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900000017

第17章 七、军争篇(3)

项羽仰天笑道:“天要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况且我当初和江东八千子弟一起渡江西进,如今没有一个回来,纵然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他们!”

项羽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下令跟随的二十六人都下马,拿上短刀,和他一起步行与汉军拼杀。拼杀中,单是项羽一人就杀死了几百名汉兵,他自己也受了十几处伤。

项羽看见汉将吕马童,就说:“你不是我当年的朋友吗?”

吕马童把项羽指给汉将王翳说:“这就是项王!”

项羽说:“我听说汉王要用千金买我的头,还封万户侯,我就来成全你吧!”说罢,拔剑自刎而死,时年三十一岁。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攻心的又一著名战例。

公元223年,蜀汉先主刘备在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北)病逝,他的儿子刘禅继皇帝位,历史上称为后主。丞相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蜀国的军政事务,不论大小,全由诸葛亮来决定。诸葛亮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完成统一的大业。就在这时,南中地区几个郡却发生了叛乱。

南中地区包括越嶲(今四川凉山)、益州(今云南东部)、永昌(今云南西部一带)、牂牁(约今贵州)四郡。这里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彝”。由于过去汉族统治者对他们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关系十分紧张。刘备占据益州后,为了稳定蜀汉政权,采取了一些安抚方针。但南中一些豪强地主,勾结一些少数民族上层分子,趁蜀汉夷陵战败、刘备病故之机,发动了武装叛乱。

先是益州郡豪强雍闿,杀死了郡守正昂,投靠了东吴。接着雍闿又煽动益州郡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越嶲郡少数民族首领高定和牂牁郡郡守朱褒反叛了蜀汉。

南中叛乱使蜀汉面临严峻的局面。当时蜀汉刚刚遭到夷陵大败和刘备病故,刘禅即位不久,政权不稳,加上外有曹魏与东吴的威胁,形势十分危急。

诸葛亮临危不乱,一方面先派人出使东吴,与其重新修好,减轻了外部压力;另一方面着手整顿蜀国内部,加强法纪,奖励生产,励精图治,稳定了局面。这时,诸葛亮才开始平定南中的征战。

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从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出发南征。参军马谡送行,一直送了数十里地。临别的时候,诸葛亮握着马谡的手说:“我们相处多年,今日临别,你有什么好主意要告诉我吗?”

马谡说:“南中依仗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已经很久了。即使我们现在把他们击溃了,以后他们还是要反叛的。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绝后患,这既不是仁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丞相这次南征,一定要叫南人真心归服,才能够一劳永逸。”

马谡的话正合诸葛亮的心意。诸葛亮不禁连连点头说:“谢谢你的建议,我一定这样做。”

诸葛亮分兵三路,对南中叛乱势力发起进攻:东路派马忠攻打牂牁郡,消灭朱褒;中路派李恢攻打益州郡,包抄雍闿;诸葛亮则亲自率领西路大军,攻打越嶲郡的高定。

诸葛亮率领大军向南进发,沿马湖江进入越嶲郡,抵达卑水(今四川美姑、昭觉邻境一带)时,高定与率军北上抗拒诸葛亮的雍闿、孟获发生冲突。高定的部下杀了雍闿,孟获退回了益州郡。诸葛亮乘机攻下了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杀死了高定。

这时,马忠也率军进抵牂牁郡,朱褒不敢抵抗,慌忙带领叛军向西逃走。马忠随即率军跟踪追击,在李恢中路军的协助下,消灭了朱褒的叛军。这样,诸葛亮很快就平定了越嶲、牂牁两郡。

诸葛亮随即指挥大军继续南下,直指叛军的最后据点益州郡。

这年五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冒着酷热,渡过泸水(金沙江),穿过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向益州郡逼近。

诸葛亮打听到在益州继续对抗蜀军的孟获,不但打仗骁勇,而且在益州郡各部族中很有威望,很多部族都听从他的指挥。诸葛亮想起马谡临别时的建议,决心尽力争取孟获。下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许伤害他。

诸葛亮和孟获第一次交战,便设下埋伏,活捉了孟获。

诸葛亮活捉孟获后,立即叫人给他松绑,亲自好言劝说他归降。但孟获不服气,说:“我是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埋伏,怎么能叫人心服。”

诸葛亮见孟获不服,也不勉强,便让他参观蜀军的军营和阵容,然后又问孟获:“你看我们的军队如何?”

