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97700000006

第6章 明代神霄派—以陶仲文为代表(转)

道教经历了南宋金元的宗派分合以后,到明中叶以前,在统治者的扶持下,发展到相当贵盛的状况,其中尤以正一派诸宗最为突出。不少道士被朝廷委以重要官职,深入宫廷,参与朝政,有的位极人臣,声势显赫,甚或交通中官,威福在手,致使“天下士大夫靡从风”,(26)仰其鼻息,借缘以进。其地位之高,权势之重,为历代所罕见。到了嘉靖皇帝,崇道活动达到了高峰。

从史籍中可知,宋元盛行的诸多道派,在明代继续流传的尚有神霄、清微、净明派等。尤其是在明代中叶,因世宗宠信神霄派道士陶仲文,神霄派一时占尽风光,成为道教诸宗之首。陶仲文幼名典真,湖北黄冈人。好神仙方术,受符水诀于罗田万玉山,并与邵元节相往来。据《续文献通考》所言,其师万玉山名福敦,幼攻举子业,已厌弃投塔山寺为僧,法名道玑,冥解禅宗。邑令徐召与语,大器之。命畜发访道,遍游终南、峨眉、武夷、天台、怀玉、壬屋、五岳,“所遇缁衣羽客,一语会心,辄师事之,迨归已充然有得矣。玉山善踵息钩练,不吃秫麦盐酪。旁通风角堪舆,奇门符水,而尤圣于医。”正德庚辰(1520年)于霍山坐化,年九十二。嘉靖间因其弟子陶仲文所请,壬寅(1542年)六月诰赐“清微神霄演法真人”。(27)

至嘉靖年间,因高道邵元节推荐,陶仲文得幸世宗。《野史》记述说:“时元节年老,思乞身未得。会宫中黑眚见,元节治之不效,因荐仲文于帝,帝试之良验。尝以符水口巽剑,绝宫中妖。庄敬太子患痘,祷之而瘥,帝深加宠异。”十八年(1539年)二月,世宗南巡,元节病不能从,以陶仲文代之。三月,授“神霄保国宣教高士,锡以诰印。九月,谕吏、礼二部:我皇祖定制,岁举祈谢天地神祗大醮,为民求福。今邵真人既没,此典不可久废。其封仲文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领道教事,食正二品禄,父母及妻赠封如制。”十九年(1540年),世宗有疾,既而瘳,喜仲文祈祷功,特授少保、礼部尚书。久之,加少傅,仍兼少保,食正一品禄。“仲文起管库不二岁,骤登峻秩。恩宠且出元节上,朝野骇异。”二十一年(1542年),世宗遭宫婢变,(28)移居西内,日求长生,君臣不相接,独仲文得时见,见辄赐坐,称师而不名。二十三年(1544年),大同获谍者王三,世宗归功上玄,加仲文少师,仍兼少傅、少保,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世唯仲文一人而已。二十六年(1547年),请度天下道士二万四千人,许之。二十七年(1548年)八月,复以圣诞加恩,给伯爵俸,授其徒郭弘经、王永宁为高士,并锡之印。二十九年(1550年),以平狱功,封恭诚伯,岁禄二千石,其徒郭弘经、王永宁升真人。之后数年屡有赐赏,荣贵无极。

随着世宗对长生追求日益迫切,其崇道举措更加坚决。自嘉靖中叶以后,更以崇道奉玄为其施政的中心,从而使当时的朝政带上浓厚的道教色彩。《野史》曰:“当是时帝益求长生,日夜祷祠不绝,简文武大臣及词臣,当意者直入西苑,供奉青词,其人率不次超擢。于是词臣皆舍本业,争工巫觋之说以取媚。而海内无籍奸人若段朝用、龚可佩、蓝道行、王金、胡大顺、蓝田玉之属,咸奔走阙下,以烧炼符咒之术荧惑天子,天子悉收而用之,冀得延年却老。然其人不久败,独仲文恩宠日隆,久而不替。一时缙绅亦有藉以干进固宠者,致黄冠羽服之流,充塞都下。”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世宗还为其皇考和皇妣上道教尊号,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宝境万寿帝君”,俨然以道教教主自居,成为继北宋徽宗之后的又一位道教徒皇帝,使整个明王朝几乎变成一个道教王国。正是在统治者的狂热崇信的驱使下,道教在明代的前中期发展到了极点。不少教徒担任着朝庭的重要官职,有的甚至位极人臣,声势显赫,不仅恩渥终身,且荫及子孙。其时道教的社会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陶仲文有疾,乞还山,许之,“乃献还历年所赐蟒玉金宝、法冠及白金万两。且言臣幸蒙恩,子孙甥婿咸获显荣,虑身后不能保。帝纳其所献,优诏慰谕。仲文即归,帝念之不置,明年六月,遣锦衣官存向,赐赍优渥。且命有司以时加礼,改其子尚宝少卿,世恩为太常丞,兼道录司右演法,供事真人府。仲文得宠二十年,位极人臣,然小心慎密,不敢持宠恣肆,故始终眷顾不衰。年逾八十,以三十九年(1560年)十一月卒。帝闻痛悼,葬祭视邵元节故事,特谥荣康惠肃。”(29)

