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600000119

第119章 明君怀仁息微澜 贤后示德忙亲蚕(3)

李世民笑了起来:“哈哈,魏卿,你说的是实话。朕的心事被你窥破,你知道必然不死,因而张狂,是吗?”

“臣不敢张狂。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为良臣,勿为忠臣。”

“良臣?忠臣?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像契、皋陶,既事明主,又复尽力,因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此为良臣。”

契为传说中商的始祖,曾因助大禹治水之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皋陶为舜的掌管刑法的官吏。他们辅佐舜,开创了一代盛业,为后世人津津乐道。各代士大夫历来将尧、舜视为其理想中的开明君主,则契、皋陶佐舜成就伟业,士大夫也将他们奉为臣子的楷模。

“那么忠臣呢?”

“梅伯、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是为忠臣。”

梅伯和比干皆为商代贵族,为殷纣王的大臣,比干还是纣王的叔父。相传他们屡次劝谏纣王,惹得纣王大为光火。最后梅伯被乱箭射死,比干被剖心而死。他们身死之后,不久商朝灭亡。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你的这个说法很贴切。魏卿,假若朕昏聩无比,难道你就不能做一回忠臣吗?要知道,你虽身死,却也博得青史留名啊。”

“今日君臣推诚相待,臣唯说实话。若陛下为昏君,臣人物猥琐,混迹于人群之中毫不起眼。在乱世中随波逐流,虽不乏颠沛流离,然亦能安然度此一生。脑袋掉了毕竟很疼,臣还是保一条小命为好,因此不敢当忠臣。”

“哈哈,看样子你只能做良臣了。说来说去,你所以能当良臣还是因为朕。唉,朕还是当一位明君为好,不然不知有多少人的脑袋就要落地。”李世民到了现在,已经完全轻松起来,言语中不乏调侃的意味。

李世民语气一转,叹道:“看来臣下揣测圣心,确实要惹出不少事儿。温彦博得朕言语去访查你,结果最后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说起来,还是当初朕的言语中露出了端倪,认为你必有其私,温彦博想取悦于朕,即顺着朕的思路去寻。归根结底,还是朕的原因。”

“陛下不可错怪温彦博,其实论才智能力,其堪为良臣。这件事儿说到底,臣也有过失,毕竟君臣须推诚相见,同僚之间亦须坦诚。臣往日落落寡合,与同僚交流不多,也算短处。”

“哈哈,魏卿日常慷慨激昂,现在也学会谦虚了。嗯,夫为人臣,当尽思尽忠,退思补过,方为完美。魏卿,朕听到你这句话,心里其实很欣喜呀。”

魏征再拜曰:“臣今后定将一心致公,与同僚共相切磋。”

“好的,魏卿,朕今日很高兴。来人,赏魏大夫丝绢五百匹。”

“谢陛下。”

李世民又失笑道:“魏卿,你这一段时间得朕赏赐不少啊。若不靠俸禄,也完全可以发家致富嘛。”

“臣发财事小,陛下若能纳谏以兴邦,比起来,还是陛下的收获为多。”魏征说完起身告退,李世民笑容满面,破天荒地起身将魏征送出殿外。经过这一番的交锋,李世民彻底地明白了魏征的心思,此后每每谏诤,他皆言听计从。

第二日的朝会上,房玄龄、王珪、韦挺又提起郑氏之女事儿,三人言之凿凿,认为诏令已发,且郑氏之女并未许嫁,不可轻易收回成命。

温彦博上前奏道:“陛下,臣这里有陆爽上表一道,请予御览。”陆爽即是郑氏之女适嫁的对象,现在吏部任一小吏。

“呈上来。”

陆爽表中说道:“某父康在日,与郑家往还,时相赠遗资财,为两家同好之意,并无婚姻交涉亲戚。外人不知,妄有此说。”其极力表白自己与郑氏之女没有缔结婚约。

李世民看罢,又令人将之送给魏征观看,说道:“魏卿,若如玄龄等大臣来劝朕,你或许会说是他们想顺从朕之旨意。然现在陆爽也极力分辩没有此事,看来也许是外人传说,亦未可知。”

魏征匆匆地将陆爽之表浏览了一遍,坚定地说道:“臣与郑仁基交好,其不止对臣说过一遍,且臣也亲眼看到其文定之物。陛下,此事千真万确,臣不敢虚言。”

房玄龄插话道:“魏大夫,也许郑、陆两家起初有缔婚之意,然主人已逝,此事很可能就此搁置下来。我现为中书令,朝廷制诏皆由此出,一书一诏皆为严肃之事,若轻易废之,就会有失朝廷尊严。”