孟获不屑一顾地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被打败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阵容,只不过如此而已。如果再战,我一定能轻易取胜。”

诸葛亮笑了笑,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放了你,让你再来交战。”

孟获被释放后,回去又重整旗鼓,再一次和蜀军交战,不料又被诸葛亮活捉了。诸葛亮再一次劝他投降,孟获还是不服,诸葛亮又把他放了。就这样一连捉放了六次。

到孟获第七次被活捉时,诸葛亮还要放他回去。可这次孟获却不走了,他惭愧地对诸葛亮说:“丞相对我七擒七纵,可谓仁至义尽,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南人再不反叛了。”

这一年的秋天,蜀军三路大军会师于滇池,各地少数民族纷纷前来归附,整个南中恢复了安定的局面。诸葛亮用当地人为吏,举孟获等首领赴蜀都为官。随即班师,于十二月回成都。

诸葛亮胜利进军南中,巩固了后方,增强了国力,为攻魏创造了条件。其攻心为上的谋略,为千百年来用兵治国者所称道。

孙子认为军队刚进入战场时,士气一般都比较旺盛,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松懈下来,到了最后,就会衰竭了。为此,他提出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著名“治气”军事名言。也就是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攻击它。春秋时,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让鲁军在齐军三鼓之后再与之交战,最后取得了胜利,就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著名战例。

公元前684年春天,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的劝告,任命鲍叔牙为大将,率领大军攻打鲁国,企图一举征服鲁国。

鲁庄公得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

当时鲁国有一个名叫曹刿的士人,他认为当政者很多都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去求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

曹刿见到鲁庄公后就问:“您凭什么来迎战齐军呢?”

鲁庄公回答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分给别人。”

曹刿说:“这样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使老百姓普遍得到好处,百姓是不会跟您去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我对神明很虔诚,祭祀用的祭品从不敢虚报,一定老老实实地敬奉神明。”

曹刿说:“这是一种小信,神明是不会因此就降福的。”

鲁庄公又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一定根据实情,力求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说:“这才是为百姓尽力,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可以出兵迎战了。迎战齐军时,请让我跟随前往。”

通过交谈,鲁庄公知道曹刿是一个深具谋略的人,就让他与自己同坐一辆战车,来到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前线。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在长勺迎击齐军,两军都摆出了决战的姿态。布阵完毕后,就听见对面齐军鼓声震天,准备发起进攻了。鲁庄公一见,就下令鲁军也擂鼓迎战。曹刿见了,赶忙加以劝阻,建议鲁庄公坚守阵地,暂时按兵不动。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建议。

齐军随着鼓声冲了过来,可是鲁军并不迎战。齐军见鲁军阵形整齐,无隙可击,只好退了回去。齐军接连擂了三次鼓,发动了三次进攻,都在鲁军严密防御之下,无功而返。

曹刿见时机已到,便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击鼓出击了。”

鲁军将士早就憋足了劲,一听见进军的鼓声,齐声呐喊,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齐军。齐军抵挡不住,大败而逃。

鲁庄公见齐军败退了,就要下令马上追击。又被曹刿所劝阻。曹刿下车,仔细察看齐军败退时车辙的痕迹,接着又登上战车前的横木,眺望远方败逃的齐军,然后对鲁庄公说:“可以追击了。”

鲁庄公于是下令追击,一直把齐军赶出了鲁国的国境。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取胜的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擂鼓进攻的时候,士气最旺盛;第二次擂鼓进攻的时候,士气就有些消沉;第三次擂鼓进攻的时候,士气就已经耗尽。齐军三次擂鼓进攻没有结果,士气已经耗尽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因此一举打败了齐军。不过,齐国毕竟是一个实力强盛的大国,我怕他们是假装败退而设有埋伏,所以建议您不要马上追击齐军。当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很乱,战旗东倒西歪,这才断定齐军是真的败逃了,可以大胆去追击他们了。”

同类推荐
  • 北境帝国

    北境帝国

    传说上古时期,中原大地上生活着众多部落,他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以农耕为生并不断繁衍生息。中古时期,北方野民以游牧为生,逐渐诞生了一个强大部族戎狄,他们会在灾年时联络草原各部南下抢掠。由最开始单纯抢粮食过冬到后来器皿,牲口,女人等直至烧杀抢掠,给中原诸部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赢族首领共公联合各部,挑选精壮部民北上穿过河北高原在黑山以东至仙人湖以西修筑北境防线抵抗胡人侵略,历经三代人百年经营,终于建立起一条绵延百里的巨石长城,把胡人挡在了长城以北,为了表彰共公及赢部为抵抗蛮族作出的贡献,中原诸部公推共公为中原共主,尊天子,共公子孙后代永授天子号,可号令诸部行征伐事。后古时期,中原不断发展形成最原始的商业文明,各部纷纷建立各自的城市,赢部后代天子欲望不断膨胀,滥行征代之权,吞并周遭部落。引发中原各部的不满,终于在讨宋之战中,被夏商薛宋五部盟军击败,将赢人放逐至东海群岛,并将赢地封给赢部长老鲁姓族人。中纪初年,中原进入诸国争霸时代,各国征伐不断北境小国诞生一位新的雄主,在他的带领下,北境由弱小到强大,直至建立多民族融合的强大帝国。他就是该故事主人公,公孙
  • 我属猪

