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6400000022

第22章 黎明前的黑暗(1)

凡物之评断力,均随其思想为定,无所谓绝对的。一己之学说,不得束缚他人;而他人之学说,亦不束缚自己。诚如是,则科学、社会等等,均将任吾人自由讨论矣。

——蔡元培: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黑暗中的曙光

◎天主教哲学教父

奥古斯丁的哲学是建立在之前主教们打下的基础之上的,之后欧洲便陷入了混乱,人们一边忍受着深刻的苦难,一边期盼着美好的来世。在将近五百年中,基本上没有出过伟大的哲学家,因此,奥古斯丁也被称为中世纪教父哲学的最伟大代表。

奥古斯丁是非洲人,生于公元354年。幼年时,他在母亲的教育下学会了拉丁语,但在学校学习希腊语的过程中,他却饱受学校的残酷惩罚,因而他很讨厌希腊语。青春期以后,奥古斯丁为情所困。16岁的他在迦太基与一位妇女相爱,并且生下了一个男孩。这时,他的母亲开始考虑他的婚事。不过后来,他又与一位少女订了婚,并和以前的情人断绝了联系。可是她的未婚妻太年幼了,要等两年之后才能举行婚礼,于是,他耐不住寂寞,又有了一个情人……

奥古斯丁的良心却越发不安了,在举行婚礼前,他终于决定信仰宗教,终生不婚。19岁时,奥古斯丁在西塞罗著作的引导下再次研究哲学。他阅读了大量拉丁文哲学著作,独立研究通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就在这时,他信奉了摩尼教,同时也醉心于占星术。他认为,神是巨大的物体,他本身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紧接着,奥古斯丁去了罗马。尽管他依然保持和摩尼教徒的交往,但他却开始怀疑教义的正确性了。他同意摩尼教“我们犯罪,是因为某种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的天性使我们犯罪”的看法,但也认为学院派主张怀疑一切是对的。与此同时,他还开始相信恶魔具有实体。

青年时的奥古斯丁富于热情,放荡不羁,但内心总有一种促使他追寻真理与正义的冲动。他的名著《忏悔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奥古斯丁和同伴偷摘了邻居的梨,他一直为这件事耿耿于怀,认为这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邪恶。因为当时他并不饥饿,而且他自己有更好的梨。他认为,他之所以偷邻居的梨,是出于自己对邪恶本身的爱好。这使得这件事的本身变得更邪恶。

在现代人看来,这种“思想纠缠”简直是一种病态,但在奥古斯丁生活的那个时代却是正确的。

后来,奥古斯丁放弃了教会职务,来到米兰担任修辞学教师。这时,他遇到了安布罗斯,逐渐被安布罗斯的慈祥感动,并喜欢上了天主教。但由于从学院派学到的怀疑主义的作怪,他并没有立即投入到天主教的怀抱。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决定改信天主教,并接受了洗礼。

晚年时,奥古斯丁担任了希波的主教,之后一直居住在那里。他被自己的罪恶意识纠缠,生活因此变得很严肃,哲学思想也变得缺少人情味。不过他的神学思想与他的生平一样,多彩多姿,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罗马教会。

◎忏悔录(节选)

天主,请你俯身听我说。人们的罪恶真是可恨!一个人说了这样的话,你就怜悯他,因为是你创造了他,但却没有创造他身上的罪恶。

谁能告诉我我幼年时期犯下的罪恶?因为在你面前没有一个人是纯洁无罪的,即使是刚出世一天的婴孩也是如此。谁能对我追述我的往事?不是任何一个小孩都可以吗?从他们身上,我能够看到我已经无法记起的自己。

但这时我犯的是什么罪呢?是否因为我哭着要吃奶?假使我现在如此迫不及待地,不是吃奶而是取食与我的年龄相适合的食物,一定会被人嘲笑,理应受到指责。由此可见,我当时做了应受到指责的事情,但那时的我不可能懂得别人的指责,根据情理我也不应受到这样苛刻的指责,何况我们长大以后就完全弃除了这些状态,我也从未看到过某个人不分好坏而一股脑儿铲除的。但假如我哭着要有害的东西,对不顺从我的有害要求的行动自由的大人们、对我的父母以及一些谨慎的人,我发怒,要打他们、损害他们,对他们不屈从我的意志而加以责罚,这种种行动,在当时能看成是好事吗?