王珪、韦挺连连点头,显然赞同此议。

萧瑀、陈叔达、封德彝最近也很不满意魏征,以为他风头太劲,动辄将小事说得比天还大。像眼前之事,无非是皇上纳一个嫔妃,值得他如此大动干戈吗?萧瑀出班奏道:“陛下,眼前国事纷纭,这郑氏之女既然未许嫁他人,就依前诏将其选入宫中即可。没必要在这里翻来覆去,虚耗光阴。另外,魏大夫司谏议之事,应从国体大事上着眼,不可在此等琐屑之事上纠缠不清,臣请陛下责之。”

魏征侧头直视萧瑀,大声说道:“萧公,若皇上不明底细将已嫁之女纳入宫中,此事定会传闻天下,说嘴者很多,难道这是小事吗?”

封德彝冷冷说道:“魏大夫,这里为朝会,不可动辄咆哮于廷,有失体统。”

魏征不理封德彝,扭过头来面向李世民道:“陛下,陆爽所以上表,臣想他的意思很明白,他怕陛下与太上皇一样。”

“太上皇怎么了?”

“太上皇初平京城,看到了辛处俭的夫人生得美艳,即夺而纳之。辛处俭时为太子舍人,太上皇遇之不悦,遂令他出东宫到万年县任长史,不许他再回京城。辛处俭到了万年县,心中依然惊惧不安,常常怕难以全命。”当年京城中人大多知晓这件事情,很不以为然。

魏征此言一出,满殿皆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要知道李渊毕竟为李世民的老子,为尊者讳,魏征如此直揭疮疤,难道他不会动怒吗?

魏征不理这些,依旧镇静地侃侃而谈:“臣想陆爽所以上表,竭力表白自己,无非畏惧皇权,怕陛下今日虽然容忍他,以后也会阴加谴谪。由此来看,其反复陈说,意在于此,不足为怪。”

李世民脸色平和,静静地听完魏征的诉说。他沉思片刻,说道:“魏卿所言有理,朕多次说过要从谏如流,看来真正做起来就太难了。玄龄、如晦,你们以为呢?”

房玄龄未及言声,杜如晦抢先奏道:“臣以为魏大夫所言有理,陛下多次说过要克制己欲,做国人之楷模,则一言一行不可有失。臣同意罢纳郑氏之女。”

“封公、萧公,你们以为呢?”

萧瑀答道:“道理嘛,确实是这样。只不过魏征言辞激烈,有失为官敦厚之风,若众官皆效之,朝堂上岂非乱了套?伏望陛下责之,以正官风。”

封德彝点头赞同。其实他们明里责怪魏征,内里却有失落之意。李世民即位以后,一开始颇重他们,对如何理政多听他们的意见。然今年以来,形势似乎发生了改变,每每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争辩,到了最后,李世民以听这些人的意见为多,这几名老臣的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李世民挥挥手道:“大家既然赞同魏卿的主张,朕以为并无什么不可。看似他当场驳了朕的面子,然这里毕竟为朝堂,比起天下之人来,人数毕竟为少。朕若为顾自己脸面拒不听谏,则谬误流亡天下,这个就失得太大了。昨日魏卿对朕讲了做良臣与忠臣的区别,其间只是一念之差。”说罢,他将魏征对良臣和忠臣的剖析略述了一遍。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

李世民接着道:“历史上的殷纣王、周厉王、秦始皇、隋炀帝并非生来就是暴君,其中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他们太看重自身的威权,以为臣子皆是自己的奴隶,不容他们开口说话。其实君臣合契,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若君王听不到一点反对意见,又谈什么君臣合契呢?萧公,君明臣直,方有鱼水之欢。你们今后只要提出正确的意见,朕定虚心接受。明白此节,就不会再为一点颜面之事耿耿于怀了。当然,妄自尊大与讪谤亦不可取,那是有区别的。”

李世民又对魏征笑道:“魏卿,朕听从你的意见,让郑氏之女仍归陆爽。你为其父故人,其成婚之日你须当场证婚,也算彻底了却此事。至于陆爽,外人定会让他小心翼翼,怕朕报复。朕这里言之凿凿,然终归不信,这如何是好呢?”

