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24400000009

第9章 三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

第一周

星期一

有道不废,无道免刑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治长篇》5.2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宪问篇》14.3

【译文】

孔子评价南宫适:“国家政治清明,他不会被废弃;国家政治昏庸,他可以免于刑罚。”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说话正直,行为也正直;国家政治昏庸,行为正直,语言谦逊。”

【笔记】

这两章全都强调了慎言的好处。慎言有什么好处呢?

在国家政治清明时,作为臣子慎言慎行不会被君主废置不用,在国家管理昏庸无能时,也不会受到伤害。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大多数灾祸都是从口中引起的。南宫适深知慎言的重要性,所以时刻牢记《白圭》之诗:“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几句诗的意思是:白玉有瑕疵,可以磨掉,说出去的话有问题,就无法补救了。话一出口,就无可更改了。所以,在说话之前必须多加思考,这正是孔子所说的“讷于言”。

南宫适因为慎言而取得了孔子的赞誉,孔子的赞誉不仅仅是口头的,还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慎言还可以赢得一个好妻子。

当然,慎言慎行并不代表曲意奉承,不是因为外界的环境不利而改变做人的本质。所以孔子又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这里的“危”是正直之意。慎行便是行为正直,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只有正直的行为才称得上是慎行。慎言同样也是正直说话,但是在国家政治昏庸黑暗之时,君子要学会明哲保身,所以要收敛一些锐气,在讲话时注意口气,保持谦逊。这样就可以避免遭到小人的中伤,从而免于刑戮。

【行动指南】

无论在什么时候,坚持慎言慎行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慎言慎行的基础是正直。丢掉了正直,一切都毫无价值。

星期二

仁者不佞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公治长篇》5.5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是不善于言谈。”孔子说:“为什么要善于言谈?以伶牙俐齿与人争辩,只会招来别人的厌恶。我不知道冉雍是否真的有仁德,但是为什么要善于言谈呢?”

【笔记】

“不佞”,指不善于言谈,即口头表达能力薄弱。当时的社会需要那些伶牙俐齿之人,例如一些纵横家们,全凭一张嘴决定战事,所以很多人对能言善辩者表示推崇。因此,他们有些替冉雍感到可惜,认为如果冉雍的口才出色,应该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孔子对此的反应非常强烈,连续用了两个“焉用佞”,可见孔子对花言巧语之徒毫无好感,甚至极其厌恶。他认为徒逞口头之能,只会招来他人的厌恶,或许对方表面上接受了你的观点,但内心未必认同你。

今日的社会与那时似乎很是相似,人们也是对那些巧言令色之徒青睐有加,在他们看来,能够滔滔不绝者便是具备真才实学的人,事实上,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不太愿意表达。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孔子对很多弟子是否“仁”都表示不知道,后面还会有类似的情况。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孔子对“仁”的要求很高,所以不轻易承认一个人具备仁德。但这一说很是牵强,既然如此,孔子应该直接答复“这个人还不具备仁德”即可,为什么说“不知其仁”呢?我个人的理解是仁德不是一时可以评定的,它代表着一个人的一生,现在有仁德并不意味着以后还会如此。很多人年轻时品德出众,到了社会之中很快与各类不良习气同流合污,品德变得恶劣。所以孔子从不根据一个人一时的表现下“仁还是不仁”的断言。

【行动指南】

管理者应该从本章中至少领悟到两点:

第一,不要根据一个人一时的表现评价他,一时代表不了一世。无论是一时的成功,还是一世的失败,都只是暂时的。

第二,或许很多人既有仁德又善于表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善于表达而忽略他的仁德,一旦如此,我们将错过很多真正优秀的人才。

星期三

自知之明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公治长篇》5.6

【译文】

孔子安排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于这个(指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开心。

【笔记】

“说”,通“悦”,开心之意。漆雕开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让他去做官,他说自己还没有这方面的信心,孔子为什么会开心呢?

