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59600000014

第14章 演讲时的说话水平(3)

在演说过程中,有人常常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不但会分散听众注意力,而且还会引起他们的厌倦:①无论四周发生什么事情,演说人切勿举头回顾,或把眼光去注意那里;②不要常看钟表;③有人进场,也勿中途停止;④听众中途退场时,你必须依旧保持原状;⑤遇到观众鼓掌时,应暂停,待掌声停止后再继续讲下去;⑥勿因听众的鼓噪或讥讽,而加以驳斥,或表示懦怯,不要与听众争论。

演说完毕后,要表现得镇静从容,无论有没有听众表示欢迎的掌声,你都应该面带微笑,表示愉快。

演讲者要吸引观众,一定要有良好的气质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陶冶的。要通过不断地吸取各方面知识,开阔思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提高社交能力等等方法培养自身的气质,以至能上能下、感染他人。二是要深深理解听众,能与他们产生感情共鸣。演说时避免空洞、乏味的演说内容,所准备的演说稿应有针对性,能打动听众,强化他们的印象,使演说的效果更加突出。

凡是成功的演说,都与演说者留在听众心中的形象密切相关。看过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的人也许还记得,列宁在工人中间演说时,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凝望听众,左手拇指习惯地插在背心肩口,右手总是在挥动,他的动作恰恰与他富有号召力的演说内容相配合,极大地加强了演说的感染力。

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列宁作为革命演说家的光辉形象。正如高尔基赞扬列宁演说时所说的:“他的演说和谐、完整、明快、强劲,他站在讲台上的整个形象——简直就是一件古典艺术品:什么都有,然而没有丝毫多余,没有任何装饰。”

尼克松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其著作《领导者》一书中,刻画了许多政治人物的形象,其中一章,描写了1954年6月他接待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的情形,书中写道:“飞机机门打开了。过了一会儿,丘吉尔独自出现在舷梯顶部,头上戴着一顶珍珠灰的汉堡帽……他的助手们在他身后手忙脚乱地搀扶他,准备走下舷梯。他迅速地向下面扫视了一眼。当他看到欢迎的人群和许多照相机镜头时,便立即拒绝了任何人的帮助。他拄着手杖,开始缓慢地走下舷梯。径直朝着照相机镜头和话筒走去,开始发表抵达演说……演说结束,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亮了亮他那表示胜利的V字型手势,然后大步走向那辆黑色林肯牌敞篷汽车……”事后尼克松回忆道,他很惊奇,这位不久前患了中风、刚刚从横跨大西洋飞了一夜的飞机上下来的79岁的老人竟如此精力充沛。可见,饱满的精神状态给人以多么深刻的印象。

演说者要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据科学家的研究,人接受信息更多地来自视觉形象。一个人如果“形象”很糟,往往会让别人“以貌取人”,导致失败。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集中表现人的形象。人的形象这种种表现有时是无意的,有时是有意的。社会心理学把动作姿态的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明确意义的,可以代替语言沟通,称为标记物,如点头表示赞成,摇头表示反对或不知道等。另一种是没有确定含义,只是伴随语言的,称为说明物,如一些手势的运用等。有的心理学家认为:

“决不能把身体的动作或姿势看成是一种普通的符号。”这就是说,身体的动作姿态往往并没有确切的含义,而是根据情境的变化才有不同的含义。只有结合当时的情境才能表达一定的信息。

演讲者的姿态和动作也代表着人的形象,它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有效地表情达意;它也能使听众形成一种动态的印象,从而引起注意,减少由于单调而带来的疲倦。按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脑接受刺激而引起的兴奋点如果经常转移,主体在一定时间内就不易感到疲乏;而静止的形象则容易产生抑制。所以,演说者移动步伐、变换形体和手势可使听众保持兴奋。那种准确自然、大方得体的“动作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演说正是“说”与“演”的有机协调统一,这样的演讲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听过演说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演说者站在听众面前,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听众的注意。如果演说者站在台上英姿勃发,行动稳健、潇洒,就会给听众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增强演说的效果;反之,如果演说者随随便便地站在台上,就会使听众感到不舒服,进而对他的演讲也没有兴趣。