魏征道:“陛下胸怀阔大,包容万物,不会行小肚鸡肠之事,这一点臣深信不疑。”

“外人信不信,只好让他们看今后的事实了。嗯,魏卿,朕现在立刻亲手出敕,传令有司后,你可将此敕交由郑氏之女收存。”李世民唤人取来笔墨,然后援笔立就,其敕云:“今闻郑氏之女,先已受人礼聘。前出文书之日,事不详审,此乃朕之不是,亦为有司之过。授充容者宜停。”

李世民知错能改,这件事情很快传扬出去,在坊里道间为人们津津乐道,一时传为美谈。

郑氏之女复归陆氏,然宫内纳采并未停止。长孙皇后先是确定了六尚女官的人选,然后将选入宫内的秀女进呈李世民御览。李世民匆匆看了一遍,重点将授有品级者查看了一番,点头道:“皇后的眼光是不错的,就按你所拟议的为她们册封吧。”

长孙皇后将宫内的事体逐步安定,又开始准备另一件大事,即由后宫主持的皇后亲蚕仪式。古来所传男耕女织,妇人注重桑蚕之事,亦为兴农之重要组成部分。大唐建立后,由于李渊夫人窦氏早逝,宫内未设皇后,若由贵妃主持行此仪式,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从未行过此仪式。如今李世民初登皇位,多次宣称“农为邦本”,长孙皇后适时决定举行皇后亲蚕的仪式,无疑是对李世民的响应。消息传出,京城士民纷纷议论,并打听皇后亲蚕的日子,想早日一睹为快。

正是孟春三月的时节,晨阳微微露出了红红的头儿,朝露在柔和的光线之下愈发晶莹。经历了一晚睡眠的小鸟开始在树丛之间蹦跳着,吱吱喳喳地鸣叫着,显出清晨的寂静和闲适。车仗辘辘而来,将道边的小鸟惊起,小鸟抖动着沾满朝露的翅膀,忽高忽低不知飞往何处。

看到这些,长孙嘉敏不由得心旷神怡。到了采桑的地点,她对众妃嫔说道:“我们日日处在深宫之中,很少有机会感受到田野的美妙啊。”

阴梦婕依旧是洒脱的性儿,抢先答道:“皇后说得有理。那日臣妾对皇上说起,能否带我们出外骑马一回,谁知遭到了皇上的一番训斥,说如今正是忙乱之际,哪儿有如此心情。”

长孙嘉敏点点头,说道:“是啊,皇上理国劬劳,我们不可给他再添乱了。嗯,等将来年成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结伴出来游春。”

即使到了郊外采桑,诸般仪式也不可偏废。那边,主事者已在配座上摆好了笾、豆各十,篮、簋各二,甑、铡、俎各三,里面依例摆放了各种祭品,以行祭礼。祭礼已毕,即开始采桑。这采桑之事并非大家持筐随便采取,也有严格的规定。像采桑人数,即有严格的限制,除了皇后之外,还有内外命妇一品各两人,二品、三品各一人。

司宾官引八名采桑的内外命妇到了采桑的桑树前,让她们执钩筐各就其位。这时,长孙皇后执钩而至,身后跟随一名持筐女官。长孙皇后到桑树前采桑三条即止,然后退回。之后,那八名采桑内外命妇依次到树前,一品者采五条,二品者采九条,三品者采十二条。采桑事毕,车驾返回到禁苑祭坛前,再进行一番祭祀仪式。最后,她们携带桑叶来到蚕室前,将之交给在这里养蚕的外命妇。外命妇将桑叶切碎,然后由内命妇婕妤以上者将桑叶撒入箩中,以喂食蚕宝宝。如此,冗长的皇后亲蚕仪式方告结束。

长孙嘉敏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心情一直不错。只不过在禁苑中发现新来的几名年轻的采女在草丛中抓捕着什么,认为举行大礼之际如此作为非常不庄重,遂派人过去制止。几名采女被带到长孙嘉敏身边接受斥责。长孙嘉敏看到一女手中紧紧握着似是有物,遂令她松开,就见一绿色大蚂蚱弹腿蹦开。长孙嘉敏心里一沉,心道:“怎么这禁苑之中也有蝗虫生成?似非吉兆啊。”因见人多,她仅仅轻声斥责了几句,然后丢开,却怀上了心事。

同类推荐
  • 长征领导人5

    长征领导人5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记述了晚清著名佛学家杨仁山的一生。杨仁山生长在一个进士家庭,在战争中度过青春岁月,战后跟随曾国藩参与南京城的修复建设,壮年随曾纪泽、刘芝田两度出使英法,回国后辞官不受而投身中国佛教复兴事业,一生融刻经、弘法、取经、教学、研究于一体,培养了谭嗣同、桂伯华、梅光羲、李证罡、欧阳渐等一大批门下弟子。该书揭示了杨仁山投身佛学的心路历程,阐述了杨仁山为佛教复兴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了杨仁山从出生到去世75年中晚清风云变幻历史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和细节。
  • 陈果夫全传

