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100000012

第12章 一相无相分第九

果虽有四。相本无二。故受之以一相无相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直译

佛问:“须菩提,我再问你,你认为证得须陀洹圣果的修行者,会生起‘我已证得须陀洹果位’这样的心念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叫入流,然而却无所入,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证悟对五欲六尘无有执著的境界,因此才叫做须陀洹。”

佛接着问:“须菩提,你再想想,你认为证得斯陀含圣果的修行者,会生起‘我已证得斯陀含果位’这样的心念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具名为‘一往来’,然而实无往来,因此才叫做斯陀含。”

佛又问:“须菩提,你再想想,你认为证得阿那含圣果的修行者,会生起‘我已证得阿那含果位’这样的心念吗?”

须菩提回答道:“不能,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而实际上佛法又是无所不来的,心中已没有来不来的分别,因此才叫做阿那含。”

佛继续问:“须菩提,我再问你,你认为证得阿罗汉圣果的修行者,会生起‘我已证得阿罗汉果位’这样的心念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叫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认为自己已修成了阿罗汉果位,那么,就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者的相状。世尊,佛说我已证得无诤三昧,是非曲直保第一,亦为罗汉中第一离欲的阿罗汉。世尊,我倘若生起‘我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心念,那么世尊就不会说我是个乐于在山林中寂居静修的阿兰那行者。正因为须菩提并不存有修行的执著心念,只是假名为须菩提,所以才称为是欢喜修阿兰那行的修行者。”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陀洹者,梵语,唐言逆流。逆生死流,不染六尘,一向修无漏业,得粗重烦恼不生,决定不受地狱、畜生、修罗异类之身,名须陀洹果。若了无相法,即无得果之心,微有得果之心,即不名须陀洹,故言不也。

现代注释

须陀洹: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小乘初果。其已断见思烦恼中八十八品见惑,所具断德相当于大乘圆教十信菩萨中的初信位菩萨,然而智德则不相等。须陀洹已属圣人之位,非为凡夫;须陀洹梵语意译即为入流,“入圣人之流”之意。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流者,圣流也,须陀洹人已离粗重烦恼,故得入圣流,而无所入者,无得果之心也。须陀洹者,乃修行初果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者,梵语,唐言一往来。舍三界结缚,三界结尽,故名斯陀含。斯陀含名一往来,往来,从天上却到人间生,从人间死却生天上竟,遂出生死,三界业尽,名斯陀含果。大乘斯陀含者,目观诸境,心有一生灭,无第二生灭,故名一往来。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著,后念即离,故实无往来。

现代注释

斯陀含: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梵语,唐言不还、亦名出欲。出欲者,外不见可欲之境,内无欲心可行,定不向欲界受生,故名不来,而实无不来,亦名不还,以欲习永尽,决定不来受生,是故名阿那含。

现代注释

阿那含:译曰不还、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名。此圣者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还。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名阿罗汉。阿罗汉者,烦恼永尽,与物无诤。若作得果之心,即是有诤。

现代注释

阿罗汉: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大智度论》卷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又译曰应真、真人。

【“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阿罗汉,梵语。唐言无诤。无烦恼可断,无贪嗔可离,性无违顺,心境俱空,内外常寂。若有得果之心,即同凡夫,故言不也。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何名无诤三昧?谓阿罗汉心无生灭去来,惟有本觉常照,故名无诤三昧。三昧,梵语,此云正受,亦云正见。远离九十六种邪见,是名正见。然空中亦有明暗诤,性中有邪正诤,念念常正,无一念邪心,即是无诤三昧。修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若有一念得果心,即不名无诤三昧。

现代注释

无诤三昧:佛教用语,音译阿兰那。就是入了禅定之意。无我人、彼此、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连真空亦无住,若有住者,即有对待,便生诤论,长系生死矣。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兰那,是梵语,唐言无诤行。无诤即是清净行。清净行者,为除去有所得心也。若存有所得心,即是有诤,有诤即非清净道;常得无所得心,即是无诤行也。

现代注释

阿兰那:原意为“树林”,意译为寂静处、空闲处、无诤处、远离处等,指适合修行与居住的场所。亦意为寂静,即身体寂静,烦恼调伏。玄奘法师将此处译为“无诤行”。六祖亦如此解。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本书汇集了众多丰富内容的文章,不仅是作者不同阶段、不同场所亲身经历的人生旅程的记录,也是撰写我国新时期伊斯兰教断代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资料。全书分为“朝觐盛典”、“探索·论述”、“译著举要”、“出访纪实”、“祝贺·企望”、“缅怀前贤”、“序言和韪记”和“接待访谈”等八个板块,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 西藏佛教