其实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肯定是知道他有这方面的能力,他开心是因为漆雕开能够保持谦虚的态度。孔子喜欢自己的学生保持谦虚,他认为谦虚是君子必备的美德之一。对于那些大言不惭之人,孔子总是持保守态度。熟读《论语》的人都知道“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化侍坐”章(《先进篇》11.26),在这章中,孔子有一个很具特色的动作:“哂”(“夫子哂之”,“夫子何哂由也”)。这个“哂”不仅包含微笑之意,还略带着一些嘲讽。当子路不假思索表示自己能够在三年内治理好一个处于困境之中的千乘之国时,孔子便“哂之”,后来曾晳问孔子为什么“哂”子路,孔子的回答很巧妙:“因为治理国家首先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笑他。”在孔子看来,子路一向有勇无谋,而且丝毫不会谦虚,所以尽管他很喜欢这个学生,但是总是不时提醒他要谦虚。

谦虚的确是一种难得的美德。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够保持谦虚已属不易,而漆雕开知道自己具备做官的能力,却依然能够保持谦虚,这才是谦谦君子的典型。

【行动指南】

谦虚是一种美德,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获得提升和进步。而且,谦虚具备一种征服下属和他人的魅力,如果你拥有了谦虚,你将获得一支凝聚力极强的团队。

星期四

知人善用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公治长篇》5.8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达到了仁德标准了吗?”孔子回答说:“不知道。”孟武伯再次询问。孔子说:“子路这个人,可以在一个拥有千乘军车的诸侯国管理军事,(但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义。”

“冉有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冉有这个人,可以担任拥有千户人家、百部兵车地域的总管,(但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义。”

“公孙赤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公孙赤这个人,穿着礼服,站立于朝廷之中,可以派他与宾客交流和谈判,(但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义。”

【笔记】

孟武伯向孔子打探子路、冉有和公孙赤的情况,我想是因为他希望能够从中选择人才。然而,孔子对于自己的三个学生是不是仁义都没有做明确的表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认为自己的三个学生都可以做官,而且都不是小官。

读到这一章时,我对孔子的敬意油然而生:一位老师能够对自己的弟子如此了解,实属罕见。我相信即使孟武伯再询问其他学生的情况,孔子同样能够对答如流。这说明孔子每天都在关注着自己的弟子们,对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全都了然于心。——如果孔子是一位诸侯国的高层管理者,他一定能够组建出一支杰出的人才队伍。

这是一个值得管理者学习的重要特点。事实上,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也应该具备这一素质,不但对每一位直接下属的能力非常了解,对他们的工作风格和态度也应该了然于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用人的标准:把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位置上去。

【行动指南】

时刻关注你的下属,了解他们各自的特征和能力,从而能够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星期五

闻一知十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公治长篇》5.9

【译文】

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更优秀?”子贡回答说:“我哪里敢与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件事能够推断出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够推断出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啊,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笔记】

颜回可能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了,可惜死得太早,《论语》中经常写到孔子对颜回的怀念和回忆,而且认为自己的弟子之中,只有颜回一个人可以称得上“学”。可见孔子对颜回的器重。

本章所描述的情形或许也是在颜回死后。孔子怀念起颜回,顺口就问了子贡一个问题“你跟颜回哪个更强?”子贡知道老师的意思,于是很谦虚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不料这一回答更加牵起老师的怀念之情,令老师感慨不已:“我们都不如他啊。”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子贡回答中的两个词“闻一知十”和“闻一知二”,这里的“十”和“二”都不是某个具体的特定的数字,而是说多和少的意思。事实上,能够做到“闻一知二”也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现在很多人的思维极其局限,从不会主动思考,不但无法做到“闻一知二”,甚至连“闻一知一”都做不到,所以导致很多问题交代下去根本无法完成。

而做到“闻一知十”那就是非常富有创新思维了,眼下是一个崇尚创新的时代,谁要是能够做到“闻一知十”,谁就会成为卓越的人才。当然,如果做不到颜回那样“闻一知十”,做到像子贡一般“闻一知二”也已经非常优秀了。

【行动指南】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拓展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从已有的事物中创造出新的事物。未来决定企业成败的不是资金,也不是资源,而是创新思维。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够永立于市场领先的地位,才能够成为市场中的成功者。

第二周

星期一

听其言,观其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治长篇》5.10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被孔子发现了),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琢,废土砌成的墙壁不能够粉刷,对于宰予又该如何责备呢?”