作为一个演说者,必须敏锐地注意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避免失控或犹豫不决,留意他人对你要说的话及说话的方式有什么反应,然后加以调整。

敏锐活跃会使人感到演说者才智过人。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即使是提心吊胆,心扑通扑通地跳,外表也要看着像是挺镇静。一定要采取这样的基本方法。这样,就能具有说话流畅的气概。这是经验之谈,不会有错。一定要镇静,自然而然,说话也就有谱了,这是因为姿势是内心的表现形态;由于整理了姿态这种外观的形式,也就能够整顿心绪,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个演说者的身体姿势是他的内在与外在形象的双重反映。一般来说,演说为了取得效果,大都站着进行。因此演说者的站姿要恰当。演说一般都是站在讲台的中间进行的。这个位置,可以使演说者关注全场,最大限度地注意到周围听众的情绪,使处在不同位置的听众都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演说者在演说。演说者选择位置还一定要注意到光线,要让光线照着自己。因为,听众需要通过对演说者动作的观察,来领会演说的内容。另外,演说者注意站姿,主要是做到使站姿有利于演说;有利于走动和活动;有利于发音。亚里士多德曾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姿势上,一切过多的无意义的举动,皆足以表示一个人的浅薄、轻浮、胆怯或者狂妄。从他的姿势上可以看到他的内心。演说者的姿势,主要是要注意站姿、手势等方面。关于演说者的站姿,许多书籍都作过描述。这里摘录一段:

从站立的姿势看,一般提倡丁字步:两腿略微分开,前后略有交叉,身体的重心放在一只腿上,另一只则起平衡作用。这样不显得呆板,既便于站稳,也便于移动。不少演说家讲究站姿。站立的姿势适当,演说者会觉得全身轻松、呼吸自然、发音畅快,特别有助于提高音量,作慷慨激昂的演说。也只有站姿,才能使身姿、手势自由地活动、“造型”,把自己的形象充分地显露出来。

当演说者走上台去,首先要在地板上站稳,双臂要沿着身体两侧下垂,然后双手轻搭在体前,双眼直视前方,脊背挺直。这是讲话时的基本姿势。

这样才能使听众感到这个人各方面都是“很稳重的”,从而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手势是演说者演说时常用的动作形式,在演说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达到语言代替不了的效果。而手势的运用是否恰当,直接或间接地给予演说效果以不同的影响。手势有多种复杂的含义。手向上、向前、向内往往表达希望、成功、肯定等积极意义的内容。手向下、向后、向外,往往表达批判、蔑视、否定等消极意义的内容。如空中劈掌表示坚决果断、手指微摇表示蔑视或无所谓、双手摊开表示无可奈何、右手紧握拳头从上劈下表示愤慨、决心等等。有的学者说:“为了强调某个重要的观点,手势能缩短你和听众之间的距离。”而演说者与听众的距离缩短时,亲密感就会随之产生。当然,手势也不是孤立的。一个演说者的头部、身躯、双脚三个部位的动作变换,更能增强表达效果。如头部的倾斜度及微微摇摆可以表示出各种感情变化;身体的前倾后仰或左右移动会令人产生端庄、昂扬或狂热、颓唐等不同感觉;双脚的变化也使听众留下稳健或轻浮的印象。演说者的手势是内在情感的自然表露,而不应是生硬的做作。做手势是为了帮助表情达意,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纯属画蛇添足。不好的手势是演说的大忌。

关于手摆放的位置,要以自然得体为佳。切忌把手插到衣袋里,这样会显得对听众不尊重,而自己也好像“被捆住了一样”。

演说家的经验表明,手势的运用要注意适当有节。说话连着动手是许多人的习惯,但多了就不好。一般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多数是无须用手势的。演说因为有鼓动性,根据需要可以多一些,但也不要滥用。有的演说者认为有手势比无手势好,手势多比手势少好。这实际上是误解。令人眼花缭乱的手势只能显露出自己的慌乱,别无任何意义。不要以为手不动是可笑的,世界上最可笑的是说话时无节制地挥动手臂。另外也有人认为,有说服力的手势是根据演说中带有情感的声音而定的,如果演说者一开始就频繁地运用手势,那就会使人厌烦,手势也就丧失了效果。

