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500000007

第7章 乱世求学(5)

中央政治学校是国民党“党立的最高学府”,前身为中央党务学校,1927年成立于南京,蒋介石亲任校长。1929年,改名为中央政治学校(1946年,与“三青团”的中央干部学校合并,改名为国立政治大学),实际主持学校工作的是权势显赫的陈果夫。这所学校的教育方法、课程配置都很特殊,强调军事训练、军事管理制度,第一学期即以军训为主。在“文派学堂武派办”的中央政校,学生见到教官要立正敬礼,敬礼时,脚要用力蹬一下,双脚合拢,挺起胸膛,对此学生们无不牢骚满腹。查出来不到课要受罚,如果不是为了点名,查良镛宁可去图书馆钻一整天,也不愿去受冤枉的苦。

那时,国民党政府中不乏有向日本求和之想的人,经常宣传“岳飞不懂政治,秦桧能顾大局”的思想。有一次陶希圣到学校演讲,语气间就有这样的一些意思,学生听得很气愤,等到他第二次演讲前,一些同学就先在黑板上写了“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陶希圣见了这副对联,心里有数,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③

查良镛课余也读共产党在重庆公开发行的《新华日报》,喜欢乔冠华以“于怀”的笔名所写的那些国际述评。1944年,他在重庆写过一篇短篇小说,题材是泰国华侨的生活,采用新文学的形式,题为《白象之恋》,参加重庆市政府的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署的是真名。

在半军事化管理的环境下,查良镛读完了一年级。放假前,教育长程天放在全校师生参加的“总理纪念周”上宣布,这一学年查良镛的成绩名列第一,予以嘉奖。暑假里,同学们大都回家去了,他和一些无家可归的同学住在学校。天气炎热,大太阳下除了游泳不能做其他运动,他就在教室里埋头读书,读了大部头的《资治通鉴》和威尔斯的《世界史纲》。《资治通鉴》是中华书局出的线装本,字体很大,薄薄的书本拿在手里颇有古典之乐。《世界史纲》是大开本的插图本,既厚且重,必须摊在桌上,他边欣赏书中的图画,边享受威尔斯以漂亮的文笔叙述世界史事。读得倦了,他便大汗淋漓地蜷曲在窄窄的长凳上睡觉,醒来再读。长凳只有半尺来宽,就是《阿Q正传》里所说的那种条凳,他睡了一个暑假,居然从来没有在梦中掉下来过。多年后回想,他说,《神雕侠侣》中写小龙女在一条悬空的绳子上睡觉,灵感或许由此而来。那个暑假,他以中西两部精彩的历史书为伴,过得充实而快乐。①

① 陈桥驿《八十逆旅》,中华书局2011年版,149、256页。

② 《明报月刊》1981年9月号,12页。

③ 金庸等《三剑楼随笔》,116页。

在碧湖,一篇《阿丽丝漫游记》几乎使查良镛失学;在石梁,他又因反对训育主任的学潮上了“黑名单”。这些教训他没有忘记,到了重庆,他只想埋头读书,尽管中央政治学校的派系斗争很激烈,他从不介入,“我是很个人主义化的,我对校政虽有不满,但却没有兴趣加入对抗校方的政治活动。我只抱着现时西方学生的那种心态,希望多点个人发挥的自由。读书归读书,不要有太多的管束”。

最终查良镛还是闯了祸。“在这所训练干部的学校里,学生多对国民党很忠心,有些守旧的同学甚至会把一些思想比较开明的同学拉到台上去打。我看了很气愤,就去找训导主任辩理,主任反把我骂一顿,说我多管闲事,还说这些打人的同学是见义勇为,打的是异己分子。我说就算不喜欢异己分子,要打人也要讲证据,况且不能这样侮辱同学。但是我人微言轻,终究说不通,就离开了(退学)。”当时,他激动地对训导主任说:“好的领袖,好的三民主义是值得我们去拥护的,但是不能说不容他人怀疑、讨论。”“离开”不是他自愿的选择,他是被勒令退学。②