可见婴孩的纯洁仅仅是肢体的稚弱,而并非本心的无辜。我见过也体会过孩子的嫉妒:尚且不会说话,就已经会面色像死灰,眼光狠狠地盯着跟他一起吃奶的孩子。谁没见到过这种情况?母亲和乳母自称能用某种方法来加以补救。不让一个特别需要生命食粮的兄弟靠近丰满的乳房,这是无罪的吗?但人们对此都能迁就容忍,并非因为这是小事或不以为然,而是因为这一切将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这是唯一的理由,因为若是在岁数较大的孩子身上发生相同的情况,人们是绝不会视而不见的。

主,我的天主,你赋予婴孩生命和肉体,正像我们所见到的,你使肉体具有器官、四肢、漂亮的外貌,同时又赐予生命的全部力量,使他们保持全身的和谐。你命令我在这一切之中讴歌你,赞美你,歌颂你至高无上的圣名。因为你是全能的、至善至美的天主,即使你只是创造了这一缘由,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万物唯一的真正的本源,化育万物的至善至美者,你的法则主宰一切。

主啊,对于这一时期的生活我已想不起,只能倾听别人的话,并从其他孩子身上较为可靠地猜测这一时期的生活。把它列入我生命史的一部分,使我感到很惭愧。这个时期和我在胚胎中的生活一样,都已被遗忘在幽隐的黑暗之中。我是在罪孽中长成的,我在胚胎中就已经犯了罪。我的天主啊,何时何地你的仆人才算是无罪的呢?现在让我抛开这段时期吧;既然我已记不得任何踪影,那我和它还有什么关系呢?

是否我告别了幼年时代而进入到童年时代,或者是童年来到我的身上而代替了幼年?但前者并没有远逝,它能到何处去呢?但是它已经不存在了。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而是成了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了。根据我所能记忆的,从此以后,我开始学说话了,这也是我后来注意到的。并不是大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教我学习语言,就跟后来读书一样;是我自己,凭借你,我的天主赐给我的智慧,用呻吟、用各种声音、用肢体的各种动作,试图表达出我内心的思想,使之服从我的意志;但不可能表达出我所要表达的一切,使人人理解我的全部心情。

一段被遗忘的时代

中世纪时期,教会内部发生了一场有关“道成肉身”的纷争,主角是亚历山大大主教区利罗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脱利。这场纷争的结果是区利罗被尊为圣徒,而聂斯脱利却被斥为异端。

区利罗是个狂热分子,拥护神人一体论,身为大主教的他曾数次煽起屠杀犹太人的运动。区利罗之所以有很大的名声,主要是因为他曾对一位名叫希帕提娅的贵妇人施加私刑,而希帕提娅犯的罪过,仅仅是醉心于新柏拉图哲学和研究数学。

聂斯脱利认为,在基督里有人位和神位,因此,他反对称童贞少女为“神的母亲”。他认为童贞少女只是基督的人位母亲,而基督的神位(上帝)没有母亲。

大体说来,苏伊士河以东的教会赞同聂斯脱利的主张,苏伊士河以西的教会赞同区利罗的主张。双方决定,在公元431年召开以弗所宗教会议解决分歧。然而,率先到会场的西方主教们反锁了大门,将东方的主教们堵在门外。随后,在区利罗的主持下,他们快速通过了拥护区利罗的决议。

这就是聂斯脱利被斥为异端的过程。不过聂斯脱利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反而形成了在叙利亚和整个东方声势很大的聂斯脱利教派。

在整个中世纪,波伊提乌受到了人们的传诵和赞扬。

波伊提乌是古罗马晚期的政治家、哲学家,曾在东哥特王国任执政官。在哲学上,他糅合了基督教神学、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学说,引起后来经院哲学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因用拉丁文注释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等著作,对中世纪的逻辑学影响很大。

他在狱中写就的著作《哲学的慰藉》是一部纯柏拉图主义的书。虽然《哲学的慰藉》一书不能证明他是不是基督徒,但却能证明他受到异教哲学的影响远比基督教神学的大。

波伊提乌声称只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才是真正的哲学家,他还坚持说自己追随上帝是听从了毕达哥拉斯的命令。在伦理观念方面,波伊提乌有很多与斯多亚派吻合的地方。波伊提乌认为不完善就是缺陷,这也代表着存在一种完善的原形。

《哲学的慰藉》中,丝毫没有迷信和病态的迹象,也没有过分强求遥不可及的事物的倾向,书里呈现的是一种只有纯哲学才有的宁静。这种宁静出自被判死刑的波伊提乌之手是令人赞叹的。

尽管东哥特国王狄奥多理克处死了波伊提乌,但他们始终是朋友。波伊提乌曾经受命为狄奥多理克改革币制,加上他渊博的学识和对公益的热忱,他足以成为当时绝无仅有的人物,即使在其他任何一个时代,他都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修道运动

修道运动发源于大约4世纪初叶的埃及和叙利亚。所谓修道运动,又分为独居隐士的修道和住修道院僧侣的修道两种形式。公元250年,埃及诞生了第一位名叫安东尼的隐士,他在一间茅屋独居了15年后,又在荒漠里独居了20年,从此声名远扬。