有专家认为:人的形象分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两种。人的身体姿态是外在形象,人的面部表情反映着人的内在形象。对于演说者来说面部表情十分重要,应该以微笑为基础。在演说时,演说者的眼神要尽量正视听众,不要超越听众的头顶,或者凝视远方,或者压低头盯着地面。尤其重要的是,不应把自己的眼睛死死盯在讲稿上或讲台上。演说者正视听众的眼神,是与听众交流思想所必需的;演说者可以从听众对自己的演说流露出来的情感中了解到听众对自己的外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满意度。

还要注意,演说者的服装衣饰对演说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俗话说,人要衣裳马要鞍。演说者的服饰,对树立演说者的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演说者的服饰应整洁大方、朴素端庄、轻便协调、色彩和谐。此外,演说者的服饰要与演说者的思想感情和演说内容协调一致。颜色给人的感觉是很敏感的。深色给人深沉、庄重之感;浅色让人觉得轻爽舒展;白色使人感到纯洁;蓝色使人感到恬静;红色、黄色则使人感到刺激、愉快。演说者应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演说内容和演说对象来选择服装。服装过于随便,不仅会破坏演说者在听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是对听众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演说的效果也不会好。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征求许多人的回答:“对于你自己服装的感想如何?”结果,大家共同的答案是,当他们穿着十分整洁漂亮的时候,便觉得身上似乎多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很难解释,但仍使人感到很明确,整洁漂亮的衣服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自尊心。他们感到在外表上扮演得好,便比较容易地得到成功。这就是服装对于穿着者所产生的效果。服装不仅对演说者有效果,对观众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如果留意观察,可以发现,如果一位演说者穿了一条像一只布袋似的裤子,不像样或不协调的上衣,并且,口袋外露着钢笔或是铅笔,或是外衣袋里塞满了新闻纸或是烟盒等,听众便会对他减少许多的尊敬。因为听众认为他的脑子可能和他那不梳理的头发和不整洁的衣服一样,或者他对自己的演讲毫无准备,根本不在意。

第四节表情达意方面的水平要求

感人心者莫先呼情。唯有炽热的情感,才会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演说如果感情不真切,是逃不过成百上千听众的眼睛的。林肯非常注意培养自己真诚的品格。1858年他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无哗众取宠之心,有实事求是之意,才能取悦于你的演讲对象,使他们接受你的思想。一个演说者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若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只是用“人工合成”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骗取不到听众的心。因为心弦是不会随随便便地让人拨动的。若要使人动心,必先使己动情。著名演说家李燕杰说:“在演说和一切艺术活动中,唯真情,才能使人怒、使听众信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稿时,“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他的这次演说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可以说真情是演说最好的技巧。

在演说中,唯有真诚的情感,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才能唤起群众的热诚,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美国有个小说家说得好:“热情是每个艺术家的秘诀,而每位演说家都应当是一位艺术家。这是一个公开的秘诀。这如同英雄的本领一样,是不能拿假武器去冒充的。”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无以得到别人赞同。

演说者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时,必须能够平等待人、虚怀若谷,他的话语才能如滋润万物的甘露,点点滴入听众的心田。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眼睛向上、把自己打扮成上帝,以教育者姿态自居的人,是无法和听众交心,也无法打动听众的。

用自己的心去弹拨他人之心,用自己的灵魂去感染他人之灵魂,使听者闻其言,知其声,见其心,这才是演说的高境界和高水平。

同类推荐
  • 拿破仑

    拿破仑

    本书为“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之一。丛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通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 会说话的女人惹人爱全集

    会说话的女人惹人爱全集

    女人可以不漂亮,可以不聪明,但是一定要会说话。因为说话是唯一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达到幸福的秘密武器。会说话的女人工作中得到领导的关爱、下属的敬爱,生活中得到长辈的疼爱、朋友的喜爱、老公的宠爱,顺风顺水,好运连连。本书以女人的视角,将工作、生活和社会中的口才智慧娓娓道来。让你学会做女人必备的说话技巧,教会你怎样拥有不凡的气质!
  • 向警察学管理:传奇民警的心路历程