孔子又说:“最初我对待人,听了他的语言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人,听了他的语言还要进一步观察他的行为。是宰予让我改变了。”

【笔记】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这家伙肯定是个能言巧辩之人,他一定曾信誓旦旦向孔子发过“要努力学习”一类的誓言,所以孔子见到他白天在睡觉时就非常生气,狠狠地骂了他一通。孔子的涵养非常之好,这般责备一个人恐怕一生也没有几次。

孔子的两段话表达了两种意思。

第一段话传达了一个道理:“朽木不可雕也。”当对一个人深感失望之余,我们也会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管理者来说,发出这样的感慨往往非常不利,因为意味着一些事因此而遭遇挫折。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责怪员工,为什么?因为当初是我们自身选择了他。如果要追究责任,首先是管理者的错,因为你没有辨别出他是一块“朽木”。孔子说出这段话时也已经意识到自己轻信宰予的错误,所以最后说“于予与何诛?”

第二段话则是孔子及时做了反思,改变了认识一个人的方式。以往对待一个人只需要听他的话就相信他了,现在开始则不只要听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看来,白天睡觉的宰予给孔子上了一课。

【行动指南】

不仅要听对方的言语,还需要观察对方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认识一个人。

一旦意识到对方是一块无法雕琢的“朽木”,则尽早放弃他,否则只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星期二

无欲则刚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公治长篇》5.11

【译文】

孔子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坚强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不是吗?”孔子说:“申枨有很多欲望,怎么能够坚强不屈?”

【笔记】

“刚”是君子品德的一种,有刚直不阿、坚强不屈之意。具备“刚”这一品德的人在正义面前绝不会让步,哪怕是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孔子对这类人很尊重,感叹当世没有这样的人了。可是偏偏有人没有理解孔子的真正意思,认为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对此感到好笑,用了一个带有诘难味道的反问语气。

一个人要做到刚直不阿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无欲。有一个成语叫做“无欲则刚”,便是这个意思。弘一法师的书信集中有一句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果一个人还有求、还有欲望,那么这个求和欲望就会成为他的致命伤,使得他无法真正做到正直不阿。申枨至多不过是逞个人的血气之勇,只是匹夫之勇,远远称不上“刚”。

要做到无欲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悟和理解,很多人往往终其一生也做不到无欲。所以,孔子感慨“吾未见刚者”。

【行动指南】

“刚”这一品德在我们工作过程中相当重要,当上司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时,如果你缺乏这一品德,就不敢提出反对意见。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屡屡发生。我曾经对此做过细致的调研,最终发现下属不愿意指出上司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有“欲”——他们担心因此而失去工作。这一答案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很多员工对自身的能力不够自信。

真正有能力的员工绝不会担心遭遇辞退,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指出上司的缺点。事实上,对于上司来说,有人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错误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因决策失误而引发的损失。

同类推荐
  •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应该适合有一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读者阅读。《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的主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内容,很多的内容与公司治理知识密切相关,这是与单体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最明显的区别,这部分知识内容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仍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多数读者可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系统知识。
  • 餐饮管理学

    餐饮管理学

    本书介绍餐饮的发展状况,餐饮经营与餐饮产品的特征,并介绍世界及中国餐饮文化,讲述了餐饮实体经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对餐饮经营理念做了阐述,详细讲解了餐饮经营方式的选择问题等。
  • 部落的力量