    陈果夫全传

    《陈果夫全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陈果夫和陈立夫的生平痕迹。内容包括:祖上余萌、自强和奋斗、为蒋氏出力、在权力的巅峰上、在得意和不得意之间等。
热门推荐
  • 冰都画圣

    冰都画圣

    九支笔,七颗星,三粒宝石……冰都,凤凰山,古墓,汴梁……于风在古今都市间沉浮,金蛇小鹅翎伴随他成长。熏熏,额古纳,刘英,田文,胡法天,围绕在他身边,见证新王的诞生、圣君的觉醒……书友QQ群:482287564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Zore生命体

    Zore生命体

    天使的文明早已诞生在135亿年前,直到科技发展至今的纪元2033年!人类还在大规模的游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至高无上的次代生命体,他们不相信天使与恶魔的存在!他们用科技与生命证明了整个世纪的存在:在纪元2033年,宇宙Viper(蝰蛇)联邦组织寻找到了生命源泉Zore带回Viper联邦117号实验母舰进行人体移植,为此牺牲的活体人数已达上千人,移植成功率最高极限达到0.0001%,待人体移植成功的第三周灾难降临……
  • Idylls of the King

    Idylls of th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诛冥

    诛冥

    天下群雄并起,强者辈出。汉帝国雄霸中土,一代雄主,誓要建立最强大的帝国。南方梁国,野心勃勃,意图取而代之。北方天狼神国,雄兵百万,剑指中原。西域明教,在百年战争后,再次卷土重来。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大陆局势风云咋起,波澜壮阔。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流落异国的李慕白,背着沉重的行李,带着心爱的女子,踏上了归国的路程……^^^^^^^新书上传,拜求收藏推荐票!
  • 灵魂游戏SoulGame

    灵魂游戏SoulGame

    以破坏游戏规则为乐的少年顾游,收到一款名为灵魂游戏的游戏公司邀请参与内测。“灵魂游戏,没有规则,没有法律。”“大言不惭,我倒要看看你们什么时候封我的号!”
  • 来自神农氏的守护

    来自神农氏的守护

    你可知,苍穹之下,你所处的一世,并非唯一?或是光怪陆离,或是阡陌交错;或是车水马龙,或是炊烟袅袅……神、鬼、妖、人,各有各的世,各度各的岁月。亿万年来,世与世各自茕立,直到一日,一次偶尔的交错,制造了一次绝世的相遇。这次相遇究竟是对还是错?有人说相逢即是缘,亦有人说相逢即是劫。若说是缘,它却让所有人都踏上一条不可回头的绝路;若说是劫,却没有人后悔走上了这条不可回头的绝路。沿途的风景,像是一杯被下了迷药的美酒,入喉甘冽,却悄悄麻痹了所有的防备,心甘情愿地,在朦胧醉意中,走向万劫不复的尽头……这杯美酒,唤作相思。每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都能感到我的心正在随着另一颗心一起跳动。纵使再也看不见,我也知道,你,就在那儿。和我一起,沐浴着同样的阳光,仰望着同样的星空。你不愿让我一个人,我也不会让你一个人。
  • 我是最强辣鸡

    我是最强辣鸡

    九岁的陈有余,因为师傅的去世,被逼成为青云宗第十二代掌门,那一年他刚满十六。然后天降一个只会睡觉的假系统说是要帮他超神。 就这样,他肩扛重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条,宗门复兴之路。 路上有搞笑,也有热血,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的目标。 “我是个掌门,莫有钱,也莫得感情。”
  • 戒灵域

    戒灵域

    司马1214年。星殿中央的龙首椅上正坐着一位冷峻男子,双眼紧闭,似乎正在休息,衣冠整齐,衣身的边缘绣满了金丝银线,一头白金色的披肩长发像瀑布般散落在脑后,手指十分修长。让木星辰感到好奇的是,他的皮肤通透白净,似乎从来没有晒过太阳一样。“喂!你是谁?”听到木星辰的一句话,一双金色瞳孔缓缓睁开。“本座……星帝!”书友群:569510942
  • 朕的帝国是星辰大海

    朕的帝国是星辰大海

    顾源穿越斩赤瞳世界,成为千年帝国的小皇帝。此时外敌异族环绕,内部腐败,更有革命军在南方起势,国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幸顾源觉醒帝国系统,且看他以强势手段逆转局势,扶大厦于将倾之际,让帝国繁荣昌盛,铁骑踏遍诸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