    向警察学管理:传奇民警的心路历程

    本书的85篇文章都从俗语、经典历史事件和人物、小学语文课文等大众最熟悉的人事物切入,结合作者从警经历及公安系统中的常见现象,通俗易懂地论述了管理、博弈、职场、心理学和生活哲理等大众较感兴趣的话题,通篇都很正能量。
  • 美德·君子·风俗

    美德·君子·风俗

    本书作者近年来关注的问题是,优良的治理秩序如何形成与维护。围绕着这一问题,从美德、君子、风俗等三个面向进行思考,写作了若干文字。既有理论性思考,也有现实性评论。本书汇总了这些文字,并通过全书的导论与三个部分的引论,赋予全书文字以较强的逻辑性。
  •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

    面对人才济济的职场,我们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胜利呢?本书从八个章节入手,针对日常工作最常见的现象,围绕公司、老板、员工与工作等命题编写,通过丰富的理论和案例阐述,为读者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本书是青少年通俗读物,用平凡的语言,讲述人生的智慧,表达人生的真情。读懂人生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它丰富而不肤浅,它恬淡而不聒噪,它理性而不盲从……读懂人生是一种成熟,这种成熟是浮华后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更是禅悟后的至简至真……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磕绊绊总是难免的。受一次挫折,对生活的理解就加深一层;失败一次,对人生的感悟就增加一级。一次次磨难把我们锻炼得日益成熟。
  • 黎明降临前的我们

    黎明降临前的我们

    黎明降临前的我们都期盼着渴望着光明的到来,可是无人心中不清楚,唯有我们拿起心中的武器,我们才能有勇气站起身去迎接第一束光的降临······
  • 神秘权少的小娇妻

    神秘权少的小娇妻

    她和他,毫无交集。她,虽非倾国倾城,却娇美动人,双鱼座性格的典型代表。他,神秘权少,A市金融的掌舵者。从美归国掌管家族集团,手段狠辣不尽人情,处事果决。只是,至今也没有几人见过他的真颜~对于A市,他,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 大佬求救济

    大佬求救济

    当初小白同志为了学数学,报了经济类专业,的确逃过了语文,但这经济学是啥鬼?阅读理解?而且也没逃过英语。这简直是人生一大悲剧。不过当然没关系,我们有大佬呀!小白苦苦哀求:“大佬,我需要你的救济”大佬一脸嫌弃:“要不以后你在家数钱吧。”的确就小白同志这头脑简单,还是在家养着比较安心。大佬帮小白补课,马上临近期末考了。小白翻来课本看到“经济,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她抬头看了看对面的人,问道“谁做晚饭?”大佬给力的回答“我”“谁洗衣服”“我”“那谁会多分到一块甜点”“你”“为什么,会长胖的”“就是要把你养胖呀,那样值钱些”“哪是猪好吗?”“对呀,你一直都是我最爱的小猪。”
  • 我有一股仙气

    我有一股仙气

    修真时代的我得到了一次大机缘有一股仙气在体内
  • 彼岸归途

    彼岸归途

    燕南飞因为一场车祸来到了一个修真的世界,他的愿望并不是要成仙成佛,只想回到原来的世界与老婆孩子团聚。为了这个愿景且看他如何为之奋斗抗争。
  • 血色人间

    血色人间

    她自血中生,她被血滋养,天降血婴,她成了将军府三小姐,奴仆不耻。装疯卖傻,养精蓄锐,一朝翻身她成了璃阳国天女。她迷恋一个遥不可及的男人,为他不惜一切,却不知他待她的不同不过是阴谋背后的伎俩。一切只是场赌注,她爱的男人,爱她的男人,只为赢得她的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过记忆的那双手

    穿过记忆的那双手

    对于顾秋雨来说,那个人的名字从那天起就一直在她的心头,不曾离开,她追求过,也挣扎过,却从来没放弃过爱他。但是对于那个人来说,当年欠她的那个答案究竟是什么?
  • 新恶魔岛

    新恶魔岛

    这是一个长满了高大热带树木的小岛,密密麻麻树干遮挡了视野,空旷寂寥的海滩上只留下我们“兴奋”的叫声在那回荡——这便是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