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600000243

第243章 郭孝恪击破焉耆 李世民出征辽东(1)

相里玄奖奉旨出使辽东,其出使的第一站为高丽。

高丽人为古时扶余后人,高丽国东与新罗接壤,南与百济相邻,西北隔辽水与大唐营州相接,北邻靺鞨。其都城平壤,为汉朝乐浪郡之治所。

相里玄奖辗转来到平壤,其时,盖苏文已亲自参战,拿下了新罗的两座城池。他闻听唐使到来,知道又是大唐皇帝劝谕自己勿相攻伐,心中着实不屑,然他还不敢与大唐公然撕破脸皮,遂以礼相待,与相里玄奖会面。

相里玄奖取出玺书,当堂念道:“百济、高丽,恃其僻远,每动兵甲,侵逼新罗。新罗日蹙,百姓涂炭,遣使请援,道路相望。朕情深愍,爰命使者,诏彼两蕃,戢兵敦好……”其将玺书读完,再将玺书交给盖苏文,说道:“皇上的意思很明白,即让你们睦邻友好,勿相攻伐。”

高丽人此时说汉话,写汉字。盖苏文将玺书再观一遍,非常明白李世民的心意。他沉吟片刻,反问相里玄奖道:“我知道贵使本为高丽人,当知高丽的历史。我刚刚夺回的两座新罗城池,本来就是高丽的土地。我听说,大唐新近灭掉高昌国,将其改为州县,难道皇上可以自己随意攻伐,独不许我吗?”

相里玄奖知道,盖苏文现在攻破的这两座城池,原来确实由高丽国管辖。隋炀帝大举征战高丽时,高丽人全力应对隋朝军队,无力东顾,此二城遂被新罗乘机夺取。

盖苏文又说道:“听说皇上取高昌,其理由为高昌原为汉时故地,所以取之有理。我取此二城,亦为高丽故地,皇上为何不替高丽着想,反替新罗撑腰呢?当时新罗取高丽土地并非仅此二城,约有五百里之广,我若不能尽复旧地,难以遵旨。”看得出来,盖苏文语气强硬,志在必得。

相里玄奖针锋相对道:“不错,此二城确实为高丽故地。然时至今日,往事何足论?若依大王道理,高丽原为中国郡县,我皇亦可以发兵取之。”

盖苏文冷笑道:“我知道你要这样说话。好嘛,就请皇上随时来取吧,我在这里候着。”

相里玄奖道:“皇上如今仁爱治国,对四境绥之以德,不会动辄兴兵。皇上尚且如此,你何必还要大动干戈呢?”

盖苏文摇头道:“皇上胸怀博大,且疆域广大,没有必要为此丁点土地上心。我却不同,若被四邻东取一点,西取一点,高丽还能立国吗?贵使本为高丽人,国内定然还有你的不少亲戚故旧,你难道不能替高丽人着想吗?”

相里玄奖道:“大王,我这样做正是为高丽人着想!皇上的玺书说得很明白,若谁不听旨妄自兴兵,皇上定会遣天兵前来问罪。若天兵到此,高丽如何是对手?且开战后,定会血溅战场,耗费钱粮,非是高丽人之福。”

盖苏文压根儿听不进去,冷笑道:“高丽为防中国相侵,已准备多日。西面有数百里长城相抗,国内城池坚固,大可与唐军一搏。你回去告诉皇上,我盖苏文想干的事,任十头牛的气力也拉不转去。若唐军来此,我盖苏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怕任何人的虚言吓唬。哼,隋炀帝当时自恃中国强盛,倾全国之力来攻,最后不是也闹了个灰头土脸!”

两人说话如此不投机,相里玄奖遂起身告辞。他见盖苏文如此态度,知道再去百济也是枉然。果然,他到了百济国见到百济王义慈,是时,高丽使者早一日来此转述盖苏文之意,义慈自然听命于盖苏文,拒绝相里玄奖的劝和。

相里玄奖怏怏而归。

李治自贞观十七年四月被立为太子,在重臣辅佐下,他潜心于学问,专注于政事,李世民对其还算满意。为了加强两宫力量,李世民又诏李大亮为左卫将军、工部尚书,这样,加上此前授其为太子左卫率,李大亮身兼三职。李大亮宿卫两宫,非常尽心,其当值的时候,必坐寐达旦,可谓恭俭忠谨。李世民让李大亮负责宿卫之事,不久即让李治负责左右屯营兵马事,其大将军以下并受处分,可见李世民对李治还算信任。