    部落的力量

    把一群人凝聚成一个整体,再带领这个整体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每一个管理者最本质的责任。不过同样是管理,其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有的人异常努力,不断寻找各种管理新方法去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过效果却始终很小,而员工往往会抱怨起其“事多”。另一些人似乎毫不费力,他的想法和措施就能获得全体人员的认同,并迅速贯彻到具体细节之中。戴维洛根等人开篇就点明了二者的差别,后一类人不仅仅是管理者,还是部落领袖。
  •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如果“中国式管理”成立,茅台故事就是“中国式管理”必不可少的案例;如果“中国没有本土奢侈品“成立,茅台酒就是对“中国没有本土奢侈“的挑战;如果“营销为王”成立,茅台品牌就是对“营销为王”的伪证;如果“中国股市泡沫”成立,茅台估值就是刺破泡沫的利剑。茅台为什么?茅台凭什么?
  • 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

    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如何将商机转变为盈利,正是赵文明所著的《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要研讨的重点。《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开办服装店所需的知识,从细节出发,以创业、经营、管理、营销为纲,详述了服装店从创业到经营再到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热门推荐
  • 末日起源之英雄崛起

    末日起源之英雄崛起

    血日当空,众生疯狂,人类最大的危机,不是即将频临毁灭的太阳,而是如何生存下去!血日引发了所有物种的超进化,野兽变成了血兽,没落的宇宙万族逐渐出世,人类面临着灭族之危,究竟是武道破空,还是科技救世?在这最危机的时刻,我们的英雄登场了!
  • 总裁的无心情人

    总裁的无心情人

    为复仇,她将心底的奢望收起,却不想遭遇他的柔情宠溺,深陷不自知;为寻回真爱,他埋名回到她的身边,却不想她封心封情,让他不知所措。当真情遭遇冷漠,当爱情遭遇怀疑,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我不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

    她颇有心机,只想让自己过的好一点。原以为只是改变现状的一点小手段,不想却是影响了一生,终于……万劫不复。
  • 香山风云

    香山风云

    《香山风云》是作者倾多年心力创作的一部小说。故事通过众多人物的塑造反映了中卫香山地区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风云变幻,小说文字精到考究,文风洗练大气,故事情节的设计富有历史学的质感和穿透力,是一部极具地域特色、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
  •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再世武圣

    再世武圣

    当关羽在拥有比以前更好武艺同时还有现代的记忆,会发生什么?当历史上命运凄惨的貂蝉,蔡琰,甄宓在改变的历史中碰到关羽,她们的人生还会和以前一样吗?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历史,弥补历史的遗憾。平四夷,征欧洲,笑傲天下。让大汉立于世界之颠。
  • 缘系两生

    缘系两生

    一朝穿越,当她断绝希望时,却意外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穿越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大陆上。重生醒来,发现‘自己’是被害死的,她势必要让那些谋害她的人付出惨痛代价!冷心的她早已不想信‘爱情’一词,却不料有一天自己竟会对一个“断袖之癖”的王爷动了情。情景一:某女说“人妖王爷你不是喜欢男人么?为何我送你的男仆你不要!”某男痞痞的笑了笑“不好意思,我喜欢你这样的。”于是乎,某女怒了!情景二:“原来你这个死人妖还逛青楼,佩服佩服。”某女轻蔑的笑着,狡猾的某男也笑了笑“呵~你才知道,不过这么看起来,我们彼此彼此吧”某女无语了,这是她开的青楼难不成她不能来么?
  • 你好我是弗兰

    你好我是弗兰

    本作评讲述了热爱二战的大二学生在失去相依为命的奶奶后,整理其遗物发现一只形如莫比乌斯环的手镯后。无意识的进入了另一个还处在封建奴隶时期的世界……面对魔法师、骑士、武士、炼金术士,弗兰将如何做为。
  • 汉末之横扫三国

    汉末之横扫三国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为黑山张燕,编练百万精兵;纵横天下逐鹿,横扫天下群雄!……
  • EXO:一生挚爱

    EXO:一生挚爱

    你的手心,还余留着她的温度;你的脑海,还会出现她的身影;你的指尖,还弹跳着写给她的音符;你的口中,还唱着专属她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