就张天师一系而言,入明之后的历代天师亦大多兼传神霄雷法,其中尤以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1361—1410年)著名。《汉天师世家》卷三曰:“学问深造,贯综三氏,融为一涂,旁及诸子百家之籍,靡不穷搜,发为载道纪事之文,各极精妙。”洪武十二年(1379年),制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真人”,领道教事,诏赴京,赐法衣金币,给驿还山。越二年,封其母包氏为玄君。洪武十六年(1383年)诏赴阙,命建玉录大斋于紫金山。十八年(1385年)夏,命祷雨于神乐观,大见灵应。二十三年(1390年),奏请重建大上清宫,赐淮。次年入觐,赐正一玄坛铜印,视六品。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即位,张宇初入贺,宠遇益隆。赐钱修葺大上清宫,命陪祀天坛。四年(1406年),诏命编修道教书以进,是为明道藏编辑之肇始。

这一工作直到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才初步完成。永乐五年(1407年),命张宇初于朝天宫主建玉录大斋以荐拔亡灵,据载有“庆云覆坛,鸾鹤交舞之瑞”。六年(1408年)三月,“降特旨申谕,真人门下专出符录。四月,命传延禧法录,建延禧大斋五坛,咸有瑞应,厚赐尚方珍物。特命更给驿卷还山。十月,手敕俾邀请真仙张三丰。己丑(1409年),再敕寻访张三丰。”(30)永乐八年(1410年),张宇初卒,皇太子遣行人陈逵赐祭,次年复遣萧荣渝祭。

张宇初傅学能文,为历代天师仲著述最多者,有《道门十规》、《岘泉集》、《度人经通义》、《龙虎山志》传世。他继承张继先以来的作风,力图将内炼与外用、内丹与符录雷法统一于一体,以完善正一传统的符录道术。他说:“吾道玄元之宗,由元始天王于开皇之后,以灵宝大乘之道、紫微飞天十部之书,授玉宸大道君暨神霄九宸上帝,后降峨眉山授天真皇人,是出炼度之法。”又曰:“昔元始天尊命玉清真人开朱陵火府,命青华大帝开青华左府,韩君丈人开朱陵右府,三佐真人开黄录院,出玉清破地狱等符,若三简五符之文。凡行持炼度,告下幽关,莫不开悟,是曰神霄,自清微而下,皆其文也。故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专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惟大帝统领元象,主握阴阳,以故雷霆之政咸隶焉。”(31)

他曾亲访多处神霄派圣地祖迹,并作词赞美历代祖师。如南丰神龟冈乃王文卿葬处,张宇初拜而述之曰:“宋崇宁间,侍宸王真君以道行之着,受知徽庙,晚痤蜕其地,而神龟之征益名。郡之贤良有邹铁壁者,尝受法于上官氏,上官侍宸甥也。已而复遇侍宸,亲传其奥,而道亦显。时有知南丰州事王质,尝师事铁壁,及付受之顷,忽雷震坛上。邹曰:吾将度矣。王惊喜,遂倾资奉之。邹谢曰:吾云水徒也,用此奚为。王乃请以广妙灵观以祠事侍宸,故旧观在他里,乃迁而新之,以是凡旱劳疾疚者,居民祷之必应。”(32)

后因元季兵兴观芜,洪武庚午(1390年)张宇初朝拜见其芜秽弗治,遂命道门弟子恢复一新,并作序记,以彰灵迹。又谓“三十代祖虚靖真君,以灵悟宿植,遭熙洽之朝,在崇宁、靖康间,徽庙崇道尤甚,而真仙辈出,与真君上下一时者,若徐神翁、王文卿、林灵素也。凡祛禁妖祟,平湖孽,祠荣礻会,往往有异征。既而国运艰否,预达灾朕,乃致风霆阳雨,特指顾间。其道神行着诚,足以羽仪天朝,泽被含品矣。虽相去数百载,至今人犹道慕之。”(33)尤其是在丰富道教雷法理论及功诀方面,张宇初有着重要的贡献。