时间进入冬月,李世民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李治以年龄尚小为由,遣于志宁向李世民推辞。李世民当时答应罢选,然心中疑惑,这日独对长孙无忌道:“无忌呀,我当时从你的意见立治儿为太子。我这一段时间留心观察,觉得他还是过于懦弱。为君者若性格懦弱,恐怕难守社稷。”

长孙无忌当然不同意李世民的说法,辩解道:“晋王自被立为太子,恭谨好学,陛下也曾多次夸赞过。其年龄尚小,相信其在众臣的辅助下,学识及理事能耐定能提高许多。”

“人之性格,发乎天成,难从根本上改变,我对治儿非常忧心。”

“陛下,我认为人若好学,即是成才之道。假以时日,随着太子年龄渐长,其定然能御政从容。”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我遍视诸子中,觉得恪儿英果类我,不如立恪儿为储,长远来讲定优于治儿。”

长孙无忌听见李世民这样说,知道他又动了易储的心思,心中大急,坚决反对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昔承乾与魏王泰争位,朝臣因之分成两派。如今新太子已立,使朝中势力渐趋一统。若陛下欲立吴王,定会引起大乱。”

李世民观其情状,知道其内心万分焦急,遂微笑说道:“无忌,你反对立恪儿为储,莫非因为治儿是你的亲外甥,而恪儿不是吗?”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露出微笑,明白李世民如此说并非认真,遂认真禀道:“陛下所言太子懦弱,其实为仁厚。陛下百年之后,太子继统,臣保证其至少为守成之主。臣刚才说了,储位废立关系国家大运,不可动辄废立,愿陛下三思。”

李世民今日单独与长孙无忌谈论此事,显然是想试探长孙无忌的口气。长孙无忌态度坚决,他也不好再往深里谈,遂说道:“罢了,此事到此为止。无忌,你既然坚决拥立治儿,治儿今后就由你多上心了。他若难成大器,其储位难保。”

长孙无忌躬身答道:“陛下,臣竭尽全力,不让治儿坠了陛下的志气。”

李恪为杨琼所生,排为李世民的第三子。论智识才干,确实在李治之上。李世民坚定不再易储,是不想其他儿子再生异心。后几日,他见到李恪,戒之曰:“我们父子虽为至亲,然你若有罪,我不能违天下大法徇私。昔汉时武帝已立昭帝,而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被霍光诛之。你为臣子,不可不戒。”

诸皇子皆知李世民重贤,现在懦弱的李治被立为太子,其兄弟有不服者,自然以吴王李恪为首。李世民现在说出此语,眼见再想图太子之位是不可能了,李恪因之心灰,躬身答应。然李恪毕竟贤名远播,深孚众望,长孙无忌心内始终放不下。后来李治继位,长孙无忌便说李恪参与房遗爱叛乱,使其蒙冤而死,此为后话。

是年春节,四方诸国竞相入长安朝贡。李世民在太极殿接见四方君长及使者,忽然发现,焉耆国未派人来。当是时,高丽、百济虽对大唐庇护新罗不满,然未缺了礼数,依旧派人送来朝贡之物。待朝见散后,李世民让李治代自己赐宴,唤来唐俭和李世询问其故。

李世民问道:“焉耆国不来朝贡,其中定有缘故吧?”

唐俭禀道:“去岁末,西突厥大臣屈利啜为其弟娶突骑支的女儿。想是突骑支觉得有了新靠山,所以今年不再来朝。”

李世民沉吟道:“当初高昌与西突厥肆叶护可汗联手,攻破焉耆,突骑支被迫逃往龟兹。后来侯君集领兵克定高昌,将焉耆城池及百姓归还给突骑支。不料年余时间,突骑支竟然又投向西突厥。世兄,看来肆叶护可汗的势力定向东侵了,那泥孰可汗难挡其势吗?”