同学余兆文则提供了不同的说法。1944年6月长沙沦陷,8月衡阳失守,接着日军进占独山,窥伺贵阳,重庆震动,国民党一度打算迁都西康。10月,蒋介石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发起史无前例的青年从军运动,招募大、中学生组织“青年军”。中央政治学校规定,所有学生,不管哪个年级,哪个系科,都要有投笔从戎的壮志和为国捐躯的决心,自己先报名,校方再审批。查良镛不想参军,拒绝报名。“你不参军,他们并不勉强,只是另请高就,滚出学校。”①

①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7—8页。

② 金庸告诉严家炎:“那个学校国民党控制很严,国民党特务学生把很多人看作‘异党分子’,甚至还乱打人。我因为不满意这种状况,学校当局就勒令我退学。”《明报月刊》1998年12月号,34页。他对记者说:“蒋介石是我们的校长,一听到蒋介石的名字要立正敬礼,我就说:‘对校长当然要尊敬了,可是这样子就像对希特勒一样。’那些学生就打我:‘你为什么把我们校长比作希特勒,怎么可以比呢?’后来学校就把我开除了,说:‘你污辱校长。’我说:‘我对校长很尊敬的。’”《时代周报》2009年1月12日。

他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只读了一年两个月,1944年11月又一次失学。

十二、中央图书馆

离开校园,年轻的查良镛前路茫茫,他想到了表兄蒋复璁,当时正好在国立中央图书馆任馆长。他进了中央图书馆,具体工作是登记借书和还书,每天的工作时间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

图书馆的工作,薪水不高,仅足以糊口,却给了他大量读书的机会。查良镛在图书馆里一边管理图书,一边读书。一年时间里,集中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有一部分读的还是英文原版。他比较喜欢大仲马、司各特、斯蒂文森、雨果的小说。②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他读的中译本名为《钟楼驼侠》。在他看来,这些18、19世纪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有共同点是“故事性”,但也不限于此:

以“伟大文学”而论,大仲马与雨果的作品正是实至名归。大仲马能在世界文学史中占一席地,自然并非由于他的小说中情节的离奇,而是由于书中人物的生动。能创造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是小说家极高的文学才能。③

当时,一本以时事译作为主的《时与潮》半月刊在重庆风行一时,这是几个东北青年1938年5月在武汉创办的,以齐世英为发行人,后迁到重庆。因为及时把国际上关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文章翻译过来,受到许多读者欢迎,每期销到两万多份,又增出了副刊、文艺双月刊,合在一起总销量有三万五到四万份。①

① 彭华、赵敬立《挥戈鲁阳:金庸传》,30—31页。

②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16页。

③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196—197页。

查良镛是《时与潮》的热心读者,看到这个刊物受欢迎,也想模仿《时与潮》办一份刊物。他找了几个老同学,合计办一份《太平洋杂志》,刊登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作品。他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料,每天上班时,一有空就着手编他的杂志。下了班,他就带着英汉字典,匆匆忙忙赶到离中央图书馆不远的美军俱乐部,抢译新到的外国报纸杂志,这些报刊由美军飞机直接带来,都是最近出版的。几个穷学生四处借钱,也没有筹到印刷费,好不容易找到重庆大东书局,勉强赊账给他们印了一期,创刊号印了三千册,很快就销完了。但由于纸价飞涨,当他找大东书局印第二期时,他们说什么也不答应赊欠,《太平洋杂志》只出一期就停刊了,创刊号成了终刊号。

在图书馆管图书不是长久之计。第一次办刊的失败对查良镛打击不小,正当他失落、彷徨的时候,湘西那个同学的哥哥有事到了重庆,恳切邀请他再度去湘西,帮助经营农场,并承诺只要等农场开垦出来种上油桐树,就送他出国读书。留学何尝不是他的梦,如此诱人的条件足以令他动心。想到湘西地处偏僻,时间长了,未免寂寞,他向农场主提出一个条件,要带同学余兆文一起去,待遇必须和他一样。农场主爽快地答应了。双方当时交谈的情景,余兆文亲眼所见:

金庸也不是一个计较一时报酬的人,只求有个陪伴,要带我同去,待遇也和他一样,这也是有待农场有了出息以后的事,算不上苛求……所以双方毋须讨价还价,也不必立据定约,只是君子协定,开诚布公几句话就谈妥了。我们又没有什么细软或大包大件要打点的。两人只带了一卷铺盖一只箱,说走就走。②