明代神霄派的传承,比较有系统的是以苏州玄妙观为传教据点的一系。据清顾源《玄妙观志》记载,自北宋神霄派始立以来,苏州玄妙观一直是历代神霄派道士活动的中心。如王文卿、莫月鼎、张善渊等,皆常居观中,传教授徒。入明,又有周玄真、胡道安、顾元本、张皮雀、施道渊等,代代相继,传播神霄大法,并将道脉一直延续到清代。

周玄真,字符初。嘉兴人。《苏州府志》曰:年十二,辞家入紫虚观,从李太元为道士,至正戊子(1348年)年二十,始来苏州报恩道院。能以符召鹤,因名所居曰来鹤轩,自号鹤林先生。“元真虽身寓方外,事母林至孝,其学受灵宝经法于谷神曹师,又受五雷秘文于步云岗,得莫月鼎之传。”明洪武庚戌(1370年)上召问鬼神情状,赐宴光禄阁。又明年上召对,问神霆所以神之。对曰:“天地之间,阴阳运转,故有神,神与人合者也。雷非人无以知雷之天,人非雷无以知人之天,天人相孚,同一理尔。”上悦,授领神乐观事。“元真尝修建安里桥于通衢,继主常熟致道观,复修丹井。卒,葬月鼎墓次。”(34)

又有胡道安,字安谷。吴江人。性狂戆,人呼胡风子。为玄妙观道士。“晚遇至人,授青城太乙雷书及斩勘惑魔秘旨。景泰(1450—1456年)间吴中秋旱,郡守延道安致祷,道安登坛,醉酒诟骂,怒发冲冠。令下阴云四合,雷雨大作,守礼敬之。”(35)

苏州郡人顾元本,家贫落魄为黄冠,浪迹江湖,“遇异人授以五雷符诀,归试甚验。”(36)杨湛然名茂林,未详何地人。深有道行,不用符檄,书片纸驱役鬼神。曾得永乐皇帝召见,以官不受,赐法衣敕行游天下。“时吴江大旱,延之祷雨随应。因留崇真道院,构方丈居之在院,屡显灵异。一日忽蜕裘履而逝,盖百余岁矣。”(37)长沙县人张皮雀,名道修。少有异相,年十七不欲议婚,出家师胡道安为师,尽得其术。祷雨祈晴,驱邪治疾,立手即应。《异林》亦记载说,张皮雀师事胡风子,“胡风子师事莫月鼎,授五雷法,居玄妙观,弟子甚众,欲密授道修。以书置屋上,覆瓦中,呼道修曰:天将雨,极升屋,败隙补之。道修如其言往。胡公曰:得乎?道修应曰:得之矣。于是始得秘诀,驱风雷如神。”(38)除以苏州玄妙观为祖庭的一系外,尚有许多支派及传承不清的神霄道人,活跃在大江南北。下面分别述之。

《衢州府志》曰:“张柏亭,洪武年人,玄妙观都纪。永乐间(1403—1420年)奉敕建武当山宫观柏亭,应诏住元天玉虚宫,时遇异人,授以葫芒柱杖各一,尝施药,授五雷秘法,祈祷辄验。后还衢,日跨青牛出入,自号葫芦道人。”(39)该志又载:“王允中,洪武间开设道会,掌教三十余年,寿八十,能驱雷致雨。凡遇蝗旱疾疫,却之辄验,其名闻于外郡。”(40)又有柴用先,号惟一子。永乐间自京还至武林,大旱,自言能兴雷雨,官吏令其设坛,“须臾雷电交至,大雨如注,而西湖之水涸矣。其族子壮得五雷秘法,能祛邪治病,祈晴雨。(41)

《镇江府志》载:潘道泰号无涯子,年八岁为万寿官道士巫得真弟子,幼遇异人授以雷法,一日登厕诵咒,误召雷部辛天君,天君怒以火笔燃其头,头烂,人皆呼为潘烂头。景泰间(1450—1456年)大旱,郡守郭济命祷雨,“俄倾雨沾足。郡守冒雷雨病疟,药不愈,延道泰往护视,道泰以掌抚其背即愈。维扬属邑旱,召道泰往祷,命置一大黑鲤,于釜中炊之,火愈炽,雨倾如澍。”有人疾病来求者,或为书符,或咒水治之,随愈之。“后奉玺书,封通悬五雷法官灵济真人。”(42)

《广西通志》载:有王真人不知何许人,景泰间谪戊驯象卫,“有道术,能致雷雨,以手遇符录于人掌中,握之行数步,望其方开手,则雷轰然而起。”祈雨治妖,甚显灵异。又有邓清,字子真,正统(1436—1449年)间羽士,居岑溪,“习瑜珈教,得异传,一日雷击物遇秽堕池,清为咒洒水净之,雷遂飞升。”(43)