李世民当初为分化西突厥势力,册封泥孰可汗,承认其在西域的地位。肆叶护可汗为取得大唐的册封,累累派使入长安向大唐献好,并要求和亲。李世民拒绝肆叶护可汗的这些提议,仅诫其在西域要与诸国睦邻友好,勿相攻伐。

李世禀道:“焉耆原为泥孰可汗的属国,安西都护府设立之后,突骑支感谢我朝归还其地及人口,大约安静了半年。不料,肆叶护可汗趁泥孰可汗势衰之际,新任阿史那贺鲁为叶护,让其率部东侵,逐步蚕食泥孰可汗的地盘。突骑支善会揣测风向,想是他觉得郭孝恪仅领兵数千人镇守庭州,终不是肆叶护可汗的对手,遂脚踏两只船。这次他将其女嫁给屈利啜之弟,显然以为找到了靠山,所以不来朝贡。”

李世民叹道:“看来西域形势,还是西突厥在那里左右啊!焉耆毕竟为一小国,突骑支倒向肆叶护可汗,显然为保己国安危,并不为错。”

唐俭道:“突骑支实为一势利小人,他现在一心向肆叶护可汗邀宠,却忘记我朝对他的恩情。陛下,臣以为此风不可开,若任突骑支这样肆意妄为,西域诸国会以为我朝软弱,定会向肆叶护可汗示好。如此,陛下为经营西域而设立的安西都护府就形同虚设。”

李世民想起高昌被攻破后,自己与群臣商议如何管理高昌土地的情景。那次魏征坚决要求按处置吐谷浑的办法,立麴氏子孙为高昌王,使高昌为大唐属国,以为自治。自己当时有经营西域的雄图,觉得若复立高昌国,则西域那里西突厥势力定会大行其道,大唐在那里没有多少主动权。为图长远,遂置三州,设定安西都护府统辖之,以此作为大唐经营西域的前哨之地。他现在仔细品咂李世与唐俭之言,觉得若任肆叶护可汗在那里逐步发展势力,下一步定会危及安西都护府的安全。李世民显然不愿意看到此种局面。

李世民想到这里,又问道:“世兄,你说郭孝恪在庭州领兵有方,屯田见效,果如其然否?以其之力,不用从内地调兵,他能应付那里的局面吗?”

李世答道:“陛下任郭孝恪为安西都护府,可谓慧眼识人。其到任后,已将伊州、西州、庭州守备整治得非常坚固,令西突厥不敢轻易起攻伐之心。其守备之人,以内地调防的千余人为骨干,再整训三州的民兵,可得数万人。郭孝恪现在不用从内地调兵,凭其手头力量,除了可保三州防卫无虞外,另可组织人马突击,可谓攻守兼备。”

“譬如焉耆对我国不敬,郭孝恪可以伐之吗?”

“陛下,郭孝恪近日上疏一道,请求兵部转请皇上,准其讨伐焉耆。郭孝恪言道,其在防守三州同时,可以出劲兵奇袭焉耆,再出一支兵马防备肆叶护可汗的援兵。臣细细观来,觉得郭孝恪所言可行。”李世说完,将郭孝恪之疏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阅罢,赞赏道:“郭孝恪所言非为空泛,看样子他颇下了一番工夫。嗯,让郭孝恪为安西都护府,可谓得人。世兄,你以为现在为攻焉耆的时机吗?”

“臣以为可行。郭孝恪若能一举拿下焉耆,即可扬我大唐军威。若焉耆被克,西域诸国定会对我朝畏威怀德,可以遏制肆叶护可汗东侵的脚步。且焉耆被平后,陛下可以册立新的焉耆王。泥孰可汗得我朝之助,西域诸国定会归附他,如此,其势力渐渐能与肆叶护可汗相抗。”

李世民复向唐俭笑道:“唐卿,你细听世兄一席话。其寥寥数语,既勾画了进击焉耆之图,又谋及西域今后形势。什么叫帅者之才,世兄是也!”他转向李世道:“可由兵部代转安西都护府文书,准郭孝恪之奏。你要告诉郭孝恪,西域那里由其全权主之,便宜行事。若其对焉耆开战,朝廷不会从内部派去一兵一马,让他凭手头之兵精心筹划,不可有稍许闪失。万一他战败,即会一退千里,我大唐在西域的立脚点从此失矣,让他戒之慎之。”

李世躬身领旨。

李世民又问唐俭道:“唐卿,相里玄奖出使辽东,至今未回吗?”

“未回。长安去辽东六千余里,其一来一回需数月时间。他此次需向高丽、百济传达陛下之旨,也许还要到新罗抚慰。”李世民触动心事,问李世道:“世兄,你以为相里玄奖此次出使,能使他们罢战吗?”

李世摇摇头道:“以盖苏文的脾性,非几句话可劝回头的。”

“朕也不信!如此看,辽东一战势在难免了?”

李世点点头。

“唉,西面有焉耆,东面有高丽,若同时为战,朝野之人会责朕好战吗?”

