迫重生!真的是为了让她复仇这么简单⊙▽⊙?重生来过,命运轨迹丝毫没有好转简直不能更痛……为什么她没有女主光环!没有金手指!!!恨过帝王,闹过狐狸;还是在后宫逗逗妃嫔、惹惹皇嗣最简单~~~都是为了阴谋在接近她?!还有人还能让她挽颜而笑吗?谁是棋子?谁才是棋手?揭开谜底,都不过是命运的棋子而已。欢迎点击收藏,安然在这里鞠躬啦!(*^__^*)
  • 强婚霸爱,老婆休想逃

    强婚霸爱,老婆休想逃

    当年他把和另一个女人结婚的请帖放在她面前,从来没有考虑她的感受,现在居然后悔了,他是在做梦么,以为她还会像原来一样,当他看到日思夜想的她笑靥出花地挽着另一个男人出现,那一刻他充分体会到什么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他站在她的面前她不知道他爱她,而是爱到痴迷疯狂时,他已不配说爱。
  • 一本复印机闯明末

    一本复印机闯明末

    侠骨仗剑济人困,长策御宇振汉魂。天赋奇脉,绝世谋略。王侯将相,任尔挑选。浙江一位大学生,意外魂穿至明末,附体辽东守将熊廷弼的儿子身上。他凭借一本复印机,网罗当世奇才,结交一帮铁杆兄弟,邂逅几位奇女子,三观正,气血足,偶有不正之风。演绎一回重振大明雄风的文韬武略!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
  • 人类灭绝

    人类灭绝

    本世纪初,“美国智库”向总统提交了一份绝密文件《海斯曼报告》,列举了人类灭绝的五种可能性。除了核战、超级病毒,其中有一种,是出现智慧凌驾于人类的新物种。如今预言成真,足以毁灭人类的新生物果然在非洲出现。一切生物中,只有人类会大量屠杀同类。当智慧远远凌驾于人类的“新人类”出现时,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灭绝人类。在日本,在美国,在非洲,各方面势力开启了一场智力与武力的角逐:无辜的非洲族群该何去何从,科研学生又该如何拯救只剩28天寿命的孩童,这支小分队能够逃脱政府洒下的天罗地网,顺利完成任务吗?
  • 噢我的太子殿下

    噢我的太子殿下

    在绵绵细雨的那天,玉树临风的他遇见了身披粉霞衣裳的她,从此他开始一系列的争风吃醋
  • 异世风云之尊者天下

    异世风云之尊者天下

    她本是现代杀手王者,一朝穿越成废材,看她如何崛起。她要让看不起她的人统统仰望她,要让嘲笑她的人求她。魔法?幻力?呵!小意思!曾经看不起她的人现在都要依附她才可以生存,曾经嘲笑她的人现在都要看她脸色行事。片段一:“我要的男人···只有我一个女人。”“你出局了。”“不花心。”“你出局了。”“疼我、爱我、不骂我、不凶我。”“你出局了。”“必须喜欢阿肥。”“我出局了。”嘻嘻,檀香初次写文,多多支持!
  • 节气使

    节气使

    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阳谋就是暗箭,热闹非凡。有人喜欢安静,于是隐居于山林中不问红尘事,有人喜好杀戮,于是化身为修罗开始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杀人之旅。有人要给江湖订制一个秩序于是便有着无数的人对于这个秩序有着抵制的情绪。江湖的神秘客酒侠,为了抵制江湖的影子鬼域召集了二十四位节气使,在江湖上惩恶扬善。
  • 等候任先生1

    等候任先生1

    菩提说过,每一次相见都是相欠。所以是我欠你的。
  • 果香飘飘

    果香飘飘

    林果香在20岁的时候通过爷爷给的传家古玉穿回了前世,一醒来却发现:大嫂吵,婆婆闹,大姑一家看热闹。秀才软弱,大伯木讷,还有一堆极品邻居时不时的跑来添油加醋,一家子好不热闹。这些都不怕,咱会功夫,大不了一棍打之。可是为什么自己这个未婚人士不但成了两个孩子的妈而且肚子里那个还未出生便不幸夭折?算了,既然成了人家的妈那就要尽到该尽的责任,且看她与恶婆婆和大嫂等一切阻碍她过幸福小日子的恶势力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