《福建通志》载:晋江人董伯华,服气炼形,谈征应辄验,成化间(1465—1487年)常来往漳、泉。“能呼风雨立至。又常画雷符,一张卖钱一文,然必童子乃卖之。藏符于掌,旋傍耳开之,应声而震,人称为雷师。”(44)《闽书》曰:“愈震斋,沙人,秘传符录,精五雷祈祷术。同时有黄天元者,住持宜福观,亦能此术。”(45)又有魏雷鸣,亦沙人。“精雷霆术,童子有欲为戏,与之一钱,魏就童掌中作书符状,令紧握之,至人傍放手,轰雷一声而散。”(46)

《淅江通志》曰:“唐秩,得大梵斗母五雷法,祈雨佑圣观,运旗摩空,云转如轮,倏忽雨如注。”(47)《温州府志》载:贾复真,号静观,元至正间居温城,“同知雷仙伯授以雷法,及天文地理秘旨。郡大旱,祷于岳祠,应时雨至。”(48)又曰:“顾太真,号虚白。从鹿城陈静心学,又遇麻衣道人,授掌心雷法,能指呼雨阳,叱咤风雨。洪武十九年(1386年)夏旱,请祷于保胜寺,登坛,雷电交至,大雨三日乃止。”(49)《临江府志》载:新喻延真观道士黄明学,十九岁入观礼黄建极为师,“年四十,遇异人授以先天雷法,自此祈祷,无不应者,明洪武丙寅(1380年)春夏不雨,道会江壶天荐于县令,遣书召焉。明学为建坛设醮,雷雨三日。”类此祈雨先后七次皆应,世人名为“七雨道人”(50)《南昌郡乘》载:徐复高为奉新县崇玄观道士,法术精通,永乐十五年(1417年)旱,复高至省城祈祷,“坐七层台上,案振金牌则雷鸣,手摇小旗则电掣,时大雨倾盆,鱼虾盈街,章江水涸三尺。”(51)《乐安县志》载:西隅龙冈人张必贞,永乐乙未(1415年)解粮南京,路途夜梦神人授以神书剑符,得雷书于路旁石匣中,遂信道法。至京大旱三月,“各官敦请登坛,须臾雷电交作,大雨滂沱,告足方止。有司上闻,赐号广明真人,并诏赐铜铸雷神四座而归。县多疫珍,施以符水,无不立愈。”(52)

《云南通志》载:杨用广,号雷谷,余姚人。“遇异人得五雷法,永乐初以事戌宜良,祈祷辄应。”(53)又曰:“陈羽士,嘉靖间栖东山玉皇阁,神气俊爽,目光如电,啸命风雷,无延晷刻。郡尝旱,舆至城中,甘霖随注。”“徐道广,昆明人,幼从蒋日和学五雷法,遂精其术。”(54)

《贵州通志》载:郡人张道人,得祷雨运雷秘术,万历间(1573——1620年)旱,巡抚郭子章招致之,道人设坛祷雨,运五雷诀,书符于童子掌握中,“童子至郡堂开掌,忽霹雳一声,众未至坛,而霖雨大注。”(55)《乐安县志》载:象峰人元乐静,号静轩,“旨受三,复悟熊氏宗源,调坎离,养内丹,祷雨驱疫,治病求晴,无不立应。罗山除白马之精,周坊灭樟树之怪,尤得萨真人玉阳炼法,大显于时。”(56)

从以上例举的众多高道的事迹,可见了神霄道法在明代仍有相当的影响,无论是在朝野上下,或是在大江南北,都可以见到神霄派道士活跃的身影,他们仍以祈晴祈雨、驱邪治疾为能事,以擅长役吏雷霆而闻名。

同类推荐
  • 异世贤婿

    异世贤婿

    上能骑马武艺定乾坤,下会提笔决策治安邦。没错,这说的就是我叶尘。
  • 枫红1

    枫红1

    一位身负血海深仇的才子,一位王者霸道的帝皇,一位心系苍生的皇子,一场帝国重生的挽歌。
  • 汉末复新

    汉末复新

    西汉末年,汉室外戚王莽横空出世,篡夺了汉室江山,使其改朝换代,建立新朝,想成就一番不世伟业,之后他就推行改革,史称‘王莽改制’,可惜功败垂成,新朝犹如烟花般,炫丽的转瞬即逝。而在两百年后,东汉末年,王莽第九世孙王杰传承王莽遗志,归宗鬼谷门下,随后出山和大哥欧阳昊,二哥肖然,三兄弟齐心协力,让烟花般的新朝变成了永恒的太阳,使其耀眼的光芒普照大地。
  • 二流太监辅国记