唐俭道:“焉耆之战由郭孝恪主持,不用调派内地兵马即可完成,用兵用钱甚微。唯辽东一战,路途太远,且高丽人素来强悍,非用重兵不可。”

“是啊,仅出使一趟,来回需数月时间,遑论大队兵马呢?且那里气候苦寒,冬月时难以交战,这样,一年中适宜交战的时间仅半年多一点。即使这样,辽东一战非打不可,我若再忍让,那盖苏文的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世兄,你要关注西北之事,也要筹划辽东之事。”

李世又复躬身答应。

过了一月,相里玄奖自辽东返回京师。李世民得知盖苏文不遵旨罢战,且出无礼之言,大怒道:“好一个无知狂妄之人!好嘛,他盖苏文说要收回故土,我难道就不收归故土了?”

李世民坚定了征讨高丽的决心,他算着时间,认为今年去攻高丽有些仓促,遂定下明年春日时开始攻打之计。于是,他马上下了数道诏,一道诏督促阎立德加紧监造运粮船、战船,于今年七月集于莱州;第二道诏遣营州都督张俭率幽州、营州二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兵,让其看准时机袭扰高丽,以牵制其进攻新罗的脚步,并观其势;另诏太常卿陈君宾为馈运使,民部侍郎崔仁师为副,河北、河南诸州皆受其节度,由其便宜行事,以保证粮草、军械及时运往辽东,为战事做好物资准备。

贞观十八年八月,长安这里正是深秋景色,西域那里已经开始下雪,郭孝恪指挥的一场战事拉开帷幕。

郭孝恪为许州阳翟人,其在军中多年,有智谋,好勇力,屡立军功。他还有一般好处,即是能与上司融洽相处,与下属推诚相待。李世当初向李世民推荐他为安西都护,许是看到他有这般好处。

安西都护府初建,这里的人员比较驳杂。其居民以高昌旧民为主,另有一些突厥族人。戍边之人以千余人唐朝兵士为主,他们每三年轮换,另有一些流徙罪人为戍卒。郭孝恪面对如此驳杂的人群,明白要想安定三州,必须先将众人心智抚为一体才好。李世民授予其为西州刺史、安西都护,实际上是将这里的军政大权皆集于其一人之手,这对于其抚慰众人有相当的好处。

麴氏王朝昔对高昌百姓盘剥日久,导致民怨沸腾,麴氏王朝也因此加速垮台。郭孝恪明白此节,为此采取二项重大措施:一是向李世民请旨,要求三年内免除三州租赋,李世民准奏;二是不用那些为非作歹的旧官,选出一些受百姓拥戴之人以为官吏。郭孝恪将李世民在贞观初年的做法在这里牛刀小试,果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辖下百姓见农桑之事不用纳租赋,顿时激发了其垦荒的积极性,三州大地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又见官吏皆是符合百姓心思之人,非是往日那些面目可憎的虎狼之吏,心境也舒展开来。一段时间之后,郭孝恪顺势而为,让他们以户为单位,每十户为一组,以此编制民兵之列。这些民兵农忙时垦荒,农闲时练兵,渐成气候。

郭孝恪带兵,向来以推诚待人闻名。他现在面对这些流徙罪人,除了按朝廷律法对其严格看管以外,努力以真诚感之。他对这些犯人说:“你们流徙至此,西面是西突厥诸国,你们到了那里举目无亲,言语不通;东面是二千里沙碛,若有人孤身行走,难有生机。我这样说,即是想告诉你们:唯有在此戴罪立功,方为生路,若妄动他念,即是死路一条。要知你们的父母妻儿日日盼望着你们归去,你们若妄自行事以至回乡无期,定会大伤其心。”

这些犯人因在内地犯了各种罪过被遣送至此,一路上餐风饮露,领略了沙碛的酷热与寒冷,以及那最难熬的饥渴。知道若独自一人逃回内地,确实死路一条。

同类推荐
  • 长征领导人4

    长征领导人4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历史上的玄奘

    历史上的玄奘

    本书依据《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史料,吸收了现代玄奘研究成果,采用记实文学的笔法,描述了玄奘的人生经历,对相关的佛教知识、历史地理知识作了必要的介绍。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大雪已经落了好几天,把整座北京城都给笼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幕帏,千里冰封,连紫禁城金黄色的屋顶也都被雪白的雪给覆盖住了,宫殿变得像雪塑冰雕一般,褪去了往日的巍峨雄伟,带上了一些别样的晶莹洁白。覆雪的屋顶蜿蜒着,从紫禁城一直延伸到四周的寻常民居上、花木上,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连绵起伏的曲线。在这些被大雪覆盖住的屋顶下面,有一处寻常的宅子,和其他官员的宅子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一样的青砖青瓦,一样三进三出的四合大院。
  • 酒井法子中毒