大约在公元305年,安东尼开始出世讲道。公元320年前后,埃及人帕科缪创办了一所修道院。在这个修道院修道的人过着集体生活,集体进行宗教仪式,最终赢得了基督教的认可。与此同时,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也出现了修道院。

最初,修道院完全独立于教会组织之外,是一项自发运动。后来,阿萨纳修斯结合了修道院和教士,还确立了修道僧兼任祭司的规矩。紧接着,他又把修道运动带到西欧。为了促进这项运动,杰罗姆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奥古斯丁则把它传到了非洲。

在修道僧还没有被教会组织接受时,教会因他们而闹起了宗教纠纷。这主要是因为不能区分哪个是真诚的苦行僧,哪个是贪图修道院舒适的生活才做了修道僧的。还有一个原因,即修道僧往往以狂烈的方式支持他喜爱的主教,这往往使宗教会议陷入异端。

在修道运动早期的遁世修行阶层,除了宗教指定的书籍之外,修道僧再也不会多读一本书。除此之外,他们对待道德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把道德当做避免犯罪的方法。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修道僧倒是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情。

在西方修道僧制度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本尼狄克教团的缔造者本尼狄克。

本尼狄克从20岁起就在一个洞里住了三年。他的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创立于公元530年,为了更好地管理蒙特·卡西诺修道院,他又制定了适合西欧风土的“本尼狄克教规”。当时,有这样一个不值得提倡的规定:越能极端地苦行的人,就越有可能被认为是神圣的人。本尼狄克改变了这个规定,并进一步规定:必须经过修道院院长许可,才能实行超过教规以外的苦行。

按照“本尼狄克教规”的规定,修道院院长是终身任职的,而且权力极大,在教规和正统教义允许的范围内,他可以用任何方法管理修道僧,而修道僧不能任意转投修道院。

任何组织一旦创立就很难以缔造者的意志为转移,因为它们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天主教会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而本尼狄克教团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这一点。可是,就像耶稣会为天主教会而大感吃惊一样,本尼狄克教团也会让本尼狄克本人大感吃惊。不过,从学术的发展方面看,这对于本尼狄克教团而言这也并非坏事。

教皇国的真正建立者

以“格列高利”为名的第一代教皇就是大格列高利。大约是在公元540年,大格列高利出生在罗马的一个贵族之家,因此他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公元573年,他当上了罗马市市长,但很快他就离开了政界。这以后,他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家产用于建造修道院和救济贫民,而他自己也专心苦行,成了一名虔诚的本尼狄克派教士。

再后来,教皇贝拉二世任命大格列高利为他驻东罗马帝国的全权公使,常驻君士坦丁堡。因此,从公元579年至公元585年,大格列高利一面在东罗马帝国代表着罗马教廷,一面与东罗马帝国的教徒们辩论。在宗教方面,大格列高利取得了成功,避免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远离真实的信仰。但在政治方面他却失败了,因为他没能说服东罗马帝国皇帝向伦巴德人开战。

之后的五年,大格列高利当了自己创立的修道院的院长。教皇逝世后,大格列高利做了教皇。大格列高利刚当教皇时周围的环境很艰难,不过,这样的环境正适合他大展身手。

当时,拜占庭帝国已经衰败了,没有领主的西班牙和非洲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伦巴德人趁机洗劫意大利,法兰西也处在南北之间的内战之中,等等。时代的混乱甚至使一大批主教失去了作为人们楷模的荣耀。虽然罗马主教被公认为是教廷中地位最高的人物,但他的权力仅限于主管教区之内。继任教皇以后,大格列高利就做好了用全部的精力和智力同困难搏斗的准备。大格列高利主要通过通信的方法行使他的权威。他通信的对象,包括全体罗马世界中的主教和世俗国家的统治者。

大格列高利还编著了一部教规,含有对主教们的劝告,影响了整个中世纪初期。为了让主教们愿意接受这部法规,他把它定义为“主教们的职务指南”。这部法规满篇都是对主教的忠告,包括劝告他们不要玩忽职守,等等。

此外,在谈到主教与世俗国家的统治者的关系时,法规告诫主教们说,不要批评世俗国家的统治者,因为如果他们不听从教会的意见,那么他们自然会受到地狱劫火的威胁。

总体来说,大格列高利写的信既彰显了他独特的性格,又不乏趣味。如果不是给皇帝或拜占庭宫廷的贵妇人写信,那么他在信件里的口吻就像一个教会学校的校长,既有称赞,也有训斥。总之,他总是能毫不犹豫地利用权限发号施令。尽管他是出于职责的需要而用特殊的语气命令他人,但这一切的本能根源却是他身为罗马贵族的自负。