1945年,他向图书馆办完离职手续,就和余兆文匆匆离开重庆,告别了一年中有半年被雾和雨笼罩的雾都。

① 《齐世英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161—162页。

② 彭华、赵敬立《挥戈鲁阳:金庸传》,35页。

十三、湘西的民歌

在湘西农场,查良镛还是保持着阅读的习惯。离开重庆时,他带了一箱书,有许多外文书,有空时,他便尝试着翻译。1942年,他就想动笔将《诗经》译成英文,只译了一部分就作罢了。初来湘西,他计划编译一本《牛津袖珍字典》,最终也没有完成。

在湘西种油桐树的时光是寂寞的,也是值得回味的,那是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翠翠的故乡,那里的山山水水,热乎乎的烤红薯,悠扬的民歌,淳朴的民风都留在了他记忆的深处。

当地汉人苗人没一个不会唱歌,几乎没一个不是出口成歌的歌手,对于他们,唱歌就是言语的一部分。冬天的晚上,我和他们一齐围着从地下挖起来的大树根烤火,一面从火堆里捡起烤热了的红薯吃,一面听他们你歌我和地唱着,我就用铅笔一首首地记录下来,一共记了厚厚的三大册,总数有一千余首。这些歌中谈情的数量固然最多,但也颇有相当数量的歌曲是诅咒当时政治的,然而在一般印行的民歌集子中,却很难看到这些东西,那当然是因为怕犯当政者之所忌的关系。①

不知那三大册、上千首铅笔记下的民歌而今安在?

在这个民歌荡漾的世界,查良镛先后两次共生活了约两年时光。难怪他会一次次地想起湘西,《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瑛姑隐居的地方都在湘西,“铁掌山”在洞庭湖向西,“经常德、辰州,溯沅江而上,泸溪与辰溪之间有座形如五指向天的高山”。这些地名不是来自书本、地图,而是他足迹到过的地方,是他生命中所熟悉的。《连城诀》中忠厚纯朴的狄云就出自这片土地——“那是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乡下”。小说中有个细节,狄云在狱中五年终于出来时,“剥了萝卜皮,大大咬了一口。生萝卜甜美而辛辣的汁液流入咽喉。五年多没尝到了,想到了湖南的乡下,不知有多少次,曾和戚师妹一起拔了生萝卜,在田野间漫步剥食……”

① 金庸等《三剑楼随笔》,174页。

他说:“我的小说中,最好的女人是湖南人,最好的男人也是湖南人。……最好的男主角是很忠厚、老实、朴素,受了委屈也不怪人家,武功不是很好,对人很体贴的狄云,湘西沅陵一带人……我从小就听桃花江的歌,我想象到湖南来可以见到很多漂亮的小姐。实际上当然还是见到了,不过见到了,也只是看看罢了,没有下文。”①

湖南的风俗习惯在查良镛的生命中也留下了烙印。《飞狐外传》写到胡斐过五岭入湖南,在衡阳的饭馆吃饭——

少停酒菜送上,湖南人吃饭,筷极长,碗极大,无菜不辣,每味皆浓,颇有豪迈之风……

这当中就有查良镛自身的体验。《射雕英雄传》中描述的沅江的纤夫,正是他熟悉的——

眼见日将当午,沅江两旁群山愈来愈是险峻……只见上行的船只都由人拉纤,大船的纤夫多至数十人,最小的小船也有三四人。每名纤夫躬身弯腰,一步步地往上挨着,额头几和地面相触,在急流冲激之下,船只竟似钉住不动一般。众纤夫都是头缠白布,上身赤膊,古铜色的皮肤上满是汗珠,在烈日下闪闪发光,口中大声吆喝,数里长的河谷问呼声此伏彼起,绵绵不绝。

① 江堤、杨晖编选《金庸:中国历史大势》,21、26页。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他生于1844年11月4日,正是鸦片战争后《中英汇宁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之时。他死在1916年4月27日,终年73岁。这时民国成立,清朝已被推翻。他的一生十分矛盾:一方面是清朝腐败封建统治的支持和维护者,反对革命,曾做到邮传部尚书;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主张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成为我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开创者之一。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李自成(精补本)

    李自成(精补本)

    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自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 史上最牛日本人