    酒井法子中毒

    酒井法子15岁出道,纵横歌坛影坛和电视界、广告界,在崇尚洛丽塔少女风的日本一口气红了20多年,是不多见的人气明星。法子30岁步入婚姻,38岁传出吸毒丑闻,形象一落千丈,日本艺能界更是一鼓作气置之死地的强硬态度拒绝原谅她。酒井法子为何得不到同情?
热门推荐
  • 安逝的青春

    安逝的青春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我喜欢凄美的青春故事,我将我的愿望承载在这部小说里。由于还是一个学生党……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偶尔的托更行为(^v^)
  • 打工旅行

    打工旅行

    在都市里一年,不过是大同小异的365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吴非知道这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偶然的机会,他知道有一种旅行,方法很贫穷,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打工旅行。2010年4月,他辞职,带着200美元前往新西兰,开始了这段冒险的旅程……有些事一定要趁年轻的时候去干,如果不去做,永远也不知道能超越自己。
  • 倾世绝宠吸血萌妃乱天下

    倾世绝宠吸血萌妃乱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场阴谋,一场穿越,让她成为世人唾弃的血灵!父亲因陷害而死,母亲也因她而死。一次相遇,跨越千年。为她而来!为让血灵重归于世间,她修仙拜师,只是为盗取师父身边那能看尽尘世一切的神火。他与她相恋,却不知他是魔界那高高在上的魔神,她轮回九世,难道如今还要重蹈一千年前的覆辙?神火被盗,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她,她还有什么话可说?看到他给她的神火中发生的那一切,她只希望自己的来事不要再遇到他了,她也累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恻引之心

    恻引之心

    高考后,她一心决然选择去他的城市他的身边,他是个明星,她确实个普通女孩,对于她来说算是比登天还难,可就是这股劲她做到了,留在了他身边。他叫“易烊”她叫“吕嘉”他们本是属于不同世界的人,两个人的共同经历和慢慢慢慢磨合,在一起致相爱。相识相爱的小故事,如果喜欢,慢慢品味,相信其中的一章为你而作,你就是其中的主角。
  • 爱卿诗集·游思集

    爱卿诗集·游思集

    本诗集多为神游天地之作,诗人足迹曾东至富士山,西至冈仁波齐峰,南至印度洋,北至……梦里脚踏北极点。2006年前后,诗人在上海经营公司期间曾经历过一场滑铁卢,绍兴工厂主寿炳荣将破布垃圾装进海运集装箱发往诗人的日本客户,导致诗人一单生意赔偿上百万美元,也失去了丰田汽车旗下公司的巨额订单……屋漏更遭连夜雨,诗人办公桌上的客户名片册被偷走,诗人的公司网站邮箱连同诗人的手机皆同时逾期未交费废止,导致诗人与此前任何客户及朋友皆无法联系。诗人的人生在这一刻归零,除了自己家人知道诗人的存在外,其他无人知晓。2013年,诗人在等待骗子伊藤礼治的下文期间,愁肠百结,写诗解闷,万里河山尽入胸中,三千旧友又来眼前。
  • 这不是我认识的肆大佬

    这不是我认识的肆大佬

    作为姜朝储君的肆殿下,在登基大典的前一天晚上莫名穿越,来到了一个名为蓝亚的异界大陆,………(嗯,自己脑补吧,我编不下去了)
  • 杂烩素材之玛丽苏

    杂烩素材之玛丽苏

    【作为素材的杂烩玛丽苏,脑洞之大表介意】你看着办,反正是乱炖。沙雕护眼预警
  • 浮光浊世

    浮光浊世

    “我看不起你”,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由远处传来。呲,香烟燃烧尽最后一点光热。世界戛然而止,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不远处的霓虹灯也停在了亮眼的红色上,跳舞的人群全都停下了转动的舞步,一个个脸上浮现出鄙夷的神色。散落一地的折断的香烟,停留在脚边扭曲的烟盒。泪水顺着脸颊流下,两道水印映衬着远处亮眼的红色,余焱的喉结上下动了动,一缕青烟吐了出来,终是没有说出一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逐渐远去的身影,拇指不知觉的抽搐了一下,心里闪过一句话:祝你幸福。
  • 周审

    周审

    商场精英,一着不慎,穿越千年,开始了穿越千年的审计之旅,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收获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