大格列高利有着极其敏锐的政治直觉,在他任教皇期间,极大提高了罗马教皇的地位和职权。

物质也具有思考能力

经院哲学家约翰·司各特是中世纪后期唯名论的代表之一,他是一个新柏拉图主义者,主张泛神论,倾向于斐拉鸠斯教派。他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深受数学、经验科学和反托马斯主义运动的影响,主要研究神学与哲学。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本书包括《哲学大纲》《美学与美育》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怎样研究哲学》《孔子之精神生活》等四文,简要介绍哲学定义、内涵、学术史与研究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蔡氏关于美学、美育的文章、讲义、采访记录等,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记录。
  • 世界人权报告

    世界人权报告

    全书共分为5章,对近几年国际人权的发展状态和我国人权事业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和归纳,提供了重要信息和资料。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这本《生存道》是《星云大师谈幸福》和《星云大师谈智慧》的合集。涉及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如何智慧的生活,如何最有效的获取幸福,娓娓道出最返璞归真的生活大智慧,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90后的眼泪

    90后的眼泪

    我想被对得起怎么就这么难,我宁愿以后恨自己不听你们话终身未嫁,也不愿意嫁给一个不爱的人我想被爱
  • 爱恨纠缠的生生世世

    爱恨纠缠的生生世世

    第一世她是丞相最疼爱的女儿他是江湖里暗血门的第一杀手虽历尽磨难去终究错失彼此第二世他是一朝之主她是敌国公主国仇家恨她放开他的手从此相忘彼此第三世她是江湖郎中的女儿他是富家公子前两世的错失在这一世是不是可以重拾敬请期待
  • 男人若海

    男人若海

    这是一本关于男人奋斗的职场励志长篇小说。主人公若海本是一个“富二代”,在“金融风暴”时,父亲市值上亿的公司一夜之间亏空。若海迎来人生的低潮,但他以一个男人的胆量与担当,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担,他到处找工作,先后当过“水鬼”、售楼部副主管,甚至为了生计去教人游泳……但是,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却遭遇流氓阻挠、遭人陷害和被人妒嫉等又被迫失业。为了能找到资金创业,他掉进借贷人和“小三”设下的陷阱;面对诱惑和知心爱人的温情,他自始至终都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最终站了起来!
  • 曰玄记

    曰玄记

    一本打开你新世界的奇门,将在此开启!内容为作者自传和作者研究的玄朮!信以观,反为动球!
  • 一片叶子的心声

    一片叶子的心声

    叶子不是人,叶子就是一片长在森林里普普通通的叶子。TA的心声可多,不然写这本书干嘛
  • 羊皮卷

    羊皮卷

    2000多年前,在阿拉伯地区秘密流传着写在10张羊皮上的秘籍,上面记录着经商与致富的秘诀,谁要是得到它,就可以随心所欲拥有想要的财富。相传一位叫海菲的贫苦青年曾在神的指引下得到了这10张羊皮卷,最终成为富可敌国的人。然而,白海菲以后,古老的羊皮卷便从世上神秘失传。
  • 不良未婚夫的游戏

    不良未婚夫的游戏

    【未婚夫的诱惑】“你有病吗?”“对,我有病,可你是药…”冷冷的眼神,坏坏的笑。一次落水她具有了超人的能力,两个女人的结合体,与豪门大少再次相遇。他要用他的方式占有她,征服她,她却用她的方式反抗他,鄙视他,恶魔未婚夫层出不穷的诱惑手段,倔强未婚妻猝不及防的反击“替我报复,让他也知道深爱被抛弃的滋味……”那个阴魂不散的声音一直纠缠着她,她是叶若汐,还是韩墨晚?请不要再主宰汐的人生!
  • 星河赠送我的糖

    星河赠送我的糖

    “小心!”男人一把被推开。“啊!”刹~一辆车冲过来,堪堪停住“伽瑶!”男人冲上来拉住女人,面色微怒一边检查一边吼道:“你疯了!冲上来干嘛?你要是有什么事,你让我怎么办?”“我...”女人还未来得及说出话,便被男人抱入怀中,男人微微颤抖的手暴露的他此时的心情,“对不起,不该吼你,不许再有下次了,知道吗?”
  • 虚妄蜉蝣

    虚妄蜉蝣

    直至我们满面风霜才肯回头想自己走过什么罪孽聚集的道路。贺庭锡负了她一辈子,也磨蚀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旖旎之日,如同秋日的红枫凋谢在寒风中。我该如何走好没有你的后半生?只好也来到无尽黑暗的死亡之中,重新寻找与你相逢的地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