    史上最牛日本人

    深度剖析史上最牛日本人——源赖朝。从流放犯到武家宗主,他彻底改变日本政治格局,励精图治、文韬武略,他是所有武士膜拜的图腾。轻信谗言、冷酷多疑、枉杀功臣、手足相残……他是史上最牛的日本人,也是了解日本人最好的一把钥匙!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热门推荐
  • 栖凤阁

    栖凤阁

    听说,那个在半年前被发配到妓院的原太傅千金--左萱,不仅没有沦为妓女,反倒还活得风生水起,京城中但凡有点名气的公子哥,均争相的为她鞍前马后,保驾护航。某皇帝不禁心痒,对侍卫念道“要不,你随朕今晚去看一眼?”侍卫满脸的为难“恐怕……不行,人说了,不是熟脸一概不见!”“凭你的腰牌,还有谁敢拦你不成?”“人还说了,就是黄桑想去,也得提前半个月预约!”“黄桑是谁?比朕的来头还大吗……”某皇帝暗自嘀咕并纠结了半天,最终不争气的吐出一句“要不,你悄悄去为朕预约一下吧!”
  • 仙宝之王

    仙宝之王

    是否在为封神中的第一奇物:落宝金钱的神奇而震撼?是否在为散人萧升和曹宝的悲惨下场而叹惜?少年雷阳,偶得上古奇物落宝金钱,翻云覆雨,成就一代仙宝之王!-----------------------------------------落宝金钱,有翅,能飞,善落诸天万界一切法宝!
  • 救世日志

    救世日志

    玖玲把小粉拳放在嘴边清咳:咳~~能力问题(不足),性格问题(小懒),本人不可能权倾天下,也不愿意权倾天下,至高权力意味着随心所欲的同时还意味着公务堆桌。但是~~~~本人极喜欢权倾天下的的亲友团~~~有麻烦?放亲友团!!!顾尘放下队务文件,把蓝染老爷子的队长印章当成惊堂木拍在办公桌上:“嗯?谁欺负我妹妹!!”妹控~~~~张琳眼镜反光,阴笑:“哦~~~近期新的恶作剧正好缺少实验素材呐~~”琳姐威武~~莱利恩抬抬死鱼眼,面无表情:“嗯,就植物方面那个小鬼对我有用,你们不要动她,或者说你们谁想跟雷姆海因对上?”给力的威胁!!艾伊对手指:“玖玲姐。那个......那个......我手一滑,呜~~~那个人镶嵌进墙壁里了,怎么办?”呃,不用担心,艾伊,你的未婚夫会替你做好扫尾工作的。
  • 小妻得宠:总裁的邪恶甜心

    小妻得宠:总裁的邪恶甜心

    陆晚晚觉得人生真是太匪夷所思了,处处有惊吓。献血献出个霸道老公来,救人救出个豪门干爹来!陆晚晚一口老血梗在喉中!这是什么样的狗屎运啊!还有抱着她大腿正在表白的小包子!”晚晚,晚晚,小小长大了娶你当老婆好咩~?“某男面无表情的看着缩小版的自己:”想要老婆?自己找去!“
  •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下)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下)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那些年我们回忆

    那些年我们回忆

    那些年我们做过的教室,那些年跑过的操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学长,那些年我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 穿越成侯

    穿越成侯

    文兵,一位名副其实的啃老族,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翊贤侯之子。与四皇子共进退、同生死,一起去争那遥不可及的皇位,完成先辈所未能完成的遗愿。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在人世间重新走一遭,就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我想活的简单点

    我想活的简单点

    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闯入了这个世界,他会去寻找他的归宿还是留在这个养育他的世界。写着写着就往玄幻的方向发展了。不过大丈夫。
  • 穿越后我成了江澄他妹

    穿越后我成了江澄他妹

    人人皆知云梦江氏有长女江厌离和长子江澄,却不知还有一位从小养在眉山虞氏的幺女江瑜。本文不拆cp原创男女主
  • 三界仙妃

    三界仙妃

    寒毒少女的修仙之旅,横扫三界,征服一切。比武力,二郎神,孙悟空都是她的手下败将;比医术,华佗,扁鹊,李时珍都不是她的对手;比权谋,王母,观音,女娲都得靠边站;甘雨彤:“唉!无敌是多么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