    西藏佛教

    本书第八章噶举派和第十四章西藏佛教文化由牛宏编写,第九章格鲁派由牛宏、才让共同编写,其余各章由才让编写完成,最后由才让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和统稿。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发展的历史又错综复杂,本书只是概略性的介绍,旨在希望有助于读者掌握和学习藏传佛教的一般知识,能起到一点对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作用,并希望有助于民族间的文化沟通。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在编写的体例结构到叙事方式多有不如意处,恳请读者谅解。我们欢迎读者的批评指正,使我们将来能再作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智慧心:星云说喻

    智慧心:星云说喻

    本书是《苹果上的肖像》、《禅师的米粒》、《点亮心灯的善缘》三本书的合集。用丰富多彩的小故事细细讲述星云大师的入世哲学。娓娓道来星云大师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如何游刃有余地转化。既能使佛法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得到普及,又能使为庸常生活所挤压的人们得到一片静心的场所。语言朴实生动,真切感人,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肥妻多妩媚

    肥妻多妩媚

    前世,她被亲人好友背叛而惨死,重生后,她决定踩渣灭婊,将这些人统统踩在脚下。说她胖?她扭头就瘦成一道闪电!说她丑?她立马美瞎他们的眼!说她蠢?商业天才的名号不是吹出来的!对外,她强悍如斯,对内,却娇滴滴地挤出眼泪,“裴总,人家好怕怕!”“怕?”男人直接一把将她拥在怀里,“那还不快过来?有我在,没人能欺负的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医王爷霸道王妃

    神医王爷霸道王妃

    我叫黄思思,一个不择不扣的富二代,还是一个被宠坏的女富二代,但是当她知道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她一觉醒来的时候是即将成为一个满脸毒疮王爷的妃子,我悲催的人生也就在那一刻开始了,但是呢,没关系,看我如何调教王爷做奴隶,哈哈。
  • 快穿之病娇大佬钟情我

    快穿之病娇大佬钟情我

    【女主身份大有来头】其实作为一个作天作地的小霸王林叶儿真没有什么梦想,她只想当一个米虫,家里的钱也够她挥霍,可没想到,有一天出门逛街,她竟然被撞死了!!享年23本以为死后会来天堂的她,遇到了一个自称为编号857的系统于是开启了她的快穿之旅记得那一年春暖花开,傲娇的竹马哥哥拥住她说“叶儿,不要离开我”又是那一年岁月美好,薄凉的影帝大大拿着婚约书说“叶儿,你逃不掉的”还是那一年,可怜兮兮的电竞小奶狗无措的看着被他砸乱的家说“叶儿姐姐,你不要我了吗?”到最后,林叶儿悲催的发现,这他妈的竟然都是一个人看着眼前这个病娇大佬,林叶儿表示惹不起-反派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薄唇微勾“小叶儿,你要去哪?”
  • 欲恨弥爱

    欲恨弥爱

    落叶城的萧条是一种美,一种洗尽铅华的质朴美;就在这质朴美的背景下,演绎着一场平淡而又喜剧的爱情故事。在大海边,怪异但帅气的于萧远遇上了豪放但又美丽的欧阳若雪,从此,这两个冤家开始了他们曲折但又浪漫的爱情故事……
  • 太监皇上抓小偷:贪财小皇后

    太监皇上抓小偷:贪财小皇后

    “喂!那头猪!给朕站住!朕今日非要你当皇后!”一道富有磁性的声音温柔的从后方传出,那人脚下仍不停止追着那个俏丽的身影。只见那个小小身影转了一下头,瞥了一眼后面穷追不舍的人,顿时懊恼的骂道:“死太监!别跟着我了好不好!天下之大那么多想嫁给你的女人,为毛偏偏要我当!”那人勾起淡粉的薄唇邪笑道:“谁让你偷走了朕的东西。”那娇小的身影微微一怔疑惑的说:“什么东西啊!我除了整天偷你点钱,其他什么也没干啊!”“谁说你没干!”那小身影停下瞪着他不服气的说:“你说我除了钱还偷你什么东西了!”突然他抱住了她,把她的手拉到自己的胸口处,对着她温柔的说:“你偷走了我的心,难道这不是偷?”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创世之曙光

    创世之曙光

    少年本无用,混沌心中藏。命数不该绝,良师筑基夯。蕴气养,通脉长,融血入体,威名初扬。凝丹实,聚灵强,渡厄引象,生死无常。涅槃重生复天光,化神四境迫天降。浮世百态皆定数,创世无上改沧桑。天地浩劫,血染玄黄。八尺棍,打散四海妖魔鬼怪。一纸符,驱尽八方魑魅魍魉。他,即将成为旧世的终结者。他,即将成为新世的开创者。他,就是黎明。
  • 玄堂

    玄堂

    万族林立,稳中求胜!我,将一步步登上顶峰。这是信仰也是决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