    我属猪

    朱大海和妻子每年一胎,连生了十二个不同生肖的儿女,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这些人的命运如何呢?主角是一个属猪的丐儿,因种种机遇,投身于了抗日洪流,但他其它的哥哥姐姐们在战争中又都干了些什么呢?作品最后会很快地告诉你答案!
  • 一个鬼子也不留

    一个鬼子也不留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刀下,将曾经用鲜血捍卫的誓言,划割地支离破碎。誓死不做亡国奴!在刑具前的威逼利诱中,将曾经最崇尚的信仰,换取了苟延残喘。尊老爱幼!在一群群畜生面前,将华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践踏于蹄下。一块手表,带着都市少年陈子豪,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在这人性没有任何遮掩的岁月,目睹祖国河山遍地狼烟,他浴血奋战,只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铭记家恨,勿忘国耻。
  • 终极妖孽狂兵

    终极妖孽狂兵

    云海市,西山烈士陵园。天空一片阴暗,伴随着滚滚的雷声,绵绵细雨,坠落在大地。山下……
  • 战火欧皇

    战火欧皇

    主角把活下去的机会让给自己的战友,体现中国军人极大的魅力,皇天不负有心人,回到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夕,墨轩以单兵力量究竟能否阻止,又是否能在这片战火中活下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吾乃圣灵师

    吾乃圣灵师

    穿越穿烂的现在,走在路上也不安全,打个电话也能穿越,秦小宝只能表示醉醉哒。穿就穿吧,还穿到个“万径人踪灭”的鸟地方,老天,你敢给我个人吗?奶娃娃?那不算人
  • 衍天道途

    衍天道途

    苏木抬起头,看着那深邃闪烁的星空,喃喃自语。“彼方天地,到底是怎么样的……”
  •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为青少年成长读物类图书,是一本少儿科普读物。该书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V.M.希利尔创作,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艺术史,既生动,使孩子们快乐地亲近艺术,又实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艺术的种子。阅读《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孩子们能收获了无穷的乐趣,激发孩子进行思考。
  • 凤唳还朝

    凤唳还朝

    遭继父算计,被宗族子弟欺凌,最终沦为蝼蚁,凭什么一个周天转星盘便逆了自己的命?上一世,她历经周折只为不被所谓的“高人”踏踩,最后却因偶得的钥匙而不惜自爆,肉身尽毁!侥幸重活,脱离母星,自此成为一名寰宇微不足道的女修。“星图渺小又如何?”“那我便独修无上道术,另辟通达星势坦途!”修炼坎坷艰辛,她凌然不惧,直面而上,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闪耀在众人眼前!这一世,她定要逆天而上,随心所欲,踏定乾坤!只是这前世一个个自己不识的年轻才俊,怎得一个个窜进本君的试炼里,竟敢还在现实接近本君!!!“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众才俊曰:“我们只想守在你身边,看你地老到天荒……”
  • 娘子不要跑,妖孽殿下来我家

    娘子不要跑,妖孽殿下来我家

    回想自己的不堪前世,18岁的莲烟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宋天昀是没有怨恨,哪怕她的爱情从头到尾是场算计,她也不会怨恨宋天昀,可是26岁时候的莲烟,已经把这份爱情埋在了墓地里,面对躺在自己怀里姐姐的死,还有在战场上哥哥无故的战死,那时候的莲烟对于宋天昀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块。重生之后的莲烟,她倒要看看,那个不是嫡出的宋天昀没有她和应府的帮助到底有什么本领让四皇子登上皇位,名满天下,这一世的莲烟,她要扭转乾坤,帮太子煜登上属于他的皇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则天的成长记

    武则天的成长记

    武则天是一个不择不扣一个政治女汉子,这个女人狠辣、
  • 一个蓝色,一个俊凯

    一个蓝色,一个俊凯

    在你心灵的窗口,他留了封信,你不知道是谁寄的,但你嗅到了淡淡的薄荷香味,你知道,是他,寄的时间,是他离开的那天,原来你这么糊涂,以为他不要你了,可他却在用他的行动向你证明,你选择他,不会错.。。简单明目的几个字“十年之约,再回首,你是否记得我?”傻瓜,我当然记得你,毕竟这里,全是你.。。
  • 创世凰图

    创世凰图

    千年前,天玑国主凰绮舞在逐鹿之战中棋差一着,莫名身死于那场惊天浩劫之前。千年后,重生的凰绮舞发现自己附身在贵族少女之身,位处于诡墓之中,她的身侧是前世的佩剑碧落秋霜,墓中埋葬的人则是辅佐她多年的宰相乌月霜。她到底是因何而死,千年之前的大劫又埋葬着什么隐秘。当破军星的光辉遮掩天空,一无所有的凤凰终将从废墟中踏出,载满亡灵的巨舟会刺穿苍阑,扬着风帆驶向那命定的终点。她是灭世的长矛,亦是创/世的使者,最后在帝台之上,却只能鞠一把枯骨低声吟诵:“此身不予苍天作序,余生只为庶民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