    二流太监辅国记

    朱矛,北京大学历史系高材生,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女友甩了,由于机缘巧合,穿越到了某个不知名的国家,白天带着体弱多病的太子升级打怪,晚上戏戏宫女,逗逗公主,从痞子太监到辅国大臣,从无名小卒到扬名四海,且看都市痞子如何玩转朝野。
  • 汉末张家记

    汉末张家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冲突的故事。梁旭,一名生于和平年代、痛恨侵略者、厌恶单边霸权主义的新华夏老青年,很不幸地被送去了即将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动乱的年代让他亲眼目睹到了本以为是热血挥洒和浪漫的战争的真面目,让他切身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恐怖;后来还因为父亲的离世,使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热爱和平的灵魂在他体内觉醒,但和平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通行吗?他能为乱世带来什么?和平与发展?
热门推荐
  • 圆梦之烟雨平生

    圆梦之烟雨平生

    爱情对于她,奢侈品,不要!感情对于她,是负担,丢掉!生命对于她,是希望,暂时保留!金钱对于她,是全部,要要要要要,要个没完……而笑是她最大的伪装,她用笑来掩饰一切,这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南荣双!!!!
  • 工程监督概论作业集

    工程监督概论作业集

    本作业集是在《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03年)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的内容而编写的。本作业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工程监督概论》各章节的习题,包括: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法律制度、监理工程师和工程监理企业、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组织、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第二部分:包括两套模拟考试题。第三部分:各章节习题及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 每天都在爱南宫先生

    每天都在爱南宫先生

    北冥烟漓自重生以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都爱南宫星风一边呐~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大夏纪

    大夏纪

    方云:“爸、妈,我要退学。”“什么?”老爸猛地一惊,反问了一句:“你说什么?”方云:“爸、妈,我要退学。”咣当一声,老妈手中的碗摔得粉碎,神经质大叫:“休想,绝对不可能!!方云你给我听清楚了,这,不,可,能……”方云心中,隐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他做了个无比真实的噩梦:如同地球有春夏秋冬,宇宙也有大四纪,三个月后,大夏纪来临。大夏的风儿从无垠虚空吹来,星空开始沸腾,宇宙温度飙升。太阳中冬眠,万年玄冰之中保暖的怪兽先后苏醒。大夏的地球,燃烧,燃烧……让人惊悚的是,噩梦中的剧情,正在上演。推荐博耀完本,《九炼归仙》,800万字长篇,值得一看。《大夏纪》VIP读者群:416097507
  • 凤舞苍穹之主宰乾坤

    凤舞苍穹之主宰乾坤

    她被预言为灭世之子,神魔同体,天地不容。一双邪瞳,魅惑人心。世人的追杀,五岁时,父母为护她而死。异象突生,灭世的怒火,终将来临。那日,云山之巅,她许下承诺:“灭世之子又如何?被这天下抛弃又当如何?世间之人既不容我,我便杀尽天下人;这天下既容不下我,那我便逆转乾坤,主宰这天下,将这苍穹踩在我的脚下!”他亦如以往,微笑着默默站在她身后。命运的尺轮,终将再次转动,这场灭世之战,谁主沉浮?
  • 取道记

    取道记

    在人族羸弱,异兽与魔族横行的时代,少年要逆天而行,踏破世界尽头,灵器丹药,没有,我抢!万物神通,皆被我窃入囊中
  • 明孝宗宝训

    明孝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蔷薇花开

    蔷薇花开

    本书作者:染颜、惹闲。(=^ω^=)此文悬念多多,想一目了然的读者慎入。“我一直在做一个梦,梦见一个裙角绣着蓝蔷薇的女孩在漫天飞舞的蔷薇花瓣中向我伸手,可是我无法动弹,无法触及她,直到她远去,模糊,消失。我不知道她是谁,甚至我还来不及记忆她,她就那么消失了,我能感受到她对我很重要,甚至已经超过我的生命。”看着窗外的一大片蔷薇随风轻飘,他的心有一种莫名得阵痛。
  • 皇上,你够了

    皇上,你够了

    那年,她只因贪玩,一不小心被他盯上了。六年后,他是无人能及的战神,她是倾国倾城的彪悍女将军(公主)。一朝相遇,他邪魅一笑:爱妃,哪里逃?还不快乖乖上床。某女:皇上,你不累吗?他一挑眉:你想检验一下。第二天,“上官晨你个王八蛋!”某女的骂声响彻云霄……